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包家捷 《科技资讯》2010,(27):100-101
黔东地区位于雪峰隆起西缘(主要为黔南坳陷)",下组合"包括震旦系、寒武系、奥陶系和志留系,具有丰富的油气资源和较好的油气成藏条件。本文通过对"下组合"石油地质特征的研究,认为黔东地区存在两套海相"下组合",一套为以∈1jm暗色泥岩为生油岩,Z2dn藻白云岩为储层,中下寒武统泥质岩为盖层的生储盖组合;另一套以∈1jm、S1-2wx2碳质泥岩、黑色泥岩为生油层,中上寒武统娄山关组白云岩、O1h生物灰岩、S1-2wx3石英砂岩为储层,S1-2wx4段泥岩为盖层的生储盖组合;通过对油气成藏模式的剖析,认为以中下志留统为目的层的麻江—凯里地区及以中下寒武统金顶山为目的层的瓮安地区是近期找油找气的有利地区,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2.
在分析二叠盆地Wolfcamp统构造、沉积特征的基础上,通过烃源岩、储层等方面的系统研究,深入剖析了Wolfcamp统致密油成藏条件,探讨了致密油成藏主控因素。研究结果表明,Wolfcamp统具有致密油富集的优良地质条件,发育一套优质烃源岩,以硅质泥岩和钙质泥岩为主,并和储层呈现"下源上储、源储互层"的优良配置关系。致密油产层和产能分布主要受烃源岩、储层和源储配置控制。烃源岩特征为最核心的控制因素,它决定了资源丰度;储层特征和优良的源储配置关系决定了致密油主要产层、油气运移方式和排烃效率,是致密油富集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3.
乌尔逊-贝尔凹陷是海拉尔盆地中沉积岩最厚、面积最大的2个凹陷,该区油气资源十分丰富,但构造复杂,断裂发育,油气勘探风险较大.针对乌尔逊-贝尔凹陷的油气成藏规律复杂的问题,从烃源岩特征、储层特征、盖层特征及生储盖组合特征、油气运移条件、圈闭特征和油气运聚期次及成藏过程等方面研究该区的油气成藏条件,认为该区暗色泥岩厚度大、横向变化快,以大一段-南屯组最为发育;砂岩和砂砾岩是最重要的储集岩体,浊流沉积和三角洲沉积是发育储集岩体的最重要相带;大一段是该区的区域性盖层,南一段和伊一段构成局部盖层,生储盖组合有下生上储型、自生自储型和上生下储型3种类型,油气主要沿断裂运移到小面积构造圈闭中聚集成藏.预测出有利油气勘探区为苏仁诺尔断裂带、巴彦塔拉构造带、乌南次凹、苏德尔特构造带、呼和诺仁构造带、敖瑙海次凹、贝西次凹和霍多莫尔构造带.  相似文献   

4.
 二连盆地石油与天然气勘探始于1955 年,目前已发现了扎布油田、吉格森油田等十余个油田,但是二连盆地的勘探也存在着地质情况复杂、勘探难度大、探明程度低等问题。已有研究表明,虽然50 余个凹陷都自成一个独立的沉积单元,有相似的烃类生成、运移和聚集特征。但是每个凹陷,甚至是同一凹陷中不同的洼槽,它们烃源岩的展布、烃源岩地球化学特征差别很大。分析了二连盆地20 余个凹陷、30 余口探井下白垩统烃源岩资料,总结烃源岩的展布、烃源岩地球化学特征,对比它们的差异性以及对油气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二连盆地下白垩统烃源岩对油气产出情况和油气分布有着很大的影响,暗色泥岩累计厚度大、有机质丰度基本达中等以上、有机质类型更偏腐泥型-I型或II1型、埋深大于该凹陷生油门限深度的凹陷油气产出情况更好。阿尔善组烃源岩对油源的贡献比腾格尔组更大,阿尔善组烃源岩对油气的分布影响程度更大。  相似文献   

5.
卡塔尔鲁卜哈利盆地古生界碎屑岩是油气勘探的新领域,在区域地质研究的基础上,利用石油地质学、储层地质学等理论对古生界的生储盖组合进行研究,并重点分析了盖层发育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卡塔尔鲁卜哈利盆地古生界发育良好的生储盖组合,志留系Qusaiba热页岩是主力烃源岩,泥盆系Jauf组滨岸相砂岩和二叠系Unayzah组河流—三角洲相砂岩是主要储层,二叠系Khuff组膏岩及底部的海侵泥岩为区域盖层,同时还发育多套局部盖层.盖层的封盖能力是古生界油气勘探的主要风险之一,区域盖层横向分布稳定,且含膏岩,封盖性好,但局部盖层厚度较薄并且泥岩质不纯,夹薄层白云质泥岩和少量粉砂岩,对封盖能力影响较大,盖层风险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6.
从黄骅坳陷孔南地区孔一段膏泥岩层的地质特征出发,基于有机碳、原油物性、饱和烃色谱质谱、储层物性、偏光薄片等地化及储层实验测试结果,系统分析了膏泥岩对油气成藏的重要意义。研究表明,枣0油组膏盐岩的存在既可以促使泥岩早期生烃,提供新的油气来源,又能在盐间形成异常压力,改善砂岩储层物性,同时,膏泥岩作为区域性盖层,有利于油气在砂岩薄夹层的保存。枣0油组油气成藏特征主要表现为:多源供烃、断层侧向封堵、砂岩上倾尖灭,形成构造背景下的岩性油气藏。  相似文献   

7.
二连盆地普遍发育低孔、低渗透性储层,位于洼槽区及构造翼部的下白垩统巴彦花群腾格尔组下段与巴彦花 群阿尔善组顶部特殊岩性段与致密砂砾岩段储层尤为致密,空气渗透率一般小于0.5 mD。巴彦花群腾格尔组下段与 巴彦花群阿尔善组顶部发育含云灰质为特征的特殊岩性段和湖相黏土质泥岩两类优质烃源岩,致密储层与优质烃源 岩构成源储一体或互层状分布,利于油气就近运移成藏。致密储层段孔喉结构复杂,呈低产低压特征;特殊岩性段白 云石含量较高、脆性大,含油性及原油物性较好,利于储层压裂改造。虽然单个凹陷分布规模较小,但总体规模较大, 资源预测结果表明,致密油资源量达到近10×108 t。在今后较长时间内,勘探工作应为致密油与岩性油藏并重。  相似文献   

8.
鄂尔多斯盆地西部新安边地区勘探程度低,石油勘探潜力大,为此有必要进行系统的地质研究。研究认为,烃源岩发育良好,有机质类型为腐殖-腐泥型,有机质丰度高、生油潜力大;储层以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砂体为主;油源分析表明延长组原油主要来自长7烃源岩;区域上分布四套盖层,盖层分布广,发育较为稳定;连通砂体和裂缝发育带是油气运移的主要通道;生储盖配置良好,形成了长8油藏为"新生古储",长4+5-长6油藏为"古生新储"的生储盖配置组合,而总体上延长组可认为属于"自生自储"组合类型。本区油藏类型主要为岩性油藏和构造-岩性油藏,油气勘探以寻找近油源处三角洲前缘砂体为主,低幅构造在控制成藏方面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白音查干凹陷达尔其油田油气成藏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达尔其油田位于内蒙古二连盆地川井坳陷北部白音查干凹陷南斜坡白音构造带上.其主要生、储油层系为下白垩统的阿尔善组、腾格尔组和都红木组第一段,为河流-三角洲-深湖沉积体系.达尔其油田烃源岩丰度普遍较高,但不同烃源层成熟度差异大;储集条件总体来说比较好,但非均质性较强;具备良好的区域盖层条件.该区主要发育高部位断背斜油藏、中部位岩性-构造油藏和低部位构造-岩性油藏,油气遵循"临油源短运移就近聚集,'Y'字形断阶式成藏,油气聚集区呈'条带状'分布的富集规律".  相似文献   

10.
鄂尔多斯盆地宜川富县地区古生界天然气勘探潜力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结合前人研究成果,分析了鄂尔多斯盆地宜川富县地区岩心、测井、地震、试气等资料,研究了其古生界生、储、盖、圈闭特征及油气富集规律,认为该区天然气勘探潜力较大.下古生界海相烃源岩为平凉组泥岩及马家沟组灰岩、泥灰岩,具有低丰度、过成熟的特点;储层为风化壳,主要储集空间为微裂缝、溶蚀孔隙和基质内微孔;盖层为上古生界石炭系本溪组铝土岩、铝土质泥岩及泥岩.上古生界烃源岩为暗色泥岩、太原组和山西组碳质泥岩、灰黑色泥岩、煤层和生物碎屑灰岩,具高丰度、高成熟的特点;储层为下石盒子组和山西组水下分流河道及滩坝类砂体,主要储集空间类型为混合孔隙、残余孔隙、裂缝-微孔隙、裂缝;盖层为上石盒子组泥岩.圈闭类型主要有岩性圈闭、地层圈闭,局部发育构造-岩性圈闭.油气成藏综合研究表明,下古生界以中央古隆起的马五段为有利勘探目标,上古生界以寻找三角洲前缘分流河道及滩坝等有利沉积相带控制的岩性圈闭为主要勘探目标.  相似文献   

11.
哈日凹陷下白垩统发育多套湖相暗色泥岩,各组烃源岩对该区油气勘探具有重要意义。文中利用钻井及岩心分析化验资料,研究了下白垩统各组烃源岩特征,通过开展岩石热解、干酪根显微组分、镜质体反射率、可溶有机质组分及饱和烃色谱-质谱等有机地球化学测试和分析,评价了银根组、苏红图组和巴音戈壁组的烃源岩有机质丰度、类型和成熟度,认为银根组烃源岩属低成熟、偏腐泥型、好烃源岩、苏红图组烃源岩属成熟、腐泥-腐殖混合型、差-中等好烃源岩、巴音戈壁组烃源岩属成熟-高成熟、腐泥-腐殖混合型、中等-好烃源岩,进而分析其生烃潜力,其中银根组生烃潜力最大,其次为巴音戈壁组,苏红图组相对较差,预测哈日凹陷下白垩统总油气资源量为1. 13×10~8t.  相似文献   

12.
主力烃源岩研究是近来油气资源评价中的一大热点。以江汉盐湖盆地江陵凹陷为例。从主力烃源岩的角度,利用盆地模拟法,综合分析了凹陷新沟咀组下段主力烃源岩分布特征、生排烃量、生排烃高峰期及油气资源潜力。结果表明,江陵凹陷新沟咀组下段主力烃源岩厚度大,有机质丰度较高,生油母质较好,且主要分布于资福寺向斜带,烃源岩主体处于成熟-高成熟阶段;生、排油中心位于资福寺向斜带,主要生排油期分别位于荆沙组至潜江组沉积期、潜江组至荆河镇组沉积期,剩余资源潜力较大,且主要分布于荆州油气聚集区;荆州油气聚集区为最有利的油气勘探区带,公安油气聚集区为有利的油气勘探区带。  相似文献   

13.
青藏地区措勤盆地它日错深凹陷主含油气系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它日错深凹陷位于青藏措勤盆地北部坳陷中,其内发育有主含油气系统和子含油气系统。主含油气系统的烃源岩为下白垩统郎山组,储层为上白垩统竟柱山组,盖层为下第三系牛堡组。该含油气系统的关键时刻为距今54Ma,有效圈闭主要是燕山运动晚期和喜山运动早期形成的构造圈闭,勘探有利区为新生代地层保存较完整的地区  相似文献   

14.
阿根廷库约和内乌肯盆地油气特征与勘探潜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位于阿根廷中西部地区的库约盆地和内乌肯盆地是南美次安第斯盆地群南段的两个较独特的弧后前陆盆地。俯冲角度的变化导致二者岩石圈及冲断带构造的不同。两个盆地经历了相似的4个盆地演化阶段:基底、裂谷期、后裂谷沉降期、前陆期。库约盆地发育一个已证实的含油气系统,以上三叠统富有机质湖相泥岩为主力烃源岩,主要以三叠系河流相砂砾岩为储层,盖层为三叠系层内盖层和白垩系区域盖层,圈闭形成和油气生成高峰在新近纪。内乌肯盆地发育1个已证实的和3个推测的含油气系统,除裂谷期上三叠统源岩外,其余下—中侏罗统、凡兰吟阶—巴列姆阶、提塘阶—凡兰吟阶的源岩均发育在裂谷后沉降单元内,储层范围从二叠系至新生界,最富产层为上侏罗统—下白垩统砂岩和灰岩储层,油气系统关键时刻为晚白垩世—新近纪。海陆相沉积环境的不同造成烃源岩质量的巨大差异,直接体现在其成藏组合中赋存悬殊的油气资源量;各阶段中相对独立的构造–沉积环境造成了油气地质特征与勘探潜力的差异。  相似文献   

15.
通过构造环境、烃源岩演化史、储层特征及生储盖配置等方面分析,认为阳信洼陷成熟油气纵向上主要富集于沙四上、沙三层段,沙三段产低熟油,沙一段富集生物气,平面上油气主要富集于中部正向构造带,油气环绕次洼生烃中心呈环带状分布。油源条件、构造特征、火山活动以及生储盖组合与构造的配置等是控制阳信洼陷油气富集的主要因素。区域构造背景控制了油气运移的指向,油气源条件制约着油气的富集程度,生储盖组合与构造特征的配置,是造成不同构造部位主要储油气层位和油气藏类型差异性的直接原因。  相似文献   

16.
青藏地区措勤盆地它日错深凹陷主含油气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它日错深凹陷位于青藏措勤盆地北部坳陷中,其内发育有主含油气系统和子含油气系统。主含油气系统的烃源岩为下白垩统郎山组,储层为上白垩统竟柱山组,盖层为下第三系牛堡组。该含油气系统的关键时刻为距今54Ma,有效圈闭主要是燕山运动晚期和喜山运动早期形成的构造圈闭,期探有利区为新生代地层保存较完整的地区。  相似文献   

17.
银额盆地哈日凹陷油气成藏条件研究及有利区带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哈日凹陷是银额盆地中北部苏红图坳陷的一个次级构造单元,该区勘探程度低,勘探效果不理想,本文综合分析其油源、储集层、盖层、圈闭等成藏条件。结果表明:下白垩统及二叠系地层均有烃源岩发育,但二叠系地层烃源岩丰度较差,目前尚未发现有效烃源岩,从有机质类型、丰度及成熟度多方面考虑,苏红图组烃源岩较好,为油气勘探重点潜力层系,银根组和巴音戈壁组为次重点潜力层系,平面上湖盆中心烃源岩发育程度最好;下白垩统储集层主要为下白垩统滨浅湖砂坝、三角洲砂体以及近岸水下扇砂体;盖层条件整体较好,同烃源岩特征一样,越向烃源岩发育程度最好的湖盆中心区域,盖层条件越好,越向凹陷边缘盖层条件越差;圈闭主要有构造圈闭和岩性圈闭,构造圈闭中又以断块和断鼻圈闭为主。油气显示指示着苏红图组为哈日凹陷的主要目的层,其次为巴音戈壁组,建立油气成藏模式,叠合成藏要素,预测苏红图组有利勘探区,有利区主要分布在延哈参1井西部的两个陡坡带上,叠合面积为23.9km2。  相似文献   

18.
贝尔凹陷是海拉尔盆地南部最富油的凹陷之一。通过对贝尔凹陷烃源岩特征的研究,发现下白垩统南屯组第一段存在优质烃源岩。该烃源岩为暗色泥岩、泥灰岩、油页岩和含钙泥岩的互层,有机质丰度高,有机质类型好,生烃潜力大,排烃效率高,是形成大规模油气聚集的物质基础。该层段代表了白垩纪早期的缺氧事件,是贝尔凹陷重要的地层对比标志层。南屯组第一段优质烃源岩范围控制了贝尔凹陷油气的平面分布,优质烃源岩层上下油气最为富集。  相似文献   

19.
云南保山盆地生物气成藏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气源岩有机质丰度、类型,储层、盖层、生储盖组合和圈闭条件等的分析,认为保山盆地烃源岩有机碳含量较高、有机质类型主要为Ⅱ1,Ⅱ2和Ⅲ型,拥有利于生物气生成的母质;储集层多为高孔低渗储层,部分高孔中渗储层,总体孔隙结构不太好;盖层主要是物性与烃浓度复合封闭的盖层;其生储盖组合主要为自生自储的生储盖组合型式;圈闭多为构造-地层(岩性)复合圈闭.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成藏模式.  相似文献   

20.
大牛地气田位于鄂尔多斯盆地伊陕斜坡北部,主要含气层位为石炭系太原组、二叠系山西组和下石盒子组。气田具有石炭系太原组和二叠系山西组二套烃源岩,源岩类型有煤层、暗色泥岩和灰岩;气田具有石炭系太原组障壁砂坝、二叠系山西组三角洲平原分流河道砂和下石盒子组河流相河道砂三套储集体,储集体为低孔、低渗、致密性储层;上石盒子组沉积的湖相厚层泥岩为气田区域盖层,局部盖层有太原组、山西组、下石盒子组沉积的泥质岩,具有多封盖体系;生储盖组合有下生上储式和自生自储式;气田主要发育岩性圈闭;各种的地质特征表明大牛气田为一典型的复式气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