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出砂油井携砂生产技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过去由于没有有效的抗砂携砂采油装置,治砂害的重点是在防砂方面,如化学固砂、机械防砂,限制油井出砂,甚至企图将随粘油携出的大量细粉砂也限制在地层内,追求最小粒度的滤砂装置,此举不能说是无效,但急剧增加了采油成本,缩短生产周期。  相似文献   

2.
3.
环氧树脂涂料的砂防砂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张明明 《油田化学》1989,6(3):200-204
  相似文献   

4.
辽河油田的油井出细粉砂严重,通过防砂基础理论及试验研究,形成了地层深部防砂与携排砂采油技术。在出细粉砂油井及出砂区块进行试验、应用,年平均采取防砂措施300余井次,防砂成功率达90%以上。  相似文献   

5.
砂通式防砂抽油泵的研制与应用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油田进入中后期开发阶段,疏松岩油井出砂严重,采用注水开采,使抽吸液量猛增,加剧了油井出砂。常规抽油泵没有防砂功能,经常发生砂卡柱塞、砂埋抽油杆的事故。砂通式防砂抽油泵的柱塞上设计有螺旋槽,能有效地防止砂卡泵和气锁,工作中还能产生上扣扭矩,减少了泵及抽油杆断脱几率。介绍了砂通式防砂抽油泵的结构原理及现场使用效果。  相似文献   

6.
油层出砂机理与防砂方法综述   总被引:19,自引:6,他引:13  
油井出砂可加速设备腐蚀,严重时,可造成设备无法工作。对于稠油油藏,由于稠油的长期作用,油层往往处于弱胶结状态。当油井处于中后期且油层亏空较大或油井见水时,油井出砂会加剧。本文在调研大量中外文献及结合现场实践经验基础上,对油井出砂机理及防砂方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7.
杜炳权 《钻采工艺》2001,24(5):96-98
出砂井的防砂及改造是各油气田开采工作中一个急待解决的难题,百色油田仑16-22井,仑16-27井的生产层为疏松粉砂岩地层,由于存在高渗部位,注入注水井的水形成水窜,水带砂,造成高含水,油井出砂严重,而低渗部位存在大量的残余油却采不出来。在分析研究的基础上,对两口井采取先挤水泥,然后再加砂夺裂的工艺技术措施,取得了控砂,控水和增油的效果,文中详细介绍其设计方案,施工参数,压裂液配方等。  相似文献   

8.
出砂预测及防砂方法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9.
砂岩油藏防砂治砂研究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曙三区经过30 a左右的开发,受储层胶结疏松的影响,油藏出砂严重,关停井数多,井网井距极不规则,开发效果逐年变差.针对上述问题,通过实施机械防砂、化学防砂、压裂防砂、砾石充填防砂等系列防砂工艺,逐步改善了油藏开发效果.  相似文献   

10.
11.
为防止油井出砂,一方面要针对油层及油井的条件正确选择固井、完井方式,制定合理的开采措施,提高管理水平;另一方面要根据油层及出砂情况采用防砂方法。防砂方法有化学防砂、机械防砂等。  相似文献   

12.
针对环氧树脂滤砂管易老化且制造工艺中存在环境污染等问题,根据聚合物水泥与砂料之间有良好粘结性的特点,提出了以聚合物为添加剂来生产水泥滤砂管的工艺,对聚灰比、水灰比的选择进行了研究,确定了最佳配比,对根据最佳配比制成的试样进行了试验。结果表明,所研制出的滤砂管克服了原滤砂管制造工艺的不足,其强度、渗透性达到了原滤砂管的标准,且抗老化性能有了明显的提高。  相似文献   

13.
油气井防砂工具素有"油井之肾"之称。尤其是储层为疏松泥质砂岩,前期研究结果表明对于这种储层必须采取先期防砂才能投产,防砂工艺主要存在两个难点:(1)粒度分布不均匀,d40/d90>6.5;(2)防砂井防砂段长施工难度大。因此开展了免充填防砂工艺技术研究。  相似文献   

14.
《石油机械》2016,(10):97-102
关于挡砂介质在热采条件下的变形特性以及对挡砂精度的影响规律少有研究。为此,分析了挡砂介质的主要结构类型以及不同金属材料在高温下的线膨胀系数的变化规律;以此为基础,分析割缝缝隙类、绕丝缝隙类和金属滤网类这3种挡砂介质的几何结构模型,建立了高温条件下的介质变形特性及挡砂精度预测模型,分析了不同结构参数下筛管挡砂精度变化规律。分析结果表明:随着温度升高,完全约束条件下的割缝衬管和绕丝筛管的挡砂精度明显降低;360℃条件下绕丝筛管挡砂精度降低幅度小于5%,而割缝衬管挡砂精度降低幅度高达25%,并且割缝间距越大,挡砂精度降低幅度越大;随温度上升,滤网类筛管挡砂精度取决于滤网金属丝直径和原始网孔的相对大小,但变化幅度不超过1%。研究结果可为热采井防砂设计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5.
挡砂沉砂锚的研制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油井出砂会加快抽油泵阀座、阀球、柱塞、泵筒的磨损 ,使抽油泵效率降低 ,造成油井减产 ,检泵周期缩短 ,出砂严重时还会砂卡抽油泵 ,堵塞泵上油管 ,迫使油井停产 ,造成修井作业频繁 ,成本上升。如何以最少的投资使出砂油井生产周期成倍延长 ,经济效益显著提高 ,挡砂沉砂锚可以实现这一目标。该工具将挡砂、沉砂、防气多功能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实现气、液、砂的高效分离。1 结构及工作原理1 1 结构挡砂沉砂锚主要由上接头、滤网、排气孔、挡砂层、上级衬管、加固环、中心管、通道孔、特殊接头、螺旋总成及下级外套等组成 ,其结构如图 1。1…  相似文献   

16.
17.
中国南海海域部分天然气水合物储层中地层砂为高泥质含量细粉砂,开采防控砂难度较大。针对高泥质细粉砂挡砂机制问题,使用粒度中值为10.13 μm的泥质细粉砂样品,模拟单向气液携砂流动条件,使用绕丝筛板、金属烧结网、金属纤维、预充填陶粒4类挡砂介质在20~80 μm挡砂精度下进行挡砂模拟实验,采用显微成像系统观察挡砂介质内部及表面砂粒沉积与堵塞动态,分析介质流通性能和挡砂性能变化,总结堵塞规律、微观挡砂机制与形态及其控制因素。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类型和精度的挡砂介质对泥质细粉砂的堵塞总体呈现堵塞开始、堵塞加剧和堵塞平衡3个阶段。随着驱替进行,挡砂介质渗透率逐渐降低,幅度会高达90%以上;同时过砂速度减缓,最终过砂率为5%~10%。根据堵塞规律和微观图像分析,提出了粗组分分选桥架、局部砂团适度挡砂、整体砂桥阻挡等挡砂介质对泥质细粉砂的3种微观挡砂机制。以粗组分分选桥架挡砂机制为主的挡砂工况下,挡砂介质堵塞渗透率较高,但过砂率超过15%,挡砂效果较差;以整体砂桥挡砂机制为主时,过砂率在10%以下,挡砂性能较好,但各类挡砂介质的堵塞渗透率不足1 D,流通性能较差。局部砂团适度挡砂机制为主时介质挡砂性能及流通性能介于两者之间。挡砂介质对天然气水合物储层泥质细粉砂的微观挡砂机制和形态受挡砂介质类型、精度、地层砂特征以及流动条件等因素控制,其规律对于水合物泥质细粉砂防控砂优化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新北油田出砂机理和防砂、治砂技术对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吴琼  韩玲  桑伟  韩喜 《特种油气藏》2004,11(6):77-79,85
针对新北油田油层地质特点,对油层出砂机理和历年来所采取的各种防砂措施进行了系统分析总结,并结合目前油藏开发状况和出砂特点,提出防砂、治砂的技术对策。  相似文献   

19.
中国南海海域部分天然气水合物储层中地层砂为高泥质含量细粉砂,开采防控砂难度较大。针对高泥质细粉砂挡砂机制问题,使用粒度中值为10.13 μm的泥质细粉砂样品,模拟单向气液携砂流动条件,使用绕丝筛板、金属烧结网、金属纤维、预充填陶粒4类挡砂介质在20~80 μm挡砂精度下进行挡砂模拟实验,采用显微成像系统观察挡砂介质内部及表面砂粒沉积与堵塞动态,分析介质流通性能和挡砂性能变化,总结堵塞规律、微观挡砂机制与形态及其控制因素。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类型和精度的挡砂介质对泥质细粉砂的堵塞总体呈现堵塞开始、堵塞加剧和堵塞平衡3个阶段。随着驱替进行,挡砂介质渗透率逐渐降低,幅度会高达90%以上;同时过砂速度减缓,最终过砂率为5%~10%。根据堵塞规律和微观图像分析,提出了粗组分分选桥架、局部砂团适度挡砂、整体砂桥阻挡等挡砂介质对泥质细粉砂的3种微观挡砂机制。以粗组分分选桥架挡砂机制为主的挡砂工况下,挡砂介质堵塞渗透率较高,但过砂率超过15%,挡砂效果较差;以整体砂桥挡砂机制为主时,过砂率在10%以下,挡砂性能较好,但各类挡砂介质的堵塞渗透率不足1 D,流通性能较差。局部砂团适度挡砂机制为主时介质挡砂性能及流通性能介于两者之间。挡砂介质对天然气水合物储层泥质细粉砂的微观挡砂机制和形态受挡砂介质类型、精度、地层砂特征以及流动条件等因素控制,其规律对于水合物泥质细粉砂防控砂优化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苏丹P油田出砂规律与防砂时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丹P油田的Y-S组是该油田的主力含油层组,埋深1300 m左右,储层胶结疏松,成岩性差,属于高孔、高渗储层,生产过程中易于出砂,对油井正常生产造成负面影响,降低海外油田开发的经济效益。为了解决油井高产与出砂的矛盾,应用声波时差法、孔隙度法、组合模量法、斯伦贝谢比法、出砂指数法、储层岩石坚固程度与力学稳定性分析等出砂预测方法对油田的主力产层进行了出砂预测,建立适用的出砂判识模式,指出油田出砂敏感区域并总结出砂规律,凡处于断层(尤其是大断层)附近和构造顶部的井,都应引起重点关注。同时利用油田含水、生产压差及地层压力变化等生产动态参数预测油井的防砂时机,对现场生产具有预报和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