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院自1996年3月至1998年12月用武汉楚天医用激光设备厂生产的YY100-LU智能型YAG激光治疗机治疗变应性鼻炎60例,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1 资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 将12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60例,男32例,女28例;年龄12~62岁,平均31岁;病史0.5~10年。对照组60例,男29例,女31例,年龄18~60岁,平均30.5岁;病史0.5~12年。所有患者均符合变应性鼻炎的诊断标准。1.2 治疗方法 治疗组:将激光治疗机功率调至40w,选择鼻腔顶部较宽一侧…  相似文献   

2.
笔者借鉴国内外治疗常年性变应性鼻炎的经验,根据该病的神经反射性原理,1998年3月~1999年5月,采用经鼻腔内注射无水乙醇阻断鼻腔的翼管神经,治疗常年性变应性鼻炎68例,疗效显著,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经多种药物脱敏等疗法效果不佳的常年性变应性鼻炎,诊断符合标准[2]。病程1~25年患者共68例,男30例,女38例,年龄16~62岁。诊断症状打分、体征打分符合标准[1],症状打分分别为:喷嚏2.94±0.42,流涕2.62±0.32,鼻塞 2.10±0.45,鼻痒 2.02±0.…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鼻内镜下低温等离子消融翼管、筛前神经集区治疗变应性和血管运动性鼻炎的疗效。方法:采用鼻内镜下低温等离子消融翼管、筛前神经集区治疗变应性鼻炎80例、血管运动性鼻炎50例。结果:变应性鼻炎组术后6个月、1年、3年总有效率分别为100%、78%、55%,血管运动性鼻炎组分别为100%、92%、85%,2组3年总有效率相比,P<0.05。结论:鼻内镜下低温等离子消融翼管、筛前神经集区治疗变应性和血管运动性鼻炎的短期疗效较好,血管运动性鼻炎的长期疗效优于变应性鼻炎。  相似文献   

4.
潘斌 《华夏医学》1999,12(6):757-760
笔者在拔除上颌后磨牙618例中,采用由腭大孔通过翼腭管进入翼腭凹的上颌神经阻滞麻醉法,取得较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用从腭大孔进入麻醉上颌神经拔除上后磨牙618例共636颗患齿。其中男性346例,占56%,女性272例,占44%,其中麻醉中未能进入翼腭窝13例,占2%。拔除868例,880例,7105例,7125例,6139例,688例,麻醉效果好。1.2 方法 将患者头部固定后仰大张口,使上颌平面与水平面成45~60度,上颌第三磨牙腭侧龈缘至腭中线弓形凹面连线中点确定腭大孔位置[1],常规消毒后将注射器从对侧下颌尖牙与与第一双尖牙之间往上后方向左腭大孔部位刺入腭粘膜,注射麻醉液0.3~0.5ml,然后将注射器移至同侧往上后方向继续深入翼腭管3~3.5cm深,回抽无血,注射麻醉液1.5~2ml,5~10min显效。2 讨论拔除上颌后磨牙临床多采用上颌后结节麻醉加局部浸润麻醉,进行次数多,感染机会增多,且增加患者恐惧感;本组病例只进行1次,减少感染机会,降低患者恐惧感。本组618例均严格消毒,无1例感染,患者易接受。腭大孔进入麻醉法拔除上颌后磨牙,据报道并发症有复视、颜面部眶下区皮...  相似文献   

5.
经腭翼管神经切断术治疗血管运动性鼻炎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寻求翼管神经切断术的最佳术式,提高血管运动性鼻炎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经口腔翼管神经切断术治疗血管运动性鼻炎22例病人的资料。结果:术中寻找翼管顺利,翼管神经切断彻底,仅1例左侧未找到翼管。22例平均随访52.6个月,有效率为90.9%。结论:经口腔翼管神经切断术治疗血管运动性鼻炎具有效果肯定、损伤轻、操作简便、一个切口施行两侧手术等优点。  相似文献   

6.
微波治疗变应性鼻炎的近期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1997年6月~1998年5月,我科使用微波治疗变应性鼻炎病人45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变应性鼻炎病人45例,男20例,女25例;年龄14~56岁,平均22岁。诊断符合变应性鼻炎诊断标准〔1〕。1.2 治疗方法先用浸有肾上腺素及丁卡因的棉片作鼻腔黏膜表面麻醉和收敛,重点麻醉中鼻道和嗅裂区,共3次。使用南京启亚公司产MTC-3型微波综合治疗仪,输出功率30~100W,在鼻内窥镜引导下,选用长柄可弯曲探头辐射鼻丘黏膜及对应的鼻中隔黏膜4~6次,每次1~2s,术后以10…  相似文献   

7.
为了探讨手术与Nd:YAG激光治疗慢性鼻炎的效果,我们对60例患者进行了比较观察。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慢性肥厚性鼻炎60例,男38例,女22例,病程3~15年,随机分为2组,手术治疗组与Nd:YAG激光治疗组。12 治疗方法 患者取半坐位,自行清除鼻腔内分泌物,用1%呋麻液喷鼻腔,3~5min后,将1%丁卡因副肾棉片放于鼻腔内,表面麻醉,重复3次,待充分麻醉后操作。121 Nd:YAG激光治疗 使用武昌激光设备厂产Nd:YAG100型激光治疗机,调节输出功率35W,将激光的石英…  相似文献   

8.
1996年3月~1998年10月,作者应用微波治疗常年性变应性鼻炎38例,血管运动性鼻炎51例,总结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89例中,男49例,女40例,年龄15~60岁,病程2~21 a。参考顾之燕整理变应性鼻炎诊断标准[1],诊断为常年性变应性鼻炎共38例,男33例,女5例;血管运动性鼻炎51例,男16例,女35例。89例中有5例伴不同程度的鼻中隔偏曲,9例伴肥厚性鼻炎,5例伴鼻息肉或中鼻甲息肉样变。所有病例微波治疗前均曾较长期使用抗组织胺药物口服及滴鼻,有2例是YAG激光治疗7~10个月后复发。  相似文献   

9.
VIP在变应性鼻炎大鼠翼腭神经节中的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变应性鼻炎大鼠翼腭神经节中血管活性肠肽(VIP)的变化情况.方法:用SABC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观察在变应性鼻炎大鼠和对照组大鼠翼腭神经节神经元中VIP表达的差异.结果:变应性鼻炎大鼠翼腭神经节内VIP神经元表达较正常明显增加.结论:翼腭神经节内VIP神经元可能参与变应性鼻炎的发病.  相似文献   

10.
鱼腥草注射液印堂穴穴位注射治疗鼻炎60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鼻炎是鼻科疾病中的常见病、多发病 ,其主要症状为鼻塞、流涕、喷嚏、鼻痒、头痛、鼻干 ,中医诊断为伤风鼻塞、鼻窒、鼻藁、鼻鼽。笔者于1998年3月~2000年7月用鱼腥草注射液印堂穴穴位注射治疗各种鼻炎60例 ,疗效满意 ,现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 :本组60例均系我所中医门诊病人。年龄18~55岁 ,其中男性38例 ,女性22例。急性鼻炎27例 ,慢性鼻炎20例 ,萎缩性鼻炎5例 ,过敏性鼻炎8例。以上病例均经鼻科检查确诊。1.2诊断标准 :症见鼻塞、流涕、喷嚏、鼻痒、鼻干、头痛 ,经鼻科检查确诊。2治疗方…  相似文献   

11.
应用射频治疗仪一次性烧切双侧蝶腭神经节、筛前神经及下鼻甲治疗复发性常年性变应性鼻炎 6 8例 ,经随访 2年以上 ,疗效显著 ,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临床资料  6 8例均符合 1990年乌鲁木齐会议制定的常年性变应性鼻炎的诊断标准[1] 。男 43例 ,女 2 5例 ,16~ 6 8岁 ,病程 3~ 2 6年。 2 9例曾行翼管神经烧灼术 ,术后半年即症状复发 ,18例曾行上述手术加下鼻甲烧灼术 ,术后 1年症状再显 ,13例曾行鼻中隔偏曲矫正术 ,8例曾行下鼻甲电灼术 ,效果均不佳。1 2 治疗方法 用 1%丁卡因药棉片行双侧鼻腔黏膜麻醉 3次 ,棉片务须置于中鼻甲…  相似文献   

12.
孙鹏 《中原医刊》2000,27(10):50-51
变应性鼻炎是鼻科常见病,临床上可分为常年性和季节性。近处来,由于大气污染的加重,发病率有增加趋势。我科应用 XVC-Ⅱ型微电脑射频治疗仪治疗变应性鼻炎47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47例,均符合变应性鼻炎诊断标准(1997年修订,海口)[1],男 20例,女27例,年龄 16~58岁。病程1~10年。其中常年性发作者41例,季节性发作者6例。所有病例均不合并有鼻息肉及鼻窦炎。1.2治疗方法:患者取坐位,用混有0.1%肾上腺素的 1%地卡因棉片作鼻腔粘膜表面麻醉。将…  相似文献   

13.
张国毅  蔡刚 《广东医学》1994,15(3):171-172
变应性及血管运动性耳炎的治疗,目前虽有多种方法,但疗效均不满意。我们用不同浓度的硝酸银治疗,取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资料与方法 一、对象:临床诊断为变应性鼻炎及血管运动性鼻炎共78例。男45例、女33例,年龄6~55岁。用药前3天停用一切抗组胺药、镇静剂及皮质激素。 二、观察及用药方法:详细记录病人病史、检查及随诊情况;制订病人的主观症状及客观体征记分标准(见表1),并按标准评分;用棉拭子醮硝酸银溶液  相似文献   

14.
常年性变应性鼻炎(PAR)由于变应原种类多、症状重,治疗上甚困难,1996年12月至今,我们用微波行筛前神经灼断术,下鼻甲肥厚者烧灼凝固,合并鼻中隔偏曲者行鼻中隔矫正术,中鼻甲息肉样变和鼻息肉亦作相应治疗,术后于双侧迎香穴注射曲安奈德(triamcinoloneacetonide,TA)注射液,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常年性变应性鼻炎46例均符合PAR的记分条件和记分诊断标准[1]。46例中,男25例,女21例,21~54岁。病程3~25年,伴有鼻中隔偏曲2…  相似文献   

15.
鼻内窥镜下翼管神经切断术对血管运动性鼻炎的治疗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鼻内窥镜下翼管神经切断术对血管运动性鼻炎的治疗作用,方法:对14个尸头进行细致的解剖测量研究,并对51例血管运动性鼻炎患者实施了鼻内窥镜下切除中鼻甲后端进路的翼管神经切断术,术后随访5年.结果:解剖测量显示,翼管位于蝶腭孔的后方,外口呈漏斗型,垂直径为(3.5±0.9)mm,横径为(2.9±0.5)mm,距离圆孔为(6.1±1.2)mm,距离鼻中隔(10.5±5.9)mm.翼管的纵轴与水平面成角(27±9.6)度,与矢状平面成角(7.8±2.5)度.51例病人的随访结果显示,术后5年内显效病例为41例(80.4%),有效病例3例(5.9%).结论:鼻内窥镜下切除中鼻甲后端进路的翼管神经切断术,是治疗血管运动性鼻炎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6.
杨羿容  徐小鸿  刘炳松 《四川医学》2003,24(10):1067-1067
血管运动性鼻炎是临床上常见的多发病 ,以前 ,临床多采用全身治疗 ,方法多 ,但受多方面因素影响 ,效果不理想。我院耳鼻喉科在鼻中隔矫正术治疗中隔偏曲时发现血管运动性鼻炎的症状缓解 ,为探索新的有效治疗方法 ,1999年 5月以来 ,应用鼻中隔矫正术治疗中隔偏曲伴血管运动性鼻炎患者 5 2例 ,经观察 ,效果显著。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鼻中隔矫正术治疗中隔偏曲伴血管运动性鼻炎患者 5 2例 ,男 31例 ,女 2 1例 ;年龄 19~ 39岁 ;病程 1~ 10年。诊断标准符合有关文献[1] 。临床均表现为喷嚏 ,流清涕 ,鼻阻塞 ,鼻粘膜肿胀和鼻…  相似文献   

17.
为评价 H1 及 H2 受体阻滞剂合用治疗变应性鼻炎的疗效,回顾分析了51 例变应性鼻炎治疗的临床资料。27 例用 H1 受体阻滞剂阿司咪唑及 H2 受体阻滞剂西咪替丁联合治疗,有效率为 8889% (24/27);24 例单用阿司咪唑,有效率为 5833% (14/24),两组差异有显著性( P< 005)。加用西咪替丁组改善鼻气道阻力有效率为 6296(17/27),单用阿司咪唑组鼻气道阻力改善有效率为 2083(5/24),差异有高度显著性( P< 001)。提示 H1 及 H2 受体阻滞剂联合治疗变应性鼻炎疗效好。  相似文献   

18.
变应性鼻炎是常见病。本文对597例患者的致敏变应原进行了测定,以提供治疗和预防依据。1对象与方法变应性鼻炎患者587例,其中男性244例,女性343例;年龄5~72岁,平均38.5岁;病程1个月至15年。按照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科学会“变应性鼻炎诊断标...  相似文献   

19.
目的 :研究鼻内窥镜下YAG激光烧灼治疗变应性鼻炎和血管运动性鼻炎的疗效。方法 :变应性鼻炎 80例 ,血管运动性鼻炎 70例 ,在鼻内窥镜明视下用YAG激光烧灼筛前神经治疗变应性鼻炎和血管运动性鼻炎。结果 :变应性鼻炎显效 32例 (40 % ) ,有效 12例 (15 % ) ,无效 36例 (45 % ) ,总有效率为 5 5 %。血管运动性鼻炎显效 4 9例 (70 % ) ,有效 15例 (2 1 4 % ) ,无效 6例 (8.6 % ) ,总有效率为 91.4 %。结论 :鼻内窥镜下YAG激光烧灼筛前神经是治疗变应性鼻炎和血管运动性鼻炎的有效方法 ,治疗血管运动性鼻炎尤为有效  相似文献   

20.
鼻腔副交感神经活性增高是血管运动性鼻炎的重要发病因素,当其它方法不能奏效时,切断鼻腔副交感神经是一种治疗方法。我科1995年~1996年手术治疗12例,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男7例,女5例。年龄35~60岁。病程1年~20年。均经药物、封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