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沙蒿籽粉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确定沙蒿籽粉的功能特性,为其在食品中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采用离子色谱法对沙蒿多糖进行了单糖组成分析,以国外流行的食品添加剂亚麻籽粉作对照,测定了沙蒿籽粉的吸水性、持水性、起泡葺性以及在不同pH、不同温度、不同浓度下的黏度.结果表明:沙蒿多糖由葡萄糖、半乳糖、甘露糖、木糖、阿拉伯糖、鼠李糖6种单糖组成.沙蒿籽粉的吸水性、持水性和不同pH、不同温度及不同浓度下的黏度均显著高于亚麻籽粉,而且沙蒿籽粉的黏度对pH和温度的稳定性优于亚麻籽粉,但沙蒿籽粉的起泡性极弱,不如亚麻籽粉.由于沙蒿籽粉具有强吸水、持水性、高黏度和黏度稳定性,因此与亚麻籽相比具有更广泛的食品加工适用性.  相似文献   

2.
沙蒿籽对荞麦面粉流变学特性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以荞麦、小麦面粉为材料,研究了沙蒿籽对面粉淀粉酶活性参数、粘度参数及粉质参数的影响效应及作用机理。结果认为,沙蒿籽的吸水作用及吸水溶胀后形成的蛋清状胶体,可以降低淀粉的糊化温度,增强淀粉的糊化阻力,提高淀粉悬浮液的稠度及硬度;可以改进面粉的揉和强度和稳定性。  相似文献   

3.
对双低甘蓝型油菜(NJ5280)与播娘蒿远缘杂种自交后代进行选择和品质鉴定,在F3群体中得到13份黄籽材料,其中有4份黄籽双低高油油菜新种质,其品质符合含油量大于45%、硫苷低于30μmol/g、芥酸小于0.5%的双低高油标准。在F4群体中又得到24份黄籽材料,其中有8份黄籽双低高油甘蓝型油菜新种质。因此,通过甘蓝型油菜与播娘蒿远缘杂种后代的选择,可获得黄籽双低高油油菜优异种质。  相似文献   

4.
杨续金  刘阳  范贵生  贾红 《食品科学》2015,36(17):114-117
利用响应面法和控制变量法分析沙蒿籽胶溶液表观黏度受温度、溶液体积分数、pH值和盐离子的影响变化,同时研究了添加不同比例增稠剂海藻酸钠、魔芋胶、羧甲基纤维素(carboxyl methyl cellulose,CMC)和卡拉胶对沙蒿籽胶溶液表观黏度的影响。结果表明:温度对沙蒿籽胶表观黏度影响不大;随溶液体积分数的增加沙蒿籽胶溶液的表观黏度增加;pH值在3.0~9.0时,沙蒿籽胶溶液表观黏度随pH值的上升而增大;加入盐会使沙蒿籽胶黏度有不同程度的下降,不同阳离子对其黏度影响的强弱为Fe3+>Ca2+>Mg2+>Na+;沙蒿籽胶与CMC复配后,具有黏度增强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影响甘蓝型油菜黄籽频率的若干因素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钟黔湘 《中国油料》1991,(2):85-86,90
  相似文献   

6.
本文采用超声-溶剂法提取蒿籽油,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探讨了超声功率、超声温度、超声时间、浸提温度、浸提时间和溶剂固液比对蒿籽出油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粉碎度40目、固液比1:4、超声功率50W、超声温度50℃、超声时间30min、浸提温度50℃、浸提时间3h,此条件下蒿籽的出油率为4.23g,出油率21.1%,提取率为91.0%。通过与溶剂提取法对比,证明超声是一种可靠、高效的提取蒿籽油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以低筋、中筋、高筋粉和新鲜马铃薯所制洋芋鱼鱼子的蒸煮特性及质构特性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表明,放置时间对低筋洋芋鱼鱼子影响最小,中筋洋芋鱼鱼子影响最大。蒸的方式洋芋鱼鱼子的得率中筋粉>低筋粉≈高筋粉,煮的方式洋芋鱼鱼子溶出率中筋>高筋>低筋。质构品质发现:采用蒸制口感均较煮制更具嚼劲。综合评定指标高筋粉洋芋鱼鱼子最佳食用方式蒸制,中筋粉、低筋粉洋芋鱼鱼子蒸煮方式品质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8.
沙蒿籽油的氧化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白沙蒿是重要的沙生植物,其籽富含营养物质。采用烘箱加速法,以过氧化值(POV)为指标对超临界CO2流体提取的沙蒿籽油进行氧化稳定性研究,结果表明:用超临界CO2流体提取的沙蒿籽油氧化稳定性强于索氏提取的沙蒿籽油但明显不如市售的其它植物油稳定,将不同组合的抗氧化剂加入沙蒿籽油中进行抗氧化性试验,表明TBHQ与VC的协同抗氧化性最强。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小麦粉储藏品质的测定,分析揭示了小麦粉脂肪酸值的增长对其面筋持水率变化的规律,对小麦粉的贮藏和品质评定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0.
吴素萍 《粮油加工》2007,(12):68-71
本文采用超声-溶剂法提取蒿籽油,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探讨了超声功率、超声温度、超声时间、浸提温度、浸提时间和溶剂固液比对蒿籽出油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粉碎度40目、固液比1∶4、超声功率50W、超声温度50℃、超声时间30min、浸提温度50℃、浸提时间3h,此条件下蒿籽的出油率为4.23g,出油率21.1%,提取率为91.0%.通过与溶剂提取法对比,证明超声是一种可靠、高效的提取蒿籽油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选用燕麦、荞麦、糜子、青稞四种杂粮粉添加到饺子皮中,研究了速冻杂粮水饺的速冻失水率、蒸煮损失率、冻裂率、质构特性以及感官评分。结果表明:随着杂粮添加量的增加,饺子皮的速冻失水率均逐渐降低,且燕麦降低速度最快;20%的燕麦粉时蒸煮损失率在3.53%,与不添加杂粮情况下的蒸煮损失率3.35%接近;燕麦、糜子、荞麦、青稞四种杂粮粉在添加量为20%时,冻裂率分别为2.88%、3.42%、4.77%、4.92%,均低于不添加杂粮时的4.98%;随着杂粮粉添加量的增加,燕麦面团黏性呈增大趋势,而荞麦、糜子、青稞面团黏性均降低;在感官评分方面,燕麦速冻水饺评分最高,尤其在耐煮性和口感评分上优势明显。  相似文献   

12.
不同品种香蕉对香蕉粉加工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青香蕉含有丰富的淀粉和抗性淀粉。分析了广西五个主栽品种香蕉的化学成分,比较了不同品种香蕉加工的香蕉粉的差异。结果显示,随着香蕉成熟度升高,香蕉淀粉及抗性淀粉含量逐渐下降。采摘七成半成熟度的香蕉尽快加工,可获得11%的香蕉粉,其淀粉纯度达到95%,具有低直链淀粉(11% ̄20%)和高抗性淀粉含量(﹥57%)的特征。五个品种中,西贡蕉具有最高的淀粉含量,而牛蕉的抗性淀粉比例则最大。  相似文献   

13.
不同工艺条件对大豆面包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不同工艺条件对大豆面包品质的影响,确定大豆面包制作的最佳工艺。试验结果表明,采用直接发酵法,面团静置20min(26℃、相对湿度75%),醒发60~80min(38~40℃、相对湿度82%~85%),制作的大豆面包品质较佳。  相似文献   

14.
应用不同添加剂对面粉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探讨了应用不同添加剂对不同质量的面粉粉质曲线和烘焙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葡萄糖氧化酶、谷朊粉和VC对面粉的粉质曲线有显著的影响,脂肪氧化酶和戊聚糖酶对面粉的粉质曲线也有改进作用;应用河南省新乡市2001年产高筋优质小麦制成小麦粉,添加适量的复合改良剂进行烘焙实验,面包的体积和比容可得到显著的改善,面包面积达到864~932mL/100g面粉,比容5.50~5.76mL/g。  相似文献   

15.
不同品种葡萄果醋加工工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试验以巨峰,玫瑰香,红提三个葡萄品种为原料,清洗,破碎后经酒精发酵,醋酸发酵酿制葡萄果醋,通过对酿制过程中Vc含量,酿度,糖度,酒度等各项指标的分析,研究了液体发酵法酿制果醋的生产工艺,结果表明,这三个葡萄品种均可用来制果醋,成品外观良好,营养价值较高,性质较稳定,是具有一定保健功能的酸性饮品。  相似文献   

16.
小麦生芽不仅会造成不完善粒比例偏高、等级下降,还可能会影响食品加工品质。研究了不同萌发阶段的生芽粒对小麦馒头和面条加工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以胚芽或胚根是否突破表皮为划分依据的"发芽粒"和"萌动粒"对小麦粉和食品的影响各不同;一定程度的萌动会提高制粉品质,生芽对面筋品质影响相对较小,对淀粉品质影响较大,表现为生芽率高则降落数值和RVA黏度显著降低;明显出芽的小麦对馒头品质影响显著,对面条品质影响较小;萌动小麦对馒头和面条品质的影响均较小;通过测定小麦籽粒降落数值可以初步判断生芽对蒸煮食品加工品质的影响,降落数值不低于131 s或不低于175 s时,对面条或馒头品质不会有太大影响。  相似文献   

17.
香蕉品种对香蕉果酱加工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香蕉品种对香蕉果酱加工质量的影响,筛选适宜的加工品种;方法:以广西主栽的5个香蕉品种为原料加工成香蕉酱,对原料的理化性质、加工中多酚氧化酶的活性及产品的品质进行分析对比;结果:牛蕉含酸量和固形物含量高,褐变程度低,但没有香蕉风味;香芽蕉类香蕉具有浓郁的风味,但在加工过程中易褐变,PPO耐热性强;西贡蕉加工产品的出品率高,风味优良、色泽良好、综合评分最高;结论:牛蕉与香芽蕉类香蕉不适宜加工香蕉酱,西贡蕉是良好的香蕉酱加工品种.  相似文献   

18.
主要探讨了加工工艺条件对沙蒿面条感官品质的影响,分析了不同添加量的沙蒿粉对面团流变学特性、色泽、表观状态、熟断条率、韧性、粘弹性、光滑性、口味等感官品质的影响,通过单因素实验探讨了加工工艺条件对沙蒿面条感官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沙蒿粉添加量6%,和面加水量42%,和面水温40℃,和面时问10min,熟化时间8min.蒸煮时间5min的条件下,显著改善了沙蒿面条的流变学特性及面条的韧性和粘弹性,大大降低了熟断条率,沙蒿面条光滑爽口,具有特殊的沙蒿风味.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究不同植物油、油炸时间及油炸温度对油炸面制品中反式脂肪酸含量的影响,以期确定合适的油炸面制品加工条件。方法选取棕榈油、大豆油、葵花籽油和氢化棕榈油4种植物油作为面制品的油炸用油,利用酸水解法提取油炸面制品中的油脂。采用气相色谱法测定其在不同油炸温度和油炸时间条件下反-9-十八碳一烯酸、反-11-十八碳一烯酸和反-9,12-十八碳二烯酸含量的变化。结果在较低温度下(160℃),棕榈油、大豆油和葵花籽油油炸面制品中均未检出反式脂肪酸,氢化棕榈油油炸面制品的含油量和反式脂肪酸含量高于其他3种油脂,而棕榈油的各项指标较优;油炸时间的延长和油炸温度的升高均会提高面制品中反式脂肪酸的含量,且油炸温度的作用效果更为明显。结论棕榈油较适合作为煎炸油;选择合适的煎炸用油、降低煎炸油的油炸温度、减少油炸时间对于面制品中反式脂肪酸的生成具有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20.
为了阐明挤压加工技术对苦荞粉理化性质的影响,分别研究了不同挤压温度、物料水分和螺杆转速对挤压苦荞粉的吸水性指数、水溶性指数、膨胀势、糊化及凝胶特性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与未挤压苦荞粉相比,经挤压改性后的苦荞粉在30℃水浴时有更好的吸水性和水溶性;在100℃水浴时的水溶性增大,吸水性减小;膨胀势、糊化特征值及凝胶特征值均明显升高。随挤压温度升高,挤压苦荞粉的峰值粘度、衰减值增大,谷值粘度、回生值降低,制成的凝胶品质更好;随物料水分升高,吸水性指数、膨胀势、各糊化特征值显著增大,水溶性指数明显降低,低物料水分形成的凝胶品质较好;随螺杆转速升高,水溶性指数增大,吸水性指数和峰值粘度、谷值粘度、衰减值稍降低,膨胀势先增大后减小,转速越高的苦荞粉的凝胶品质越好。综合而言,物料水分变化对挤压苦荞粉的各理化性质影响最大。吸水性指数和水溶性指数与糊化特性、凝胶特性都有显著相关性(P0.05);膨胀势与糊化特性极显著正相关(P0.01),与凝胶特性没有显著相关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