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综述草地群落入侵实验中物种多样性和群落可入侵性关系的研究进展。目前物种多样性与群落可入侵性主要出现了对立的关系模式,被普遍接受的解释机制为尺度依赖。但其它研究中出现了更为复杂的关系,提出物种特性、植物更新、种间关系变化和群落构建机制等其它因素可能是导致物种多样性与群落可入侵性出现复杂关系的原因。建议未来研究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即物种多样性与群落可入侵性关系在不同营养级适用性,与群落构建机制变化间的联系和时间尺度对物种多样性与群落可入侵性关系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外来植物入侵严重威胁着入侵地本土植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功能, 认识外来物种的入侵机制有助于提高对入侵植物的防控能力。本文以攀西地区云南松(Pinus yunnanensis)林下外来入侵植物紫茎泽兰(Ageratina adenophora)为研究对象, 基于大量野外群落调查, 从群落可入侵性入手, 分析了环境因子和群落物种多样性、谱系多样性等群落生态学特征对紫茎泽兰入侵的影响。结果表明: 海拔、坡向和火烧强度等环境因子和冠层郁闭度、灌木层盖度等生物因子对研究区紫茎泽兰入侵强度没有显著影响(P > 0.05); 但群落灌木层物种多样性和草本层组分种与紫茎泽兰的亲缘关系显著影响紫茎泽兰的入侵强度(P < 0.05), 说明灌木层对光照等环境资源的占用和草本层(同层)物种对相似资源的竞争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抑制紫茎泽兰的入侵。  相似文献   

3.
南四湖湿地外来入侵植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元军 《植物学报》2010,45(2):212-219
南四湖是我国重要的淡水湖泊湿地之一。为阐明南四湖湿地外来植物的现状及入侵规律, 为湿地生态系统的重建、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和湿地资源开发等提供指导, 通过野外调查和参考有关文献资料, 对南四湖湿地外来植物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 并与青岛、昆嵛山、滨州沿海三地作了比较。结果表明, 南四湖湿地外来入侵植物有41种, 隶属19科35属; 以菊科和豆科为优势科; 外来入侵物种中热带来源与温带来源比例相当, 人为引入导致的外来入侵植物高达39%。南四湖与沿海三地相比, 沿海三地外来入侵植物的种类均比南四湖湿地多, 其中以经济最发达的青岛种类最多; 青岛外来入侵植物中有35种在南四湖湿地未发现; 南四湖湿地的特有外来入侵植物有5种, 体现出湿地外来入侵植物水生特性。群落相似性分析表明, Jaccard指数和Sorenson指数呈现的规律一致, 南四湖与滨州的相似性最高, 其次为昆嵛山, 与青岛的差异最大。通过分析南四湖湿地外来入侵植物种类和分布规律, 提出了相应的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4.
南四湖湿地外来入侵植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元军 《植物学通报》2010,45(2):212-219
南四湖是我国重要的淡水湖泊湿地之一。为阐明南四湖湿地外来植物的现状及入侵规律,为湿地生态系统的重建、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和湿地资源开发等提供指导,通过野外调查和参考有关文献资料,对南四湖湿地外来植物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并与青岛、昆嵛山、滨州沿海三地作了比较。结果表明,南四湖湿地外来入侵植物有41种,隶属19科35属;以菊科和豆科为优势科;外来入侵物种中热带来源与温带来源比例相当,人为引入导致的外来入侵植物高达39%。南四湖与沿海三地相比,沿海三地外来入侵植物的种类均比南四湖湿地多,其中以经济最发达的青岛种类最多;青岛外来入侵植物中有35种在南四湖湿地未发现;南四湖湿地的特有外来入侵植物有5种,体现出湿地外来入侵植物水生特性。群落相似性分析表明,Jaccard指数和Sorenson指数呈现的规律一致,南四湖与滨州的相似性最高,其次为昆嵛山,与青岛的差异最大。通过分析南四湖湿地外来入侵植物种类和分布规律,提出了相应的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湛江市外来入侵植物的种类特征、生活型、起源和危害情况等,对制定预防和控制管理措施提供参考。[方法]以野外调查为主,结合文献资料、网络资源以及标本数据,确定湛江市外来入侵植物的种类、生活型、原产地、引入途径,并进行评估及划分危害等级。[结果]湛江市现有外来入侵植物共112种(含变种),隶属于37科89属,其中,菊科(21种)、禾本科(13种)和豆科(13种)为种类较多的3个科,三者合计占湛江市外来入侵植物总种数的41.96%。湛江市外来入侵植物中以草本植物居多(98种),占入侵植物总数的87.50%。入侵植物主要来源于美洲,共82种,占总种数的73.21%;且55.36%(62种)的入侵植物为有意引入。从危害等级看,外来入侵植物中恶性入侵种(1级)23种,严重入侵种(2级)35种,局部入侵种(3级)21种,一般入侵种(4级)15种,有待观察种(5级)18种。[结论]湛江市的外来入侵植物种类繁多,这与湛江独特的地理位置以及日趋频繁的人类活动息息相关,应当加强监管与防范,及时对外来物种进行治理。  相似文献   

6.
研究外来植物不同程度入侵对区域群落结构和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的影响对评价其对生态系统的危害具有重要意义。以入侵植物以意大利苍耳(Xanthium italicum)为主要研究对象,选择意大利苍耳危害较明显且分布面积较大的中国新疆乌鲁木齐市米东区为研究区域进行植物样方调查,以意大利苍耳和其共生的本地植物为切入点,以物种多样性指数、群落稳定性、群落可入侵性、影响程度指数、入侵植物的竞争优势和入侵强度来探究不同入侵程度下的本地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和群落稳定性的变化。结果表明:(1)与未入侵地相比,意大利苍耳轻度入侵显著增加了本地植物群落的物种多样性(P < 0.05),而重度入侵显著降低了本地植物群落的物种多样性(P < 0.05)。(2)在意大利苍耳入侵的群落中,群落稳定性由轻度入侵水平到重度入侵水平降低了25%,而群落可入侵性、意大利苍耳的竞争优势指数和入侵强度指数分别增加了77%、79%和83%。(3)在轻度入侵水平下,意大利苍耳对本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群落稳定性和群落物种数的影响程度指数 < 0,产生了积极影响;相反,在轻中度和重度入侵水平下意大利苍耳对本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群落稳定性和群落物种数的影响程度指数 > 0,产生了负面影响。(4)本地植物群落多样性与群落稳定性均呈正相关,但与群落可入侵性呈负相关(P < 0.05)。(5)Shannon-Wiener指数对群落的稳定性的直接通经系数最大,为0.828;Simpson''s指数对群落可入侵性的直接通经系数最大,为0.932。由此可见,意大利苍耳在中度和重度入侵对植物群落结构产生巨大影响,而作为"一带一路"的核心和枢纽地带的新疆,将会对其脆弱的生态系统和土著物种的多样性造成不可估量的影响。应在入侵初期对其进行控制与铲除,防止意大利苍耳等有害外来入侵种的入侵和进一步扩散与蔓延。  相似文献   

7.
植物物种入侵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详细阐述了生物入侵对生态系统的危害、对社会经济造成的严重损失,重点论述了植物外来种入侵的机制:化学介导机制、植物基因交流机制和干扰机制等;影响入侵的因素:外因、内因,其中外因主要是人为原因和环境因素。总结了植物生态入侵的预防、控制、去除策略及方法,包括机械、化学和生物方法,探讨了今后植物生态入侵的研究重点。  相似文献   

8.
植物外来种入侵及其对生态系统的影响   总被引:162,自引:16,他引:162  
彭少麟  向言词 《生态学报》1999,19(4):560-569
对植物外来种的入侵及生态系统的影响进行综述与分析,植物入侵多种因子的影响,可分为外因和内因两类,植物外来种对生态系统的影响主要体现在生产力,土壤营养,水分,干扰体制,群落的结构和动态等方面,在管理外来种时,需对外来种的特性和影响因子进行系统的观察研究,采用机械法,化学方法和生物控制法等综合办法控制植物的入侵,引进植物引来种时,要对引进种的行为特性进行了调查研究,注意其安全性。  相似文献   

9.
外来植物黄顶菊的入侵警报及防控对策   总被引:79,自引:0,他引:79  
一种菊科外来植物最近出现在我国华北地区的天津市和河北省的衡水与廊坊市。专家鉴定结果证明这是一种我国从未报道过的外来物种Flaveria bidentis。本文拟定了它的中文名称:黄顶菊,并对其原产地、扩散范围以及形态学、生理学、生态学等方面的特征进行了介绍。通过分析其特性,我们认为黄顶菊是一种入侵性极高的一年生杂草,特别是对农牧业生态系统有极大的破坏性。为了防治、控制和根除这种新入侵的有害物种,本文借鉴国内外入侵物种防治的经验提出了一些建议,供有关方面参考,并呼吁各有关人员和部门积极行动起来,调查其入侵途径,分析其可能入侵的区域,评估其入侵性,拟定科学的防控方案。  相似文献   

10.
自然保护区在生物多样性保护中起着关键作用,然而也面临外来物种入侵等诸多压力。基于72个已调查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外来入侵植物数据,重点分析生态环境部发布的四批外来入侵物种名单中已有分布的35种外来入侵植物分布格局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发现72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平均记录有(7.78±0.47)种外来入侵植物,MaxEnt模型预测结果表明98.69%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面临外来植物入侵风险。低纬度地区(8.07±0.73)和中纬度地区(9.64±0.56)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外来入侵植物数量显著高于高纬度地区(4.53±0.88),且不同类型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外来入侵植物差异不显著。温度和降雨量是影响外来入侵植物在自然保护区分布的关键因素,且影响不同生活型外来入侵植物分布格局的关键因素不同:温度对一年生草本、藤本和灌木的分布解释量极为显著,保护区建立时间、温度、降雨量和海拔共同影响多年生草本植物在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分布。研究结果表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外来入侵植物调查与监测还存在很大的空白,未来需要进一步加强自然保护区外来入侵植物研究,并提升外来入侵植物的监管能力。  相似文献   

11.
苏州地区外来入侵植物组成及分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解苏州外来入侵植物的种类组成及分布概况,对苏州地区6个县市(包括常熟、昆山、苏州、太仓、吴江和张家港)26个样点内不同生境中的外来入侵植物进行了调查分析.调查结果显示:每个样点有外来人侵植物7~25种,平均每个样点有17.9种.在26个样点中观察到外来入侵植物57种,隶属于19科45属;其中菊科(Compositae)种类最多(23种),占总种数的40.4%;豆科(Leguminosae)、玄参科(Scrophulariaceae)、禾本科(Poaceae)、伞形科(Apiaceae)、苋科(Amaranthaceae)和旋花科(Convolvulaceae)种类也较多.原产于北美洲和欧洲的种类分别有20和12种,分别占总种数的35.1%和21.0%;还有17种原产于美洲的其他区域,少数种类原产于非洲、西亚和地中海地区.在57种外来入侵植物中,草本植物有55种,非多年生植物有44种,分别占总种数的96.5%和77.2%.有18种的频度超过50%,其中加拿大一枝黄花(Solidago canadensis L.)和一年蓬[Erigeron annuus (L.) Pers.]的频度最高,分别达到96.15%和92.31%,且多度等级均属于极多级(Soc);空心莲子草[ Ahernanthera philoxeroides( Mart.) Griseb.]和白车轴草(Trifolium repens L.)的频度也均在80%以上,且多度等级也属于极多级(Soc).调查结果表明:苏州地区外来植物入侵现象比较严重.  相似文献   

12.
澳大利亚外来入侵物种管理策略及对我国的借鉴意义   总被引:32,自引:1,他引:32  
澳大利亚是一个岛状大陆,海洋运输业十分发达,通过贸易,旅游,运输等途径有意或无间引进有害外来物种的风险较大。澳大利亚政府高度重视外来入侵物种的管理工作,制定了《澳大利亚国家生物多样性保护策略》,针对外来杂草和通过压舱水载入的海洋外来入侵物种的管理制定了《国家杂草策略》,《杂草风险评价系统》和《压舱水指南》等法规和技术性文件,加强了对外来入侵物种的管理。本文简要介绍了澳大利亚外来入侵物种管理的有关策略和指南,并提出了我国在外来入侵物种管理方面的对策建议;(1)尽快建立相应的法规体系,实现外来入侵物种的依法管理;(2)加强机构建设,形成多部门的协调管理机制;(3)加强外来入侵物种管理制度的建设;(4)采取适当的引进预防,消除,控制和恢复措施;(5)开展科学研究,为外来入侵物种的管理提供科学依据;(6)制定教育和培训计划,提高公众意识。  相似文献   

13.
广州外来入侵植物   总被引:6,自引:4,他引:6  
根据野外调查及相关文献资料,初步探讨了广州市外来入侵植物的种类组成、分布生境、生长特性、危害以及来源.结果表明:广州市现有外来人侵植物73种,隶属于27科59属,其中菊科(19种)、禾本科(8种)、豆科(7种)和苋科(7种)植物占了入侵植物总种数的56.2%.生活型分析发现,在广州有分布的外来入侵植物中,陆生草本植物最多(58种),其次为灌木(10种)、水生草本(3种),乔木种类最少(2种),它们主要生长在人类干扰比较频繁的低海拔地区.另外,基于对外来入侵植物目前在野外的生长和分布状况等生态学特性进行分析,可大致将它们对本地生物多样性危害程度分为3级,其中危害严重的有11种,危害中等的有25种,危害较轻的有37种.从原产地分析来看,61种来自于热带美洲地区,占广州外来入侵植物总种数的83.6%.与国内其他地区外来入侵植物进行比较发现,广州和广西共有种数最多,有62种,然而,对已经造成严重危害的外来植物种类,在数量上广州与香港、深圳和广西相同种类较多,分别有8种、7种和6种.对广州市目前外来植物的入侵风险(潜在威胁)的评估结果表明,对一些在其它地区已经造成严重危害的外来植物,应当加强监控,防止入侵扩散并造成重大生态灾难.还对广州市外来植物入侵的主要途径及防治策略做了简要分析和说明.  相似文献   

14.
化感——外来入侵植物的“Novel Weapons”   总被引:39,自引:1,他引:39  
吴锦容  彭少麟 《生态学报》2005,25(11):3093-3097
综述了与外来植物入侵相关的理论假说。并主要介绍了从化感角度提出的“N ove lW eapons”假说(NW假说)。某些外来入侵植物能产生一些化学物质。这些物质可以发挥较强的化感作用,或者成为植物和土壤微生物之间相互作用的调节者。由于不同区域的植物群落共同进化的轨迹不同,被入侵群落的植物对这些化学物质缺乏适应性,因此,这些物质成为了外来种入侵的利器。而对外来种发源地的群落来说,由于长期的共存关系,这些物质对其伴生植物的影响相对较小。NW假说为化感作为外来植物入侵的一种机制奠定了理论基础,为外来入侵植物的防治提供了理论依据,但作为一种较新的理论假说,还需要更多的实验研究加以支持。  相似文献   

15.
黑龙江省外来入侵植物的种类组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郑宝江  潘磊 《生物多样性》2012,20(2):231-234
近年来,黑龙江省外来入侵植物种类呈逐渐增多趋势。为摸清本地区外来入侵植物状况,我们于2008年6月至2010年10月对原产地在国外、已经在黑龙江省内自然或半自然生态系统建立种群、威胁或者破坏当地经济和生态环境的植物种类(包括种下分类单位)进行了全面调查。根据实地调查和文献资料,我们给出了目前黑龙江省外来入侵植物名录,对它们的原产地、引入途径以及区系成分等进行了分析。黑龙江省目前共有外来入侵植物41种,隶属于17科35属,以菊科种类为最多,有12种,占外来入侵植物总种数的29.3%,并且它们以草本植物为主,共39种,占95.1%。从来源地来看,来自美洲、欧洲的种类分别为22种和14种,占外来入侵植物总种数的53.7%和34.2%。从传入途径看,基本上为有意或无意引入(40种,占97.6%)。本区外来入侵植物属的区系成分共包括9个分布区类型,其中温带成分占明显优势,共17属,占68.0%。根据对黑龙江省外来植物的入侵现状及有效防治进行的探讨,我们建议实行具有地域特色的外来物种引进风险评估制度。  相似文献   

16.
庐山外来植物物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生物入侵正日益成为普遍关注的生态环境问题.在庐山野外调查的基础上,再结合庐山植物引种记录资料的分析,发现庐山引入的2285种植物中,有1301种是室外栽培的,其中有127种82属35科逸为野生,成为庐山的外来物种.通过对这127种外来物种从物种组成、生活型、引入时间和方式、原生地和入侵性进一步分析,可以看出:外来物种主要由菊科、玄参科、禾本科、石竹科和苋科组成,这5科含种数占到总种数的63%;外来物种绝大多数为草本植物,含114种,占总种数的86.76%;原生地主要来源北美洲、其次是欧洲和亚洲,大部分是有意引进,引种目的主要用于观赏,其次是药用;在庐山127种外来物种中,有70种是列于中国100主要外来入侵物种,可见其入侵性还是很强.  相似文献   

17.
植物功能性状与外来植物入侵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揭示影响外来植物入侵性的功能性状及其生态机制是入侵植物生态学的核心任务之一。本文综述了植物功能性状与外来植物入侵性的研究进展, 通过分析植物功能性状对外来植物入侵的贡献以及外来植物的不同入侵阶段对其功能性状的需求, 探讨植物功能性状与外来植物入侵的相关性及其入侵机理。迄今研究较多的影响外来植物入侵性的功能性状主要包括形态性状、生长性状、生理性状、繁殖性状、种子性状、克隆性状、表型可塑性和遗传变异等。这些功能性状对外来植物入侵的贡献随着入侵阶段的不同而变化。在传播到达阶段, 种子性状对入侵具有重要影响; 在定居建群阶段, 与植物抗逆性和适应性相关的生理性状和繁殖性状发挥主要作用; 在扩散入侵阶段, 克隆性状和影响植物竞争能力的生理性状对植物成功入侵具有重要贡献。由于植物入侵性是其功能性状和环境因素互作的结果, 且功能性状的作用随环境因素和入侵阶段不同而异, 因此, 结合外来植物入侵阶段, 并考虑功能性状与环境因子的互作, 是入侵生物学中植物功能性状研究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8.
外来植物入侵的化感作用机制探讨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在最近的几十年,在全球范围内的外来植物入侵的频率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所以对其入侵机制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目前,已有几种假说从不同的侧面解释外来植物的成功入侵。本文在综述前人工作基础上,从化感作用的角度解释外来植物入侵,并给出解释模式。由于本土动植物对某些外来植物释放的化感物质比较敏感,外来植物可以利用它的“化学武器”与本土植物竞争,抵御植食性动物的取食和病源菌的感染,从而在与本土物种的相互干扰中占据优势,实现成功入侵。进一步从理论和应用的角度探讨了化感作用作为外来植物入侵的机制给我们的启示,并对今后这方面研究提出几点建议和看法。  相似文献   

19.
不受欢迎的生物多样性:香港的外来植物物种   总被引:44,自引:2,他引:44  
香港早在19世纪中叶开始就有外来植物入侵的记录,迄今为止,已发现多达238种已归化的外来或怀疑为外来的植物,其中又以薇甘菊(Mikania micrantha)、五爪金龙(Ipomoea cairica)、假臭草(Eupatorium catarium)、大黍(Panicum maximum)等最常见,外来植物最常见于受人为干扰的生境,例如荒废农田及路旁等,而较少在天然林地生境及贫瘠的灌草丛中发现,外来植物的对本地生态系统的影响主要局限于低地生境,它们常形成单优种群,减少了生境及贫瘠的灌草丛中发现,外来植物对本地生态系统的影响主要局限于低地生境,它们常形成单优种群,减少少了生境及动植物的多样性,外来动物对香港原生植物影响最大的是于20世纪70年代入侵的松树线虫(Bur-saphelenchus xylophilus)。外来的脊椎动物也有可能对香港的植物被演替产生影响,目前香港的外来植物当中,有些在大陆较少分布或没有记录,作为华南最大的港口,香港对外来物种的引入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因此制定控制外来种在香港及华南地区的引入及传播的政策及措施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20.
【目的】全面掌握成都市外来入侵植物的种类特征、起源、区系成分和危害情况等特征,为相关部门制定管理策略和及早采取应对措施提供依据。【方法】以实地调查为主,结合标本及文献研究的方式获得成都市外来入侵植物的种类和分布信息,根据其在野外的生长和分布状况进行评估及划分危害等级,并进行植物区系分析。【结果】成都市现有外来入侵植物158种(亚种、变种),隶属42个科110个属,其中种类最多的3个科分别是菊科(36种)、豆科(17种)及禾本科(13种),合计占比41.77%;种类最多的属是苋属(8种),占比5.06%。原产地分析结果表明,有101种来自美洲地区,占比63.92%。从危害等级分析来看,其中19种为恶性入侵种(1级),32种为严重入侵种(2级),20种为局部入侵种(3级),41种为一般入侵种(4级)以及46种为有待观察种(5级)。植物区系分析结果显示,成都市外来入侵植物属的分布类型主要为泛热带分布、热带亚洲及热带美洲间断分布和世界分布。【结论】成都市地区的外来入侵植物种类明显增多,扩散趋势已加剧。根据上述入侵现状,本文对成都市地区防范外来植物入侵提出了以下4点防控建议:建立外来入侵植物风险评价体系,开展防控和利用技术研发,谨慎引种以及加强科普教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