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各种原因所致的血管损伤中,部分病人由于损伤范围较广,血管缺损及挫伤较长,直接修补或吻合很困难,尤其是机械绞伤及挤压伤,常伴有广泛的撕脱、肌肉坏死及骨折。血管内膜挫伤严重,如勉强行血管吻合,因血管张力过大和内膜损伤严重常致手术失败。而采用自体大隐静脉移...  相似文献   

2.
静脉动脉化治疗手足皮肤脱套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探讨应用静脉动脉化治疗手足皮肤脱套伤的临床效果.收治手足皮肤脱套伤患者28例,因逆行撕脱的皮肤软组织无血运,也无可供吻合的动脉血管,应用静脉动脉化方法,将伤口近端动脉与远端撕脱皮瓣内的静脉吻合作为供血通路,再将近端的静脉与撕脱皮瓣的静脉吻合作为回血通路.采用静脉动脉化方法治疗手足皮肤脱套伤是一种较好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扩大旋转撕脱性拇指离断再植的适应证、减少拇指缺损所致的伤残.方法:取环指指浅屈肌腱和手指固有伸肌腱转位修复拇指伸屈肌腱,取掌侧固有动脉神经转位修复拇指血管神经束缺损,用邻指指背静脉转位修复指背静脉缺损.合并背侧皮肤缺损可用邻指背静脉蒂皮瓣转位来修复皮肤与静脉.结果,自1995年以来,8例拇指掌指关节处旋转撕脱性离断再植均成活,随访半年以上,外现及功能良好.结论:使用该方案对拇指旋转撕脱性离断再植方法稳妥,操作可行,成功率高,适用范围广,对其他各指功能影响小,完全能达到修复拇指功能及外现的临床要求.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手部皮肤严重撕脱伤的外科处理。方法28例手部皮肤严重撕脱伤,将剥脱皮肤完整部分行静脉小血管吻合原位缝合。撕脱较重,不完整的皮肤去脂肪层,灭菌低温处理,48—72小时后回植。结果28例撕脱皮肤吻合血管均成活,Ⅱ期回植皮片成活率达100%。结论对手部严重皮肤撕脱伤,根据损伤程度和被撕脱皮肤完整与否,血供良好与否,采用吻血管皮瓣原位缝合,联合撕脱较重不完整皮肤Ⅱ期回植,修复创面,取得了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5.
临床上常遇到严重挫裂并撕脱伤的皮肤 ,通常因被撕脱的皮肤的血管损伤严重 ,不能行显微血管吻合 ,只能在清创时清除无血运的皮肤或清创后行皮肤简单原位缝合 ,结果出现皮肤缺损或大面积皮肤坏死 ,多需一期或二期植皮 ,既加重了病人痛苦 ,又增加了病人家庭的经济负担。 1 999年 4月~ 2 0 0 1年 9月 ,我们对符合上述条件的损伤皮肤行改良回植处理 ,取得了良好效果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1 999年 4月~ 2 0 0 1年 9月我院共收治皮肤严重挫裂并撕脱伤的病人 83例 ,男 56例 ,女 2 7例 ;年龄 5~ 74岁。撕脱的皮肤面积为 2cm…  相似文献   

6.
各种外伤造成四肢主干血管的缺损常引起肢体的缺血,甚至肢体坏死,2006年7月至2010年4月我院采用自体浅静脉移植修复四肢主干血管缺损28例32条血管,除1例肱动脉损伤头静脉移植后血栓形成致截肢外,其余均获成功,成功率达96.43%,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7.
摘要:目的:探讨急诊彩超检查对腹部和外周血管急症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58例血管损伤患者,并与血管造影或手术结果进行对照.结果:58例血管损伤患者全部为手术或血管造影证实,其中假性动脉瘤21例,夹层动脉瘤12例,动脉离断2例,动脉内膜撕脱并血栓闭塞2例,外伤性急性动脉闭塞4例,静脉栓塞15例,静脉离断...  相似文献   

8.
冷冻保存同种异体静脉移植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外径1.0~1.6mm(平均1.41±0.17mm)家兔颌外静脉进行快速冷冻保存和两步冷冻保存的比较研究,并观察其作为同种异体移植物修复静脉缺损的通畅性。结果表明,快速冷冻保存的静脉,内膜损伤严重,移植后1~12周内,血栓形成率为85%,而两步冷冻保存的静脉,内膜损伤较轻,移植后1~12周,通畅率为70%。文中对冷冻损伤的发生机制及预防措施进行了讨论,强调保持内膜完整性是提高静脉移植通畅率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9.
目的扩大患者拇指旋转撕脱性离断再植手术的适应证,降低患者因拇指缺损而导致伤残的几率。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16例拇指旋转撕脱性离断再植患者的临床资料,拇指伸屈肌腱修复选取示指固有伸肌腱和环指指浅屈肌腱转位法,拇指血管神经束的缺损修复选取示指掌侧固有动脉神经转位法,指背静脉的缺损修复选用示指指背静脉转位法。合并背侧皮肤缺损修复选用示指指背静脉蒂皮瓣转位法。结果16例拇指旋转撕脱性离断再植均成活,术后随访2年,患者拇指外观及功能恢复良好。结论该方案是治疗拇指旋转撕脱性离断再植的一种操作可行、简单有效的方法,手术成功率高,患者其他各指功能受影响较小,适用范围广,术指功能及外观恢复满意。  相似文献   

10.
各种外伤造成四肢动脉主干的缺损常引起肢体的制备甚至肢体坏死.自1990年8月至2009年12月我院采用自体浅静脉移植修复四肢动脉血管缺损44例44条血管,除1例腘动脉损伤大隐静脉移植后血栓形成致截肢外,其余均获得成功,成功率达98.1%,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1.
Amplatz血栓消融器对静脉壁损伤机制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观察Amplatz血栓消融器(ATD)在不同管径的静脉内操作时对静脉壁的损伤及程度,并探讨其损伤的机制。方法:采用Seldinger插管技术,将启动状态的ATD置于猪的髂静脉和下腔静脉内模拟血栓消融术,再以非启动状态的ATD置于对侧髂静脉内模拟血栓消融术作为对照。测量下腔静脉和髂静脉管径大小,对ATD所经过的静脉进行HE组织学染色检查。结果:ATD损伤仅累及血管内膜,中膜和外膜结构保持完整。ATD造成下腔静脉(10.92±1.33mm)内皮细胞点状剥脱;髂静脉(5.66±0.43mm)内皮细胞不同程度剥脱,实验组剥脱内皮细胞数明显大于下腔静脉组和对照组(P<0.05)。结论:ATD在静脉内操作时造成静脉壁损伤,其程度和机制可能与血管管径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12.
手部静脉的应用解剖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通过对手部静脉进行解剖学研究,为临床断指再植、静脉动脉化及静脉间吻合治疗手部撕脱伤提供依据。方法 在手术显微镜下观察10例手静脉的分布情况及2例手铸型标本静脉的分支分布规律。结果 手掌部的深静脉较细小,浅静脉走行分散,无明显伴行动脉,管径细小,分布规律性差。手背静脉粗大,分布恒定,手部静脉有静脉弓和静脉网两种类型。结论 指背静脉是断指再植中的主要吻合静脉,指掌侧浅静脉也有吻合价值。通过吻合手掌部浅静脉,可提高手掌部皮肤撕脱伤的术后成活率。  相似文献   

13.
观察了内皮损伤后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增生的时相变化。结果表明,内皮损伤可导致VSMC增生,内膜增厚。VSMC在术后24小时就进入细胞周期,开始合成DNA;DNA复制高峰是在术后48~72小时,10天之后主要是细胞体积增大,细胞外基质堆积,提示细胞的大量复制是在内皮损伤后的早期阶段,这可能是防治的关键时期。  相似文献   

14.
【目的】报告2003年10月通过重建血循环再植成功的严重全头皮撕脱伤病例。【方法】全麻下,将撕脱头皮及颅面部创面彻底清创,于10-16倍显微镜下吻合右侧颞浅动脉和左侧颞浅静脉重建撕脱头皮血循环,手术历时7h。【结果】再植头皮94%成活,术后两个月成活头皮毛发生长。【结论】高质量的血管吻合和正确的血管处理,一条颞浅动脉和一条颞浅静脉的吻合亦可保证再植头皮成活。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血管损伤与血管平滑肌线粒体钙转运的关系。方法:建立大鼠腹主动脉球囊内皮剥脱模型,用同位素标记。结果:内皮损伤可致VSMC增生、内膜增厚。线粒体摄钙功能在内皮剥脱后3-d和10d时明显增强;线粒体摄钙初速率和最大摄钙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结论:内皮剥脱后VSMC增生过程中线粒体摄钙功能发生了相应变化。  相似文献   

16.
采取“门静脉部分结扎术”制得的动物模型及门脉高压症患者的脾脏及脾静脉组织块,并以正常大鼠及外伤性脾破裂脾切除患者作为对照,分别送光、电镜观察。旨在探讨门脉高压时内脏血管的病理性损伤与其发病机制的关系。结果表明,与正常对照组相比,门脉高压大鼠及患者脾血窦显著扩张,纤维结缔组织增生。脾静脉壁增厚,平滑肌增生,血管内皮广泛受损。结果提示,门脉高压时内脏血管发生继发性反应性结构改建,对门脉高压血流动力学进一步产生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17.
静脉血栓形成动物模型的病理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健 《蚌埠医学院学报》2003,28(1):7-8,F004
目的:观察兔颈静脉血栓形成(VT)模型的病理学变化。探讨其可靠性,方法:通过结扎静脉,阻碍血流,损伤血管壁,激活凝血因子等方法而形成模型并分期观察其病理学演变。结果:VT后3天内,血栓与管壁无粘连,内皮细胞不全,炎性浸润明显,7天后血栓收缩,与内壁机化粘连,渐有内皮细胞覆盖。结论:本模型病理过程和组织病理学变化类似于人类深静脉血栓形成,方法恒定,可靠。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静脉移植前高脂血症对静脉内皮功能和组织形态的影响.方法:成年雄性健康家兔5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普通饮食)和实验组(高脂饮食),每组25只;分别在实验前和喂养2周、4周、8周、12周末,采集血样本和获取颈内静脉标本,酶标法检测血脂水平.获取静脉标本前行超声多普勒检查观察其管壁厚度、管腔内径变化以及有无脂质或粥样硬化斑块等.免疫组化法检测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的表达,硝酸还原酶法检测一氧化氮(NO)生成量,同时进行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1)高脂喂养8周血脂升高异常显著(P<0.01),并稳定于此较高水平,同时出现颈动脉脂质斑块.(2)高脂血症兔颈内静脉eNOS蛋白表达、NO生成量显著降低(P<0.05),可见内皮剥脱、弹力纤维明显减少甚至消失,未见泡沫细胞和粥样斑块.结论:高脂血症可导致静脉内皮功能不全和组织形态学异常.  相似文献   

19.
本文报告用10%福尔马林处理的胎儿脐带静脉作为狗腹主动脉移植的远期效果。2例长达2年及3年半的移植物均通畅,吻合口稍窄,管腔略增宽。光电镜检查移植物内壁大部分区域平坦、光滑。内皮细胞覆盖内膜,内膜以胶原纤维为主,少量成纤维细胞,间有肌纤维母细胞。中膜平滑肌细胞较少,几乎胶原化。脐带静脉可供中等动脉移植用。  相似文献   

20.
周音频  黄岚  李爱民  宋耀明  晋军  崔斌 《西部医学》2007,19(3):342-343,346
目的探讨二种不同球囊导管建立大鼠颈动脉损伤模型效果的对比。方法雄性wistar大鼠36只随机分成3组:对照组、PTCA组和Fogarty组。用改制的PTCA球囊导管和Fogarty球囊导管分别建立二组大鼠颈动脉球囊损伤模型,术后14天损伤血管段标本分别进行扫描电镜、光镜和免疫组化检查,比较3组的内皮剥脱效果、内膜/中膜面积和PCNA阳性细胞指数。结果与Fogarty球囊导管损伤的效果比较,改制的PTCA球囊导管建立大鼠颈动脉损伤模型,其内皮剥脱和新生内膜过度增殖的程度差别无显著性,二者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显著性。结论用改制PTCA球囊导管和Fogarty球囊导管损伤法建立大鼠颈动脉损伤均相对简便,血管内皮剥脱和新生内膜增殖的效果明显,能满足实验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