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针对城市区域语义及移动模式难以提取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区域语义的城市移动模式可视分析方法用于直观地分析人群出行情况.通过提取用户通话特征,使用高斯混合模型区分基站通话模式来发现城市区域的功能性信息;进一步使用层次聚类算法对用户行为进行语义发现,分析区域用户行为规律;区域语义与用户语义结合分析,挖掘人群在区域间的移动模式.案例分析表明,该方法能有效地发现区域功能特征,结合数据能帮助分析人员发现城市间移动模式以及探索用户移动意图,得到用户移动模式和功能区域之间的联系.  相似文献   

2.
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手机基站轨迹数据在分析人类移动规律方面的优势日趋显著.由于人群移动模式与其社会行为息息相关,该模式能够直接反映各地理区块在不同时间段所具备的社会功能.根据词嵌入模型,首先将基站的时空信息映射为向量,通过计算基站间的高层语义的相似规律来分析地理区域的功能性信息;再将带有时空变化信息的手机用户移动轨迹映射至向量空间,使基站地理坐标与轨迹相结合,从而获取更加丰富的语义信息.在交互方面,设计了一个可视化分析系统Trajectory2Vec来探索城市区域功能和用户行为的关系,案例分析证明了该系统可以有效地帮助用户分析移动人群与城市区域间关系的动态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3.
随着智慧城市的不断发展,基于交通卡口自动获取车辆行车轨迹,为基于轨迹的车辆行为分析奠定了基础.但是,因为卡口的位置固定,车辆轨迹表示为卡口序列,所以文中首先将卡口和轨迹分别映射为单词和句子,应用语句的语义相似性方法计算轨迹相似性;然后在轨迹相似性的基础上提出轨迹熵,用轨迹熵度量某个车辆所有轨迹的规律性;最后基于轨迹熵分析车辆的行为特征,如轨迹熵低的车辆意味着行车特别有规律,很可能是通勤车.为便于用户进行深入分析,文中进一步提供了包含多联动视图的可视分析系统,允许用户观察和比较车辆轨迹和轨迹熵,结合聚类分析和相关交互,帮助用户发现有意义的车辆行为,如上下班的通勤车的轨迹熵较低、游街模式的出租车轨迹熵很高.对昆明市2019年2月份的卡口数据集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所提方法能有效发现不同轨迹熵区间内的车辆出行行为及其特点,证明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4.
汤小月  周康  王凯 《软件学报》2020,31(4):1189-1211
作为一种新兴的社交媒体用户交互服务,提及机制(mention mechanism)正在用户在线交互和网络信息传播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对用户提及行为的研究能够揭示用户的隐式偏好与其显式行为之间的联系,为信息传播监控、商业智能、个性化推荐等应用提供新的数据支撑.当前,对用户提及机制的探索多集中在其信息传播属性上,缺少从普通用户角度对其用户交互属性的学习.通过对普通用户提及行为的分析和建模构建一个推荐系统,为给定的社交媒体消息生成目标用户推荐.通过对大型真实社交媒体数据集的分析发现,用户的提及行为受其提及活动的语义和空间上下文因素的联合影响.据此,提出一个联合概率生成模型JUMBM(joint user mention behavior model),模拟用户空间关联提及活动的生成过程.通过对用户语义和空间上下文感知的提及行为进行统一建模,JUMBM能够同时发掘用户的移动模式、地理区域依赖的语义兴趣及其对应目标用户的地理聚集模式.此外,提出一种混合剪枝算法,加快推荐系统对在线top-k查询的响应速度.在大型真实数据集上的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在推荐有效性和推荐效率方面均优于对比方法.  相似文献   

5.
用户移动上网访问基站的轨迹数据从时间和空间上反映了用户的生活习惯和行为模式。时间和空间信息同时产生不应分别考虑。因此,该文在传统的TF-IDF方法基础上提出了与时间相关的TFT-IDFT方法,用以提取轨迹点语义信息,进而采用word2vec方法将轨迹数据转化为文档分析。提取包含位置信息和语义信息的轨迹时空词向量,在此基础上建立多分类模型对用户所属年龄段进行识别。实验结果表明,改进的TFT-IDFT方法在提取轨迹语义时更具合理性,且基于此方法构建的轨迹时空词向量应用于分类模型,对用户所属年龄阶段的识别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6.
随着以GPS导航仪和智能手机为代表的智能终端的普及应用,大量用户轨迹数据得以收集。这些轨迹数据背后隐含了丰富的空间结构信息和用户行为规律信息。对其进行深入挖掘有可能发现用户日常的行为规律,这对城市规划、交通管制等应用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然而从大量轨迹数据中理解用户行为是一件艰难的工作,提出使用狄利克雷指派LDA(Latent Dirichlet Allocation)模型来对用户轨迹进行语义解释。通过LDA模型可以发现轨迹集中的主题区域以及热门路径,从而可以帮助理解用户的出行意图。实验结果表明LDA能有效地解释用户轨迹。  相似文献   

7.
[目的]设计并实现一个交互式可视推荐系统,帮助用户理解推荐结果的产生原因,提高使用体验以及对推荐系统的信任.[方法]从用户历史观影标签集合中提取用户偏好特征,通过LDA模型基于此特征对用户进行聚类,并利用SLIM模型对不同用户子群分别训练局部模型,最后利用训练过程的上下文语义信息设计和实现最终的交互式电影推荐系统.[结...  相似文献   

8.
随着互联网和移动应用平台的快速发展,围绕移动应用所产生的海量用户数据已经成为精确分析用户需求偏好的重要数据源.尽管已有不少学者从这些数据中分析和挖掘用户需求,但现有的方法通常只研究了数据的少数维度的特征,未能有效地挖掘多维移动应用信息以及他们之间的关联.提出一种基于元路径嵌入的移动应用需求偏好分析方法,能够为用户进行个性化移动应用推荐.具体地,首先分析移动应用的文本信息中的语义主题,挖掘用户需求偏好的分析维度.其次,将移动应用信息的语义特征构建了一个融合移动应用多维信息的概念模型,涵盖了能够表征用户需求偏好的多维度数据.基于概念模型的语义,设计了一组有意义的元路径集合,以精确地捕捉用户需求偏好的语义.最后,通过使用元路径嵌入技术进行用户行为画像,进而实现个性化的移动应用推荐.使用苹果应用商店包括1507个移动应用和153501条用户评论的真实数据集进行实验评估.实验结果表明所提的方法在各指标上均优于现有模型,其中平均F1值提升0.02,平均归一化折损累计增益(normalized discounted cumulative gain,NDCG)提升0.1.  相似文献   

9.
《信息与电脑》2019,(23):14-16
在日常移动通信过程中,用户所接入的基站随着用户的位置移动而不断发生切换,产生了一系列的手机信令数据。信令数据中的接入基站位置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代表手机用户的位置,反映手机用户的位置变化和活动规律。随着大数据技术的不断发展,可通过构建有效的手机用户交通出行特征识别算法,对移动通信过程中产生的海量手机信令数据,特别是信令数据中的基站位置变化特征进行采集分析,进而实现对城市居民交通出行特征的研究,研究结果可以为城市交通规划和交通管理提供科学的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10.
发掘轨迹数据的时空连续性对分析路网结构和人类移动模式的非常重要,基于出租车GPS数据,提出一种城市道路的可视分析方法——road2vec.首先利用词嵌入技术将轨迹数据视为文本进行建模,得到道路的向量表示形式;然后计算得到道路向量在向量空间中的位置关系,并用这种位置关系来表示道路向量之间的相似性;最后根据相似性来探索道路在轨迹中的位置信息和连接关系.文中还设计了一套可视分析系统,以支持用road2vec方法探索城市道路相关信息.基于温州市出租车GPS数据的案例分析表明,该方法可以有效地反映人群在城市路网中的移动模式.  相似文献   

11.
随着移动服务和移动网络的持续发展,基于LBS的连续查询服务被广泛应用。基于单点的K-匿名位置隐私保护算法已经不能满足连续查询下用户位置隐私需求。针对用户轨迹隐私保护提出新的保护方法,该方法采用不可信第三方中心匿名器,用户获取自己的真实位置后首先在客户端进行模糊处理,然后提交给第三方匿名器,第三方匿名器根据用户的隐私需求结合用户某时刻的真实位置信息生成虚假用户,然后根据历史数据生成虚假轨迹。为了进一步提高虚假轨迹与用户真实轨迹的相似性,该算法提出了虚假轨迹生成的两个约束条件:虚假轨迹距用户真实轨迹的距离约束和相似性约束。经大量实验证明,该算法与传统的不同时刻K-匿名算法相比,不仅可以满足连续查询的用户轨迹隐私保护而且可以满足基于快照的LBS用户位置隐私保护。  相似文献   

12.
罗芳  徐阳 《计算机应用研究》2020,37(5):1354-1358,1367
以新浪微博为研究对象,提出一种适用性更广、考虑因素更全面的微博用户影响力度量算法,将用户基本属性、用户交互行为和用户博文内容三个维度因素融入传统PageRank算法中,提出了一种多维度微博用户影响力度量算法——MDIR(multi-dimension influence rank)。实验结果表明,MDIR算法相较于其他常用的五种影响力度量算法,能更加全面、真实地反映微博用户的实际影响力。  相似文献   

13.
用户通话产生的详细话单数据具有丰富的时空信息和社交信息,这些信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用户的生活习惯和社交模式,对于移动通信用户画像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我们的研究是基于中国某运营商提供的10 000名用户一个月详细话单数据,本文从用户日常移动模式方面提取移动距离、回旋半径、访问点个数和移动方向熵特征,从用户社交生活方面提取通话时长、联系人数量、主叫比率和社交熵特征,利用上述特征对用户进行群体划分和构建用户词云名片,从而完成对移动通信用户的画像研究.本文使用用户话单数据为推测用户属性、理解用户特征提供了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14.
刘霄  章昭辉  魏子明  王鹏伟 《软件学报》2021,32(6):1733-1747
基于交互行为的用户特征提取和身份认证方法是一种重要的身份识别方式,但高频用户的交互行为模式和操作习惯相对稳定,易被欺诈者模仿使得现有模型对此类欺诈行为的误判较高.如何使得用户行为主动平滑变化且可区分成为解决上述问题的关键.针对此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基于个体交互行为系统平滑干预模型,首先根据用户历史交互行为日志从多个维度得到用户的交互行为变化趋势;然后结合行为的稳定性和偏向性提出行为时域漂移算法(TDDA),为每个用户确定行为引导的时机,最后基于Petri网提出交互行为重构系统干预模型,在系统中的非关键路径叠加行为触发因素,引导用户产生新的交互行为习惯.实验证明本文提出的方法能够很好的引导用户行为平滑变化,且产生足够的区分性使得行为伪装异常检测场景下模型的准确性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5.
汪潜  申德荣  冯朔  寇月  聂铁铮  于戈 《软件学报》2018,29(3):811-823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不断发展,用户通过多个社交网络进行社交活动,使用社交网络带来的丰富内容和服务.通过识别出不同社网上的同一用户,可以有助于进行用户推荐、行为分析、影响力最大化,因而显得尤为重要.已有方法主要基于用户的结构特征和属性特征来识别匹配用户,大多仅考虑局部结构,并且受已知匹配用户数量的限制.基于此,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全视角特征结合众包的跨社交网络用户识别方法(OCSA).首先,利用众包来提高已知匹配用户的数量,接着,应用全视角特征评价用户的相似度,以提升用户匹配的准确性,最后,利用两阶段的迭代式匹配方法完成用户识别工作.实验结果表明该文提出的算法可显著提高用户识别的召回率和准确率,并解决了已知匹配用户数量不足时的识别问题.  相似文献   

16.
为了能够对群体用户中不确定性和模糊性的行为精确的定量分析和定性相似度的计算,设计了一个基于云模型理论的定性相似度算法来给群体用户构建画像模型.首先,采用识别客户价值最广泛的RFM (Recency,Frequency,Monetary)模型来细分用户.其次,通过云模型变换算法将用户的行为转换为用户的云模型标签,该云模型标签就是对用户行为的一次定量表示,然后通过云模型聚类算法来划分出不同的客户类型,作为客户画像的模型,利用该模型指导商业营销活动.  相似文献   

17.
徐渊 《计算机应用研究》2020,37(7):2108-2111
针对现有口令认证密钥交换协议易受各种网络攻击,影响用户私密信息安全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移动端协助的硬口令认证密钥交换协议,在移动端的辅助下,允许用户使用单一口令建立与服务器之间的安全会话。协议中,用户无须记忆任何复杂的私钥信息,即使移动设备丢失、被盗或遭受恶意软件侵袭,也不会损害用户信息。安全性和性能分析表明,协议明显降低了服务器的计算消耗,大大提高了用户私密信息的安全性,可以抵御字典攻击、中间人攻击等的影响,减轻用户记忆负担,缓解存储压力,易于部署。  相似文献   

18.
针对传统信息推荐方式精度偏低的问题,引入用户画像作为推荐基础,在深入研究文本分类和用户行为后,提出一种基于动态用户画像的推荐方法.该方法通过动态分析用户历史数据,预测用户的兴趣变化趋势,从而实现动态推荐.离线实验证明,该方法在预测用户偏好变化方面具有一定优势,相较于传统的基于标签的信息推荐,提高了推荐精度.  相似文献   

19.
针对现有算法很少考虑用户之间的共乘偏好需求,提出了一种考虑用户偏好的启发式动态共乘匹配算法。构建一个满足用户偏好需求的动态共乘匹配模型,旨在最大化系统匹配率和最小化车辆的绕行距离。算法首先根据出行请求的时间约束、车辆与用户的出行轨迹以及用户的兴趣偏好,过滤不满足用户偏好需求的车辆;其次,构建一个临时匹配图,设置边的权值为出行请求插入到车辆的当前行驶路线中的最小绕行距离;最后采用贪婪方式实现用户与车辆之间的匹配,并采用节点插入方式,将出行请求的出发地点和到达地点插入到车辆的当前行驶路线中。仿真结果表明,提出的启发式动态共乘匹配算法使车辆增加的平均绕行距离和运行时间低于现有算法,系统匹配率高于现有算法;用户的出行时间需求、兴趣偏好、信誉度等共乘需求对系统匹配率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