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0 毫秒
1.
肺癌病人痰液标本p53基因突变临床流行病学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罗晨玲  陈清  曹文峰 《中国肿瘤》2003,12(11):639-641
[目的]探讨痰液标本p53基因突变检测用于肺癌高危人群筛查和肺癌早期诊断方面的意义。[方法]应用PCR鄄SSCP对63例肺癌患者和30例肺良性疾病的肺组织和痰液细胞中p53基因5~8外显子的突变进行了检测,并采用临床流行病学的方法进行分析。[结果]肺癌病人组肺癌组织中p53基因突变率为49.2%(31/63),对照组组织中突变率为3.3%(1/30),两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01)。肺癌组痰液标本中p53突变率为23.8%(15/63);肺良性疾病患者痰液中未发现p53基因突变。以痰液标本p53基因突变为诊断指标,诊断的敏感度为45.2%,特异度为96.8%,标化阳性预告值为93.5%,标化阴性预告值为63.9%,标化一致性为71.0%。[结论]检测痰液中p53基因突变能间接反映其在肺组织中的改变,该方法可作为肺癌高危人群筛查以及肺癌诊断的无创性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p5 3、K ras、p15、p16基因在肺癌组织中改变情况及多基因联合检测在肺癌诊断中的价值。 方法 对 5 9例肺癌组织和 14例肺部良性组织 ,应用PCR SSCP 银染法检测 p5 3基因第 5~ 8外显子突变情况 ;应用PCR RFLP法对K ras基因突变进行检测 ;并应用PCR法检测 p15、p16基因纯合缺失情况。 结果 肺癌组织中 p5 3、p15、p16基因改变频率分别为 3 7.3 %、11.9%、2 3 .8% ,而在肺部良性组织中只有 1例 p16基因阳性。在 2 5例肺腺癌中 ,K ras基因突变率为 48.0 % ,其它类型肺癌中突变率仅为 8.8% ,而 14例良性组织中未检测出K ras基因突变。另外 ,p5 3基因和K ras基因突变与吸烟存在着密切关系 ,即吸烟者出现突变的频率 ( 4 8.7% ,68.5 % )明显高于非吸烟者 ( 15 .0 % ,11.1% ) ,P <0 .0 1。 4种基因联合检测敏感度为 78.0 % ,明显高于单一基因 (以阳性率最高的 p5 3为例 )的敏感度 3 7.3 %。 结论 p5 3基因、K ras基因和 p16基因在肺癌组织中改变率相对较高 ;多基因的联合检测有助于肺癌的早期诊断和筛查。  相似文献   

3.
目的:从肿瘤分子生物学角度探讨痰液多基因、多因素联合检测对肺癌早期诊断、病情预后及肿瘤防治方面的意义。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单链构象多肽性分析(PCR-SS-CP)方法和聚合酶链反应-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PCR-TRAP-ELISA)检测55例经病检确诊的肺癌患者痰中p53和K-ras基因突变率及端粒酶活性。结果:55例肺癌患者痰中,p53、K-ras基因突变率和端粒酶阳性率分别为61·8%、40·0%和58·2%,且有11例三项指标均异常。23例肺良性病患者p53、K-ras基因突变率和端粒酶阳性率分别为21·7%、8·7%和30·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三项指标异常与肿瘤组织类型、临床分期及是否化疗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吸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检测的检出率明显高于单因素变异的检出率,P<0·05。结论:联合检测可提高肿瘤早期诊断的敏感性和检出率,并对判断疾病的性质及病情预后有一定的指导意义。痰液检测无创、简便,患者依从性好。  相似文献   

4.
目的;76例疑为肺癌病人痰液中P53和K-ras最常见突变位点进行了检测,以了解分子生物学检测方法是否对肺癌的诊断具有辅助诊断价值。方法;痰液处理方法:痰液0.5毫升加入痰处理液制备细胞沉淀液,酚氯仿提取DNA;SSCP-PCR银染和RFLP-PCR方法对痰液中P53、K-ras突变情况进行检测。结果:在确诊的76例肺癌病人中,P53突变率为40.8%,K-ras突变率为25%,突变与肺癌类型,疾病分期未见明显相关.其中有29例病人痰液普通脱落细胞学检测阴性,痰液P53或K-ras突变阳性,最后经,奸支镜刷检、活检部分经过手术证实为肺癌,有12例经手术证实为1-1期的相对早期的肺癌。结论;痰液SSCP-PCR、RELP-PCR方法检测癌基因突变具有简便、实用、准确、可行的特点。对部分疑为肺癌而痰液脱落细胞学检测阴性的病人具有一定的辅助诊断价值。值得临床进一步开展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5.
肺癌患者癌组织和痰液细胞中p53和K-ras基因突变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Li Q  Wu X  Hu K  Ding X  Yang J 《中国肺癌杂志》2000,3(5):366-368
目的 检测肺癌组织和肺癌患者痰液脱落细胞中p53、K-ras基因突变情况,比较联合检测p53、K-ras和单一检测p53或K-ras基因在肺癌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应用PCR-SSCP-银染法检测了59例肺癌组织、癌旁肺组织、14全肺部良性病变肺组织及患者痰液脱落细胞中p53基因第5~8外显子、K-ras基因第1外显子突变。结果 肺癌组织中p53基因突变率为37.3%(22/59),痰液脱落细胞为3  相似文献   

6.
结直肠癌APC、K-ras、p53基因突变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卫中  高枫  李卫  唐宗江 《肿瘤》2006,26(3):282-284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中APC、K-ras、p53基因突变模式。方法:应用酚/氯仿法提取48例结直肠癌组织及其相应正常黏膜组织的DNA,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单链构象多态性分析(SSCP)和DNA测序等方法检测APC基因第15外显子突变密集区(mutation cluster region,MCR)区段、K-ras和p53基因的突变。结果:APC、K-ras和p53基因的突变率分别为37.5%(18/48)、43.8%(21/48)和35.4%(17/48)。48例结直肠癌组织中,有42例发生APC、K-ras或p53基因突变,突变率高达87.5%(42/48),其中仅有APC、K-ras或p53 1种基因发生突变的发生率分别为16.7%(8/48)、25.0%(12/48)和20.8%(10/48)。单独1种基因发生突变的总发生率为62.5%(30/48)。APC和p53,APC和K-ras或p53和K-ras 2种基因均有突变的发生率分别为6.3%(3/48)、10.4%(5/48)和4.2%(2/48)。APC、K-ras和p53 3种基因均发生突变的发生率为4.2%(2/48)。2种和3种基因均发生突变的总发生率为25%(12/48)。结论:结直肠癌的发生、发展并不完全遵循由正常结直肠黏膜上皮细胞向腺瘤和侵袭性癌转化的过程中,及依次发生“APC→K-ras→p53→DCC”突变累积这一经典的结直肠癌发生发展模式,可能存在其他结直肠癌发病机制。  相似文献   

7.
肺癌患者吸烟量与痰液细胞p53和Ki—ras基因突变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了解痰液细胞癌基因突变是否与肺癌患者的吸烟量有相关性。方法 将痰液 0 .5毫升加入痰处理液制备细胞沉淀液 ,酚氯仿提取DNA ;应用SSCP PCR银染和RFLP PCR方法对痰液中p5 3、K ras突变情况进行检测。统计肺癌患者的香烟消耗量 ,分析p5 3、K ras突变与吸烟量的关系。结果 在确诊的 110例肺癌中 ,存在p5 3或K ras基因突变者有 76例 ,突变率达 69.1% ,其中 16例为p5 3和K ras基因均有突变。全组中有 71例重度吸烟者吸烟指数 (≥ 40 0支·年 ) ,71例中 5 5例有p5 3或K ras基因突变 ,突变率达 77.5 % ,显著高于非吸烟组 (P <0 .0 0 1) ;p5 3和K ras突变患者的平均吸烟指数分别达到 861和 63 0支·年 ;而未突变的平均吸烟指数为 2 84和 5 5 4支·年 ,二者之间有显著性差异 ( χ2 =3 6.5 6,P =0 .0 0 2 ,双尾检验 )。结论 痰液细胞癌基因突变检测具有简便、实用、可行的特点 ,吸烟的肺癌患者中癌基因突变率显著高于非吸烟的肺癌患者 ,提示吸烟尤其是重度吸烟可能是支气管癌基因突变的主要原因之一 ,值得临床进一步开展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8.
背景与目的:肺癌的发病率和肿瘤相关死亡率居当前世界各地恶性肿瘤的首位。肺癌亦存在多种驱动基因。各民族间的差异反映出肺癌的不同基因突变存在差异。该研究旨在探讨新疆维吾尔族患者中肺癌驱动基因的表达状况。方法:收集维吾尔族肺癌患者组织标本43例,采用扩增受阻突变系统(amplification refractory mutation system,ARMS)检测EGFR基因表达,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fluorescent quantitativ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FQ-PCR)检测K-ras、ALK、ROS1、BRAF及PIK3CA基因表达,分析肺癌驱动基因突变与新疆维吾尔族肺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相关性。结果:43例标本中,EGFR基因突变率为11.63%,其中腺癌及鳞癌EGFR基因突变检出率分别为26.67%和4.76%;大细胞癌、腺鳞癌及小细胞肺癌均未测出EGFR基因突变。肺腺癌患者EGFR基因突变率为26.67%,明显高于非腺癌者的3.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4)。K-ras12/13杂合突变6例,突变检出率为16.28%(6/43);PIK3CA杂合突变2例,突变检出率为4.65%(2/43)。1例发生EGFR基因与K-ras基因同时突变。维吾尔族肺癌患者EGFR基因突变与年龄、性别、吸烟状况、TNM分期、ECOG评分均无关。43例标本中均未见ALK、ROS1融合基因及BRAF基因突变。结论:与亚洲人群相比,新疆维吾尔族肺癌患者EGFR突变率较低,K-ras突变率高,类似于欧美高加索人群的突变特点。  相似文献   

9.
 【摘要】 目的 研究被动吸烟对肺组织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和p53表达和p53突变的影响。方法 用Wistar大鼠建立被动吸烟动物模型。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TGF-β1和p53在肺组织中的表达,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观察TGF-β1 mRNA在肺组织中的表达。PCR-单链构象多态性分析p53基因第5、6、7-8外显子突变情况。结果 TGF-β1在正常肺组织中有少量表达,随着被动吸烟月份的增加,TGF-β1表达明显增多,每月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53阳性表达率均随被动吸烟时间的延长而升高(P<0.05)。p53基因第5、6、7-8外显子均有突变,随被动吸烟时间延长,突变率增高。结论 TGF-β1和p53表达和p53突变均随被动吸烟时间延长而增高,可作为肺癌诊断的参照指标  相似文献   

10.
K-ras基因是非小细胞肺癌的原癌基因之一,其突变后可通过多种信号途径促进肿瘤细胞生长,且在吸烟的肺腺癌人群中突变率较高.目前研究认为K-ras基因突变对靶向治疗原发耐药,且可能成为一个预后不良的标志物.  相似文献   

11.
p16基因5′-CpG岛甲基化对肺癌的早期诊断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检测 p16基因在肺癌患者癌组织及相应痰液脱落细胞中甲基化状态 ,以探讨其在肺癌早期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采用甲基化敏感的核酸内切酶 Sma 、Sac 酶切基因组 DNA,对 5 6份肺癌组织及相应痰液、6 0份非恶性病变肺组织及 2 8份痰液进行 PCR分析。结果  p16基因在肺癌组织中甲基化率为 30 .4% (17/5 6 ) ,相应的痰液中为 2 8.6 % (16 /5 6 ) ,两组差异无显著性 (χ2 =0 .0 430 ,P=0 .836 )。 6 0份非恶性病变肺组织甲基化率为 3.3% (2 /6 0 ) ,2 8份痰液无 1份发现 p16基因甲基化。结论 肺癌组织及相应的痰液脱落细胞 p16基因 5′- Cp G岛甲基化率相似 ,即痰液脱落细胞 p16基因甲基化状态可以反映肺癌组织 p16基因甲基化状态。因此 ,检测痰液脱落细胞 p16基因甲基化状态有助于肺癌的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12.
原发性肝癌组织p53和ASPP2基因突变检测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检测原发性肝癌组织中p53与ASPP2基因突变,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4例肝癌标本,分别提取DNA及RNA,PCR扩增p53基因,逆转录PCR扩增ASPP2基因并进行半定量分析,基因测序后进行突变分析.结果:24例肝癌患者中,p53基因在肝癌组织中的突变率是75.0%,在癌旁组织中的突变率为20.8%,P<0.01;肝癌组织中ASPP2与GAPDH的灰度比值平均为0.81,癌旁组织中为0.85,P>0.05,但是癌组织和癌旁组织均未检测到ASPP2基因突变.结论:在原发性肝癌发生过程中,p53基因突变比ASPP2基因突变可能起到更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应用部分变性高效液相色谱(denaturing 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DHPLC)检测胃癌组织、腹腔冲洗液中p53基因突变,并探讨该技术成为检测胃癌腹膜亚临床转移理想方法的可能性.方法: 应用DHPLC对45例胃癌组织及腹腔冲洗液中p53基因突变进行检测,并测序验证.结果:胃癌组织p53基因的突变率为20 0%(9/45),9例突变中有3例突变均未见报道;p53基因在肠型胃癌中突变率35 3%(6/17)明显高于弥漫型胃癌10 7 %(3/28),P<0 01.腹腔冲洗液中检出p53基因突变2例,检出率为22 2%(2/9),经测序证实分别位于第5 外显子(AAG>AGG,Lys132Arg) 和第6外显子(CTG>CCG,Leu188Pro),均与原发癌组织中相同,这2例患者腹腔冲洗液细胞学检测均为阴性.结论:DHPLC可应用于胃癌患者原发癌灶及腹腔冲洗液中p53基因突变的检测,而且如有效地联合检测多个指标,则可能成为预测胃癌腹膜亚临床转移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14.
以野生型p53cDNA片段作探针,采用DNA分子印迹杂交(Southernblot)技术检测20例原发性肺癌和10例肺良性病变p53基因缺失与重排。肺癌组阳性率为30%;肺良性病变组均为阴性。同时采用聚合酶链反应结合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PCR-RFLP)检测20例原发性肺癌,2例肺转移癌以及它们相应的非癌肺组织p53基因248位密码子点突变。结果发现,4例原发性肺癌和2例肺转移癌有p53基因248位密码子点突变,非癌肺组织均为阴性。P53基因缺失和突变与肿瘤大小、分期、非小细胞肺癌病理分型无关(P>0.05),与肿瘤转移有关(P<0.05)。提示:p53基因缺失和突变与肺癌的发生和预后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5.
对主要癌基因和肿瘤抑制基因的研究表明NSCLC与SCLC在遗传损伤方面有特征性区别,并可以此结合临床加以鉴别。所有肺癌中半数以上具有p53肿瘤抑制基因突变,但并不表明突变与存活之间有关联。约20%NSCLC病人的肿瘤及肿瘤细胞系中发生ras家族癌基因的突变,相反45例SCLC病人的肿瘤及肿瘤细胞系ras基因无一例突变。回顾调查存活的NSCLC病人,发现K-ras基因突变是决定患者预后的一个不利因素。吸烟肿瘤病人K-ras基因突变比非吸烟者更常见,而对接触放射性元素镭的职业性肺癌并未检测出K-ras突变。肺癌的p53和K-ras基因突变几乎都是G→T颠换,而其他癌症则是G→A颠换。从密切随访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K-ras基因突变在大肠癌诊断中的意义。方法 该院2005年5月至2006年7月住院患者经肠镜确诊的36例大肠癌患者和24例大肠良性疾病患者,24例正常健康体检患者对照组。通过改良酚-氯仿抽提法提取患者粪便中DNA,PCR-RFLP方法检测K-ras基因第一外显子12密码子的突变。结果 大肠癌患者粪便中K-ras突变率为77.8 %,大肠良性疾病者为25.0 %,正常对照组为8.3 %。结论 检测粪便中K-ras基因可以提高大肠癌的诊断。  相似文献   

17.
 【摘要】 目的:研究结直肠癌组织中K-ras基因的突变情况与临床病理特性之间的相关性。 目的 研究结直肠癌组织中K-ras基因的突变情况与临床病理特性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直接测序法对90例结直肠癌石蜡标本进行K-ras基因突变检测,并对K-ras基因的突变情况及其与结直肠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90例结直肠癌患者组织中,K-ras基因12、13密码子总突变者31例,总突变率为34.4 %。12密码子单突变21例,突变率为23.3 %;双突变1例。13密码子突变者9例,突变率为10.0 %。结直肠癌K-ras基因突变率与肿瘤部位有明显相关性(P=0.042)。12密码子单突变和13密码子突变与临床病理参数均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 不同肿瘤部位患者的K-ras基因突变率存在明显不同。  相似文献   

18.
肝细胞癌p53和Rb基因改变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肝细胞癌p53和Rb基因的突变特点和规律。探讨2种抗癌基因在肝癌发生过程中的作用及其与细胞学和预后的关系。方法 应用PCR-SSCP和PCR-RFLP法检测65例肝癌p53基因第5-8外显子和Rb基因17和21外显子的突变率。结果 肝癌p53基因突变率为50.8%,以缺失为主;Rb基因的突变率为38.5%;p53和Rb基因同时突变率为12.3%。结论 肝细胞癌中既有p53基因突变也存在Rb基因突变,两者在肝癌的发生中均有重要作用。p53和Rb基因同时突变与肝癌组织学分级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甲基化特异性聚合酶链反应(methylation-specific PCR,MSPCR)在肺癌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56例肺部疾病住院患者手术切除的病变肺组织和相应的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及痰标本,其中32例为肺癌,24例为良性肺部疾病.标本经一般处理,PCR扩增后,产物经电泳EB染色,紫外灯下观察.结果:32例肺癌组织标本中,14例(43.8%)在p16基因启动子区域呈现异常甲基化,其中9例(64.3%)在相应的BALF中检测出甲基化存在,5例(35.8%)在相应的痰标本中也检测出甲基化存在.24例良性肺部疾病,其中肺囊肿10例,肺结核14例,手术切除标本和BALF及痰标本中均未检测出p16基因甲基化存在.结论:MSPCR技术对肺癌患者BALF及痰标本中的异常甲基化检测具有高度特异性,是一项有潜力的肺癌早期诊断新技术.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不同类型非小细胞肺癌的EGFR和K-ras基因突变情况及其与肺癌相关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用厦门艾德ADxARMS试剂盒进行98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肿瘤组织中EGFR(18,19,20,21外显子)基因和K-ras(12,13,61密码子)基因突变的检测。所有患者均未接受过吉非替尼的治疗。结果:98例样本中31例发生了EGFR基因突变,突变率为31.6%(31/98),其中15例为19外显子缺失,13例为21 L858R外显子点突变,3例为20外显子突变,1例为18外显子突变。其中1例既有19外显子缺失突变,又有20外显子突变。腺癌中EGFR基因突变率较鳞癌、腺鳞癌、大细胞癌高。女性患者EGFR基因突变率较男性高。不吸烟患者EGFR基因突变率较吸烟患者高。低分化腺癌患者EGFR基因突变率较中、高分化患者高。21例发生了K-ras基因突变(21.4%),其中12、13、61密码子均发现突变。突变率腺癌较鳞癌、腺鳞癌、大细胞癌高,与是否吸烟、患者性别、分化程度均无相关性。结论:非小细胞肺癌患者EGFR基因突变检出率较高,K-ras基因突变率较低,且两者不存在同时突变,EGFR基因突变与肺癌组织学类型、分化程度、性别等相关。K-ras基因突变与组织学类型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