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 分析泰安市2015—2021年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流行病学特征,为提出相应预防措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收集2015—2021年泰安市通过“国家食源性疾病暴发监测系统”上报的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并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2015—2021年共报告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375起,发病1 943人,住院279人,无死亡,发病人数在30人以下的事件365起(97.33%)。第二、三季度是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的高发季节,事件数共298起,占79.47%。发生在餐饮服务场所的事件数和发病人数最多,分别占53.33%(200/375)和69.58%(1 352/1 943),其次为家庭,事件数和发病人数分别占41.07%(154/375)和21.62%(420/1 943)。致病因子不明的事件数最多,占89.87%(337/375)。已查明致病因子的事件中,微生物性和化学性一样多,均占39.47%(15/38);化学性事件中,8起因家庭自种韭菜中的农药残留引起,6起为餐饮服务场所的亚硝酸盐中毒。结论 应强化对餐饮服务场所的监管和从业人员食品卫生基础知识的培训,同时,加强家庭食品安全知识的宣传力度,对家庭自种韭菜中农药使用进行技术指导。提升流行病学调查和实验室检验能力,提高病因的查明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 描述中国大陆学校食源性疾病暴发的流行病学特征,并提出针对性预防措施。方法 对2010—2020年国家食源性疾病暴发网报告的全国学校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 2010—2020年全国共报告学校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2 101起,累计发病44 510例,住院15 193例,死亡6例。平均每起事件的发病人数为21例。50.9%(1 069/2 101)的暴发未确定致病因素,21.2%(446/2 101)的暴发事件未确定原因食品。微生物性因素引起的暴发事件数最多,占已知病因暴发事件65.7%(678/1 032);引起死亡的暴发事件首要因素是化学性因素,占总死亡人数的83.3%(5/6)。金黄色葡萄球菌及其肠毒素和蜡样芽孢杆菌是最常见的病原体,分别占已知病因暴发报告的14%(145/1 032)和13%(135/1 032)。最常见的原因食品为肉类食品(9.2%,194/2 101)、误食有毒植物(8.8%,184/2 101)和米面食品(8.1%,171/2 101);9月是高发月份(20.2%,425/2 101);暴发中的原因食品受污染的环节主要为制备食品时加热温度或时间不充分,或者误食误用有毒动植物、化学物质,以及对食物储存不当。结论 学校和食品安全管理相关部门应加强食品安全指导及监督管理,定期对食堂从业人员进行培训,针对中小学生开展食品安全宣传教育,各部门紧密合作,加强现场卫生学调查。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保山市2018—2022年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的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全市食源性疾病预防和控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2018—2022年保山市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进行描述性分析及统计学分析。结果:2018—2022年共报告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259起,发病1 362人,死亡8人,罹患率13.98%。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以6—8月为发病高峰,共报告167起(64.48%)。毒蘑菇中毒报告起数和死亡人数占总数的47.88%和75.00%。家庭、餐馆、学校和农村宴席是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的主要场所,家庭报告190起(73.36%),死亡8人(100%);农村宴席平均每起事件发病人数高于其他场所。食用毒蘑菇(99起)和有毒动植物(44起)是致病的主要原因。微生物因素引起的发病人数(453例)居首。结论:2018—2022年保山市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主要发生在夏季,家庭为主要暴发场所,毒蘑菇中毒是致死率最高的致病因素。应加强卫生监管,有针对性地开展预防野生菌及微生物食物中毒健康教育,采取适当的干预措施可有效降低发病数和死亡数,降低食源性疾病的负担。  相似文献   

4.
目的 对2015年江苏省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的流行病学特征进行分析,提出防控措施和策略。方法 对2015年国家食源性疾病暴发报告系统上报的77起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进行分布研究。结果 2015年共发生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77起,累计发病1111人,其中死亡6人。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的主要发病时间是7-9月;饮食服务单位是发生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的主要场所, 其次依次为集体食堂、家庭和农村宴席;微生物是引起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发生的主要致病因素;除不明原因外引起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的主要原因食品是动物类食品。结论 加强对高发季节、高发因素、高发场所的食品安全监管,针对性加强毒蕈中毒的食品安全教育,提高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的流行病学调查能力,是预防和控制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5.
目的 了解2010—2020年中国大陆由生熟交叉污染导致的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的流行病学特征,为有效防控生熟交叉污染食源性疾病暴发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2010—2020年国家食源性疾病暴发监测系统报告的食物加工环节为生熟交叉污染导致的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分析其流行病学特点。结果 2010—2020年国家食源性疾病暴发监测系统报告生熟交叉污染导致的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667起(1.85%),发病11 766例,死亡4例;高发季节为第二、三季度;高发地区为南方地区;发生场所以餐饮服务场所(66.4%,443/667)和集体食堂(22.6%,151/667)为主;原因食品(除去不明食品、多种食品、混合食品)主要为肉类(26.2%,175/667)和水产类食品(14.1%,94/667);致病微生物及毒素是导致生熟交叉污染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的主要致病因素,排在前3位的是副溶血性弧菌、沙门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及其肠毒素;副溶血性弧菌事件的高危食品是水产类(55.1%,75/136)和肉类(37.5%,51/136);沙门菌事件的高危食品为肉类(62.2%,46/74);主要致病因子有地域性差异,其中华东、华南、西南地区副溶血性弧菌污染事件(χ2=26.3,P<0.001)和沙门菌事件(χ2=18.3,P<0.001)的构成比有差异。结论 生熟交叉污染食源性疾病事件是不容忽视的重要食品安全问题,在高温季节和南方地区,尤其要加强餐饮服务场所和集体食堂制备动物类食品时的卫生管理和食品从业人员的操作规范、微生物性食源性疾病的认知培训。  相似文献   

6.
目的 了解2010—2020年中国大陆有毒动植物性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的发生规律及流行病学特征,为预防和控制有毒动植物性食源性疾病事件的发生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整理2010—2020年报告的有毒动植物性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资料,建立数据库,并按发生时间、发生场所、致病原因、致病因子污染环节(引发因素)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有毒动植物性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5 244起,发病37 610人,死亡271人。第二季度为发病高峰,事件数、发病人数分别占全年总数的35.37%(1 855/5 244)和31.18%(11 727/37 610)。植物性4 794起,发病34 482人,死亡222人;动物性450起,发病3 128人,死亡49人。致病原因前3位依次为植物凝集素及皂素(37.49%,1 966/5 244)、乌头碱(8.28%,434/5 244)、桐子酸(6.24%,327/5 244);发生场所主要为家庭、单位食堂;引发因素主要是误食误用、未充分煮熟煮透。结论 有毒动植物性食源性疾病四季均有发生,第二季度为高峰,菜豆、乌头的加工不当是主要中毒原因。应针对以上流行特征,重点对家庭开展针对性的宣传教育,从而减少有毒动植物性食源性疾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山东省学校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的流行病学特征,为有效防控学校食源性疾病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收集2014—2021年通过国家食源性疾病暴发监测网报告的山东省学校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监测数据,对发病时间、发病地区、致病因子、原因食品、引发因素等流行病学特征进行分析。结果 山东省共报告学校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425起,累计发病5 147例,平均每年643例,住院653例,死亡0例。83.1%(353/425)的暴发事件未确定致病因子,22.4%(95/425)的暴发事件未确定原因食品。微生物因素引起的暴发事件数最多,占已知病因暴发事件的76.4%(55/72)。蜡样芽胞杆菌和沙门菌是最常见的病原体,分别占微生物暴发事件的25.5%(14/55)和21.8%(12/55)。最常见的原因食品为混合食品(18.1%,77/425)、多种食品(15.3%,65/425)、肉与肉制品(13.7%,58/425)和粮食制品(8.9%,38/425);9月是高发月份;引发因素以多因素居多,其次为加工不当、储存不当及误食误用。结论 学校和食品安全管理相关部门应定期开展对食堂从业人员的培训和对学生的食品安...  相似文献   

8.
目的 为预防和控制湖北省家庭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提供科学决策与依据。方法 收集国家食源性疾病暴发监测系统中2011—2020年湖北省家庭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相关数据,对发病时间、地区、原因食品、致病因子、引发原因等流行特征进行分析。结果 2011—2020年湖北省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共报告506起,累计发病数4 503例,死亡46例,其中报告发生在家庭的264起,占总事件数的52.17%;病例997例,占总病例数22.14%;死亡44例,病死率为4.41%。7月是事件暴发的高发月份,报告事件数98起,占总事件数的37.12%(98/264)。在家庭发生事件的主要致病因子是毒蘑菇(178起,67.42%),其次是不明原因(37起,14.02%),化学污染物(22起,8.33%),三者占总报告事件数的89.77%,占总死亡例数的88.64%(39/44)。结论 2011—2020年湖北省在家庭发生的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主要致病因子为毒蘑菇,主要引发原因是误食误用,对大众的预防食源性疾病(特别是预防毒蘑菇)宣传教育仍需进一步加强。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2013年山东省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的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食源性疾病预防控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2013年通过国家食源性疾病暴发报告系统上报的30起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进行整理分析。结果 2013年共发生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30起,发病人数654人,死亡2人。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的主要发病季节是第三季度,全年食源性疾病暴发主要发生在4~10月份,其中以8月份最高;16~60岁人群是暴发事件发生的主要人群;饮食服务单位是发生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的主要场所,其次是集体食堂;加工不当与交叉污染是引起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的主要原因:微生物是引起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发生的主要致病因素,不同致病因素之间导致的罹患率不同(P0.05);引起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的主要原因食品是混合食品。结论加强对高发季节、高发因素、高发污染环节的监控;加强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的调查处置;加大防控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的宣传力度等,是预防和控制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2010—2020年中国大陆副溶血性弧菌引起的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的流行病学特征,获得其发生时间和地区的分布特点以及引发事件的场所、高危食品和危险因素。方法 对我国食源性疾病暴发监测系统收集的2010—2020年副溶血性弧菌引起的食源性疾病暴发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0—2020年共上报副溶血性弧菌引起的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1 772起,累计发病27 212人,住院5 944人,死亡2人。发生高峰时间是7~9月。发达地区发病率(28.8例/百万人)高于不发达地区(8.2例/百万人),沿海地区发病率(31.7例/百万人)高于内陆地区(9.2例/百万人)。病因食品以水产食品(61.2%)、肉类食品(25.3%)为主。发生场所以宾馆饭店占比最高,占49.6%。污染环节主要是烹饪水产食品时未充分烧熟煮透,加工即食肉类食品和蔬菜类食品时生熟交叉污染。结论 应重点加强餐饮服务场所中水产食品和肉类食品的加工、储存等环节监管,降低副溶血性弧菌导致食源性疾病发病的风险。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分析2012—2021年江西省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的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预防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江西省2012—2021年食源性疾病暴发监测系统中报告的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资料,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012—2021年江西省共报告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1 285起,累计发病7 222人,死亡48人,病死率为0.66%(48/7 222),各年度的病死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10年间暴发事件数呈总体上升趋势,事件集中发生在5—9月份。在查明原因的768起暴发事件中,毒蘑菇引起的事件数和死亡人数最多,分别占50.78%(390/768)和93.75%(45/48);微生物性因素引起的发病人数最多,占49.41%(2 266/4 586),主要致病菌为沙门菌和副溶血性弧菌。家庭和餐饮服务场所是事件的主要发生场所,其中家庭发生的事件数和死亡人数最多,分别占64.75%(832/285)和95.83%(46/48),主要致病因子为毒蘑菇;餐饮服务场所的发病人数最多,占51.77%(3 739/7 222),主要致病因子为微生物性因素。结论 家庭是毒蘑菇死亡事件发生的主要场所;微生物性致病因子是餐饮服务场所和学校的主要致病因素。建议重点针对广大农村家庭开展食用野生蘑菇的危害性宣传,同时加大重点场所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和健康教育力度,减少食源性疾病及死亡病例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了解2018—2020年广州市白云区食源性疾病流行病学特征,为当地制定有针对性的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分析2018—2020年广州市白云区监测医院报告的1 226例食源性疾病病例数据,描述其流行病学及临床特征,并对就诊及时率的影响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2018—2020年白云区食源性疾病病例男性为567例(46.25%,567/1 226)、女性659例(53.75%,659/1 226),病例年龄主要集中在21~30岁(37.19%,456/1 226)病例职业以公务员、企事业单位人员为主,6-10月为就诊高峰期,发生场所以家庭为主(41.80%,754/1 804),食品加工及包装方式以餐饮服务业居多,可疑暴露食品种类以肉及肉制品为主。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龄,医院级别高,呕吐次数多与病例就诊及时性呈正相关,腹泻、腹泻次数多呈负相关。结论 白云区食源性疾病高温季节高发,家庭和餐饮服务机构为高危场所,重点关注肉及其制品的卫生状况,应进一步针对性做好食品安全监管和宣传教育,预防控制食源性疾病的发生与流行。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分析2021年中国大陆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的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预防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我国食源性疾病暴发监测系统收集的2021年食源性疾病暴发数据的流行病学特征进行描述性统计学分析。结果 2021年,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除西藏自治区)共上报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数5 493起,累计发病32 334人,死亡117人。在病因明确的3 275起事件中,毒蘑菇导致的事件数和死亡人数最多,分别占49.13%(1 609/3 275)和67.86%(76/112);微生物性致病因子导致的发病人数最多,占53.05%(11 585/21 839);在食源性疾病暴发的场所中,家庭的事件数和死亡人数最多,分别占54.00%(2 966/5 493)和92.31%(108/117);餐饮服务场所的发病人数最多,占65.59%(21 208/32 334)。结论 家庭是毒蘑菇死亡事件发生最多的场所;微生物性致病因子是餐馆和学校食堂的主要致病因素。建议各地根据不同类别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的发生特点,在高发季节、高发地区、重点场所做好监测预警、食品安全监管、健康教育和医疗救治等工作。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分析2019年中国大陆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的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预防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对我国食源性疾病暴发监测系统收集的2019年食源性疾病暴发数据的流行病学特征进行描述性统计学分析。结果 2019年,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除西藏自治区)共上报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数6 390起,累计发病38 797人,死亡134人。在病因明确的3 572起事件中,微生物性因素导致的发病人数最多,占 52.01%(12 738/24 491);毒蘑菇导致的事件数和死亡人数最多,分别占44.96%(1 606/3 572)和57.60%(72/125);在食源性疾病暴发的场所中,餐饮服务场所的事件数和发病人数最多,分别占49.95%(3 192/6 390)和70.00%(27 156/38 797);家庭的死亡人数最多,占80.60%(108/134)。结论 餐饮服务场所是食源性疾病暴发的主要场所,微生物性因素是主要致病因素,毒蘑菇引起的死亡人数最多;该结果提示应加大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和健康教育力度,对重点食品、重点场所和主要致病因素采取有效措施并加以控制,降低食源性疾病的负担。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2010—2012年浙江省食源性疾病事件的流行病学特征,提出当前防控重点。方法对2010—2012年食源性疾病(食物中毒)报告系统上报的食源性疾病事件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2010—2012年浙江省共上报食源性疾病事件95起。以微生物类事件为主,占58.9%,其中又以副溶血性弧菌为最常见,占23.2%;5~9月为食源性疾病事件高发月份,占66.1%,微生物类事件夏秋季发生更为频繁,在确定的中毒食物种类中,以肉与肉制品最多,且每个季度均较多,以副溶血性弧菌、非伤寒沙门菌污染为主;其次是水产品,在二、三季度较多,主要是受到副溶血性弧菌污染;误食毒蕈、误将亚硝酸盐当成食盐等调味品引起的食源性疾病事件仍有发生。结论应加强食品安全监管,重点是肉与肉制品、水产品及亚硝酸盐的监管;落实食品安全健康教育,减少蕈类中毒发生;防控的重点场所为宾馆饭店、集体食堂,重点类型为副溶血性弧菌等常见微生物污染事件。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分析2010—2020年全国农村宴席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流行病学特征,为农村宴席食源性疾病防控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2010—2020年国家食源性疾病暴发监测系统中报告的农村宴席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0—2020年共报告农村宴席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1 421起,发病31 078例,死亡64例,分别占总数的3.94%(1 421/36 037)、11.33%(31 078/274 304)和4.35%(64/1 472),病死率为0.21%,平均每起事件发病22例,总体呈上升趋势;报告事件数前5位的省份为云南、江苏、湖南、四川、安徽,共报告728起,占51.23%(728/1 421);时间分布主要集中在第二、第三季度;致病因子方面,引起事件数、发病人数最多的是副溶血性弧菌和沙门菌等致病微生物,引起死亡人数最多的是甲醇,其次是含乌头碱类植物、毒蕈毒素(毒蘑菇)和有毒野生蜂蜜。肉类食品(畜肉、禽肉)和甲壳类、软体类、鱼等水产品为主要原因食品。结论 针对我国农村宴席食源性疾病的高发地区、高发季节、主要致病因子和原因食品,采取有效措施进行重点监测和管理,有效防控...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分析南平市食源性疾病事件的流行病学特征和规律,为制定食源性疾病事件的预防控制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1998—2017年南平市所辖10个县(市、区)上报的食源性疾病事件,对事件归因变量进行统计,回顾性的描述性分析。结果 20年间,南平市共报告食源性疾病事件184起,发病人数2 871人,死亡人数40人,年均发病率5.12人/10万,病死率为1.39%。食源性疾病事件的高发期为第三季度,8月份事件起数和死亡人数最多。报告事件起数和发病人数最多的为致病微生物事件,分别为80起(43.48%,80/184)和1 862人(64.86%,1 862/2 871);其次为有毒植物性事件,分别为66起(35.87%,66/184)和310人(10.80%,310/2 871)。引发事件的致病因子中,误食毒蕈共55起(29.89%,55/184),副溶血性弧菌污染共23起(12.50%,23/184);毒蕈为主要致死因子,死亡人数为35人(87.50%,35/40)。事件发生场所以家庭为主(39.13%,72/184),其中有毒植物性事件占66.67%(48/72);其次为宾馆饭店(22.28%,41/184),其中致病微生物事件占80.49%(33/41)。结论 南平市食源性疾病事件的控制策略应针对高发时段、多发地区、易发场所和高危致病因子实施重点监管,建立有效的预警、监测及政府监管机制,进一步遏制食源性疾病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2006—2010年我国食源性疾病暴发简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分析2006-2010年中国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的流行病学特征.方法 对卫生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网络直报系统公布的2006-2010年食源性疾病暴发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6-2010年,共收到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报告2 023起,累计发病62 920人,死亡967人.微生物引起的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数和患者数最多,分别占40.09%和61.92%;有毒动植物引起的暴发事件数和患者数分别占30.70%和17.64%.化学物引起的暴发事件数和患者数分别占17.99%和9.90%.结论 微生物病原菌是导致我国食源性疾病暴发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分析江西省家庭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的流行病学特征,为预防和有效控制家庭食源性疾病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收集江西省2012—2020年食源性疾病暴发监测系统中报告的家庭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资料,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2012—2020年江西省共报告家庭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715起,累计发病2 608人,死亡35人,病死率为1.3%(35/2 608)。9年间暴发事件数整体呈上升趋势,事件集中发生在5~10月份。从致病因素和原因食品分析,野生蘑菇引起的事件数、发病人数和死亡人数最多,分别占总数的45.0%(322/715)、39.5%(1 029/2 608)和94.2%(33/35),其次是微生物致病因素。从区域分析,家庭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主要发生在农村,报告的事件数、发病人数和死亡人数分别占总数的73.1%(527/715)、75.4%(1 966/2 608)和100.0%(35/35)。结论 江西省食源性疾病高发季节,应重点针对广大农村家庭开展食用野生蘑菇的危害性宣传,普及微生物性食源性疾病知识,减少家庭食源性疾病的发生,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分析2011—2020年全国食源性疾病事件发生规律,为制定预防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对2011—2020年全国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数据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2011—2020年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34 558起,发病人数259 481人;事件高发于6~9月(60.82%)。致病因素以有毒动植物及蘑菇中毒(43.56%)、不明原因(35.49%)和微生物(16.42%)为主,其中菌类及其制品导致的事件数占比(18.33%)与死亡人数占比(52.69%)最高。暴露场所主要在餐饮服务单位(49.31%)和家庭(46.68%),且暴发于家庭的年均增长率最高(33.66%)。结论 近10年我国食源性疾病主要致病因素是有毒动植物及毒蘑菇,集中于菌类及其制品;事件高发于6~9月,暴露场所以餐饮服务单位和家庭为主,且倾向于家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