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胜海 《中国药业》2011,20(21):69-70
目的 观察阿卡波糖联合甘精胰岛素治疗口服药物治疗效果不理想的2型糖尿病的效果.方法 选择80例单纯口服降糖药治疗效果不理想的2型糖尿病患者,采用阿卡波糖联合甘精胰岛素治疗3个月,比较治疗前后患者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2 h 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以及低血糖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患者FBG,2 h PG,HbA1C均明显降低(P<0.05):治疗过程中,共有5例次发生轻度低血糖,均未出现意识障碍等严重低血糖反应;治疗3个月后FBG,2 h PG,HbA1C达标率分别为93.75%,80.00%,70.00%.结论 阿卡波糖联合甘精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可良好控制血糖,且低血糖发生率较低.  相似文献   

2.
目的:甘精胰岛素联合阿卡波糖治疗对老年糖尿病的疗效。方法:对32例单独使用阿卡波糖血糖控制欠佳的老年糖尿病患者,睡前予甘精胰岛素治疗,比较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PG2h)、糖化血红蛋白(HbA)的变化。结果:治疗后FBG、PG2h、HbA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且低血糖发生少。结论:两种药物联合治疗,安全、有效、方便,易被老年患者接受。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地特胰岛素联合阿卡波糖治疗2型糖尿病(T2DM)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我院66例2型糖尿病患者,地特胰岛素每晚睡前皮下注射,同时给予阿卡波糖150mg/d,分3次于餐时服用,共治疗4周。治疗前后各查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 PG)、糖化血红蛋白(GHbA1)、胆固醇(TCH)、三酰甘油(TG)1次。观察4周后的化验指标变化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中发现低血糖事件2例,5例患者有轻度的消化道反应,主要表现为腹胀、腹泻,均能耐受,无其他不良反应发生。结论糖尿病患者应用地特胰岛素联合口服阿卡波糖治疗2型糖尿病效果更好,低血糖事件发生率低,患者受益更多。  相似文献   

4.
余天强 《中国药师》2016,(11):2081-2082
摘 要 目的:评价地特胰岛素联合阿卡波糖对老年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60例老年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Det组(地特胰岛素联合阿卡波糖治疗)和NPH组(低精蛋白锌胰岛素联合阿卡波糖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2h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变化,观察两组低血糖、心绞痛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两组FBG、2hBG、HbA1c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但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et组低血糖及心绞痛发生率均明显低于NPH组(P<0.05)。结论:地特胰岛素联合阿卡波糖治疗老年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疗效确切,且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初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使用重组甘精胰岛素联合阿卡波糖治疗的效果。方法选择20例初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经甘精胰岛素联合阿卡波糖治疗12周,比较治疗前后患者的空腹血糖(FBG)、餐后2小时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体质量指数(BMI)、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20例患者治疗后各时段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均明显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无明显体质量增加,低血糖事件发生率低。结论使用重组甘精胰岛素联合阿卡波糖治疗初诊断2型糖尿病血糖控制良好,HbA1C达标,不良反应发生率低,患者依从性好。  相似文献   

6.
扈峻峰 《海峡药学》2013,25(5):115-116
目的观察阿卡波糖联合地特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150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联合组和对照组,分别采用口服阿卡波糖+皮下注射地特胰岛素和单纯口服阿卡波糖治疗,疗程3个月。观察两组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PG),评价两组血糖达标率和低血糖发生率。结果两组治疗后FPG、2hPG和HbA1c都明显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FPG、2hPG和HbA1c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血糖达标率为80.56%,高于对照组的51.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低血糖发生率分别为6.94%和20.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卡波糖联合地特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能明显降低血糖,提高血糖达标率,并且低血糖发生率低,适合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预混胰岛素类似物血糖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改用长秀霖加阿卡波糖治疗的有效性,安全性。方法将我院入选的60例使用门冬胰岛素30效果欠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改用睡前长秀霖加餐时阿卡波糖治疗。记录调整治疗前,后1个月,3个月,6个月FBG,2hPG,HbA1c,体质量,BMI,胰岛素剂量,低血糖事件等。结果治疗24周后,两组FBG,2hPG,HbA1c,胰岛素剂量较前均明显下降(P<0.05)。且长秀霖加阿卡波糖低血糖发生率低,并无夜间低血糖事件。结论长秀霖加阿卡波糖治疗门冬胰岛素30控制血糖欠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良好,低血糖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地特胰岛素联合阿卡波特治疗口服降糖药物疗效不佳的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62例,给予地特胰岛素联合阿卡波糖口服治疗12周,比较治疗前后FPG、2hPG、HbA1c、体质量情况及低血糖发作情况。结果治疗后,FPG、2hPG及HbA1c均显著下降(P<0.05);治疗前后体质量变化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期间有3例低血糖发生,无夜间低血糖及严重低血糖事件发生。结论对于口服地特胰岛素治疗的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而言,疗效不佳,可采取联合阿卡波糖进行治疗,这不仅有助于预防低血糖,避免体质量过度减少,而且用药方便,易携带,这对改善预后,维持血糖稳定有着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甘精胰岛素联合阿卡波糖治疗2型糖尿病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金红  邓红玲 《河北医药》2012,34(3):333-334
目的 探讨甘精胰岛素联合阿卡波糖治疗2型糖尿病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确诊为2型糖尿病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38例,采用预混胰岛素(诺和灵30R)治疗,治疗组42例,采用甘精胰岛素联合阿卡波糖治疗,治疗12周,观察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2 h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体重指数(BMI)、血糖达标时间、低血糖事件发生率、胰岛素每天用量等指标.结果 2组经过12周治疗后,FBG、2 hBG、HbA1c指标均较治疗前有显著改善(P<0.05),FBG、2 hBG、HbA1c各指标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MI指标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血糖达标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胰岛素每天用量、低血糖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甘精胰岛素联合阿卡波糖治疗2型糖尿病可显著改善血糖,降低血糖发生率低,且可减少胰岛素用量,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和借鉴.  相似文献   

10.
地特胰岛素联合阿卡波糖治疗2型糖尿病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观察地特胰岛素联合阿卡波糖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32例经预混精蛋白生物合成人胰岛素治疗血糖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采用地特胰岛素每天1次注射,联合阿卡波糖,每天3次口服,治疗12周,采用自身对照,观察治疗前后三餐前、三餐后、睡前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体质量指数(BMI)变化及低血糖发生情况、患者治疗依从性和满意率.结果 治疗后三餐前、三餐后及睡前血糖、HbA1c均比治疗前明显下降(t=11.212、14.997、10.863、17.950、11.108、14.034、12.422、22.764,均P<0.01),日间低血糖发生率3.1%,无夜间症状性低血糖发生,BMI有所下降,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患者治疗依从性、满意率均较治疗前提高(x2=10.255、9.143,均P<0.01).结论 地特胰岛素联合阿卡波糖可有效控制血糖,低血糖发生率低,不增加体质量,患者依从性好,满意度高.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预混胰岛素(诺和灵30R)联合阿卡波糖(拜唐苹)治疗2型糖尿病血糖控制的达标情况。方法:将确诊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两组,分别给予预混胰岛素(诺和灵30R)联合阿波卡糖(拜唐苹)治疗与单用预混胰岛素(诺和灵30R)治疗做对照,观察血糖控制达标情况等。结果:治疗12周后,联合治疗组餐后2小时血糖(2hPG)达标明显优于对照组,空腹血糖(FPG)和糖化血红蛋白(HbA1c)达标无差异,低血糖事件联合治疗组明显少于对照组。结论:胰岛素联合阿卡波糖治疗2型糖尿病,相较于单用胰岛素治疗,能更好地控制餐后血糖,低血糖事件明显减少,体重变化明显要小。  相似文献   

12.
唐平  李红辉  覃国珍 《中国药师》2008,11(6):699-700
目的探讨门诊首次诊断2型糖尿病人应用胰岛素治疗的方法.方法42例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分别应用甘精胰岛素联合阿卡波糖和门冬胰岛素治疗12个月,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空腹血糖、餐后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bA1c)、低血糖发生率.结果两组血糖和HbA1c均下降,两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但甘精胰岛素组低血糖发生较少.结论对于门诊初发2型糖尿病人,应用甘精胰岛素联合阿卡波糖能良好控制血糖,且低血糖发生率较低.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甘精胰岛素联合阿卡波糖对初发2型糖尿病的疗效及对胰岛β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40例新诊断的2型糖尿病患者采用甘精胰岛素联合阿卡波糖治疗,观察治疗12周后患者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和空腹C肽(FCP)、餐后C肽(PCP)变化,并记录患者体重的变化、甘精胰岛素和阿卡波糖用量及低血糖发生次数。结果治疗后患者FBG、睡前血糖、2hPG、HbA1C、FCP和PCP均明显降低(P〈0.05),且在整个治疗过程中,仅发生轻度低血糖2次。治疗12周后FBG、2hPG、睡前血糖和HbA1C达标率分别为97.5%(39例)、65.0%(26例)、77.5%(31例)和80.0%(32例)。结论甘精胰岛素联合阿卡波糖能有效地控制血糖,且可以改善胰岛β细胞功能、低血糖发生率低,是一种较为理想联合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分析2型糖尿病患者接受甘精胰岛素联合阿卡波糖治疗干预的疗效。方法 200例2型糖尿病患者,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10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阿卡波糖治疗,观察组患者行甘精胰岛素联合阿卡波糖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血糖指标[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 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4.00%,高于对照组的6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FPG、2 h PG、HbA1c水平分别为(6.22±2.01)mmol/L、(8.63±2.94)mmol/L、(6.01±1.98)%,对照组分别为(8.27±2.05)mmol/L、(10.62±3.02)mmol/L、(8.10±2.10)%。两组FPG、2 h PG、HbA1c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00%,低于对照组的1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2型糖尿病给予其甘精胰岛素联合阿卡波糖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各项血糖水平,减少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用药安全指数较高,有效提升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甘精胰岛素联合阿卡波糖治疗2型糖尿病(T2DM)的疗效及对胰岛B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88例T2DM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4例。对照组应用阿卡波糖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甘精胰岛素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血糖控制情况、治疗后胰岛B细胞功能指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2 h PBG)、日内平均血糖波动幅度(MAGE)、糖化血红蛋白(HbA1c)、体质量指数(BM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FBG、2 hPBG、MAGE、HbA1c、BMI均较本组治疗前显著下降,且观察组下降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稳态模型胰岛B细胞分泌指数(HOMA-β)为(48.79±8.3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42.82±7.27)%,稳态模型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为(1.29±0.49)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06±0.5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甘精胰岛素联合阿卡波糖治疗T2DM相比单一使用阿卡波糖疗效更佳,且对胰岛B细胞功能有积极影响,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地特胰岛素联合格列美脲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方法 60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为地特胰岛素联合格列美脲组,B组为生物合成人胰岛素注射液(NPH)联合格列美脲组。观察两组患者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2h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胰岛素用量、低血糖发生率。结果两组治疗后,FBG、2hBG、HbA1c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二者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胰岛素用量、低血糖发生率明显低于B组(P<0.05)。结论地特胰岛素联合格列美脲降糖效果好,低血糖发生率低,安全方便。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甘精胰岛素联合阿卡波糖治疗初发2型糖尿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探讨长期有效的控制血糖至达标的治疗策略。方法 107例新诊断的2型糖尿病患者采用甘精胰岛素联合阿卡波糖治疗,观察治疗10周后患者HbA1c、FPG、INS0h、PPG2h、WBC、RBC、HB、PLT、ALT、AST、TBIL、Cr、BUN的变化,并记录不良反应发生的情况。结果 HbA1c、FPG、PPG2h在治疗后比治疗前均有明显降低,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患者治疗前后的血常规、肝肾功能指标均没有显著改变,相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107例患者在治疗过程中有14位出现轻微低血糖情况,不良事件发生率为13.1%。结论甘精胰岛素联合阿卡波糖可以有效治疗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依从性、耐受性好,不良反应轻微。  相似文献   

18.
张敏华  吴金锴 《海峡药学》2011,23(2):139-140
目的探讨地特胰岛素联合阿卡波糖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50例初次诊断的2型糖尿病患者采用地特胰岛素和阿卡波糖联合治疗,观察治疗20周前后的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C肽(FCP)、餐后C肽(PCP)含量变化、治疗达标情况和低血糖反应。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治疗20周后患者的FCP、PCP均明显升高(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20周后患者FBG、2hPG和HbA1C均明显降低(P〈0.05)。治疗20周后FPG达标率为100.0%(50/50)、2hPG达标率为94.0%(47/50)、HbA1C达标率为90.0%(45/50),仅发生轻度低血糖2人次。结论地特胰岛素联合阿卡波糖治疗2型糖尿病,血糖达标率高,低血糖发生率低,治疗依从性好,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陈华 《海峡药学》2008,20(12):132-133
目的探讨甘精胰岛素联合阿卡波糖治疗单纯口服降糖药治疗效果不理想的2型糖尿病的疗效及对胰岛β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50例单纯口服降糖药治疗效果不理想的2型糖尿病患者采用甘精胰岛素联合阿卡波糖治疗.观察治疗12周后患者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IC)和空腹C肽(FCP)、餐后2hC肽(PCP)变化,并记录患者体重的变化及低血糖发生次数。结果治疗后患者FBG、2hPG、HbA1C、FCP和PCP均明显降低(P〈0.05),且治疗过程中共出现4例次发生轻度低血糖事件,未出现意识障碍等严重低血糖反应。治疗12周后FBG、2hPG和HbA1C达标率分别为96.0%(48例)、68.0%(34侧)和64.0%(32例)。结论甘精胰岛素联合阿卡波萜能有效地控制血糖,且可以改善胰岛β细胞功能,低血糖事件发生率低,患者依从性好.是一种较为理想联合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消渴丸联合阿卡波糖治疗老年糖尿病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符合标准的DPN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50例和治疗组50例,在糖尿病基础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口服阿卡波糖,治疗组口服消渴丸和阿卡波糖,疗程3个月,观察2组患者疗效。结果 2组患者治疗后FBG、PG2h、HbA1c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低血糖发生少,但治疗组较对照组疗效更加显著,组间差异显著(P<0.01)。结论消渴丸联合阿卡波糖治疗老年糖尿病临床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