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阐述了热管进行锅炉烟气余热回收时,管壁温度的控制对于防止低温腐蚀的必要性,文章计算分析了管径、翅片长度、翅片厚度、翅片间距、冷流体入口温度等因素对于管壁温度的影响规律.分析认为增加热管管径、减小翅片间距,可以适当提高壁温.  相似文献   

2.
为了解决海上油田透平烟气余热回收和含聚原油脱水加热的问题,采用透平烟气余热循环利用技术对透平高温烟气余热进行循环利用:利用热管蒸汽发生器将透平高温烟气余热与水进行热交换,产生低压饱和蒸汽;再利用相变掺热器将高温低压饱和蒸汽直接掺混加热含聚原油,使含聚原油达到脱水温度要求。该技术在SZ36-1油田进行示范应用,取得良好的效果,每年节约标准煤8060.5t,减少CO_2排放量20150t。采用蒸汽直接掺混加热含聚原油,替代传统的管壳式换热器加热方式,避免了结垢和结焦严重问题的出现,换热效率提高20%~30%。  相似文献   

3.
本实用新型属于余热回收技术领域。提出的油田稠油热采注汽锅炉余热回收装置是在现有油田稠油热采注汽锅炉的对流段与烟囱间设置有热管式空气预热器,该热管式空气预热器的烟气端分别与对流段和烟囱连通、其空气端分别与冷风道和供热管道连通。本实用新型通过回收油田稠油热采注汽锅炉烟气余热,在常压条件下操作,  相似文献   

4.
戚敏 《金山油化纤》1998,17(2):53-57
通过不同检测方法的分析对比和讨论,认为热管元件的现场检测应以定性的方法为主,其抽检率大致在15% ̄20%(民就是工作量在8 ̄10h左右)。同时提出运行的工况和翅片的腐蚀等因素,是影响烟气余热回收单元热效率的主要方面,它或许远快于热管元件本身的正常失效、运行期限和工作寿命。  相似文献   

5.
为满足低压降的工艺要求,连续重整反应加热炉辐射段炉管采用有别于一般炼油装置加热炉的多流路正“U”形或倒“U”形的炉管构型。基于其特殊的炉管构型,连续重整反应加热炉对流段无法采用预热辐射介质的方式回收辐射段的高温烟气余热。文章对目前石化行业已应用的连续重整装置反应加热炉烟气余热回收方案进行讨论和分析,通过对比不同的烟气中段温度工况下余热回收的经济性和社会效应的影响,提出“经济烟气中段温度”的概念,并总结得到选取“经济烟气中段温度”的方法。结论对后续连续重整装置反应加热炉优化回收辐射段高温烟气余热方案,进一步提高连续重整反应加热炉整体经济性提供了必要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油田钻井柴油机余热回收装置利用柴油机烟囱排出的高温烟气(350~400℃),对通过该装置的循环水加热,最终得到150℃左右的烟气和一定温度的热水(热水温度可控).再用热水对油田使用的柴油加热,让冬季0号柴油保持在正常使用的温度范围内,达到了余热回收、节能降耗的目的,收到了一定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7.
大型热管空气预热器在一段转化炉上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卫 《炼油与化工》1998,9(2):36-38
介绍了大型热管空气预热器的大庆化肥厂一段转化炉烟气余热回收系统应用的情况,通过对热管空气预顺应用性能和经济效益的分析,认为在化肥一段转化炉上采用大型热管换热器实现增产节能改造、具有节能效果突出、设备结构可靠、性能优良等特点,为在其他动力工程节能改造中应用热管空气预热器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  相似文献   

8.
热管式空气预热器在炉群节能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主要介绍:在多台管式加热炉的烟气余热回收中,应用大负荷热管式空气预热器时,方案、流程的选择,联合操作、自动控制及调节,高温防爆管措施,设计计算及节能效果等.  相似文献   

9.
热管烟气余热回收系统及其长周期运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培泽  徐粉年 《南炼科技》1999,6(2):17-20,47
热管烟气余热回收系统因具有传热效率高、检修方便、投资省的优点近年来得到了更加广泛的应用,可以提高炉效率5%以上。但在运行过程中必须解决好热管的露点腐蚀和积灰问题,否则将影响加热炉的长周期高效率运行。本文将介绍热管烟气余热回收技术在一套常减压车间的应用情况,并就运行过程中发现的腐蚀和积灰问题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10.
新疆油田天然气压缩机以天然气为燃料压缩天然气增压外输,当机组排烟温度为370~400℃时,烟气余热未经回收利用,使排烟损失较大;同时缸体冷却水余热通过风冷器直接排放,造成压缩机组综合热能利用率低。结合处理站用热情况,对余热回收工艺技术进行了分析比较,提出了有针对性的余热回收解决方案。采用余热锅炉回收高温烟气余热,产生的蒸汽用于原油掺热;采用烟气冷凝器回收低温烟气余热用来加热锅炉补水;采用水-水换热器替代风冷器回收缸体冷却水余热,最大限度地回收压缩机余热;并根据余热利用项目的运行效果,做出经济技术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