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观察了靶向C-raf mRNA(ISIS5132)和PKC-α mRNA(ISIS3521)的反义硫代寡核苷酸合用对肺腺癌A549细胞体外增殖的抑制作用(MTT法). 单用药组药物浓度为500,200和80 nmol·L-1;合用组A两药浓度分别为250,100及40 nmol·L-1,即两药药量减半,药物摩尔浓度之和与单用药相同. 合用组B两药浓度分别为500,200及80 nmol·L-1,但作用时间减半(各3 h),两药作用时间之和与单用药相同. 结果表明,在合用组A,两药浓度水平为100 nmol·L-1时,对A549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大于ISIS3521单用药组的200 nmol·L-1水平(P<0.01);在合用组B,两药浓度水平为200和80 nmol·L-1时,对A549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分别大于ISIS3521单用药组的200 nmol·L-1和ISIS5132单用药组的80 nmol·L-1水平(P<0.01);其余合用组各个药物浓度水平的效应,与相应的单用药组的效应相近. 提示靶向不同癌基因的反义药物合用,可能增强对肿瘤细胞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过氧化物酶体增殖因子激活受体α(PPARα)激动剂苯扎贝特联用顺铂对肺腺癌A549细胞增殖抑制和诱导凋亡的协同效应及可能机制。方法采用CCK8法测定不同浓度苯扎贝特处理A549细胞的生长曲线,观察苯扎贝特、顺铂及两药联用对A549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并应用中效原理评价两药联用效应;采用流式细胞技术分析苯扎贝特与顺铂联用对细胞凋亡的诱导作用,并通过qRT-PCR检测A549细胞中VEGF和HIF-1αmRNA的表达变化。结果苯扎贝特联合顺铂呈现明显协同抑制效应,两药联用时IC50值为15.92μmol·L-1,当苯扎贝特浓度小于588μmol·L-1,顺铂浓度小于206μmol·L-1,CI值小于1,即两药合用均产生协同作用。联合用药组细胞凋亡率明显高于单药组(P<0.05),并且联合用药组较单药组显著下调VEGF和HIF-1αmRNA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苯扎贝特联合顺铂对肺癌细胞具有协同抑制效应,并可有效诱导细胞凋亡,其机制可能与下调VEGF和HIF-1α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3.
用标准微电极技术研究胍丁胺对异丙肾上腺素 ( Iso)诱发人心房纤维迟后除极的影响 .结果如下 :( 1 )胍丁胺 ( 1 - 1 0 mmol· L-1)以浓度依赖地方式明显抑制 Iso( 2 0 nmol· L-1)诱发人心房纤维的迟后除极 ;( 2 )预先应用咪唑啉受体和 α2 肾上腺素受体拮抗剂咪唑克生 ( 0 .1 mmol· L-1)可阻断胍丁胺 ( 1 0 mmol· L-1)对 Iso( 2 0 nmol· L-1)诱发迟后除极的抑制作用 ;( 3)预先应用一氧化氮合酶抑制剂硝基 - L-精氨酸甲酯 ( 0 .5mmol· L-1) ,不影响胍丁胺 ( 1 0 mmol· L-1)对 Iso( 2 0 nmol· L-1)诱发迟后除极的抑制作用 .结果表明 ,胍丁胺对 Iso诱发人心房纤维迟后除极的抑制作用可能是由于咪唑啉受体和 α2 肾上腺素受体介导钙内流减少所致 .  相似文献   

4.
果糖二磷酸钠加丹参注射液治疗突发性耳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果糖二磷酸钠 (FDP)加丹参(SM )合用与单用丹参治疗突发性耳聋 (突聋 )的疗效。方法 :78例突聋病人随机分为 2组 ,FDP加丹参组 4 2例 ,用FDP注射液 10 0mL(含FDP 10 g)和丹参注射液 18mL(含丹参 2 7g) ;丹参组 36例 ,用丹参注射液 18mL ,加入氯化钠注射液 30 0mL中。2组均采用静脉滴注 ,qd× 10d。于治疗前后作听功能检查并测定血浆脂质过氧化 (LPO)代谢产物丙二醛水平。结果 :FDP加丹参组与丹参组比较总有效率分别为 91%和 73% (P <0 .0 5 ) ;丙二醛下降值分别为 9nmol·L- 1± 10nmol·L- 1和 4nmol·L- 1± 12nmol·L- 1(P <0 .0 1)。FDP不良反应轻微。结论 :FDP与丹参合用治疗突聋的疗效优于单用丹参  相似文献   

5.
盐酸小檗碱与环孢素A合用对大鼠肝P450同工酶和mdr1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目的 阐明盐酸小檗碱 (berberinechloride ,Ber)及其与环孢素A (cyclosporin ,CsA)合用对大鼠肝脏P4 5 0同工酶和多药耐药基因的影响。方法 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大鼠肝微粒体红霉素N 脱甲基酶 (ERD)、氨基比林N 脱甲基酶(ADM )的活性 ,采用RT PCR法测定大鼠肝脏CYP3A1、CYP1A1、CYP2E1、mdr1a和mdr1b基因的水平。结果 灌胃给药 6d后 ,除外 10 0mg·kg-1Ber组 ,其余各组对ERD活性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给药 12d时 ,所有用药组对ERD活性均有抑制作用。给药 6d后 ,CsA单用组、Ber与CsA合用组对ADM均有抑制作用 ;给药 12d后 ,除了 15 0mg·kg-1酮康唑组和 10 0mg·kg-1Ber组外 ,其余各用药组对ADM均有抑制作用。给药 12d时 ,除了 10 0mg·kg-1Ber组外 ,其余各用药组对大鼠肝脏CYP3A1、CYP2E1、mdr1a、mdr1b基因均有抑制作用。各组的CYP1A1基因均未能检出。结论 抑制CYP3A基因的表达及酶的活性 ,抑制mdr1a、mdr1b基因的表达 ,从而减少CsA在肝脏的代谢及消除 ,可能是Ber增加CsA血浓度的重要机制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丙戊酸(VPA)联合顺铂(DDP)对人非小细胞肺癌细胞A549、NCI.H460增殖抑制及细胞凋亡的影响,以及两药联合影响肺癌细胞增殖的机制。方法3组不同质量浓度的VPA与DDP单药及联合作用于人非小细胞肺癌细胞A549、NCI—H460,培养24、48、72h后,观察细胞数量和形态的变化,用MTF法分析药物对细胞增殖的抑制率(IR)及联合用药对细胞增殖抑制率q值,Hoechst/PI双染检测细胞凋亡的数量变化,Westernblot观察联合用药对Bcl.2、Caspase.3、Caspase.8蛋白的表达变化。结果培养48h后,各用药组细胞数目减少十分明显,其中VPA+DDP组较单独用药组减少更为显著,其细胞形态发生较大改变;MTF法及q值计算结果显示,对A549细胞,VPA的增殖抑制作用呈现明显的时间与浓度依赖性,在高质量浓度时(300mg·L-1)与DDP具有协同作用;对NCI—H460细胞,当VPA的质量浓度≤100mg·L-1时,未显示出明显的时间与浓度依赖性,所有浓度均未显示出VPA与DDP的协同作用。VPA联合DDP可以进一步促进A549与NCI—H460的细胞凋亡,导致两细胞中凋亡因子Bcl-2水平的明显下调。联合作用对A549细胞更为明显,可能与该细胞中抑凋亡因子Bcl-2低表达及促凋亡因子Caspase-3、Caspasel8高表达有关。结论VPA能增强DDP对人非小细胞肺癌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联合作用的协同性与药物浓度及细胞类型有关,不同类型细胞对药物敏感性的差异可能与细胞自身表达的凋亡因子的含量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体外观察紫杉醇及抗HER2单抗对人卵巢癌细胞株A2780增殖的抑制作用及两者联合应用时的抑制率及相互作用.方法:采用MIT法测定两者单用或合用对A2780的增殖抑制率,利用中效原理判定两药合用的效果,用流式细胞仪观察细胞凋亡及细胞周期的变化.结果:两种药单独应用时随药物剂量增加,其效应也增加,紫杉醇的中效浓度为6.98 nmol·L-,抗HER2单抗的中效浓度为8.69 μg·ml-1;两药合用时它们的中效浓度为2.92 nmol·L-1 0.49 μg·ml-.大剂量(紫杉醇>13.02 nmol·L-,抗HER2单抗>2.17 μg·ml-1)合用时是拮抗作用(CI>1),小剂量(紫杉醇<13.02 nmol·L-,抗HER2单抗<2.17 μg·ml-1)合用时是协同作用(CI<1).结论:紫杉醇联合抗HER2单抗对人卵巢癌细胞株A2780的生长有抑制作用,它们合用时大剂量是拮抗,而小剂量则为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8.
白介素-2通过阿片κ受体抑制心肌细胞的收缩作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采用酶解分离大鼠心室肌细胞 ,用视频跟踪系统测定单个心室肌细胞收缩 ,以研究白介素 2(IL 2 )对心肌细胞的作用及其机理 .结果发现 :①IL 2 (0 .5~ 2 0 0kU·L- 1)浓度依赖性地抑制成年鼠单个心室肌细胞的收缩 ;②纳洛酮 (10nmol·L- 1)和nor binaltorphimine(nor BNI,10nmol·L- 1)可阻断IL 2的收缩抑制作用 ;③百日咳毒素 (PTX ,5mg·L- 1)预处理后 ,取消了IL 2对心肌细胞收缩的抑制作用 ;④U7312 2预处理可阻断IL 2的收缩抑制作用 .结果表明 ,IL 2对酶解分离心室肌细胞收缩的抑制作用 ,是通过心肌细胞上κ阿片受体介导的 ,其下游途径包括PTX敏感的Gi蛋白和磷脂酶C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吉西他滨和丝裂霉素联合应用对人肺癌细胞A549的抑制效应,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用MTT法检测化疗药物对人肺癌细胞A549生长的抑制作用;流式细胞术(FCM)检测细胞周期分布和凋亡率.结果 (1)丝裂霉素和吉西他滨单独和联合用药可浓度依赖性抑制A549细胞的生长.(2)丝裂霉素和吉西他滨在合用72 h后,当Fa >0.18时,丝裂霉素和吉西他滨合用指数CI均<1,两种药物之间是协同作用,当Fa<0.18时,合用指数CI大于1,两种药物之间为拮抗作用.(3)丝裂霉素和吉西他滨同时用药时抑制率最高,其次是先用丝裂霉素后用吉西他滨,抑制率最低是先用吉西他滨后用丝裂霉素.(4)丝裂霉素和不同浓度的吉西他滨合用,除与2.5 μg/ml吉西他滨合用时CI>1外,其余均<1.10 μg/ml吉西他滨和不同浓度的丝裂霉素合用,除与0.0625 μg/ml合用时CI >1外,其余均<1.(5)丝裂霉素和吉西他滨单用和合用时对细胞周期和凋亡均有影响.结论 丝裂霉素和吉西他滨单独和联合用药可浓度依赖性抑制A549细胞的生长.不同用药次序和药物浓度比例也影响药物联合作用.  相似文献   

10.
大蒜注射液对肾移植患者环孢菌素A药动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大蒜注射液对肾移植患者环孢素A药动学参数的影响,以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提高人/肾存活率.方法分别对14例肾移植患者单用环孢素A与合用大蒜注射液后环孢素A的药动学参数进行研究和评价,采用荧光偏振免疫法测定不同时刻环孢素A在血中浓度,3P97程序拟合药动学参数,t'检验比较组间差异.结果单用组与合用组CsA药动学参数分别为,t1/2(ka)为1.15 h-1和1.06 h-1;t1/2(ke)为3.93 h-1和4.27 h-1;tmax为3.13 h-1和2.74 h-1;Cmax为480.1μg·L-1和365.6μg·L-1;两组各项药动学参数经统计分析处理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大蒜注射液对肾移植患者环孢素A的药动学参数无影响,提示二者可以联合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注射用丹参总酚酸(冻干)(SLI)对人CYP450酶和P-糖蛋白体外抑制作用以及对大鼠CYP1A2和CYP3A体内诱导作用。方法①应用P450-GloTMCYP450检测试剂盒,通过化学发光法测定SLI和经典抑制剂对细胞色素P4501A2(CYP1A2),CYP2D6,CYP3A4,CYP2C19和CYP2C9的IC50值,通过比较SLI和经典抑制剂对相应细胞色素P450亚型的IC50值来判断SLI对人CYP450酶的体外抑制作用。②Wistar大鼠分别iv给予SLI 3,10和30 mg·kg-1和诱导剂苯巴比妥钠20 mg·kg-1,采用探针底物法,通过比较代谢产物的生成速率来评价SLI对大鼠CYP1A2和CYP3A的诱导作用。③应用ATP酶检测试剂盒,通过化学发光法测定ATP酶活性来评价SLI是否为P-gp的底物或抑制剂。结果①CYP1A2,CYP2C9,CYP2C19,CYP2D6和CYP3A4抑制剂的IC50与SLI对其的IC50进行比较(CYP1A2:0.12μmol·L-1vs 840μmol·L-1;CYP2C9:3.362μmol·L-1vs 704μmol·L-1;CYP2C19:3.236μmol·L-1vs 306μmol·L-1;CYP2D6:0.117μmol·L-1vs 2660μmol·L-1;CYP3A4:0.078μmol·L-1vs 1780μmol·L-1)。②与空白对照组(86.4±6.3)nmol·g-1.min-1相比,SLI 3,10和30 mg·kg-1组CYP1A2活性分别为83.4±6.6,82.5±4.0和(83.4±6.6)nmol·g-1.min-1。与空白对照组(16.1±0.9)nmol·g-1.min-1比较,SLI 3,10和30 mg·kg-1组CYP3A活性分别为15.7±0.6,15.9±0.7和(15.9±1.0)nmol·g-1.min-1,无显著性差异。③以临床血药浓度为依据设计的一系列浓度的SLI 0.0002,0.0006,0.002,0.006,0.017,0.052,0.156和0.468 g.L-1的ATP酶活性分别与空白对照组进行比较(5.8,5.3,5.8,5.5,5.8,5.2,,5.8,5.3,vs 5.75μmol·g-1.min-1),无显著性差异。结论SLI临床给药剂量既不能体外抑制人CYP1A2,CYP2D6,CYP3A4,CYP2C19和CYP2C9酶活性,也不能诱导大鼠CYP1A2和CYP3A,同时也不是P-gp的体外抑制剂或底物。  相似文献   

12.
通过测定 [3 H]胸腺嘧啶核苷 ( [3 H]Td R)参入和结晶紫染色法测定平滑肌细胞增殖 ,研究了溶血磷脂酰胆碱 ( LPC)刺激牛脑微血管平滑肌细胞( BCMSMC)增殖的细胞内信号转导途径 .结果显示 ,LPC能浓度依赖性 ( 1 nmol· L-1- 1 0μmol·L-1)诱导 BCMSMC摄取 [3 H]Td R,在 LPC的浓度为 1 0μmol· L-1时作用达最大 ,cpm由 366± 1 42升至 1 761± 2 96( P<0 .0 1 ) ;LPC亦能浓度依赖性( 1 nmol· L-1- 1 0μmol· L-1)诱导 BCMSMC增殖 ,在 LPC浓度为 1 μmol· L-1时促增殖作用达坪值 ,A595nm由 0 .0 60± 0 .0 0 9增至 0 .1 0 0± 0 .0 1 5( P<0 .0 1 ) .丝裂原激活蛋白激酶 ( MAPK)特异性抑制剂 PD980 59( 2 - 50 μmol· L-1) ,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受体抑制剂酪氨酸磷酸化抑制剂 AG 1 2 96( 2 -50 μmol· L-1)以及蛋白质酪氨酸激酶抑制剂除莠霉素 A( 2 - 1 0μmol· L-1)能浓度依赖性地抑制LPC的上述作用 .表明 LPC能促进 BCMSMC增殖 ,其细胞内信号转导与 MAPK途径有关 .  相似文献   

13.
健康人连续口服不同剂量胺碘酮的血药浓度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比较中国健康受试者连续口服胺碘酮不同剂量后,各种药代动力学参数的特点。方法 16名健康男性受试者随机分为两组,第一组 (A组 )连续口服胺碘酮 800mg·d-1;第二组(B组 )连续口服胺碘酮 200mg·d-1。采用HPLC法测定血浆中的胺碘酮及其代谢物去乙基胺碘酮浓度。结果 A、B两组的达峰浓度Cmax分别为 ( 1 17±0 38 )和(0 84±0 33)mg·L-1,达峰时间Tmax分别为(4 0±2 0)和(5 1±1 4)h,终末消除半衰期 (T1 /2 )分别为 ( 410 5±137 1)和(345 9±237 0)h,组间比较均无差异;A组、B组起作用浓度分别为 ( 0 93±0 28 )和 ( 0 57±0 25 ) mg·L-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组、B组发生药物反应的时间及累积剂量基本一致;发生药物反应的浓度A组 ( 0 71 ~1 34)mg·L-1,B组 ( 0 29 ~1 11 )mg·L-1。结论 在一定时间内,随口服胺碘酮剂量增加,血药浓度相应增加,提示在临床用药中如在开始用药时通过给与较大剂量的负荷量,可能获得更快的起效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拓扑异构酶Ⅱ (TopoⅡ )催化抑制剂阿柔比星 (ACR)对TopoⅡ毒性抑制剂米托蒽醌(MIT)杀伤HeLa细胞的影响。方法 应用MTT方法检测药物单用和联合应用对HeLa细胞的抑制作用 ;采用单细胞凝胶电泳方法检测药物对DNA链断裂的影响 ;双荧光方法检测细胞凋亡率 ;免疫细胞化学方法观察TopoⅡ表达变化。结果 MTT法检测表明 ,ACR能够减低MIT对HeLa细胞的抑制作用。单细胞凝胶电泳显示 ,MIT在 1,10 ,10 0nmol·L- 1浓度作用下 ,细胞DNA断裂长度分别为 (3.0± 0 .3) ,(6 .8± 0 .4 ) ,(10 .8± 1.0 ) μm。上述浓度MIT与 0 .2μmol·L- 1的ACR共同作用后 ,DNA断裂长度依次减低为 (1.0± 0 .3) ,(3.9± 0 .4 ) ,(6 .1± 0 .3) μm。两者相比差别明显 (P <0 .0 1)。细胞凋亡检测表明 ,MIT在 1,10 ,10 0nmol·L- 1浓度作用下 ,细胞凋亡分别为(9 .9± 1.7) % ,(5 5 .4± 3.9) % ,(98.0± 7.1) %。上述浓度MIT与 0 .2 μmol·L- 1的ACR共同作用后细胞凋亡依次降低为 (3.9± 0 .3) % ,(2 5 .5± 3.5 ) % ,(79.2± 5 .3) %。两者相比差别明显 (P <0 .0 1)。进一步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表明 ,ACR与MIT合用组较MIT单用组TopoⅡ的表达显著减少。结论 ACR可拮抗MIT对HeLa细胞的杀伤作用。  相似文献   

15.
合用盐酸黄连素前后环孢素A的健康人体药动学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研究健康受试者合用盐酸黄连素 (Ber)前后环孢素A(CsA)的动力学过程 ,以分析两药相互作用发生的部位。方法 :6名健康男性志愿者在单剂口服CsA (6mg·kg-1)后开始连续服用Ber 13d(30 0mg·bid-1) ,然后再单剂口服CsA (6mg·kg-1) ,每次口服CsA后即按时采血 ,并用FPIA法测定全血CsA浓度 ,并计算出药动学参数。结果 :合用Ber前后CsA的主要药动学参数Ka 分别为 0 .91± 0 .30h-1和 1.0 9± 0 .35h-1;T1 2 β分别为 6.18± 0 .94h和6.86± 1.2 7h ;AUC0 -2 4 分别为 11.0± 1.6和 10 .6±1.6mg·h-1·L-1;CL(s)分别为 34.3± 6.7L·h-1和36.6± 9.3L·h-1;Tpeak均为 1.5± 0 .6h ;Cmax分别为1.8± 0 .4mg·L-1和 1.9± 0 .3mg·L-1。结论 :在健康志愿者合用Ber前后CsA的药动学参数没有显著差异 ,推测Ber对CsA的影响部位可能主要在肠道。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索拉菲尼单药以及联合吉西他滨不同顺序给药对KRAS基因突变的非小细胞肺癌A549细胞的效应及其机制。方法索拉菲尼和吉西他滨单药以及不同序贯给药作用于A549细胞株。MTT法检测增殖抑制作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变化;蛋白质印迹法检测p-ERK及Bcl-2的变化。结果索拉菲尼和吉西他滨作用于A549细胞72 h的IC50值分别为(5.91±0.22)μmol.L-1,(10.38±0.80)nmol.L-1;且先用吉西他滨后用索拉菲尼有明显的协同效应。索拉菲尼和吉西他滨分别将A549细胞阻滞于G0/G1期和S期;且先用吉西他滨后用索拉菲尼组的p-ERK及Bcl-2下降最明显。结论索拉菲尼能抑制A549细胞的生长,且先吉西他滨后索拉菲尼的序贯方式能产生明显的协同效应。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索三氧化二砷(As2O3)对肺癌A549细胞和血管内皮细胞Notch通路相关分子表达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人肺癌A549细胞和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分别用0(空白对照)、0.5、1.0、2.0、4.0、8.0μmol·L-1的As2O3进行干预,24 h后收集细胞,定量PCR检测A549细胞Dll4 m RNA的水平、HUVECs Dll4和Notch-1 m RNA的水平。结果 A549细胞的Dll4 m RNA水平在0~2.0μmol·L-1组逐渐升高,2.0~8.0μmol·L-1组逐渐降低,且8.0μmol·L-1组的表达水平显著低于空白对照组(P<0.01);HUVECs的Dll4 m RNA水平在0~1.0μmol·L-1组逐渐升高,1.0~8.0μmol·L-1组逐渐降低,且4.0和8.0μmol·L-1组的表达水平显著低于空白对照组(P<0.01);HUVECs的Notch-1 m RNA水平随给药浓度的增加而升高,各浓度组均高于空白对照组(P<0.01)。结论在体外条件下,As2O3在较低浓度能促进A549细胞和HUVECs Dll4 m RNA表达,而在较高浓度则抑制其表达;As2O3能浓度依赖性提高HUVECs的Notch-1 m RNA表达水平。  相似文献   

18.
槲皮素单硫酸酯钠对 HL-60细胞生长的影响(英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观察槲皮素单硫酸酯钠 (SQMS)对 HL-60细胞毒作用 ,细胞周期变化 ,胞内 Ca2 +浓度([Ca2 +]i)变化及蛋白激酶 CK2活性的变化研究SQMS对 HL- 60细胞生长的影响 .发现 SQMS(2 0- 1 2 0μmol· L-1)可浓度依赖性抑制 HL- 60细胞的生长 ,阻断 HL- 60细胞于 G0 /G1期 ;SQMS(1 0 0μmol· L-1)可使 [Ca2 +]i 由 (1 0 5± 9) nmol·L-1上升到 (2 0 1± 1 3) nmol· L-1;低浓度 SQMS(0 .55-8.8μmol· L-1)可显著抑制从 HL- 60细胞中纯化的蛋白激酶 CK2的活性 .结果提示 ,SQMS可抑制HL- 60细胞生长 ,其机理可能与抑制 HL- 60细胞中蛋白激酶 CK2的活性 ,提高细胞 [Ca2 +]i 及促进细胞分化有关 .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葛根素在大鼠体内的药物动力学过程以及乳糖酸红霉素对葛根素在大鼠体内药物动力学过程的影响。方法对大鼠分别单独静注葛根素溶液 ,联合静注葛根素和不同剂量的乳糖酸红霉素溶液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葛根素在大鼠体内的血药浓度 ;用 3P97药动学程序计算其药物动力学参数。结果葛根素在大鼠体内的药物动力学过程呈双隔室开放模型 ;乳糖酸红霉素在低剂量时 (0 2 5g·L-1和 2 5 0g·L-1)对葛根素的药动学过程无显著性影响 (P >0 0 5 ) ,但在高剂量时 (12 5 0 g·L-1)有显著性影响 (P <0 0 1)。结论葛根素与乳糖酸红霉素合用时 ,乳糖酸在一定质量浓度内 ,二者可联合用药 ;在较高质量浓度 (12 5 0g·L-1)时会显著抑制葛根素从大鼠体内的消除 ;二者合并用药时应对葛根素进行临床给药监测  相似文献   

20.
BCEF0083抗单胺氧化酶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目的 研究一种白僵菌代谢产物提取物 (BCEF0 0 83)对单胺氧化酶 (MAO)的抑制作用。方法 提取动物脑组织重线粒体应用荧光分光光度计法检测MAO活性 ;采用大、小鼠体内外给药研究BCEF抗MAO作用的量效、时效关系 ,应用林 -贝氏法测定MAOKm值。结果 小鼠BCEF 50 0mg·kg- 1 ,ig给药后 0 5hMAO活性已有抑制 ,2~ 8h活性抑制明显 ,一次给药后 72h抑制作用基本消失 ;小鼠BCEF50 0、40 0、2 0 0、1 0 0、50、2 5mg·kg- 1 ,ig后 2h取脑组织测MAO活性 ,BCEF对MAO活性的抑制呈现一定的量效关系。BCEF体外给药对大鼠脑组织MAO活性的抑制随药物浓度增加而增强 ,BCEF体外给药对MAO A、MAO B抑制的IC50 (95 %可信限 )分别为 1 2 8 88(82 70~ 2 0 0 86)mg·L- 1 、1 84 1 4 (1 56 1 7~ 2 1 7 1 1 )mg·L- 1 ;BCEF对MAO A ,B抑制呈混合型抑制作用 ,Km值分别为 1 1 97、 8 1 3μmol·L- 1 。结论 BCEF0 0 83体内外给药对大、小鼠脑组织MAO活性具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