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讨主诊组-责任护士负责制在优质护理服务中的作用.方法 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实施主诊组-责任护士负责制,通过医院-护理部-科室层层监控,对实施前后基础护理合格率、健康教育知晓率、病人及主诊组医生对护士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 实施主诊组-责任护士负责工作制后基础护理合格率、健康教育知晓率、病人及主诊组医生对护士满意度均较实施前提高.结论 主诊组--责任护士负责工作模式的实施,使整体护理得到了升华,护理管理质量持续改进,基本达到了患者满意、医生满意及社会满意的总体目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医护新型合作模式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我科实施医护一体化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前后12月,护理质量考核情况以及医生和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通过实行医护一体化优质护理服务模式的前后对照比较,我科的病房管理、基础护理合格率明显提高;护士对病员的病情观察、及时准确的执行医嘱,医护配合方面的满意度明显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实行医护一体化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增强了护士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能够最大程度地保证患者获得较高水平的护理服务,提高了护理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提高了患者和医生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构建了和谐的医护患关系.  相似文献   

3.
范喜英 《中国民康医学》2012,24(11):1393-1395
目的:探索精神科实施优质护理服务的管理模式。方法:对照《广西"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考评标准(试行)》,根据精神科专科医院特点的情况,对全体护理人员集中动员、专项护理服务培训、实行责任包干制护理、弹性排班、护士长及责任组长定期进行督查、指导,对护士实行人性化管理,征集病人及家属满意度、建立护士绩效考核机制及每月推选优秀护士、每季度推选星级护士等措施。结果:病人及家属的满意度提高,护士的主动服务增强,基础护理到位,护理质量提高,护理不良事件减少。结论:转变护理服务理念,改变护理管理模式,是精神科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切实可行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在提高护理质量中的作用。方法:将病区46张病床分成两组,每组一名责任组长,实行组长负责制分组护理的层级护理管理模式;将护理工作站前移至病房,实施床边工作、实时记录工作制。结果: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后真正做到把"护士还给患者,把时间还给护士",护患关系变得融洽;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及对疾病知识知晓率明显提高。结论: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是"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的体现,从健康教育、护理管理、护理质量控制三方面使护理质量提高,护理团队的素质也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5.
王世俊  赵薇  鲁珺 《吉林医学》2013,(36):7757-7757
目的:探索深化优质护理服务工作模式的创新方案。方法:在骨科病区实行能级对应的护理人力配置、连续性工作排班模式、信息化管理、绩效考核以及质量监管等创新举措,比较实施前后各3个月患者对责任护士及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护士满意度及病区护理质量。结果: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创新方案后,临床护理服务质量评分、患者对责任护士的满意度、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和护士满意度较之前显著提高(P<0.01)。结论:优质护理服务工作模式创新方案的实施有利于提高临床护理质量和患者及护士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呼吸内科实行责任组长负责制整体护理在优质护理服务活动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呼吸内科示范病区,参照2010年“优质护理示范工程”活动方案,制定护理小组责任制工作模式,实行各责任组长负责、责任护士分管患者的岗位职责.新护理模式实施前、实施6月后,比较病区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以及科室医师、护理人员对责任组长负责制工作模式的认可度.结果 责任组长负责制工作模式实施6月后,很大程度上激发了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提高了患者对病区护理工作满意度(P<0.05),病区95.0%的医师认为实行护理组长负责制后护士能主动、及时报告患者病情变化,病区95.2%的护士认为新护理模式后更加熟悉患者病情.结论 实行责任组长负责、责任护士分管患者的整体护理模式,不仅能充分发挥护士的潜能,更好调动其工作积极性,而且能够显著提高科室整体护理水平,从而为患者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究责任组长负责制排班模式在胸外科临床护理的应用效果,改变护理模式,优化重组,提高护理人力的使用率,最大程度地满足患者需求,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方法:自2013年1月起,在胸外科实施护理小组长负责制,实行护士长-责任组长-责任护士的垂直管理,使护理质量责任人由护士长扩展到责任组长和护士,细化分工,强化各岗位职责,问责到个人。对比传统排班模式及责任组长负责制两种模式的患者满意度、护理质量、护士工作压力。结果:实施责任组长负责制排班模式后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及护理质量有明显提高,护士工作压力较实施前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责任组长负责制排班模式可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提高护理质量、减轻护士工作压力。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围手术期手术室整体护理方法及成效。方法对择期手术病人实施术前、术中、术后身心整体护理。结果病人对手术室护士工作满意度迭98%。护患关系改善;学习气氛浓厚,护士素质提高;医护配合默契,安全系数增高;医院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赢。结论耐手术患者实施术前访视、术中陪护、术后随访的整体护理。促进了护患关系和医护合作,提高护理质量,使病人得到优质的、连续的、全面的人性化的护理服务。  相似文献   

9.
苏瑜  刘利华 《新疆医学》2014,(2):111-113
优质护理服务要求全体医护人员为患者提供全方位服务,良好的医护合作是提高医疗护理水平,提升患者满意度,促进患者康复的重要保证[1].为进一步推进优质护理服务工作,加强医护合作,我科于2013年3月把医生与护士组合分成3个医护合作小组,每组医护人员共同为一组患者提供连续、全面、全程的医疗护理服务,运行3个月后,取得满意效果,现将实施方法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小组负责制护理模式在优质护理服务示范活动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3年工作经验以上的医护人员100名,在实施小组负责制前、后分2次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医护人员对小组负责制护理工作模式的满意度.结果:实施小组负责制护理模式后,护士工作的积极性及自身成就感均不同程度提高,护理质量明显改善,医护配合的协调性显著增强.医护人员满意度问卷结果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结论:在优质护理服务理念下,实施小组负责制可以降低差错事故的发生率,保证护理质量,为患者提供更具有人性化的护理服务.  相似文献   

11.
目的:加强临床护理工作,为患者提供优质护理服务.方法:首先在2个试点病房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建立活动领导小组,制订活动方案;对护士实施分层级管理,分管床位到人;实施绩效考核制度;加强了护理质量管理.结论:提高了护理质量及护士的工作积极性,密切了医护合作,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医护联合查房新型服务模式在泌尿外科的实施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1—12月在泌尿外科住院的650例手术患者作为实验组,在患者入院当天、手术前第1天、手术当天、术后第1天、出院当天实施医护联合查房模式,选择同期在泌尿外科住院的500例手术患者作为对照组,实施传统的医护分开查房模式,对两组病人进行出院满意度及护士工作满意度问卷调查,对照两种工作模式的患者满意度、护士对专业提升效果及满意度、护理成效。结果实验组护理工作质量高,调查护士工作满意度95.45%,出院患者满意度98.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医护联合查房,能提高整体护理水平,建立和谐的医护关系,更重要的是为患者提供了优质、安全、高效的医疗护理服务,大大提高了病人满意度,赢得了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围手术期手术室整体护理方法及成效。方法对择期手术病人实施术前、术中、术后身心整体护理。结果病人对手术室护士工作满意度达98%,护患关系改善;学习气氛浓厚,护士素质提高;医护配合默契,安全系数增高;医院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赢。结论对手术患者实施术前访视、术中陪护、术后随访的整体护理,促进了护患关系和医护合作,提高护理质量,使病人得到优质的、连续的、全面的人性化的护理服务。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对我科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2009年3月-2009年12月的护理质量评分和医生对护士的满意度评分作为对照组,将2010年3月-2010年12月实施优质护理服务以来的护理质量评分和医生对护士的满意度评分作为实验组.分析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对我科护理质量的影响.结果 实验组与对照组的评分经t检验,P<0.05,差异有显著性.说明实施优质护理服务以来,我科护理质量和医生对护士的满意度评分均有明显提高.结论 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可以提高护理质量和提高医生对护士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总责任护士负责制管理模式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对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 在各病区设立2-3个护理组,以各护理组为基本工作单元,由1名总责任护士带领本组内护理成员全面负责患者的治疗护理活动.实施总责任护士负责制管理模式,通过质控检查,比较实施前后护理质量的变化情况.结果 实施总责任护士负责制管理后,增强了护理工作的连续性、及时性和完整性.结论 建立总责任护士负责制,激发了各级护理人员的潜能,使护士自身价值得到体现、人力资源得到合理应用,有效防范护理差错事故的发生,减少了护理缺陷,提高了医生及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提高了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讨论优质护理管理对护士工作质量以及患者满意度的作用和影响。方法选择我院464名护士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232人。对照组的护士不实施护理管理,观察组的护士则实施相应的护理管理。结果两组护理人员工作半年后进行比较分析,实施护理管理在增强护士优质护理服务意识中的作用,观察组实施了优质护理管理之后病人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和护士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存在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优质护理服务措施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既可以提高护士的服务意识和护理质量,还能够提高病人及其家属的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开展"优质服务示范工程"活动后病人满意度变化.方法 以我科2009年3月-12月每月抽查10人,共100人的满意度为对照组,2010年3月-12月每月抽查10人,共100人的满意度为实验组,将两组进行比较.结果 开展优质护理后病人满意度明显上升.结论 建立以病人为中心,提供优质护理的护理工作模式,可有效提高护理质量,降低陪护率,提高病人满意度.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活动后给护士和病人带来的影响。方法:在2011-12我科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前和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后,采用随机法分别对100名病人,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观察病人的满意度;观察护士的专业技术水平、综合素质的变化。结果: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后的老年病人满意度明显高于未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前。护士的专业技术水平、综合素质有所提高。结论: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提高了护士的专业技术水平和综合素质。提高了老年病人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责任包干制对妇科优质护理服务试点示范病房患者生活质量及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妇科优质护理服务试点示范病房患者120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优质护理服务,观察组结合责任包干制实施优质护理服务。比较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护理后的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患者、护士、医生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责任包干制有利于护士明确分工,能为患者提供更优质的服务,促进了病房护理质量的飞跃.。  相似文献   

20.
目的:在妇科探讨一种新的护理模式,更好的提高护理质量和提升护士专业能力,使医患关系更加和谐。方法:将护士、医生进行分组,由固定的医生和护士分管固定的病床,将护士和每天的班次分组固定,实施医护一体化分管病人。结果:实施医护一体化护理模式后,护士的专业水平、护理质量、病人满意度、医护满意度均明显提高,达到了优质护理服务的目标。结论:医护一体化分管病人的护理模式,不仅提高了护士的综合素质、保证了护理质量,也提高了病人的满意度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