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分析了独立学院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定位在应用型的依据,研究了如何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培养计算机专业的应用型人才.以适应目前激烈的人才市场竞争。  相似文献   

2.
本文主要以计算机专业服务地方经济,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对计算机人才岗位需求分析,规划应用型计算机人才培养方向,构建适应地方经济发展的校企结合的课程体系.  相似文献   

3.
21世纪是信息时代,计算机、网络与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使各行各业对高素质、高创新能力的应用型人才需求不断扩大,培养应用型的高素质人才的高职高专院校应运而生.其中,高职高专计算机教育是填补我国计算机人才不足的一个重要途径,它有别于传统高校计算机专业教育模式,提倡以就业为导向,培养应用型专业人才.  相似文献   

4.
卢竹兵 《福建电脑》2010,26(6):179-179,186
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是目前高校人才培养的一个新的趋向。目前,计算机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模式还不够健全,不够合理。本文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宗旨出发,结合西南大学应用技术学院的教学实践,从课程的设置和教学方法的改革两个角度,探讨了新型应用型计算机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分析了未来应用型计算机专业建设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5.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地迅速发展,培养人才模式也层出不穷,很多高校都由学术性人才培养模式向应用型人才配用模式转变。在这个过程中,实验室建设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应用型本科院校办学定位恰恰是计算机实验室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重要实践场所,本文以辽宁对外经贸学院为例,很好地浅析了应用型本科院校计算机实验室的建设。  相似文献   

6.
综合分析了本科应用型人才的特点和计算机本科应用型人才的社会需求,提出了"以就业为导向,与企业结合,依托实习实训基地,以学习者为中心,以项目为驱动,培养适应我国软件和IT行业发展需求的,复合型优秀服务外包人才。  相似文献   

7.
应用型大学计算机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瑜 《福建电脑》2008,24(12):21-21
随着计算机和通信技术的蓬勃发展,计算机应用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加,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是各应用型大学普遍开设的热门专业之一。如何找准自己的市场定位,办出特色,培养出受社会欢迎的创新人才,是应用型大学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就应用型大学计算机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作了探索与实践。  相似文献   

8.
本文综合分析了本科应用型人才的特点和计算机本科应用型人才的社会需求,提出了“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与企业结合,依托实习实训基地,按照“2+1+1”的教学模式,以能力为本位,培养具有全面素质、理论基础扎实、知识面宽、实际动手能力强的复合性应用型IT人才。  相似文献   

9.
以就业为向导的IT人才培养实训教学模式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合分析了本科应用型人才的特点和计算机本科应用型人才的社会需求,提出了”以就业为导向,与企业结合,依托实习实训基地,按照“2+1+1”的人才培养教学模式,以能力为本位,以项目为驱动,培养具有全面素质、理论基础扎实、知识面宽、实际动手能力强的复合性应用型IT人才。  相似文献   

10.
应用型本科院校计算机专业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必须高度重视专业实验室建设和实验教学质量。为推动应用型本科院校计算机专业实验室建设和实验教学改革,提高实验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本文结合徐州工程学院计算机专业实验室建设的现状,从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建设思路和建设内容几个方面阐述了应用型本科院校计算机专业实验室建设的思路,以期引起对应用型本科院校计算机专业实验室建设的研究与改革。  相似文献   

11.
浅谈高校计算机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和实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文竹  张鲲  陈晓燕 《软件》2012,(3):119-120
计算机教育的改革是建设创新型教育的正向尝试。经过大量的市场分析与调研,了解计算机专业需求现状,发现市场急需应用型人才。本文针对高校算机现状及就业情况,分析了现在计算机专业教育教学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针对现代社会发展需要就业要求,为计算机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提出了几点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12.
针对人才培养与市场要求脱节的情况。从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人员的角度,分析国内各种计算机网络技术初级专业认证的目标、要求、内容和特点,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课程体系和评估方式四个方面阐述基于初级专业认证的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旨在培养出符合市场要求的初级专业人才。  相似文献   

13.
The article describes computer developments in Romania. It starts from its beginnings in the 1950s, building first-generation computers, up to the 1990s, when Romania started to develop a market economy and connected to the Internet. Among the topics discussed are: university education, computer industry, market oriented approach  相似文献   

14.
随着世界信息技术和国内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计算机网络技术在人们的平时生活中得到了全面的普及和应用,但是21世纪新信息技术的发展步伐依然在不断加快,原来的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体系已经不能完全适应市场的需求,本文对我国当前存在的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的威胁因素作了简单的阐述,并且有针对性的作了相应的策略研究和分析,希望为我国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事业的发展提供一些借鉴性的参考.  相似文献   

15.
针对传统的设计定位对市场、用户等人文因素不能量化处理,需求分析结果不能满足后续工业造型设计要求,该文综合决策论方法、设计风格的语义描述方法,在产品设计定位中融入用户偏好等心理因素,以及市场变化等动态因素,以基于市场调查的市场细分的目标市场从上向下驱动和基于用户数据库的自下而上的数据驱动方式结合的方式,使产品市场定位更为准确、实用,后续设计所需的产品描述更为完备。同时根据该方法,构建了相应的软件系统,为更系统地将设计学方法知识与计算机系统结合,创造实用的CAID系统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16.
为了响应国家教委关于加强学生应用动手能力的指示精神,早在2005年,江西农业大学南昌商学院为了提高学生应用动手能力,更好地与市场人才需求相结合,江西农业大学南昌商学院开始以商学文化、商学素养、商务能力为目标,提出抛开以计算机等级考试为目的的应试性计算机基础教学,开设更加实用,应对市场需求的课程,以提高学生真实计算机操作水平。  相似文献   

17.
This article puts forth the argument that with the transfer of stock trading from what could be called an analog world of phone calls, faxes, and trips to the local bank, to the computer-mediated environment of the computer screen, the market becomes the site for new types of individual experiences and practices that cannot be predicted, captured, or understood with existing economic and finance theories. Specifically, by giving the stock market an interactionally or response-present face-in-action (Knorr, Cetina & Bruegger, 2002b), the computer screen alters investors' conventional relationship with, and perception of, the market. It is suggested that the market-on-the-screen gives birth to the market as a place for edgeworking (Lyng, 1990), or experiencing risk as an end in itself. A prerequisite for edgework is a real sense of agency, afforded to the individual investor, for the first time in history, by the computer.  相似文献   

18.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计算机的不断运用,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如何占优势,每个企业都应该考虑的问题,人们越来越意识到财务管理对企业决策和企业管理的重要性,我们已经进入到了信息时代,计算机的使用将是企业竞争中的一个重要因素,它会大大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提高企业的财务管理水平和企业的经济效益,推动企业的发展。加强计算机在企业财务管理中的应用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The change from transistors to integrated circuits in the mid-1960s marked the beginning of third-generation computers. A late entrant (1962) in the general-purpose transistor computer market, Sperry Rand Corporation moved quickly to produce computers using ICs. The Univac 1108's success (1965) reversed the company's declining fortunes in the large-scale arena, while the 9000 series upheld its market share in smaller computers. Sperry Rand failed to develop a successful minicomputer and, faced with IBM's dominant market position by the end of the 1970s, struggled to maintain its position in the computer industr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