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5,(8):1841-1842
选取2012年3月~2014年1月我院收治的疤痕子宫产妇978例,根据妊娠方式不同将其分为阴道分娩组466例,剖宫产组512例,观察并比较两组产妇出血量、产程时间、新生儿Apgar(1min)评分、子宫破裂数与住院时间。结果阴道分娩组产妇出血量明显低于剖宫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阴道分娩组产程时间、新生儿Apgar(1min)评分与子宫破裂数相比剖宫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疤痕子宫足月产妇阴道分娩减少产妇出血量、降低住院时间,且安全性与剖宫产比较无差异,因此,在临床工作中,产前经过仔细检查,积极准备的疤痕子宫足月妊娠产妇,可推荐其行阴道生产。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瘢痕子宫再次足月妊娠进行阴道分娩的可行性。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1月至2018年1月接收的100例剖宫产术后瘢痕子宫再次足月妊娠产妇作为临床研究对象,按照产妇是否自愿接受阴道试产将之分成阴道分娩组和剖宫产组,另选取本院同期接收的50例非瘢痕子宫足月妊娠阴道分娩产妇作为非瘢痕子宫组,对三组产妇的产程时间、新生儿情况、产后24h出血量、住院天数以及产褥感染情况等进行观察和对比。结果:100例剖宫产术后瘢痕子宫再次足月妊娠产妇中自愿接受阴道试产的有71例,其中53例阴道分娩成功(阴道分娩成功率74.65%),18例阴道分娩失败后转为剖宫产,列入剖宫产组,最终阴道分娩组有53例、剖宫产组有47例,非瘢痕子宫组有50例。阴道分娩组的产程时间、新生儿Apgar评分、产后24h出血量、住院天数以及产褥感染率等均显著优于剖宫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非瘢痕子宫组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剖宫产术后瘢痕子宫再次足月妊娠阴道分娩能够有效缩短产程、提高新生儿结局、减少产后出血量、缩短住院时间以及降低产褥感染率,所以应在适宜的情况下尽量给予产妇阴道试产机会。  相似文献   

3.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7,(16):3025-3026
选择2015年2月~2016年1月期间在我院分娩的96例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产妇根据不同的分娩方式分成两组:观察组28例选择自然阴道分娩方式,观察组68例选择再次行剖宫产术。统计分析这两组分娩结局。结果观察组比对照组在出血量、住院时间、产后大出血、产褥感染、转至重症和新生儿窒息等方面均显著降低(P0.05),但新生儿Apgar评分在两组之间没有明显差别(P0.05)。在条件允许下,可以考虑对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产妇实施自然阴道分娩。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剖宫产后瘢痕子宫再次妊娠的最佳分娩方式。方法:回顾性分析385例剖宫产后瘢痕子宫再次妊娠产妇临床资料,依据分娩结局分为阴道分娩69例、急诊剖宫产135例及择期剖宫产181例。比较三组产时出血量、产程、子宫破裂率、产后感染率及新生儿Apgar评分。结果:385例产妇中,选择阴道试产者共91例,阴道试产成功者共69例;选择剖宫产者294例,实际剖宫产共316例,其中急诊剖宫产135例,择期剖宫产181例。阴道试产产妇产时出血量、产程及产后感染率显著低于急诊剖宫产及择期剖宫产(P0.05);择期剖宫产产妇产时出血量、产程显著低于急诊剖宫产(P0.05);三组子宫破裂率及新生儿Apgar评分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剖宫产后瘢痕子宫再次妊娠选择阴道试产,出血量少、产程短、产后感染率低,在严格掌握阴道分娩指征的前提下,应适当鼓励阴道试产。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经阴道分娩过程中使用催产素的效果.方法 将160例有阴道试产条件的剖宫产后再次妊娠产妇,随机分为A组和B组,各80例,另随机选择同期正常初产妇80例为C组.B、C组产妇给予常规助产技术护理服务;A组产妇在给予常规助产技术护理服务的基础上使用了催产素.比较3组产妇的活跃期产程时间、产后2h出血量、先兆子宫破裂及子宫破裂、新生儿Apgar评分等情况.结果 A组产妇的活跃期时间明显短于B组(P<0.05),A组与C组的产妇活跃期时间无明显差异(P>0.05);3组产妇均无先兆子宫破裂及子宫破裂现象,A、C组新生儿Apgar评分高于B组(P<0.05).结论 在严密监护下,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者,经阴道分娩过程中使用催产素是安全可行的,可明显缩短产程时间,减少产妇疲劳,提高阴道分娩的成功率及新生儿情况.  相似文献   

6.
80例疤痕子宫再次妊娠分娩结局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分娩方式选择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我院妇产科2005年1月至2009年12月接收住院的剖宫产后再次妊娠80例临床资料。结果 80例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中48例行阴道试产(60%),32例顺利阴道分娩(66.67%),试产过程剖宫产16例(33.33%);入院后直接或择期剖宫产32例(40.00%),其中符合以上试产条件但选择做剖宫产11例(22.92%)。阴道分娩率40.00%,剖宫产率60.00%。32例阴道分娩组均为新生儿Apgar评分7-10分,剖宫产组48例中46例新生儿Apgar评分8-10分,2例4-7分,两组均无孕产妇及围产儿死亡,新生儿Apgar评分两组无显著差异(P〉0.05)。阴道分娩组出血量100-300 ml,平均为180 ml;再次剖宫产组出血量200-1 000 ml,平均为350 ml。两组出血量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分娩方式的选择无剖宫产手术指征者可阴道试产,母婴结局良好。  相似文献   

7.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7,(18):3447-3449
研究剖宫产术后再次足月妊娠阴道分娩的可行性。选取我院收治的行剖宫产术后再次足月妊娠孕产妇166例,根据分娩方式分成两组,剖宫产组(n=83)再次进行剖宫产分娩,阴道分娩组(n=83)进行阴道分娩,比较两组分娩方式的可行性。剖宫产组产妇住院时间长于阴道分娩组,出血量多于阴道分娩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新生儿Apgar评分、新生儿体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剖宫产组并发症率33.87%,阴道分娩组并发症率9.62%,剖宫产组孕产妇及新生儿并发症率高于阴道分娩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剖宫产术后再次足月妊娠在严格满足适应证的情况下具有进行阴道分娩的可行性,并且比较安全,较再次使用剖宫产更有优势,可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8.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7,(5):900-901
选取2015年5月~2016年5月我院妇产科接收的138例瘢痕子宫再次分娩产妇。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A组各69例。观察组采用经阴道分娩,对照A组行剖宫产,另选取69例同期非瘢痕子宫经阴道分娩的孕妇作为对照B组。观察对比3组孕妇分娩时平均出血量、平均分娩时间、住院时间及新生儿Apgar评分。结果观察组产妇分娩时出血量、住院时间及产褥病明显低于对照A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产妇的新生儿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生产出血量、产褥病、住院时间及新生儿评分与B对照组产妇无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瘢痕子宫再次妊娠产妇通过实施严格控制阴道试产观察、加强分娩时的监护措施,提高瘢痕子宫产妇阴道分娩的安全性,从而推动临床自然分娩。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估剖宫产瘢痕子宫再次妊娠分娩方式的选择及其对母婴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5月~2016年2月在我院妇产科进行分娩的120例剖宫产再次分娩孕妇的资料,经阴道试产成功者作为观察组,共74例;阴道试产失败后行剖宫产术者作为对照组,共46例。比较两组患者的分娩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新生儿体质量、新生儿Apgar评分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的分娩中出血量及产妇住院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新生儿体质量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新生儿体重分布相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1 min、5 min新生儿Apgar评分7分者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10 min新生儿Apgar评分高于7分者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分娩后随访3个月,观察组出现新生儿颅内出血、肺炎和窒息等并发症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剖宫产瘢痕子宫患者应给予阴道试产机会,能够减少产妇的住院时间和分娩中出血量,改善新生儿的Apgar评分,减少新生儿的并发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产妇经阴道分娩的安全性与护理对策。方法选取2015年4月至2017年4月于我院接受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并符合阴道分娩且愿意接受阴道分娩45例产妇作为观察组,同期,选取无剖宫产指征及高危因素且选择阴道分娩的经产妇45例作为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安全分娩护理。比较两组产妇的生产情况以及妊娠结局。结果观察组产妇的阴道分娩情况、各产程时间、产时及产后出血量、新生儿Apgar评分、住院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对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产妇实施安全护理,在做好充分的产前准备工作,密切监测产程的情况下,可选择阴道分娩,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11.
冯燕勤  吕凤  袁兆连  何秀玲 《妇幼护理》2023,3(22):5328-5331
目的 探讨剖宫产后再次妊娠阴道分娩产妇采用配偶陪伴分娩联合经皮穴位电刺激的应用效果.方法 我院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收治的120例剖宫产后再次妊娠阴道分娩产妇,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60)和观察组(n=60).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配偶陪伴分娩联合经皮穴位电刺激.评估比较两组VAS评分、产程时间、产后出血量、新生儿出生1分钟Apgar评分、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EPDS)评分.结果 观察组产妇临产、活跃期开5cm、宫口开全时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产妇第一产程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COOK球囊加力助产术在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阴道分娩中的应用方法及效果。方法:将86例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拟行阴道分娩产妇依据入院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助产护理措施,观察组采用COOK球囊加力助产术,比较两组干预效果。结果:两组产妇子宫过度刺激、顺产转剖宫产发生率、产后出血量及新生儿Apgar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第一产程、第二产程及总产程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COOK球囊加力助产术能够促进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经阴道分娩产妇宫颈成熟度,避免宫颈过度刺激,降低顺产转剖宫产风险,缩短产程时间,减少产后出血量,减少新生儿窒息,可行性较高。  相似文献   

13.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7,(3):493-494
选取我院产科于2013年2月~2016年2月收治的100例剖宫产后疤痕子宫再次妊娠孕妇临床资料,经统计获得分娩方式相关数据,其中经阴道分娩与剖宫产分娩分别50例,通过比较试产成功几率以及分娩出血量、产褥病发生几率、住院天数、新生儿出生Apgar评分等,以对于合理选择分娩方式进行探讨与分析。与经阴道分娩试产组相比,剖宫产分娩成功率更大(88.0%,前者70.0%)(P<0.05);再次剖宫产出血量显著多于经阴道分娩组[(445.8±94.7)ml>(225.3±50.6)ml](P<0.05),产褥病发生几率与住院天数均明显较经阴道分娩组有所增加[16.0%>6.0%,(7.2±0.5)d>(3.5±0.5)d](P<0.05),同时,新生儿出生Apgar评分不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剖宫产后疤痕子宫再次妊娠妇女分娩方式的科学选择关系到孕产妇及新生儿的生命健康,在产妇身体允许及严格掌控其分娩指征的情况下,经阴道分娩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14.
王艳娜 《临床医学》2012,32(6):80-81
目的探讨瘢痕子宫再次妊娠分娩时分娩方式的选择。方法回顾性分析郏县人民医院收治的112例瘢痕子宫再次妊娠产妇的临床资料,比较剖宫产与正常阴道分娩的术中平均出血量、住院时间及两种方式分娩的新生儿Apger评分。结果 112例瘢痕子宫再次妊娠分娩产妇直接剖宫产79例;阴道试产33例,成功27例。剖宫产术中平均出血量明显多于阴道分娩,住院时间也明显长于阴道分娩者;两种分娩方式新生儿Apger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瘢痕子宫再次妊娠分娩阴道分娩与剖宫产相比利大于弊,提倡经阴道正常分娩。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一对一强化监测对瘢痕子宫再次妊娠阴道分娩的作用.方法 选取收治的瘢痕子宫再次妊娠符合阴道分娩并自愿试产的产妇作为观察组,选择同期非疤痕子宫阴道分娩的产妇作为对照组,每组4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一对一强化监测护理,观察两组产妇的阴道分娩成功率、出血量、新生儿Apgar评分及两组产妇第一产程和第二产程平均时间.结果 观察组37例试产成功,成功分娩率82%;对照组38例试产成功,分娩成功率84%.两组生产过程中出血量、新生儿窒息率、新生儿Apgar评分、第一产程时间和第二产程时间等均无明显差异.结论 对瘢痕子宫再次妊娠符合阴道试产的产妇采取一对一强化监测护理,阴道试产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16.
向红英 《医学临床研究》2014,(11):2245-2246
目的 探讨瘢痕子宫再次妊娠阴道分娩的可行性。方法 对本院收治瘢痕子宫再次妊娠住院分娩产妇86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阴道分娩与剖宫产的母婴结局。结果 86例产妇,阴道试产24例,阴道试产率为27.90%,阴道成功分娩20例,成功率83.33%。阴道试产组4例阴道试产未成功,改为剖宫产,产后出血量、产妇发热、住院天数明显低于剖宫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新生儿Apgar评分、新生儿体重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P >0.05)。结论 瘢痕子宫孕妇,在严格把握手术指征,符合阴道试产条件并严密监护下阴道试产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17.
瘢痕子宫再次妊娠268例分娩方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瘢痕子宫再次妊娠分娩方式,了解阴道试产的可行性。方法对268例瘢痕子宫再次妊娠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68例孕妇中有207例剖宫产,61例阴道试产,试产成功37例,成功率60.66%。剖宫产组与阴道分娩组比较,新生儿Apgar评分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产妇术中出血例数和出血量均明显上升,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瘢痕子宫并非剖宫产绝对指征,只要病例选择适当,在严密监护下可经阴道试产分娩。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剖宫产后疤痕子宫再次妊娠后经阴道分娩方式对母婴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50例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孕妇作为研究组,另选取同期分娩的50例无剖宫产史孕妇作为对照组。对照组采用阴道分娩方式,研究组实施剖宫产术后再妊娠经阴道分娩方式,比较2组孕妇住院时间、新生儿体质量、出血量、产褥期感染率及新生儿Apger评分、颅内出血、肺炎、窒息发生率。结果分娩后,2组孕妇住院时间、新生儿体质量、出血量及产褥期感染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新生儿出生1 min、5 min的Apgar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新生儿颅内出血、肺炎、窒息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剖宫产后疤痕子宫再次妊娠后采取阴道分娩方式对孕妇住院时间、新生儿体质量、出血量、产褥期感染率等均无影响,在符合阴道分娩条件的情况下应充分给予孕妇阴道分娩机会,保证新生儿健康,提高分娩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阴道分娩与再次剖宫产对瘢痕子宫再次妊娠产妇母婴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104例瘢痕子宫再次妊娠产妇的临床资料,根据分娩方式不同将阴道试产成功的52例产妇纳入观察组,将选择剖宫产的52例产妇纳入对照组。观察两组母婴结局与母婴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产后出血量、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新生儿Apgar评分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后大出血、新生儿湿肺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子宫破裂与新生儿产伤方面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有效结合瘢痕子宫再次妊娠产妇的实际情况,对满足阴道分娩条件产妇给予阴道试产,利于改善母婴结局,降低母婴相关并发症,进而加速其产后身心健康的恢复进程。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瘢痕子宫再次妊娠行阴道分娩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180例瘢痕子宫再次妊娠行阴道分娩及剖宫产产妇临床资料,选取50例非瘢痕妊娠阴道分娩者为对照组。结果阴道分娩组与对照组新生儿体质量、住院时间、产后出血量及住院费用显著少于剖宫产组(P<0.01);3组新生儿窒息率及Apger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对于有阴道分娩适应证的瘢痕子宫再次妊娠产妇,阴道分娩疗效优于剖宫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