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背景:传统的tibial inlay技术已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但必须经过后方关节囊切开技术,如何在全关节镜下完成胫骨端inlay是课题研究的方向.目的:设计全关节镜下胫骨inlay重建膝关节后交叉韧带的技术和手术方法.方法:通过5例成人膝关节尸体标本设计关节镜下手术流程和方法,并设计专门的胫骨隧道形态及配套的胫骨钻头.通过对30张正常MRI片进行测量,确定胫骨隧道的角度,明确术中定位器的角度.设计移植物骨块的形态和固定方法,建立胫骨隧道的方法.结果与结论:胫骨隧道内口设计成14 mm×7 mm×15 mm的圆锥状,外口为直径7 mm的圆柱状,配套的胫骨钻头设计成分体式,满足在关节镜下操作的要求.胫骨平台后缘后交叉韧带止点出骨面与水平夹角36°~47°,定位器建议固定在40°.移植物使用异体跟腱,移植物骨块设计成圆锥状,与胫骨隧道内口相嵌合,移植物胫骨端使用纽扣钢板固定.5例标本手术均获得成功,移植物固定可靠,隧道位置准确.证实关节镜下胫骨inlay重建膝关节后交叉韧带手术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46例膝关节镜下后交叉韧带重建术手术配合的总结,探讨应用不同移植物关节镜下重建后交叉韧带的手术配合要点.手术护士需要了解膝关节内的生理解剖位置和生物力学特性,根据手术需要应用不同移植物而备齐手术用物,熟悉手术步骤,密切配合医生顺利完成手术.  相似文献   

3.
关节镜下后交叉韧带重建的护理   总被引:7,自引:6,他引:1  
1998年至 2 0 0 0年 ,我院对 2 3例膝后交叉韧带患者实施了经关节镜自体骨 1/ 3-髌韧带 -骨或半腱加肌腱组织移植韧带重建术 ,经系统规范的术后功能康复训练 ,效果满意。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2 3例中男 18例 ,女 5例 ,17~ 5 1岁 ,平均 35 2岁。左膝 14例 ,右膝  相似文献   

4.
膝关节后交叉韧带是保持膝关节稳定的重要结构之一,断裂后会影响膝关节的功能,关节镜下后交叉韧带重建,具有对关节损伤小,恢复快的并发症少的优点。我院对19例病人实行该手术取得了满意的效果,术后引流保持通畅,早期指导病人进行功能锻炼,有利于功能的恢复,并指导病人正确佩带活动控制支架。  相似文献   

5.
关节镜下股骨双隧道重建后交叉韧带方法及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义  李程  张立 《中国综合临床》2005,21(6):552-553
目的 探讨关节镜下双束股骨双隧道重建后交叉韧带(PCL)的方法和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双束股骨双隧道方法重建PCL17例。移植物为股四头肌腱骨(QT B)14例,将肌腱缝合编织成“Y”形双束。关节镜下行前外与后内束股骨双隧道PCL重建,分别于屈膝90°和30°位拉紧固定。结果 17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9~21个月(平均13. 5个月)。膝关节功能评估采用Lysholm和Tegner功能评分标准,术前平均分别为(61. 5±4. 6)分和(3. 9±1. 8)分,术后平均为(92. 5±3. 7)分和(7. 8±1. 7)分。所有患者术后膝关节均稳定,功能明显改善。结论 关节镜下双束股骨双隧道重建PCL可更好地恢复膝关节的稳定性,且创伤小,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6.
关节镜下LARS人工韧带移植重建后交叉韧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关节镜下应用LARS人工韧带重建后交叉韧带患者的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方法:选择2005-01/2006-05在南方医科大学附属花都医院骨科行关节镜下LARS人工韧带重建的复杂后交叉韧带损伤患者6例,术前均知情同意并签字。所有重建手术均为二期手术。①先建立胫骨骨隧道。②然后建立股骨骨隧道。③关节镜监视下,将LARS人工韧带的“Y”形双束穿出前外与前内束股骨双隧道,分别于屈膝90°和30°位拉紧固定。术后3d开始被动活动,1周后行股四头肌主动锻炼。术后定期随访,膝关节功能评估采用Lysholm评分标准,包括8个方面:跛行、支撑、交锁、不稳、疼痛、肿胀、上下梯及下蹲。总分100分,分数愈高,膝关节功能恢复愈好。结果:6例患者均获得随访,无一例脱落,随访时间分别为7,7,10,10.4,12.8,14个月,平均10.2个月。所有患者术后膝关节不稳定症状消失,胫骨后坠征阴性,后抽屉试验阴性。患者术后的膝关节Lysholm功能评分显著高于术前(83.5±4.5,51.6±3.6,P<0.01)。结论:关节镜下LARS人工韧带重建后交叉韧带可以更好地恢复膝关节的稳定性,且创伤小,并发症少,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7.
背景:前交叉韧带是维持膝关节稳定性的重要解剖结构,前交叉韧带重建后的腱骨愈合质量与临床功能康复一直备受关注。目的:探讨在前交叉韧带重建术中采用相同直径的移植物与不同大小骨隧道相匹配,用组织学方法观察移植物肌腱与周围骨壁的愈合情况,同时用生物力学的方法检测其功能恢复情况。方法:取犬自体中1/3跟腱作为前交叉韧带移植物,修整为相同直径4 mm。16只成年雄性杂交犬随机数字表法平均分配到4个组,完整切除前交叉韧带,于股骨和胫骨止点处分别制备胫骨、股骨隧道,直径分别为5,4.5,4,3.5 mm,并移植入待用跟腱链接于骨隧道内。重建后6周时,按常规麻醉处死实验犬,收集手术区域组织与器官,作解剖、苏木精-伊红染色组织学观察、生物力学检测及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与结论:前交叉韧带重建后6周,解剖观察移植物与骨隧道生长未见各组明显差异;苏木精-伊红染色发现腱骨愈合界面出现sharpey样纤维连接,3.5 mm骨隧道组胶原纤维较其他组致密有序;同时3.5 mm移植物生物力学检测结果优于同期各组。结果提示,在前交叉韧带重建中,减小与移植物匹配的骨隧道直径,使其肌腱与骨隧道之间紧密压配,能提供更加稳定的细胞生物学和力学环境,加快腱骨愈合界面的形成和改造,提高腱骨愈合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 介绍关节镜下胫骨双隧道股骨单隧道八股同种异体肌腱重建膝前交叉韧带(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ACL)的手术方法以及应用体会.方法 关节镜下对67例(70个膝)膝关节ACL断裂患者应用同种异体肌腱反折编织形成八股"人"字形移植物,采用胫骨双隧道、股骨单隧道界面螺钉固定的方法重建ACL,观察近期术后疗效,以Lysholm评分、Larson评分及IKDC评分评价比较手术前后膝关节功能,以MRI及X线观察骨隧道变化情况.结果 62例患者(65个膝关节)获得随访,随访时间4~20个月,平均13个月.关节活动度均正常,Lysholm评分由术前(57.4±3.3)提高到(93.8±3.4)分;Larson评分由(54.3±3.8)提高到(92.7±2.5)分,IKDC评分由(59.6±2.4)提高到(93.5±4.2)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复查MRI,5例患者出现骨隧道扩大:2例股骨及胫骨前内侧隧道均扩大,3例为前内侧骨隧道.所有患者均未见关节间隙变窄,均未出现螺钉松动、移植物松动.结论 应用八股同种异体肌腱胫骨双隧道、股骨单隧道界面挤压螺钉固定重建ACL手术操作简便,关节稳定性佳,最大限度恢复解剖重建,近期疗效佳,远期效果有待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9.
关节镜下异体骨-腱-骨重建后交叉韧带的护理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霍建珊  陈妙霞  欧肇兰 《护理研究》2005,19(20):1825-1826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异体骨-腱-骨重建后交叉韧带的护理方法.[方法]31例异体肌腱重建病人术前给予心理支持、指导关节活动支具的使用、拟定膝关节康复训练程序;术后给予特殊体位制动、冷疗、功能锻炼.[结果]随访1个月~6个月优良率达93.55%.[结论]早期、有效的功能锻炼是促进膝关节功能恢复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关节镜下异体骨-腱-骨重建后交叉韧带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异体骨-腱-骨重建后交叉韧带的护理方法。[方法]31例异体肌腱重建病人术前给予心理支持、指导关节活动支具的使用、拟定膝关节康复训练程序;术后给予特殊体位制动、冷疗、功能锻炼。[结果]随访1个月~6个月优良率达93.55%。[结论]早期、有效的功能锻炼是促进膝关节功能恢复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许爱琴 《天津护理》2005,13(5):268-268
前交叉韧带(ACL)是维持膝关节稳定的最主要的因素,在关节损伤中,ACL损伤颇为常见,ACL损伤、断裂若失去早期修复机会,常遗留不同程度的膝关节不稳。不稳定的关节容易反复受伤,导致股部肌肉萎缩或创伤性关节炎。因此,对ACL损伤,早期正确诊断和治疗非常重要。关节镜下重建ACL具有关节损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的特点,同时可修复关节内的其他病损。我院自1999年至2004年,在关节镜下利用自体骨-髌韧带-骨(B-明-B)重建ACL损伤55例,效果满意,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背景:膝关节内前交叉韧带损伤后多采用关节镜下单束单隧道重建及双束双隧道重建,目前单隧道双束重建也已应用于临床,但具体疗效尚不明确。目的:比较单隧道双束和单隧道单束重建前交叉韧带的临床疗效。方法:在2007-03/2009-06选择21例前交叉韧带完全断裂患者接受关节镜下单隧道双束重建前交叉韧带手术,同期18例前交叉韧带完全断裂患者接受关节镜下单隧道单束重建前交叉韧带手术。两组患者均采用异体胫前肌进行重建前交叉韧带手术。采用国际膝关节文献委员会分级及Lysholm评分等评估两组患者重建疗效。结果与结论:单隧道双束组随访12~25个月,平均(18.0±3.3)个月;单隧道单束组随访13~27个月,平均(19.8±3.6)个月。末次随访时单隧道双束组与单束组Lysholm评分平均分别为(87.0±2.2)分、(87.5±2.3)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说明单隧道双束和单隧道单束重建前交叉韧带的临床疗效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单隧道双束重建前交叉韧带也是一种可靠的前交叉韧带重建方法。  相似文献   

13.
2003-2007年,我院对46例膝后交叉韧带患者实施了经关节镜自体骨1/3-髌韧带-骨或半腱加股薄肌腱组织移植韧带重建术,经过系统规范的术前术后功能康复指导,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关节镜下全内可调袢钢板双悬吊技术重建后交叉韧带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9月至2017年5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收治的采用关节镜下全内可调袢钢板双悬吊技术治疗单纯PCL损伤患者25例。移植物为自体半腱肌腱。由内向外钻股骨隧道,反向钻由内向外钻胫骨骨隧道。股骨及胫骨端均采用可调袢悬吊固定。通过体征检查、Lysholm评分及国际膝关节文献管理委员会评分(IKDC)评分来评价手术疗效。结果 25例手术均顺利完成,无并发症发生。所有患者术后获3年以上随访。术后胫骨下陷征阳性0例,与术前阳性25例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Z=-5.000,P 0.001);术后Lachman征为阴性或Ⅰ度阳性,与术前Ⅱ度和Ⅲ度阳性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Z=-4.716,P 0.001);术后后抽屉试验为阴性或I度阳性,与术前Ⅱ度和Ⅲ度阳性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Z=-4.540,P 0.001)。术后Lysholm评分为78~92分,平均(85.1±4.9)分,与术前36~84分,平均(42.7±5.4)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32.120,P 0.001)。终末随访IKDC评分为77~90分,平均(83.1±2.7)分,与术前33~78分,平均(47.0±5.7)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39.331,P 0.001)。患者运动能力提高,总满意率为92%。结论关节镜下全内可调袢双悬吊技术重建后交叉韧带可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可调袢的使用可有效利用有限的移植物,减少手术创伤,有利于患者康复和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采用自体肌腱四隧道法后交叉韧带重建术的近期临床疗效。方法 2008年11月~2011年6月实施的双股双隧道PCL重建术43例。采用胫骨导向器,使胫骨隧道与胫骨的角度控制在50°~55°;胫骨侧的骨髓道入口位于胫骨前内侧取腱切口内,出口在胫骨平台后缘中心偏外侧,平台以下10mm的原PCL止点处。外上隧道出口为前外束,内下隧道为后内侧束,两隧道出口均在PCL止点范围内,其间约有3~5 mm的骨桥间隔。股骨骨道采用Inside-out技术:由外侧关节镜入口放入PCL上止点定位器;股骨隧道位于原PCL附着区,前外侧束隧道位于股骨髁间窝内髁外侧壁前上1∶30(右膝)或10∶30(左膝),距关节软骨边缘约7 mm位置;后内侧束隧道位于3∶30(右膝)或8∶30(左膝),距关节软骨10 mm位置。术中不保留后交叉韧带的残端,并同时治疗修复合并损伤。移植物采用自体半腱肌肌腱和股薄肌肌腱,使用可吸收螺钉固定。结果 43病例随访18~36个月,平均13个月。术后后抽屉试验:阴性39例,+阳性2例,++阳性2例。Lysholm评分:术前(48.4±6.8)分,术后(92.7±5.3)分,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t=32.85,P<0.05)。Tegner活动评分:术前(3.3±1.3)分,术后(6.7±0.9)分,两者差异有显著性(t=28.55,P<0.05)。结论采用自体半腱肌和股薄肌肌腱四隧道重建PCL术能达到解剖重建的目的,稳定性良好。  相似文献   

16.
膝关节前交叉韧带(anteriorcruciateliga—ment,ACL)断裂是一种严重的膝关节损伤,可导致膝关节不稳,并可继发关节内主要结构损伤。关节镜下重建ACL是近年兴起的微创手术,目的在于重建膝关节的稳定性和恢复其运动功能,其与开放手术重建方法相比,可明显减少手术创伤、关节粘连、感染等并发症,减轻患者术后疼痛,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采用双束胭绳肌肌腱股骨双隧道重建后交叉韧带(Posterior crueiate liga-ment,PCL)的方法和临床疗效。【方法】2002年7月至2008年6月共收治22例PCL损伤患者,取自体同侧胭绳肌腱制备成“Y”形双束移植物,关节镜下行股骨双隧道胫骨单隧道重建PCL,分别在屈膝900和300位拉紧、固定PCL前外与后内束。【结果】22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9~21个月(平均13.5个月)。术后后抽屉试验、反向Lachman试验、胫骨结节塌陷征和反向轴移试验均为阴性。后抽屉试验后方不稳定较术前平均恢复1.1度。国际膝关节评分委员会(IKDC)评分A级6例(27.3%),B级13例(59.1%),C级2例(9.1%),D级1例(4.5%)。Lysholm评分由术前的(49.3&#177;8.8)分提高至(92.8&#177;7.2)分,Tegner活动评分由术前的(3.2&#177;0.8)分提高至(7.2&#177;1.2)分。屈膝250和900KT-2000测定:胫骨后移由术前(12.8士2.8)mm和(13.6i3.2)mm,减少为术后(4.6&#177;2.2)mm和(5.6&#177;2.4)mm;健患侧胫骨后移差异由术前(8.1&#177;1.2)mm和(8.6i1.7)mm,改善至术后(2.8&#177;0.9)mm和(3.2&#177;0.8)mm。【结论】双束自体胭绳肌腱双隧道重建PCL能够较好的恢复膝关节在不同伸屈角度的稳定性,腰绳肌腱是PCL双隧道重建的理想移植物。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同种异体骨腱骨重建后交叉韧带的护理方法。方法 15例同种异体肌腱重建患者术前给予心理护理、拟定术后康复锻炼方案;术后给予观察伤口情况、监测体温变化、疼痛护理、饮食指导、预防并发症及功能锻炼。结果随访12~24个月,本组平均得分术前43分,术后为87分。结论早期、有效地开展功能锻炼是保证手术成功的重要步骤。  相似文献   

19.
20.
关节镜下膝后交叉韧带重建患者的康复训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膝关节后交叉韧带(PCL)是维持膝关节稳定的重要结构,其断裂后会引起膝关节的后向不稳及旋转不稳,从而影响关节功能,甚至导致膝关节病变.目前PCL断裂修复方法多为关节镜辅助下重建.交叉韧带修复重建术前后的康复训练是保证手术成功、膝关节功能恢复良好的重要措施.我院采用关节镜下单一切口技术双束半腱肌与骨薄肌肌腱重建后交叉韧带16例,术后运用康复训练程序进行阶段性训练,其关节稳定程度及活动范围均恢复良好,可正常生活和工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