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静脉复合全麻是临床最常使用的麻醉方法之一,而麻醉性镇痛药又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舒芬太尼(sufentanil)属芬太尼家族,是选择性μ1受体激动剂,具有较强的镇痛效果,有报道其镇痛效果是芬太尼的5~10倍[1],且具有心血管稳定性好、呼吸抑制轻、安全可靠和恶心呕吐等副作用少等优点。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低浓度舒芬太尼靶控输注(target-controlled infusion,TCI)复合七氟烷全麻的效果。方法 2015年9~12月择期全麻下腹腔镜手术40例(18~68岁,ASAⅠ级或Ⅱ级),根据麻醉维持期舒芬太尼效应室靶浓度不同随机分为2组:0. 10 ng/ml(Ⅰ组)和0. 25 ng/ml(Ⅱ组),每组20例。麻醉诱导采用舒芬太尼TCI、丙泊酚TCI和罗库溴铵静脉注射。麻醉维持采用舒芬太尼TCI复合吸入七氟烷,间断静脉注射罗库溴铵维持肌肉松弛。比较2组基础值、气管插管后1 min、气腹后10 min、气腹后30 min、开始缝合切口时、气管拔管前即刻和拔管后1 min平均动脉压(mean arterial pressure,MAP)、心率(heart rate,HR)、脑电双频指数(bispectral index,BIS),以及麻醉后苏醒情况和术后24 h内不良反应。结果 2组手术时间、麻醉维持期使用麻黄碱、阿托品例数及拔管时间差异无显著性(P 0. 05),Ⅰ组TCI时间明显长于Ⅱ组,舒芬太尼用量明显小于Ⅱ组(P 0. 05)。围术期2组MAP和HR较平稳,BIS值适宜。Ⅱ组患者术中HR气腹后10 min [(62. 2±6. 1)次/min vs.(68. 3±8. 0)次/min,t=2. 709,P=0. 000]、气腹后30 min [(59. 1±5. 0)次/min vs.(67. 6±7. 4)次/min,t=4. 224,P=0. 000]和开始缝合切口时[(59. 0±6. 6)次/min vs.(66. 6±6. 4)次/min,t=3. 721,P=0. 001]明显慢于Ⅰ组。2组均无肌肉僵直、躁动、呼吸抑制或术中知晓发生,2组术后拔管时间、恶心呕吐及使用镇痛药例数差异无显著性(P 0. 05)。结论低浓度舒芬太尼TCI复合七氟烷可以安全、有效地用于全麻腹腔镜手术患者。  相似文献   

3.
鼻内镜手术视野小,止血困难,出血使术野不清,控制性降压可明显减少出血,使术野清晰,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手术并发症而受到欢迎~([1]).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舒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靶控输注对面部美容手术患者围术期血液循环、Th17/Treg及苏醒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面部美容手术患者100例,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分为A组与B组,每组50例。先静脉注射咪达唑仑0.03 mg/kg,5 min后A组采用0.1 μg/kg的舒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靶控输注辅助麻醉,B组采用0.15 μg/kg的舒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靶控输注辅助麻醉。观察静脉注射咪达唑仑5 min后(T0)、静脉注射舒芬太尼5 min后(T1)、局部麻醉开始时(T2)、局部麻醉完成时(T3)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及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比较术前、术后3 d Th17、Treg水平,采用Steward苏醒评分对苏醒质量进行评价。结果:两组T0、T1时HR、MAP、SpO2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2时HR及SpO2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MAP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3时MAP及SpO2水平比较差...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三种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靶控输注(TCI)诱导给药方法在无痛支气管镜检查中对患者生命体征的影响。方法择期行支气管镜检查的患者60例,随机均分为快速组、平滑组和阶梯组。麻醉诱导分别按效应室浓度输注丙泊酚至6.0μg/ml、瑞芬太尼至4.0 ng/ml。达靶浓度后入镜并随即调整丙泊酚浓度至2.0μg/ml、瑞芬太尼至2.0 ng/ml。分别记录患者吸氧前(T0)、诱导开始1 min(T1)、入镜即刻(T2)、入镜后1 min(T3)、2 min(T4)、5 min(T5)及术毕(T6)的MAP、HR及SpO2。结果阶梯组的达靶时间和入睡时间均显著长于快速组和平滑组(P<0.05或P<0.01)。阶梯组在T2时MAP显著高于其它两组(P<0.05),低血压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结论 TCI丙泊酚与瑞芬太尼用于无痛支气管镜检查时,阶梯法诱导较快速法、平滑法使患者血压更平稳,但可控性稍差。  相似文献   

6.
观察无肌松药下靶控输注丙泊酚复合舒芬太尼对腹部手术的麻醉效果。2014年8月—2015年8月腹部手术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给予靶控输注丙泊酚复合舒芬太尼麻醉,对照组给予静脉推注丙泊酚复合芬太尼麻醉;记录给药前基础值(T_0)、意识消失时(T_1)、气管插管时(T_2)、手术时30 min和60 min(T_3、T_4)、意识恢复时(T_5)以及拔管时(T_6)患者的血流动力学指标,并观察患者恢复自主呼吸、恢复意识及拔管的时间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显示,与T_0相比较,T_1时2组患者各观察指标均下降,观察组BIS变化较为显著(P0.05);T_2时除BIS外,其余观察指标在T_1的基础上有不同程度上升,对照组SBP、MAP及HRV值较观察组上升明显(P0.05);T_(3-4)时,其余指标均进行性下降,对照组HR变化明显(P0.05);T_(5-6)时,各观察指标均开始逐渐上升,观察组BIS变化显著(P0.05)。结果表明,无肌松药下靶控输注丙泊酚复合舒芬太尼对腹部手术的麻醉诱导平稳,术中血流动力学稳定,麻醉效果良好,不良反应发生少。  相似文献   

7.
靶控输注舒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对诱导期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目的 比较不同靶浓度舒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对诱导期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择期全麻手术患者45例随机分为三组,每组15例.首先效应室分梯度靶控输注(TCI)丙泊酚.Ⅰ、Ⅱ、Ⅲ组TCI浓度依次为1.0、2.0、3.0 μg/ml.然后效应室TCI舒芬太尼,舒芬太尼浓度分别为0.2μg/ml(Ⅰ组)、0.3 μg/ml(Ⅱ组)和0.4 μg/ml(Ⅲ组),记录基础值(T0)、丙泊酚达1.0 μg/ml(T1)、2.0μg/ml(T2)、3.0 μg/ml(T3)、舒芬太尼靶控达平衡后1 min(T4)、插管即刻(T5)、插管后1 min(T6)、3 min(T7)、5 min(T8)的MAP和HR、BIS.结果 Ⅰ组T5~T7时、Ⅱ组和Ⅲ组T5、T6时的MAP较T4时增高(P<0.05).Ⅰ组T6~T8和Ⅲ组T6时HR均增快(P<0.05),但均未超过T0时.三组间BIS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复合丙泊酚3.0 μg/ml输注时,舒芬太尼效应室浓度为0.3 μg/ml比较适宜气管插管.  相似文献   

8.
目的 通过BIS监测丙泊酚靶控输注复合瑞芬太尼麻醉在老年病人手术中的临床应用探讨适合于老年病人的最佳丙泊酚一瑞芬太尼靶浓度.方法 选择ASA Ⅰ-Ⅲ级、年龄≥65岁老年病人60例,随机分为3组,每组20例:(1)组,丙泊酚血浆Ct(Ctpro)2 mg/L;(2)组,Ctpro 3 mg/L;(3)组,ctpro 4 mg/L.三组的瑞芬太尼血浆Ct(CtR)都是5 μg/L.用TCI泵进行丙泊酚分步诱导,当Ctpro达所设值时,开始瑞芬太尼靶控输注,静注琥珀胆碱插管,观察BIS变化.术中维持每组所设Ctpro和CtR.如果HR<50 bpm,静注阿托品;SBP<基础值的30%,静注麻黄碱;SBP>基础值30%或者HR>90 bpm,增加Ctpro.术中观察麻醉前、诱导、插管、插管后5 min及术中血液动力学变化;麻醉诱导及术中阿托品、麻黄素的使用情况;术毕清醒时间及拔管时间;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 SBP:第(1)组病人插管时、插管后5 min及术中SBP明显升高,与麻醉前相比P<0.01;第(2)组和第(3)组病人诱导、插管后5 min及术中SBP明显降低,与麻醉前相比P<0.01,其中第(3)组更明显.HR:第(1)组病人诱导时HR明显降低,而插管时却明显升高,与麻醉前相比P<0.01;第(2)组病人诱导和插管后5 min明显降低,与麻醉前相比P<0.01;第(3)组病人诱导、插管及术中均明显降低,与麻醉前相比P<0.01.BIS:三组病人的BIS值在诱导、插管、插管后及术中与麻醉前相比均明显降低,P<0.01.麻醉诱导及术中第(3)组患者阿托品、麻黄素的使用率明显高于另外两组,P<0.01.术毕三组患者清醒时间、拔管时间、并发症的发生率相比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BIS监测下丙泊酚靶控输注复合瑞芬太尼麻醉应用于老年病人手术,术毕清醒快、拔管早,术后并发症少.其中麻醉诱导阶段Ctpro3.0 mg/L+CtR5.0 μg/L组血流动力学较为稳定,麻醉维持阶段ctpro2.0 mg/L~3.0 mg/L+CtR5.0 μg/L组血流动力学较为稳定.  相似文献   

9.
目的 比较靶控输注丙泊酚与丙泊酚复合舒芬太尼在肝癌氩氦刀冷冻治疗术中的镇静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选择ASA Ⅰ~Ⅱ级,拟行此类手术的肝癌患者40例,按完全随分组法分为丙泊酚组(A组)、丙泊酚复合舒芬太尼组(B组),每组20例.两组均调节丙泊酚血浆靶浓度,使脑电双频指数(bispectral index,BIS)维持在同一水平,观察意识消失时间及体动情况,分别记录患者麻醉诱导前(T0)、诱导后即刻(T1)、术中30(T2)、50(T3)、70 min(T4)以及手术结束时(T5)的血压、心率、体温、BIS和丙泊酚血浆靶浓度,手术结束后统计丙泊酚使用总量,观察意识恢复和定向力恢复时间.结果 B组T2、T3、T4时SBP、MAP比A组降低(P<0.05);B组T2、T3、T4时HR比A组减慢(P<0.05);丙泊酚使用总量B组(380±42)mg,小于A组(550±54)mg(P<0.05);术中出现肢体扭、呛咳等副作用发生情况率B组少于A组(P<0.05);意识消失时间B组(20±3)s,小于A组(42±5)s,(P<0.05),而意识恢复和定向力恢复时间B组与A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肝癌氩氦刀冷冻治疗术中,采用丙泊酚复合舒芬太尼联合用药与单纯靶控输注丙泊酚比较,不仅减少了丙泊酚的总用药量和副作用,而且在有一定镇痛作用的同时增强了镇静效果,又不延长苏醒和定向力恢复时间,临床上应用较为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0.
胸腹部手术患者靶控输注舒芬太尼复合异丙酚的药效学   总被引:9,自引:12,他引:9  
目的研究复合靶控输注(TCI)异丙酚致患者意识消失时,胸腹部手术患者对切皮刺激无体动反应所需舒芬太尼效应室靶浓度的EC50和EC95。方法择期胸腹部手术患者50例,ASAⅠ或Ⅱ级,年龄18-57岁,随机分为5组(n=10),舒芬太尼效应室靶浓度分别设定为0.07、0.10、0.14、0.20、0.28 ng/ml。持续监测患者平均动脉压、心率、脉搏血氧饱和度、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心电图。麻醉诱导:起始血浆靶浓度(Cp)为3.0μg/ml,以0.3μg/ml为浓度梯度递增,持续TCI异丙酚致意识消失,并维持该浓度至试验结束,记录此时异丙酚的Cp和效应室靶浓度(Ce)。随后按预设的不同Ce持续TCI舒芬太尼,待效应室和血浆室浓度平衡后,静脉注射琥珀胆碱1.5 mg/kg,行气管插管。观察并记录切皮刺激时的体动反应和心血管反应,计算抑制切皮体动时舒芬太尼Ce的EC50和EC95。结果患者意识消失时各组间异丙酚的血浆和效应室靶浓度及给予琥珀胆碱后插管至切皮的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舒芬太尼Ce的增高,每组切皮刺激体动发生率依次降低,对切皮刺激无体动反应的舒芬太尼Ce的EC50为0.12 ng/ml,其95%可信区间为0.09-0.14 ng/ml,EC95为0.20 ng/ml,其95%可信区间为0.17-0.31 ng/ml。结论复合TCI异丙酚[Cp(3.1±0.3)μg/ml]致意识消失时,抑制胸腹部手术患者切皮反应的舒芬太尼Ce的EC50为0.12 ng/ml,EC95为0.20 ng/ml。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靶控输注全凭静脉麻醉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血流动力学及术后苏醒时间的影响。方法:50例择期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患者均采用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靶控输注全凭静脉麻醉。设定诱导时静注咪达唑仑2mg,先血浆靶控输注瑞芬太尼4ng/ml,1min后血浆靶控输注丙泊酚3μg/ml或3.5μg/ml,患者意识消失后静注维库溴铵0.1mg/kg,3min后气管内插管,插管后丙泊酚靶浓度调至2μg/ml,术中维持根据需要调整丙泊酚靶浓度,以0.2μg/ml递增或递减,瑞芬太尼维持不变。记录诱导前、诱导后2min、插管即刻、插管后5min、气腹时、气腹后5min的收缩压(systolic bloodpressure,SBP)、舒张压(diastolic blood pressure,DBP)、心率(heart rate,HR)及术后呼吸恢复时间、呼之睁眼时间。结果:诱导后2min的SBP、DBP、HR与诱导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气腹时SBP、DBP、HR有所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其他时点经适当调整丙泊酚靶浓度处理后逐渐平稳,术后呼吸恢复时间为(6.5±2.2)min,呼之睁眼时间(8.9±3.1)min。结论: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靶控输注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安全,术中血流动力学平稳,术后苏醒快。  相似文献   

12.
随着微创技术的进步和微创理念的拓展,微创外科得以快速发展。微创手术对传统麻醉方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促进了麻醉学的发展。舒芬太尼是目前镇痛作用最强的新型阿片类药物,具有心血管功能稳定等特点。靶控输注( target-controlled infusion ,TCI)技术使静脉麻醉更精确、平稳和可控。因此,舒芬太尼TCI的临床应用日益增多。然而,舒芬太尼TCI通常采用的药代学参数是针对特定患者人群的研究结果,应用于其他患者时TCI的准确性如何尚未充分验证,所以TCI的准确性仍需不断检验,以保障临床麻醉的安全、有效和精细。本文对舒芬太尼TCI准确性的研究进展做简要综述,旨在为其临床广泛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靶控输注舒芬太尼及芬太尼对丙泊酚药效学的影响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目的探讨靶控输注(TCI)舒芬太尼及芬太尼对丙泊酚药效学的影响.方法30例择期全麻下行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与丙泊酚复合应用的舒芬太尼TCI为0.5 ng/ml(SF组);芬太尼为2.5 ng/ml(F组).观察麻醉期血液动力学改变、泵注丙泊酚的入睡时间、BIS降至60的时间、停药后患者的拔管时间、睁眼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OAA/S评分及术后24 h并发症.结果(1)F组麻醉诱导时的SBP、DBP低于SF组(P<0.05);两组在麻醉诱导时HR比麻醉前均显著降低(P<0.05);F组在手术开始时的SBP、DBP、MAP高于SF组(P<0.05);F组拔管期的SBP、DBP均高于SF组(P<0.05);(2)SF组的入睡时间明显短于F组(P<0.05);停止丙泊酚后30、60 min SF组的OAA/S评分低于F组(P<0.05);(3)SF组术后24 h躁动发生率、主诉需要阿片类药物少于F组(P<0.05).结论舒芬太尼丙泊酚TCI入睡快,围术期血液动力学更加平稳.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靶控输注喉罩静脉麻醉应用于甲状腺手术的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5月至2015年8月实施甲状腺手术的10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观察组采用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靶控泵入,对照组采用丙泊酚靶控输注。比较两组患者血流动力学变化,丙泊酚的剂量以及苏醒相关指标、不良反应发生率等。结果两组患者MAP、HR、Sp O2指标在T0与T1时间点均无显著差异(P0.05)。自T2时间点开始,观察组患者的MAP与HR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而Sp O2指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清醒时间及丙泊酚使用剂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而Steward苏醒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拔管时躁动、咳嗽反射、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甲状腺手术应用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靶控输注喉罩静脉麻醉,对患者血液动力学影响较小,且可减少丙泊酚用量,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5.
舒芬太尼为主的复合麻醉以及术后自控镇痛广泛应用于外科、妇科,微创手术的观念,更体现在围术期细致的手术策略制定、麻醉方案选择、术后调控等全方位的、与时俱进的理念上,使患者更加安全和舒适,术后尽快功能康复。  相似文献   

16.
七氟醚诱导插管日渐广泛,不仅适用于小儿,同样适用于成人,特别是用于哮喘、静脉置管困难以及预计困难气道需保留自主呼吸的诱导插管.七氟醚诱导同静脉诱导一样作用迅速,并且循环稳定,老年患者和心血管患者同样适用[1].然而,单纯七氟醚诱导插管通常伴有心率增快等不良事件发生,插管期间心肌缺血危险增加[ 2].阿片类药物可以减小七氟醚的MAC(肺泡最低有效浓度)、缩短诱导时间和维持插管时血流动力学稳定[3].本研究旨在通过比较不同效应室浓度的舒芬太尼复合七氟醚诱导用于成人无肌松药插管的效果,探讨舒芬太尼对七氟醚诱导时间和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择期全麻手术患者应用Bovill药代动力学参数行舒芬太尼靶控输注(TCI)的准确性。方法择期静吸复合全麻下行腰椎管狭窄症矫正手术患者60例,ASAⅠ或Ⅱ级,按年龄分为老年组(≥65岁,0组)、中年组(45~64岁,M组)和青年组(18~44岁,Y组),每组20例。麻醉诱导开始舒芬太尼效应室靶浓度为0.4ng/ml,此后每15分钟递增0.2ng/ml,直至0.8ng/ml,15min后降为0.6ng/ml,维持20min后,以0.4ng/ml维持25min,然后停止输注舒芬太尼。术中根据脑电双频谱指数(BIS)、MAP和肌松程度等调整吸入异氟烷浓度和肌松药用量。每组随机选取10例患者,在每一设定的效应室靶浓度维持末[0.4ng/ml(T1)、0.6ng/ml(T2)、0.8ng/ml(T3)、0.6ng/ml(T4)、0.4ng/ml(T5)]采血,以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测定舒芬太尼血药浓度。于麻醉诱导前(基础值)、T1、T2、T3、T4、T5和拔管即刻(T6)记录MAP、HR和BIS,并记录睁眼时间和拔管时间,拔管即刻和在麻醉恢复室中伤口疼痛和副作用情况。记录TCI系统的偏离性、精确度和摆动度。结果与基础值比较,3组T1~5时MAP降低,T2~5时HR减慢,T6时HR增快,T1~6时BIS降低(P〈0.05或0.01)。3组舒芬太尼实测血药浓度均随设定的效应室靶浓度的依次升高或降低而升高或降低(P〈0.05),但3组间各时点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O组、M组和Y组偏离性分别为-9.9%、-9.3%和-8.5%,精确度分别为17.2%、14.5%和20.4%,摆动度分别为12.0%、10.3%和14.5%。结论舒芬太尼TCI系统可安全、有效地用于成人全麻手术患者。采用Bovill药代动力学参数TCI舒芬太尼时,国人的实测血药浓度较血浆靶浓度低10%。  相似文献   

18.
<正>取卵手术是目前辅助生殖技术中的重要环节,既往全麻、椎管内麻醉、单纯镇静、宫颈和阴道壁局部麻醉或以上两者合用,均被取卵操作所采用,其中常用的麻醉方法是丙泊酚、芬太尼及咪达唑仑合用~([1])。以往临床有单用丙泊酚诱导,术中靶控维持的麻醉方法~([2])。近年来,也有右美托咪定用于取卵手术与咪达唑仑比较的研究~([3]),但右美托咪定的药效特点限制了其在取卵手术中的广泛应用。本文旨在探索不同剂量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用于取卵手术麻醉中的效果,寻找合适的瑞芬太尼配  相似文献   

19.
<正>手术时间短的儿外科小手术依靠静脉麻醉就可取得良好效果。但由于患儿对药物的转化和代谢有其自身的特点[1],故要求用药量小、起效快、镇痛效果好、苏醒快及不良反应少的麻醉药物实施麻醉。2016-06—2017-01间,我们将丙泊酚复合不同剂量瑞芬太尼用  相似文献   

20.
两种舒芬太尼靶控输注系统的准确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评价两种舒芬太尼靶控输注系统的准确性.方法 择期手术患者18例,年龄21~64岁,ASA Ⅰ或Ⅱ级,均采用舒芬太尼、异丙酚及维库溴铵行麻醉诱导和维持.随机选择6例患者行体重修正舒芬太尼Gepts药代动力学参数研究,靶控输注舒芬太尼(血浆靶浓度0.8 ng/ml)10 min,输注异丙酚(血浆靶浓度3~4 mg/L),意识消失后静脉注射维库溴铵0.1 mg/kg,靶控输注舒芬太尼(血浆靶浓度0.2~0.8 ng/ml),术毕前30 min停止输注.分别于靶控输注舒芬太尼前、输注舒芬太尼1、3、5、10、20、40、60、90、120和150 min时取桡动脉血3 ml/次,采用ELISA法测定舒芬太尼血药浓度.计算偏离度、准确度,中央室容积(V1)与体重(m)作直线回归分析,并修正药代动力学参数.余12例患者选用上述体重修正后药代动力学参数行临床麻醉,计算舒芬太尼靶控输注系统的偏离度、准确度、分散度、摆动度.结果 采用舒芬太尼Gepts药代动力学参数靶控输注舒芬太尼时,偏离度为16.7%、准确度为42.0%;体重修正后参数为:V1(L)=0.147 m+2.82,K10=0.064 5 min-1、K12=0.108 6 min-1、K21=0.024 5 min-1、K13=0.022 9 min-1、K31=0.001 3 min-1;采用体重修正后药代动力学参数靶控输注舒芬太尼时,偏离度、准确度分别为4.0%、22.3%,较Gepts药代动力学参数靶控输注舒芬太尼时小(P<0.05),分散度、摆动度分别为-4.4%/h、20.4%.结论 舒芬太尼Gepts药代动力学参数的中央室容积偏大,体重修正后嵌入靶控输注系统,可提高靶控输注的精确度及稳定性,可维持较准确的血药浓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