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在机械化快速发展的前提下,复杂地形条件下的井下掘进速度也不断加快。为使运输车能安全、快速地通过复杂地形条件下的井下巷道,提出了复杂地形条件的井下掘进巷道运输车最优路径建模。对复杂地形条件的井下掘进巷道运输车最优路径模型的建立进行了分析,并对其仿真实验进行了探讨,以实现井下掘进巷道运输车最优路径的选择。  相似文献   

2.
随着采煤技术的不断应用与推广,煤矿巷道掘进速度将实现新的突破.为有效提高煤矿开采效率,避免采掘接替紧张的状况,从煤矿巷道掘进速度现状入手,分析了影响煤矿巷道掘进速度的因素,如地质因素、技术因素、人为因素,总结了解决煤矿巷道掘进速度较慢的对策,从而提高煤矿巷道开采速度,提升煤矿开采产量和质量.  相似文献   

3.
针对高瓦斯煤巷掘进过程中,瓦斯超限制约掘进速度的难题,以090509皮带巷为工程背景,对掘进巷道过程中瓦斯涌出量进行预测,采取了在掘进过程中采用“双挂耳”式钻场,在钻场内向掘进迎头方向施工钻孔对工作面进行边掘边抽的方式。实践表明,这种方式有效提高了瓦斯抽采效率,增加了煤层瓦斯预抽量,降低了巷道内瓦斯涌出量,可实现巷道边掘边抽的高效掘进。  相似文献   

4.
随着煤矿开采技术的发展,工作面的回采速度越来越快,对掘进速度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保障掘进速度对于矿井高产高效具有重要意义。简要分析了制约巷道掘进的一些关键因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些实现巷道快速掘进的措施,以期为采矿工程技术人员提供必要的参考。  相似文献   

5.
通过爆破参数设计、劳动组织优化等手段实现全岩巷道快速掘进,解决目前岩石巷道掘进速度较慢,制约煤矿发展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煤矿开采的条件复杂、工作量大,快速掘进技术为煤矿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持。详细介绍了煤矿岩石巷道的快速掘进核心技术,分别是光面爆破技术、悬臂式掘进及输送技术、支护技术、地质勘探技术,这些技术的应用有效提高了煤矿的开采效率。但是在岩石巷道快速掘进技术的实际应用中,存在很多影响掘进速度的因素,导致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因此,在应用这项技术的过程中,需要借助其他措施对快速掘进进行合理优化,使煤矿开采效率得到很大程度的提升。  相似文献   

7.
基于ANSYS有限元分析,以下伏空区巷道作为研究对象,对巷道掘进施工前后巷道围岩的位移矢量云图和应力云图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并进一步研究了支护后巷道的剪力和弯矩。结果表明:在整个巷道掘进过程中,巷道和下伏空区之间的应力变化最为明显;下伏空区巷道的拱顶、拱腰和拱脚应力较大;巷道支护后其剪力和弯矩主要集中在左右拱腰偏拱底的部位。  相似文献   

8.
煤炭资源是中国的重要资源之一,煤炭采掘主要依赖于巷道快速掘进工艺。然而,当前的巷道掘进工艺在提高采煤效率的同时,也存在着安全隐患、污染等问题。因此,有必要研究开发新的煤矿巷道快速掘进工艺,以提高采煤效率、降低采掘成本、减少污染、保障煤炭采掘的安全性。分析了影响煤矿巷道掘进速度的主要因素,通过阐述掘进施工过程使用的掘进机械和支护结构,提出了有针对性的改进和优化措施,以期为煤矿巷道快速掘进作业提供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指导。  相似文献   

9.
煤矿井下开采过程中巷道掘进效率对开采效率起着显著的制约作用。为此,需要采取措施提高巷道掘进效率。分析了巷道掘进效率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地质条件、掘进设备、支护技术和施工管理水平,探讨了提高巷道掘进效率的措施,主要包括加强地质勘探、采用先进的掘进设备、提升管理水平和提升智能化水平,可以为煤矿巷道的高效掘进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0.
随着中国煤矿进入到深部开采时代,各种地质灾害发生的可能性大大增加。为了将各种地质灾害发生的可能性降到最低,在巷道掘进时应该采用机械化掘进工艺。机械化掘进工艺的运用不仅可以减少对地下岩体的扰动,还可以有效降低工人的劳动强度。通过介绍煤矿巷道机械化掘进工艺中的主要设备,即破岩设备、装岩设备以及运输设备,探讨了煤矿巷道机械化掘进工艺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对地质条件变化适应性差、粉尘质量浓度高、施工成本较高等,提出了优化巷道机械化掘进工艺的一些措施,可以为煤矿巷道的机械化掘进提供一定的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11.
作者开发了一种轴向自动张紧式三角带传动装置,并把它应用于转矩脉动强烈,高频冲击性的高速单缸LPG发动机试验台上。文中详细介绍了三角带轮的构造自动张紧原理。所开发的三角带传动装置在振动—噪声性能、工作寿命和对轴向以及径向偏心的容忍度等方面都优于常用的柔性板式联轴器和高速滚子链传动装置。  相似文献   

12.
在高水头的混流式水轮机中,由工程实例的观测和研究可以得出,其运行过程中的机组不稳定性主要来源于机械内部的水力振动,而尾水管压力脉动作为水轮机水力振动的主要原因,在一定情况下会引起机械的疲劳失效。而从其内部流动机理上看,其周期性脉动特征是偏工况条件下尾水管内部的涡带振动,旋进涡核会产生高振幅低频压力脉动和高频压力脉动。本文主要介绍和讨论了国内外学者对这一领域的研究。这些研究主要包括尾水管涡带振动的机理研究,尾水管涡带振动的试验研究和数值模拟,尾水管涡带振动的结构影响,尾水管涡带振动的预防措施及对策。  相似文献   

13.
传动滚筒是带式输送机的关键部件,影响到整条带式输送机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对某工程的带式输送机传动滚筒进行了数学建模,并采用大型有限元软件ABAQUS对该模型进行了三维有限元静力分析。分析结果表明,该传动滚筒在正常运行状态下的受力情况完全满足其强度要求。有限元分析方法为传动滚筒的工程选型及设计改进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发动机的风扇皮带拖动风扇、水泵和发电机,要消耗总功率的10%。普通三角皮带的效率仅75~85%。文章详细分析了皮带传动的能量损失,推导出有关公式。通过试验,发现采用凹口型三角皮带能提高效率6~8%,并延长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15.
The improvement of the energy efficiency of belt conveyor systems can be achieved at equipment or operation levels. Switching control and variable speed control are proposed in literature to improve energy efficiency of belt conveyors. The current implementations mostly focus on lower level control loops or an individual belt conveyor without operational considerations at the system level. In this paper, an optimal switching control and a variable speed drive (VSD) based optimal control are proposed to improve the energy efficiency of belt conveyor systems at the operational level, where time-of-use (TOU) tariff, ramp rate of belt speed and other system constraints are considered. A coal conveying system in a coal-fired power plant is taken as a case study, where great saving of energy cost is achieved by the two optimal control strategies. Moreover, considerable energy saving resulting from VSD based optimal control is also proved by the case study.  相似文献   

16.
刘吉星 《节能》2012,31(12)
为了提升输焦皮带机的效率,将皮带秤提供的信号经信号变送器和控制调节器转化为电信号,输出至PLC,实现皮带机变频器调速,达到皮带机根据负载调整连速的目的。结果表明:成功运用变频调速技术可以提高皮带机的工作效率,节约电能,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7.
为了解决制约综采产量的问题,用十三臂掘锚一体机代替现有的EBZ系列掘进机,有效提高了巷道掘进速度。经过现场实践,十三臂掘锚一体机具有掘进速度快、支护速度快、机械化程度高等优点,使用它有效解决了巷道掘进效率低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多楔带自动张紧器简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际仁  葛红 《内燃机》2005,(2):46-49
对自动张紧器的结构、工作原理做了详细的介绍,对采用自动张紧器皮带传动系统的受力进行分析与计算,并提出了监控皮带老化伸变的方法。计算结果表明:自动张紧器保证的是皮带传动中松边拉力F2,而非自动张紧轮保证的皮带预紧力Fo。  相似文献   

19.
SF493ZQC型柴油机同步带正时传动系统的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主要论述了SF493ZQC型柴油机的同步带正时传动系统的结构设计,及在设计过程中应注意的事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