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定向战斗部的先进性及其关键技术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文从实战需要论述了对空导弹定向战斗部的先进性,从定向战斗部相关技术的进步状况阐述了研制定向战斗部的客观必要性,通过分析定向战斗部关键技术的解决途径论述了研制定向战斗部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2.
对定向战斗部的作战需求进行了描述,介绍了当今定向战斗部的种类、作用原理、特点和各国研究现状;说明了定向战斗部是今后防空导弹战斗部的重点发展方向;对定向战斗部今后发展趋势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3.
论述了传统破片杀伤战斗部存在的不足,说明了采用定向战斗部技术是提高其威力的一种方法。介绍了定向战斗部的发展现状和典型定向战斗部的结构以及作用原理,并对未来定向战斗部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4.
滑块式定向战斗部增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提高战斗部在目标方向上的破片密度,设计了一种新型滑块式定向战斗部。建立了该滑块式定向战斗部与普通偏心起爆定向战斗部的有限元模型,运用数值模拟和静爆试验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该定向战斗部的破片数目和速度增益。结果表明,该滑块式定向战斗部与相同质量和装药量的普通偏心起爆定向战斗部相比,在定向方位90°角度范围内破片数目增益38.8%,初速减小3%。  相似文献   

5.
定向战斗部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几种典型定向战斗部的基本结构、作用原理及其性能特点,综述了国外定向战斗部的研究现状,分析了定向战斗部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6.
对现有的定向战斗部进行了分类,说明了其作用原理及性能特点,综述了国外关于定向战斗部的研究过程与现状,分析了定向战斗部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7.
为了能够直观地描述破片的形成及其毁伤作用等过程的特性,设计一种定向战斗部威力可视化仿真平台.根据轴向增强型定向战斗部毁伤场所呈现的具体特征,创建了以射击线、粒子系统技术为基础的轴向增强型定向战斗部威力仿真模型,以该技术为核心开发了定向战斗部威力可视化仿真平台.仿真平台运行结果表明:该技术可较好描述定向毁伤元的形成、运动和命中等过程特性,能够形象直观地给出弹目作用过程,可为定向战斗部威力优化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定向含能动能杆战斗部是一种新型反战术弹道导弹战斗部.为了科学评估定向含能动能杆战斗部的毁伤效能,分析了影响定向含能动能杆战斗部毁伤效能的相关因素,建立了毁伤效能综合评估指标体系,提出了一种基于端点三角白化权函数的灰色聚类战斗部毁伤效能评估模型;以美国M39战术弹道导弹再入弹头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定向含能动能杆战斗部对其的毁伤效能,通过算例,验证了评估模型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9.
数值模拟已应用到战斗部的设计中。本文通过数值模拟在定向战斗部设计中的应用,展现了数值模拟在定向战斗部优化设计中的作用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
定向战斗部模型的分析与计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定向战斗部模型的设计理论进行了阐述与分析,结合一种具体战术技术指标要求,通过一个算例对战斗部进行了初步设计,得到了战斗部结构的相关参数.对设计的模型进行了计算,结果表明,与全向战斗部相比,定向战斗部飞向目标的破片密度和速度都有大幅度提高,增强了战斗部对目标的毁伤能力.  相似文献   

11.
爆炸变形式定向战斗部的数值仿真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用二维FCM、EPIC-2D与三维DYNA-3D非定常弹塑性流体力学程序,仿真研究了在爆炸变形式定向战斗部中成形与定向药非对称、非同步起爆条件下的起爆延时,安全隔爆,爆轰驱动壳成形,破片的抛射控制与定向增益等技术关键问题;从理论上论证了利用爆炸变形的定向驱动原理解决破片沿周向定向增益难题的可行性;给出了应用该原理设计战斗部时应遵循的原则。  相似文献   

12.
分析了定向战斗部安全起爆控制系统的模糊不确定性,结合该系统的模糊特性,探讨了环境信息的模糊识别途径  相似文献   

13.
不同起爆方式对聚焦战斗部性能影响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利用LS/DYNA软件,采用中心和偏心两种起爆方式引爆聚焦战斗部进行全模型三维数值模拟,得到该战斗部两种状态下的破片初速及其分布规律;在仿真模型中加入靶板,得到距战斗部中心6 m处的破片分布,结果显示破片在两种起爆方式下都能在靶板上形成聚焦带.通过统计得出,偏心起爆能使破片速度增益为20.3%,破片在6 m处带宽为1 m的密度增益为9.6%,飞散角和方向角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4.
偏心起爆方式对棱柱形定向战斗部破片飞散规律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研究起爆方式对棱柱形定向战斗部破片飞散规律的影响,采用LS-DYNA软件模拟研究了六棱柱定向战斗部分别用面偏心一线、面偏心两线、面偏心三线、棱偏心一线及棱偏心两线起爆时的破片飞散速度、破片方向角,结果表明,偏心起爆可以明显提高定向区域内的破片飞散速度,且破片束基本分布在25°左右的径向范围内,棱偏心两线同步起爆时,对目标方位破片最大飞散速度增益可达29.73%,采用棱偏心两线序贯延时起爆可使轴向方向角改变量达6.77°。  相似文献   

15.
爆炸变形战斗部初探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爆炸变形装药战斗部是定向型战斗部的一种,可以提高破片战斗部对目标毁伤概率.本文介绍了爆炸变形战斗部模型弹设计中的主要关键技术,设计了爆炸变形战斗部模型,并通过实验测量了爆炸变形战斗部模型破片密度的空间分布,探讨了不同参数对破片密度分布的影响,得到了破片分布定向特征明显的爆炸变形战斗部.结果表明,与相同尺寸的柱形战斗部相比,爆炸变形战斗部飞向目标的破片密度可以大幅度地提高,而且初速也有一定程度的提高,对空中目标具有良好的毁伤效果.  相似文献   

16.
国外海基反舰导弹战斗部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概述了近年来国外海基反舰导弹战斗部的常用类型、作用特点、研制现状及装备情况。主要包括爆破战斗部、半穿甲爆破战斗部、聚能装药战斗部及破片杀伤战斗部,着重阐述了半穿甲爆破战斗部的毁伤机理。最后,对海基反舰导弹战斗部的发展特点进行了分析和展望,包括:战斗部模块化、系列化设计,结构优化设计,装药和引信设计,以及新毁伤理论和毁伤原理研究。  相似文献   

17.
通过试验得到可变形战斗部破片飞散分布规律,运用LS-DYNA对可变形战斗部变形和爆轰驱动破片飞散过程进行数值模拟,得到与试验吻合较好的结果;对相同结构口径的偏心起爆战斗部、周向均匀战斗部的爆轰驱动破片飞散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在给定破片飞散角度内可变形战斗部整体性能优于偏心起爆战斗部。  相似文献   

18.
针对快速进行破片战斗部方案设计的需求,基于Matlab 平台开展破片战斗部快速设计。依据破片战斗部 结构特征及威力参数模型,选取破片战斗部的6 个基本特征进行战斗部方案结构描述,建立破片战斗部快速设计系 统,应用工程模型进行破片战斗部威力参数计算和分析,实现对破片战斗部设计方案的快速评价和优化。结果表明, 该设计系统可应用于破片战斗部快速设计和威力分析。  相似文献   

19.
为研究侵爆战斗部对钢筋混凝土靶的侵彻能力,采用试验与数值仿真相结合的方法,开展了战斗部高速侵彻钢筋混凝土靶板的研究。通过对战斗部穿透靶板后剩余速度的对比,验证了有限元模型的正确性,并研究了命中位置对战斗部侵彻能力的影响,提出一种计算侵爆战斗部对钢筋混凝土靶侵彻能力的方法。研究结果表明:战斗部与钢筋有接触时的侵彻能力明显下降,新方法基于战斗部对靶板3个典型位置侵彻的极限穿透速度得到战斗部平均极限穿透速度,更为全面地考虑了命中位置和弹靶尺寸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