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以"专利"、"诉讼"起家和出名的郎科十足另类,也十足火药味。当多数中国企业苦于躲闪跨国公司的专利大棒时,朗科扯起旗子要去美国起诉索尼、SUNDISK;当很多中国企业有钱都不愿意交专利费时,朗科没赚钱也要满世界申请专利;当国内企业崇尚和气生财,至少不愿意表面上撕破面皮时,朗科和华旗打得不可开交,一地鸡毛。当国外巨头针对中国企业的专利打击越来越精准,郎科的生存之道是否代表了中国企业的一种应对方向?  相似文献   

2.
自主知识产权的专利赢利模式不仅是朗科发展的核心竞争力,也应该是中国企业知识产权战略的必行之路。2008年3月26日,朗科公司总裁邓国顺在北京欣喜地宣布,朗科远赴美国诉PNY侵权一案已经庭外和解,以朗科向PNY授权专利许可告终。这是  相似文献   

3.
白峻 《数码世界》2008,7(5):17-17
“三流企业卖苦力,二流企业卖品牌,一流企业卖技术及品牌,超一流企业卖专利及标准”,领跑者用他们的成功,精彩诠释了这一市场“法则”。而在闪存盘及闪存应用领域拥有基础性发明专利的朗科公司,已成功建立了专利、品牌、研发三维一体的企业发展模式,成功地将知识产权转变成了持续的专利收益,从而开创了专利赢利这一全新的商业模式。  相似文献   

4.
2010年1月8日,深圳市朗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A股创业板正式挂牌上市(股票名称为“朗科科技”,申购代码为“300042”),这是国内第一家以闪存及移动存储为主营业务的企业在A股创业板上市,作为为闪存盘发明者、基础发明专利持有者及专利赢利模式开创者的朗科公司,也因此获得了“中国移动存储第一股”的美誉。  相似文献   

5.
“自主创新能赚钱。”朗科总裁的话道出了企业不断创新的动力所在。“不自主创新,企业只有等死。”创维经营者也深有感触。目前,企业已逐渐意识到,要赢得市场,必须自主创新。这不仅为“活下去”,也为“活得更好”。  相似文献   

6.
本报讯2月16日,深圳市朗科科技(Netac)有限公司在北京宣布,该公司已经于美国时间2006年2月10日递交诉状,控告美国PNY公司侵犯了其美国专利(美国专利号US6829672),这是中国企业境外IT发明专利维权第一案。谈起此次维权,朗科总裁邓国顺表示,以前,中国企业出口产品总是遇到专利问题。今天,朗科公司可以名正言顺地在美国起诉PNY公司侵犯朗科的发明专利权,以期获得公平竞争的机会,并使朗科的美国专利权得到有效的保护。邓国顺在接受采访时表示,目前已向美国得克萨斯州东区联邦法院递交诉状起诉美国PNY公司,要求PNY停止其侵权行为,并赔偿由…  相似文献   

7.
面对“国际化”旋风,企业该静下心分析一下其中的风险。中国加入W T O后,中国企业国际化步伐加快,特别是以海尔、联想、TCL等为代表的IT龙头企业正带领着中国企业“走出去”,进行海外投资经营、并购海外企业,企业国际化已渐成一种潮流。罗兰贝格公司的调查表明,中国80%的领先企业已有海外经营业务或正在进行海外投资。包括IT企业在内的中国企业国际化正进入“现在进行时”,自去年以来,I T企业国际化好消息不断,TCL并购法国电视企业汤姆逊、联想并购IBM PC事业部,特别是今年3月4日国内闪盘巨头朗科惊暴在美国获得专利的消息更是将IT…  相似文献   

8.
张健 《电脑爱好者》2004,(13):12-13
一场关于闪存盘专利侵权官司的口水战正在上演,昔日“闪”坛老大哥朗科和“闪”坛霸主华旗的正面交锋,再次唤起了人们对朗科及其专利策略的思考。所谓“棋逢对手,将遇良才”,两强之争会不会促成“闪坛”良才的早日降临?“两虎相争,必有一失”,侵权诉讼将最终导致谁的覆灭?朗科一审获胜的结果对闪存盘市场又会有哪些影响?记者为此展开了深入调查……  相似文献   

9.
《网络与信息》2010,(12):21-21
随着信息化的深入,用户需求的推动,中国存储产业迈入快速发展期。作为存储行业的领导品牌,朗科曾造就增速超越行业一倍,率先完成其专利的全球布局.市场销售强劲的骄人战绩。2010年11月,在创新和整合的发展棋局里,朗科再添“车马兵将”,跨越存储技术的“楚河汉界”,谋取中国移动存储的未来。  相似文献   

10.
朗科作为闪存盘的发明者,作为移动存储领域的技术领跑者,作为中国IT企业向国外企业收取专利费的开拓者,我们要做的也是能够做的就是两个字——创新。  相似文献   

11.
新品体验     
新增“硬删除”功能,朗科发布U661闪存盘 日前,朗科公司发布了一款具有硬删除功能和“防暴墙”技术的闪存盘——U661。朗科U661是专门为政府机关、国防、军工、科研、金融、创意设计以及对商业机密异常敏感的企业用户设计的。它的硬删除功能是对文件进行永久删除,被删除的文件是不可恢复的,即使使用数据恢复工具也无法恢复。  相似文献   

12.
互联网时代突出的特点之一就是开放性,在开放标准和技术规范的旗帜下,“专利”这个属于传统产业时代的观念似乎正在趋于淡化。然而,USB闪盘市场内的宏碁电脑、华旗资讯等厂商在9月份收到朗科公司的诉状,被控告侵犯其“发明专利”;最近,新科、创维等国内DVD厂商也因为没有专利权,正在为每出口一台DVD该支付多少专利使用费而忙个不停,等等。频繁发生的专利案件引起了各界的广泛关注,也让人们再次把注意力转移到“专利”上来,开始重新认识IT与专利的关系。 推动IT前进 专利授予本身是为了鼓励发明创造,促使科学为人类造福。保护专利技术的内涵也并非只针对个人发明创造,更包括对全社会和公众权益的保护。  相似文献   

13.
《计算机与网络》2003,(20):35-35
中国IT企业面前的大课题 当国际IT市场遭遇大滑坡,陷入泥沼的时候,中国市场却依然燃烧着IT固有的激情,与国际同行们的压缩开支、分拆部门、裁减人员相比,中国IT企业可谓意气风发,阔步前行;当国际市场终于开始了缓慢而艰难的复苏,IT巨头们也小心翼翼地蹒跚起步时,中国IT企业则开始以接近30%的增长速度向前飞奔,不仅“一枝独秀”,而且“一马当先”。  相似文献   

14.
我更愿意去相信“中国创造”能够一扫低廉、山寨之风的迂腐和阴霾,用诚意十足的设计与制造带来一股清爽感,以精品战略作为开场,继而博得大家的判断好感,通过市场占有率的节节攀升达到高潮,更要辅以人陛化的应用体验,将产业链和生态链不断完善,带给大家自豪感的同时,也以正能量的传播者而自居。 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中国好声音”。  相似文献   

15.
“重组”信息规划的流程——企业信息化规划五步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永远不可能踏入同一条河流”是对世界不断运动、变化的形象刻画,“计划赶不上变化”却是企业应对市场环境时的真实写照。当一个企业制定出计划时,它就已经过时了——计划产生的背景已经变了。 如果没有计划会怎样?恐怕没有企业愿意一直处于“应付变化”的被动地位。在计划与变化之间,我们宁愿选择把计划做得更规范、更容易适应变化。  相似文献   

16.
“文化震惊”(Culture Shock)是说当一个人从一种生活小圈子转移到另一种生活圈子,而必然发生的冲突和适应的这么一个过程。当中国企业走向国际化之后,也要避免类似的“文化震惊”。  相似文献   

17.
2000年底,日立、松下、三菱电机、时代华纳、东芝和JVC六大DVD技术开发商联盟(简称6C组织)在京宣布,向全球的DVD生产企业征收技术专利使用费,名为“专利激励计划”。目的就是要利用专利费用这把杀手锏把中国的DVD产品赶出国际市场,甚至国内市场也难保。由于没有专利,中国的DVD产家吃尽了受制于人的苦头。正是在这种背景下,我国信息产业部制订了中国的“高密度数字激光视盘系统技术规范”,设计、开发中国人自己的高密度数字激光视盘播放机(简称EVD)。2002年7月15日,我国自行研制的首部EVD新闻发布会在北京…  相似文献   

18.
《电子商务世界》2008,(2):74-74,76,77
6年前,当“Blog”第一次被方兴东和王俊秀音译为“博客”时,这种以日志为核心的网络新体验注定会成为一种草根文化。在“眼球经济”盛行的互联网上,博客点击率曾一度被认为是企业开展博客营销的基本条件,徐静蕾的“老徐”博客就在2006年一举登顶博客商业化的风口浪尖。然而,这种明星效应带来的高点击率必定要求更高数额的广告费,所以也必定会成为大企业的专利。于是,博客营销一直止步不前。  相似文献   

19.
在中国,几年前ERP(企业资源计划)曾经风靡一时,备受企业追捧。但是,当企业实施ERP之后,才发现成效与自己的预期相差太远,以至于“ERP讨时论”和“ERP不适应国情论”的思想凸现。我认为这两种观点都是不确切的。从产品的发展角度看,ERP还远远不够成熟,还有很长的发展道路。何谈过时,中国  相似文献   

20.
中达电通日前正式被上海市知识产权局认定为“专利培育企业”!这是对公司研发实力、专利工作的一次阅兵,也是上海市政府对中达电通在企业实力和专利工作上的肯定和嘉许,将对中达的产品研发与企业发展得虱支持有积极、正面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