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本文在对有关熟地黄近十余年炮制文献进行回顾分析的基础上,重点对熟地黄炮制过程中主要 化学指标性成份的动态变化,四种炮制品(清蒸、酒蒸、酒炖、古法(九蒸九曝))的客观化表达以及熟地黄经炮制 后药理作用的变化等方面进行了综述,发现尽管目前熟地黄不同炮制品炮制终点的客观化表达方法很多,但其 炮制机制尚不明确,仍需要进行标准化统一以及采用新的研究思路进行创新性研究 。  相似文献   

2.
目的:基于正交试验优化熟地黄酒炖法炮制工艺。方法:采用L_9(3~4)正交试验设计,以性状评分及毛蕊花糖苷、5-羟甲基糠醛、水溶性浸出物的含量为指标,以闷润时间、黄酒用量、蒸制时间为考察因素,利用综合指标评分法对正交试验结果进行评价,优选熟地黄酒炖法炮制工艺,并进行炮制工艺验证。结果:优选的熟地黄酒炖法炮制工艺参数为每100g生地黄,加黄酒50g,隔水炖制8h;验证试验中3批样品的综合评分分别为89.73、82.28、86.34,RSD为4.33%。结论:优选的熟地黄酒炖法炮制工艺合理,可为熟地黄酒炖法炮制工艺提供客观评价指标。  相似文献   

3.
熟地黄炮制古今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红娅 《河南中医》2007,27(8):76-76
熟地黄是由甘苦寒凉的生地黄经加工炮制而成,其性味甘而微温,原来凉血清热的功效一变而为养血滋阴,但是熟地黄味甘而腻,易于助湿生满,有碍脾胃之消化吸收,用之常有胃纳欠佳、腹胀、便溏等反应,对脾虚而湿痰盛者尤为不利。因此,熟地黄在加工炮制时对“腻滞”的处理成了不可忽视的一环。考熟地黄《本草》未记载,及唐宋以后才有“生地黄九蒸九晒”的记载。唐高宗年间苏敬、李勋所著的《本草图经》有载“及畏生地黄过于寒冷而伤胃,故以蒸用”。但它仍称“干地黄”。宋代苏颂的《图经本草》就比较详细地载有“取地黄三,二十斤净洗,别以拣下短瘦者…  相似文献   

4.
多指标-响应曲面法优选酒炖熟地黄最佳炮制工艺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目的基于响应曲面技术,应用HPLC法定量测定,从多指标、综合评价的角度建立酒炖熟地黄的最佳炮制工艺。方法采用HPLC定量分析,以地黄苷D、益母草苷、5-羟甲基糠醛(5-HMF)和毛蕊花糖苷为评价指标,采用响应曲面设计法考察地黄浸润时间、加黄酒量、炖制时间、干燥温度、干燥时间对酒炖熟地黄炮制工艺的影响,寻找出最佳炮制工艺。结果色谱柱为Tnature-C_(18)柱(250 mm×4.6 mm,5μm),体积流量为1 mL/min,柱温为25℃。地黄苷D和益母草苷定量测定:流动相为乙腈-0.1%磷酸水溶液(4∶96),检测波长为203 nm;5-HMF和毛蕊花糖苷定量测定:流动相为乙腈-0.1%磷酸水溶液,梯度洗脱:0~15 min,11%乙腈;15~15.1 min,11%~16%乙腈;15.1~50 min,16%乙腈;检测波长为334 nm。酒炖熟地黄的最佳工艺为100 kg生地加入黄酒60 kg,浸润12 h,密闭炖制38 h,在76℃干燥33 h。结论所建立的HPLC法稳定可行,适合所选成分的测定。采用响应面法建立的模型相对准确,可以较好地预测4种成分含量;优选的酒炖熟地黄炮制工艺方法可行,为制定熟地黄的质量标准和现代研究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目的 对酒炖法制熟地黄的炮制工艺进行优化。方法 采用正交实验的方法,以加酒量、蒸制时间、蒸制次数及干燥温度为考察因素,以果糖、葡萄糖、蔗糖、密二糖、棉子糖、甘露三糖、水苏糖、毛蕊花糖苷及5-羟甲基糠醛含量的综合评分为指标,优化酒炖法制熟地黄的炮制工艺。结果 酒炖法制熟地黄的最佳炮制工艺为,生地黄以0.4倍黄酒回润后,常压蒸制2次,每次4 h,并在60℃条件下进行干燥。结论 经优化后的酒炖法制熟地黄炮制工艺切实可行,既可保证熟地黄的成品质量,又适用于工业化大生产的需求。  相似文献   

6.
中医药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伟大宝库,炮制加工是中药材发挥功效的瓶颈。通过阐述熟地黄的炮制与应用,探讨中药炮制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7.
用不同方法炮制的熟地黄还原糖含量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卫先 《中医药导报》2008,14(11):79-80
目的:考察地黄用不同方法清蒸的炮制品中还原糖含量变化规律.方法:用80%甲醇溶液回流提取,全自动还原糖测定仪,测定熟地黄样品中还原糖含量.结果:地黄在用不同方法清蒸过程中,还原糖含量常压和高压(0.125MPa,122.5℃)蒸制在一定时间范围内随着蒸制时间的延长而增加,外观性状达到<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要求.结论:熟地黄最佳炮制方法应为高压蒸解7 h.  相似文献   

8.
邱建国 《中草药》2012,43(8):1656-1660
通过总结地黄炮制研究现状,对熟地黄炮制的渊源及判断炮制终点时的成分和检测方法进行综述.通过分析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以地黄寡糖作为熟地黄炮制终点的指标成分,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能较好地区别生地黄和熟地黄,以及可作为熟地黄质量控制的检测方法的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9.
地黄为玄参科植物地黄Rehmannia glutinosa Libosch的新鲜或干燥块根。在历史上或现代均为常用中药之一。入药分鲜、干、熟3种,功效各有差异,历版《药典》均对其分别论述。但在炮制方法,质量标准,功效应用方面各地不尽相同,有必要对其炮制、效用作一综合陈述。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不同方法加工炮制的熟地黄饮片的补血作用。方法:采用环磷酰胺和盐酸苯肼结合法进行血虚模型的建立,分别设立空白组、模型组、阿胶补血口服液组、传统酒炖组和产地加工饮片炮制一体化组,每组给药体积均为0.02 mL·g~(-1),后三者的给药剂量分别为10 mL·kg~(-1),3.75,3.75 g·kg~(-1)。以全血外周血象、脏器指数和血清中促红细胞生成素(EPO)含量为指标对不同方法加工的熟地黄的补血作用进行综合评价。结果:与模型组相比,各给药组红细胞数目均较显著性升高(P0.01);产地加工饮片炮制一体化组较显著性升高白细胞和血红蛋白(P0.01),EPO(P0.01)恢复至正常水平;传统酒炖组显著升高白细胞(P0.05),EPO(P0.05)恢复至正常水平;产地加工饮片炮制一体化组显著升高了胸腺指数(P0.01),传统酒炖组明显升高了胸腺指数(P0.05)。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小鼠各指标均呈现显著性差异;与阿胶补血口服液组相比,产地加工饮片炮制一体化组明显升高了血红蛋白(P0.05);与传统酒炖组相比,产地加工饮片炮制一体化组血红蛋白较显著性升高(P0.01)。结论:不同方法加工的熟地黄饮片均有一定的补血作用,产地加工饮片炮制一体化组的熟地黄饮片略优于传统酒炖组,且该加工工艺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1.
含熟地黄血清的高效液相色谱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索熟地黄滋阴药效的物质基础对含熟地黄血清进行分析。 方法 :建立中医阴虚大鼠动物模型,用高效液相色谱法,通过比较熟地黄药材、阴虚大鼠含药血清、正常大鼠血清的高效液相指纹图谱,研究熟地黄血中移行成分。 结果: 含药血清中发现了1个与熟地黄原药材相同位置的波峰。 结论: 给药血清中与熟地黄药材相同位置的波峰,为熟地黄移行入血的原形成分,可能为熟地黄滋阴药效的活性成分,对其进行深入研究,有助于阐明熟地黄功效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12.
目的:改进地黄及加工炮制品的薄层色谱方法。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方法鉴别地黄及加工炮制品。结果:薄层鉴别方法专属性强,无干扰。结论:改进后的薄层鉴别方法可控制地黄加工炮制品的质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不同产地清蒸熟地黄饮片的高效液相指纹图谱进行对比研究,建立可靠的质量控制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法,以麦角甾苷为对照品,Polaris C18色谱柱(4.6 mm×250 mm,5μm),检测波长为334 nm,流速1.0 mL/min,柱温25℃,进样量20μL。以乙腈-0.1%醋酸为流动相。溶剂A为乙腈,溶剂B为0.1%醋酸溶液,线性梯度洗脱:0-40 min,A 10%-20%;40-60 min,A 20-30%。结果:不同产地清蒸熟地黄饮片的高效液相指纹图谱极为相似,相似度在0.9以上。重复性实验(n=5),以各峰相对保留时间和相对峰面积为指标进行考察,各个色谱峰的相对保留时间RSD%0.10%-0.41%之间,相对峰面积的RSD%在0.14%-1.70%之间。结论:本方法检测熟地黄饮片指纹图谱鉴别特征明显,可用于熟地黄质量鉴定。  相似文献   

14.
右归煎液用大孔树脂D1300精制的工艺研究   总被引:26,自引:6,他引:20  
饶品昌  罗文华 《中成药》1999,21(8):388-391
L9(3^3)正交试验表明,影响D1300树脂精制的主要因素为右归煎液浓度,其次为流速和径高比;树脂最大吸附量为1.10g生药/ml,吸附回收率为83.34%(以(5-羟甲基糠醛计)。  相似文献   

15.
熟地黄麦角甾苷对小鼠肾毒血清肾炎治疗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麦角甾苷对小鼠肾毒血清肾炎的作用,以期将麦角甾苷开发成治疗肾炎的新药。方法:采用小鼠肾毒血清肾炎模型,给予麦角甾苷10、30、90mg/kg口服,给药5天和10天后作肾功能及肾组织学检测。结果:给药5天和10天后,麦角甾苷三个剂量都能明显降低尿蛋白、尿素氮、总胆固醇(P值分别〈0.05,〈0.01,〈0.001);明显升高白蛋白(P值分别〈0.05,〈0.01,〈0.001)。肾组织学检测发现三个给药组肾小球基底膜增厚程度均轻于模型组,肾小管蛋白管型亦比模型组轻。结论:麦角甾苷对小鼠肾毒血清肾炎有良好的治疗作用,提示麦角甾苷对于人类免疫性肾炎可能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6.
熟地黄麦角甾苷对小鼠肾毒血清肾炎治疗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麦角甾苷对小鼠肾毒血清肾炎的作用,以期将麦角甾苷开发成治疗肾炎的新药。方法:采用小鼠肾毒血清肾炎模型,给予麦角甾苷10、30、90mg/kg口服,给药5天和10天后作肾功能及肾组织学检测。结果:给药5天和10天后,麦角甾苷三个剂量都能明显降低尿蛋白、尿素氮、总胆固醇(p值分别<0.05,<0.01,<0.001);明显升高白蛋白(p值分别<0.05,<0.01,<0.001)。肾组织学检测发现三个给药组肾小球基底膜增厚程度均轻于模型组,肾小管蛋白管型亦比模型组轻。结论:麦角甾苷对小鼠肾毒血清肾炎有良好的治疗作用,提示麦角甾苷对于人类免疫性肾炎可能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7.
地黄在加工炮制过程中HPLC谱图的变化   总被引:32,自引:1,他引:32  
目的 考察地黄在加工炮制过程中糖类成分的变化。方法 在加工炮制的4个不同阶段(65℃烘焙0,1和6d,以及烘干样品切片后常压蒸制4h)取样,热水提取。色谱条件为:Sugar—pak—1型阳离子凝胶柱(柱温80℃),水为流动相(流速为0.7mL/min),示差折光检测器检测。结果 鲜地黄中有3种主要成分,分别为水苏糖(11%~15%)、蔗糖(0.30%~0.92%)和梓醇(0.27%~0.88%)。经过加工炮制,不同阶段的HPLC色谱图发生了显著变化。烘焙1d后出现一个显著的单糖峰(保留时间为10.2min,推定为半乳糖),生地黄中该峰更加显著,同时出现了棉子糖的色谱峰。熟地黄中,果糖和葡萄糖的色谱峰十分显著。结论 根据HPLC色谱图的变化,认为在烘焙阶段,鲜地黄中水苏糖发生了脱半乳糖反应,而在炮制熟地黄时,由于蒸制又发生了脱果糖反应。地黄加工炮制的主要目的之一可能在于使水苏糖降解,减轻胀气副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熟地黄对ADHD模型大鼠前额叶皮质线粒体保护作用。方法将30只SHR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MPH组(2 mg/kg)、熟地黄组(2.4 g/kg),另设WKY大鼠为正常组,每组10只,灌胃给药4周。采用透射电镜观察大鼠前额叶皮质线粒体超微结构;JC-1染色法和DCFH-DA荧光探针分别检测线粒体膜电位(MMP)和细胞内活性氧簇(ROS)水平;比色法检测超SOD、CAT水平;TUNEL染色检测神经元凋亡。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线粒体呈现出肿胀、嵴减少等异常,MPH组上述异常加重,熟地黄组则有所缓解。与模型组比较,MPH组前额叶皮质MMP、SOD水平降低(P<0.05,P<0.01),ROS水平及神经元凋亡升高(P<0.05,P<0.01);而熟地黄组前额叶皮质MMP及SOD、CAT水平升高(P<0.05,P<0.01),ROS水平及神经元凋亡降低(P<0.01)。结论熟地黄对ADHD模型SHR前额叶皮质线粒体结构和功能损伤有保护作用,并可减少神经元凋亡,其机制可能与抗氧化应激损伤有关。  相似文献   

19.
《中成药》2017,(8)
目的研究熟地黄Rehmanniae Radix Preparata(A)和茯苓Poria(B)对山茱萸Corni Fructus(C)中马钱苷、莫诺苷、5-羟甲基糠醛煎出量的影响。方法将这3种药材互相组合,分为7组(A、B、C、A+B、A+C、B+C、A+B+C),HPLC法测定3种成分含有量。结果与山茱萸单煎相比,熟地黄与山茱萸合煎,或熟地黄、茯苓与山茱萸合煎时,马钱苷和5-羟甲基糠醛煎出量降低,莫诺苷煎出量提高;茯苓与山茱萸合煎时,该情况恰好相反。结论山茱萸、熟地黄、茯苓合煎提高了莫诺苷煎出量,可能使合煎液药效更强。  相似文献   

20.
目的通过还原糖的测定来研究熟地黄的质量控制方法。方法用全自动还原糖测定仪测定熟地黄药材中还原糖的含量。结果平均回收率100.6%,RSD为1.31%(n=6)。结论该方法简便、可靠、准确、稳定性好,可作为质控参考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