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霞 《炼油与化工》2021,32(3):55-56
主要论述了某厂硫氰酸钠溶剂回收装置中固定管板式换热器发生列管内漏失效的判断方法、处理措施、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其中在未打开设备的前提下对故障判断方法进行了详细论述,通过3种手段判断并确认是否有列管泄漏,以减少不必要的维修费用,对此类固定管板换热器的内漏判断及处理有广泛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
随着石油化工工程技术的发展,换热器操作条件的复杂化,换热器的疲劳工况在运行中时有出现,目前在进行换热器管板疲劳分析时,往往忽略管板与换热管实际连接接头处的峰值应力计算。采用有限元分析研究管板与换热管连接接头焊缝的峰值应力状况,证实了对换热器疲劳部位进行疲劳分析的必要性。对4种管板与管子连接接头焊缝的高应力进行了计算比较,根据管板弯曲变形的特点,提出了一种受力最佳、制造和检验均很方便的、可避免疲劳分析且合理的管板及其换热管连接结构。  相似文献   

3.
采用折流板与纵向隔板、壳程筒体焊接密封的特殊结构双壳程换热器,其结构特点决定了换热管装配过程只能按折流板组装焊接位置逐根逐段穿管,为此在制造中对管束零部件的加工制造质量进行有效控制并合理编排管束各零部件的组装焊接工艺,保证了换热管装配的顺利及设备整体制造质量满足图纸技术要求。  相似文献   

4.
在分析焊入式固定管板换热器管板结构特点基础上,探讨了该类结构管板的几种计算方法,并结合实例,详述了各计算方法的特点及适用性,并对管板计算结果进行了比较,提出焊入式按压差设计的高压固定管板换热器,在换热管与壳体温差小、线膨胀系数相近的情况下,采用基于AD规范的薄管板设计方法是适用的,且有一定的优势。  相似文献   

5.
<正>本期论文广场栏目中,基于ANSYS的固定管板换热器有限元分析一文,通过建立固定管板式换热器的有限元分析模型,按标准方法计算六种工况下管板应力、壳程筒体的轴向应力及换热管的轴向应力。同时采用JB4732的方法对管板与筒体的应力进行评定,采用GB/T151的方法对换热管的轴向应力、拉脱力进行评定。结果表明,管板及换热管满  相似文献   

6.
管板和换热管受管、壳程介质的双重腐蚀,换热器选材及腐蚀问题的焦点是管板和换热管。通过对压缩机后冷却器管板与换热管材料选择的剖析,认为根据工艺条件,换热管没有必要选用0Cr18Ni9,而选用10碳素钢管即能满足工艺要求。  相似文献   

7.
换热管与管板深孔焊是换热器制造的技术难点之一。随着设备性能的逐渐提升,开始出现了要求换热管与管板深孔焊以及焊后管口倒流筒形圆角加工的换热器,这种结构制造加工困难,需要对现有设备进行改造才能够满足要求。通过管对板深孔焊机及圆角加工机的设计改造,解决了换热器制造的技术难题。  相似文献   

8.
无间隙穿管引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列管式换热器的装配过程中,工作量最大、最繁重的工序是管束的穿管工作。由于管板和折流板是分别钻孔的,造成两者各对应孔不同心,加之换热管的自然挠度,给穿管带来很大困难。为解决这一问题,国内各制造厂家应用了各种管端穿管引头,其形式大致有刚性的和柔性的两种。因刚性穿管引头与换热管内壁有间隙,故穿管时容易脱落,而且不  相似文献   

9.
对某公司化肥厂合成塔内部换热器进行改造,提高换热管的进货质量和管板加工质量,换热管与管板的连接中选用最优的胀接工艺和焊接工艺。  相似文献   

10.
由于换热器设计标准GBl51-1999《管壳式换热器》[1]中未给出双管板换热器的强度设计方法,所以在设计计算中的方法也不尽相同。在实际工程设计中,主要参考TEMA标准,认为管程管板和壳程管板都能单独满足相应的设计工况的前提下,运用SW6强度计算软件,确定换热器管板厚度。简要介绍了该种双管板换热器的结构设计及其材产选用、积液程长度和管板的计算,换热管与管板的连接,压力试验要求等,并提出了几个在实际设计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以开膜蒸发器为例,对B30/16MnR金属复合板管壳式换热器中的管板、换热管、半波膨胀节及换热器与管板的装焊工艺作了介绍。  相似文献   

12.
换热管与管板的连接质量直接影响着管壳式换热器的质量和使用寿命。通过合理设计、优化工艺、提高操作技能等方面的措施,可有效地避免换热管与管板连接中产生的气孔及焊缝H值偏小等缺陷,确保换热管与管板连接的质量。  相似文献   

13.
建立了固定管板式换热器的有限元分析模型,按标准方法计算六种工况下管板应力、壳程筒体的轴向应力以及换热管的轴向应力。同时采用JB4732-1995的方法对管板与筒体的应力进行评定,采用GB/T151-2014的方法对换热管的轴向应力、拉脱力进行评定。结果表明,管板及换热管满足结构的强度要求。  相似文献   

14.
加氢装置高压换热器多选用U型管束,换热管与管板的连接接头属于管束常见失效泄漏部位。文中针对某高压换热器管板及管头开裂现象进行了结构分析、宏观检查及结晶物化验,确定了是由应力腐蚀引起的管板及管头开裂,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方案。  相似文献   

15.
针对胜利油田桩西精细化工有限责任公司12 kt稳定轻烃加工装置螺纹锁紧环换热器E-106的内漏问题,对螺纹锁紧环的结构特点及内漏原因进行了探讨,螺纹锁紧环换热器内漏的原因主要有:管程与壳程之间密封垫片损坏,换热管与管板焊口处存在缺陷或裂纹,管束存在腐蚀穿孔现象,管板壳程侧密封面存在缺陷,内部螺栓预紧力不够,由于设备长期处于高温高压状态运行,内部螺栓和管板垫片都有可能出现应力松弛,蠕变造成密封性能下降.通过分析并结合实际情况,发现稳定轻烃加工装置换热器E-106内漏的主要原因是管壳程垫片及管板密封面的损坏才导致换热器内漏.提出了发生内漏换热器E-106的修复方法,并总结了螺纹锁紧环式换热器安装使用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事项.  相似文献   

16.
1.设备简介 我公司合成氨厂的氨急冷器08E005,承担着冷却循环回路中产品氨气和新鲜氢氮气的任务,为卧式列管换热器。管程分上下两部分,上部走循环气,下部走新鲜气;壳程走冷却介质氨。壳、管两程的操作压力分别为0.34MPa和9.78MPa。该急冷器换热管由7块支承板固定,壳体及封头材质为SA516Cr70 55,换热管材质为SA334Cr6,支承板材质为JIS SS41,图1为其结构示意图。  相似文献   

17.
文章从设计方法、材料选择、应力分析和结构设计等方面,对大直径N型固定管板换热器的设计进行了分析和论述,重点通过采用有限元应力分析和JB 4732管板分析两种方法,对多种工况下N型固定管板处应力和换热管应力进行了详细的对比,验证了JB 4732分析方法不受换热器直径的限制,这为大型化换热器的设计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8.
一台双管板换热器,换热管硬度远高于管板,胀接密封难度很大。为此进行了内管板胀接模拟试验。通过控制管孔加工精度、调整开槽间距及宽度、选取合适的胀接压力等措施,保证了S31803换热管的胀接效果,该双相钢换热器制造获得成功。  相似文献   

19.
介绍换热器的换热管与管板的主要连接方式,液压胀接的原理和优点及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20.
介绍了A-TIG焊接技术原理。为解决双管板换热器中内侧管板与换热管的连接难题,在对双管板连接结构和A-TIG焊接原理分析的基础上,设计了一种特殊的焊炬,采用A-TIG焊接获得成功。实践应用证明,A-TIG焊接技术应用于双管板换热器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