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铜陵有色某高硫难选铜矿石铜品位为0.72%、硫品位为19.4%;矿石中铜主要以黄铜矿形式存在,其次为斑铜矿、铜蓝、黝铜矿以及辉铜矿等;硫矿物绝大部分为白铁矿,另有微量的黄铁矿、磁黄铁矿等。为开发利用该矿石,对其进行了选矿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磨矿细度为-0.074 mm占75%条件下,以石灰为抑制剂、丁黄药和BK-301为捕收剂、2#油为起泡剂经1粗1扫选铜,铜粗精矿再磨至-0.044 mm占91.9%后经3次铜精选,铜扫选尾矿以硫酸为p H调整剂、硫酸铜为活化剂、丁黄药为捕收剂、2#油为起泡剂选硫,获得了铜品位为18.78%、回收率为87.76%的铜精矿和硫品位为39.55%、回收率为79.29%的硫精矿。  相似文献   

2.
某次生富集带硫铁矿含 S 28. 73%、Cu 0. 61%。 该矿金属矿物以黄铁矿和白铁矿为主,含少量的铜蓝、 辉铜矿、蓝辉铜矿、黄铜矿、黝铜矿、斑铜矿等含铜矿物;脉石矿物以石英和方解石为主。 对该矿进行铜物相分析,铜矿 物以硫酸铜为主,其次为次生硫化铜及少量原生硫化铜。 硫酸铜遇水易溶解,产生大量铜离子,在浮选过程中会活化 黄铁矿造成铜硫分离困难。 同时次生铜矿物不仅易于过磨而增加铜在尾矿中的损失,而且容易罩盖在黄铁矿表面造 成铜硫分离更加复杂。 为了更好地回收该矿中的铜,试验采取水洗+铜优先浮选的方案,通过水洗优先回收硫酸铜中 的铜,再对水洗浸渣进行铜优先浮选,回收硫化铜矿物。 研究结果表明:① 对该矿进行水洗试验,能有效地回收硫酸 铜中的铜,铜回收率为 47. 30%;② 水洗浸渣在磨矿细度为-0. 074 mm 占 70%、石灰用量为 3 000 g / t、硫化钠用量为 3 000 g / t、水玻璃用量为 3 000 g / t、亚硫酸钠用量为 1 800 g / t、BK404 用量为 30 g / t 的条件下,进行闭路浮选流程处 理,最终获得铜精矿 Cu 品位 14. 45%,Cu 回收率 46. 94%;硫精矿 S 品位 46. 10%,S 回收率 96. 22%。 通过试验研究, 该矿铜硫矿物均得到合理回收,研究结果为该类型铜矿资源的有效回收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3.
金川矿床矿物共生关系复杂,伴生元素多.本文从主要含铜矿物黄铜矿与方黄铜矿、镍黄铁矿与黄铜矿的微晶结合体、墨铜矿等的选矿工艺特性入手,介绍了提高铜指标的试验研究和生产指标,通过对影响金川矿床铜选别指标的原因分析,提出了今后提高铜选别指标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4.
为解决铜离子废水的污染问题,以湖北某碳酸盐型铜尾矿为原料,通过搅拌磨机械活化方式进行了以废治废可行性研究,并对机械活化可能引发尾矿泥化的问题和可能释放尾矿中金属离子的问题进行了论证,最后通过XRD技术分析了铜离子的去除机理。结果表明:①在机械活化作用下,湖北某碳酸盐型铜尾矿可以有效去除模拟废水中的铜离子。当尾矿添加量与铜离子(由硝酸铜提供)的质量比为18∶1、模拟废水铜离子初始浓度为100 mg/L、反应时间为60 min情况下,铜离子去除率达99.83%。该铜尾矿对硫酸铜型含铜模拟废水的处理效果明显好于硝酸铜型模拟废水。②由于机械活化与实际磨矿过程的强度存在明显差别,因此,机械活化没有造成铜尾矿粒度的明显变化;同时活化后的矿浆中金属离子的浓度非常低,因此,机械活化也不存在释放金属离子的问题。③铜尾矿处理模拟含铜废水过程中,起主要作用的是方解石,机械活化加速了方解石的溶解与电离,其产生的碳酸根离子发生水解进而引起矿浆pH值的升高,最终使铜离子发生沉淀反应。对于硫酸铜型模拟废水而言,生成的沉淀主要为一水铜蓝矾;对于硝酸铜型模拟废水而言,生成的则是无定型状态的铜矿物。  相似文献   

5.
<正> 在浮选过程中,铜离子对于黄铁矿等硫化物浮游性的影响是非常显著的,而根据铜的地球化学特点,这些硫化矿物在氧化过程中硫酸铜的生成又是难以避免的,这就必然给选矿工艺带来很多困难。如江西某铜矿选矿试验研究表明,该矿石原矿品位高,铜矿物主要为次生硫化铜,理应获得高质量的铜  相似文献   

6.
某地铜矿石湿法提取硫酸铜工艺试验硫酸钢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和农药,用途十分广泛,随着经济及科学技术的发展,铜的需求量日趋增加,开发利用含铜矿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湿法生产硫酸铜的方法主要有氨法和酸法,氨法具有选择性高的优点,但氨的回收是个大问题,本...  相似文献   

7.
智利国有的Codelco公司宣布.新发现3座铜矿。第一座铜矿为位于智利北部的Mocha铜矿,铜矿石储量大约4.50亿t,平均含铜0.5%。第二座铜矿为位于巴西的Boa Esperanza矿.勘探结果将于年底公布。第三座铜矿位于智利.公司称目前不能提供该矿的更为详细的信息。  相似文献   

8.
<正> 二氧化硫浸出-浮选工艺包括用二氧化硫的饱和水溶液浸出大部分的氧化铜矿物;浸出液加温,使其生成亚硫酸铜-亚硫酸钙沉淀;浸出渣进行浮选,回收其中的硫化铜矿物及剩余的氧化铜矿物。该工艺处理汤丹难选氧化铜矿石的铜总回收率93.98%,铜精矿品位27.84%,最终尾矿含铜0.028%。  相似文献   

9.
含铜废料及氧化铜矿制备硫酸铜的工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综述了国内外利用含铜废料及氧化铜矿制备硫酸铜的方法 ,并就其工艺及经济性进行了定性评价  相似文献   

10.
乳化液膜处理铜矿山含Cu2+废水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实验的基础上,研究了乳化液膜处理铜矿山含Cu^2 废水时的最佳膜相组成及其操作条件。研究结果表明,M6401-L113A-煤油-H2SO4乳化液膜体系能有效地提取铜矿山含铜废水中的Cu^2 ,处理后的铜矿山含Cu^2 废水完全符合环保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11.
从生产原料的角度出发综述了氯化亚铜的生产工艺,指出为适应氯化亚铜不断增长的需求,在提高产量的同时还应重视高质量、高活性氯化亚铜的生产.  相似文献   

12.
针对转炉烟尘成分组成,提出利用电解铜废液浸出烟尘制备硫酸铜和硫酸锌的工艺路线。主要考察了电解铜废液用量、浸出温度、浸出时间对烟尘中铜、锌浸出率的影响;获得的浸出液含砷较高,采用加石灰乳沉砷,经过过滤、洗涤,获得含铜、锌溶液;用ZJ988萃取铜,实现铜和锌分离,反萃液和萃余液用浓缩结晶分别获得硫酸铜和硫酸锌产品。该工艺不仅可利用烟尘中的铜和锌,而且利用电解铜废液中的硫酸,实现铜冶炼厂转炉烟尘和电解铜废酸高效综合利用。  相似文献   

13.
磁化浮选铜冶炼废渣中铜及其它有价金属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某有色金属公司铜冶炼废渣的特点,开展了利用浮选方法进一步回收其中的铜、金和银等有价金属的研究工作.探索了不同捕收剂对废渣中铜及金、银网收的影响,进行了中矿再磨再选、载体浮选、磁场强化浮选等工艺方案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磁场条件下采用高效铜组合捕收剂(丁黄药+Z-200)和组合抑制剂(石灰+Na2S)及合理的工艺流程能获得含铜16%以上的铜精矿,可进一步回收其中的有价金属.铜冶炼废渣的进一步利用不但能为矿山提供新的资源,减少环境污染,而且对矿山盘活固定资产和闲置设备及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废旧电脑主板中Cu、Al的湿法浸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首先采用电选对破碎后的电脑主板实现金属与非金属的分离, 其中金属导体产率为25%, 非金属产品产率为75%。然后以硫酸和双氧水为反应试剂, 从电选的金属产品中浸出铜和铝, 考察了浸出时间、硫酸和双氧水用量、浸出温度等工艺条件对反应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固液比为1∶100, 浸出时间为4 h, 双氧水用量为0.2 mol, 硫酸用量为0.5 mol, 温度为70 ℃, 铜的浸出率可达到100%, 铝的浸出率可达到97.5%, 实现了资源的再生利用。  相似文献   

15.
不溶性淀粉黄原酸酯在处理含铜废水中的应用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邓再辉 《矿冶工程》2003,23(3):44-45,48
用不溶性淀粉黄原酸酯(ISX)处理含铜废水,探讨了ISX用量、反应液pH值、反应时间等因素对铜离子去除率的影响。实验表明,当ISX加入量为理论加入量的1.4倍时,在室温搅拌反应40min,Cu^2 的去除率可达97%以上,处理后的废水中Cu^2 浓度小于0.2mg/L。  相似文献   

16.
为验证部分掘进废石用于充填的适用性,通过广泛的配比试验,展开废石替代部分戈壁集料作为充填骨料的相关研究,从技术经济方面论述废石的适用性,实验数据与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添加废石后充填体强度不及粗骨料完全采用戈壁集料的强度,添加的废石有一定泥化、开裂和软化现象,对充填体强度产生了负面影响,因此不宜采用废石作为充填骨料。  相似文献   

17.
阿舍勒铜矿充填材料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验证部分掘进废石用于充填的适用性,通过广泛的配比试验,展开废石替代部分戈壁集料作为充填骨料的相关研究,从技术、经济方面论述废石的适用性。试验数据与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添加废石后充填体强度不及粗骨料完全采用戈壁集料的强度,添加的废石有一定的泥化、开裂和软化现象,对充填体强度产生了负面影响,因此不宜采用废石作为充填骨料。  相似文献   

18.
颜秀灵  套格图 《铀矿冶》2016,(2):124-131
选取聚合氯化铝(PAC)、聚合氯化铁(PFC)、六水合硫酸亚铁(FS)和聚丙烯酰胺(PAM)等4种常用混凝剂,采用正交试验,以CODcr、SS、Cu2+去除率作为评价指标,以Microsoft Excel 2013程序和SPSS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回归分析,研究了不同混凝剂处理铜矿废水的效果及最佳混凝条件。结果表明:在以上混凝剂中PFC的混凝效果最佳,而FS的混凝效果最差;最佳的混凝条件为废水调整pH值至7.50,每L废水投加PFC 300mg、PAM 14mg,其CODcr、SS和Cu2+去除率均达94%以上;废水的pH值对混凝效果的影响最大。  相似文献   

19.
液膜萃取法处理含铜废水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探讨了以N902作流动载体, Mx-1作表面活性剂制备的乳化液膜对某治污厂含铜废水的处理情况。研究了内相酸浓度、载体用量、表面活性剂用量、油内比、乳水比、外相初始pH值等因素对铜萃取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 当载体浓度(体积分数, 下同)3%、表面活性剂浓度5%、油内比1∶1、内相酸浓度2 mol/L、废液初始pH值大于4、乳水比1∶5时处理含铜废水, Cu2+的萃取率可达95%以上, Cu2+的富集浓度可达14 800 mg/L。而且该乳化液膜稳定性好, 溶胀小, 乳水分离快, 破乳容易。  相似文献   

20.
泥型废弃铜矿的细菌浸出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细菌对Cu2+、Fe2+离子的耐受性能及其氧化活性, 对泥型废弃矿进行了细菌浸出研究。结果表明, 细菌对Cu2+、Fe2+有较强的耐受性能, 但要保持其高效的氧化活性, 其浓度应分别控制在2 g/L和4 g/L以内。泥型废弃矿经脱泥处理后, 采用柱浸和堆浸法, 50 d后铜的浸出率高达62.2%和65.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