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孙香娟  常克 《中医药学刊》2004,22(9):1728-1729
病毒性肾炎,属感染后肾炎的范畴。病毒性肾炎可由乙肝病毒、丙肝病毒、EB病毒、巨细胞病毒、水痘病毒和流感病毒和一些尚不确切的呼吸道病毒等感染所致。一般的病毒性肾炎其诊断标准为:①从前驱感染到发生肾炎之间期较短,大多数在5天之内,甚至更短。②有显著的血尿,但高血压、水肿、蛋白尿、少尿等症状很  相似文献   

2.
急性病毒性咽炎系病毒所引起的咽部急性感染.连花清瘟胶囊具有较好的抗病毒作用[1].近几年来,笔者在临床上采用连花清瘟胶囊治疗儿童急性病毒性咽炎68例,获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总结报道如下. 1 一般资料 选择在我院治疗的急性病毒性咽炎136例患儿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2]:①7≤年龄<14岁;②有发热、咽痛,或轻咳;③咽部充血明显,而无其它明显体征;④血白细胞、C反应蛋白均处于正常范围.排除继发细菌性感染或既往存在自身免疫学疾病患儿.  相似文献   

3.
王永业  盛梅笑 《河北中医》2007,29(8):761-763
肾小球肾炎血尿以持续性镜下血尿或反复发作性肉眼血尿为特征,可伴有不同程度的蛋白尿。当临床以单纯性血尿为表现时,其病理类型多数为系膜增生性IgA肾病,尚可见于非IgA系膜增生性肾炎、局灶节段增生或硬化性肾炎等。这部分肾炎患者的病程大多呈良性经过,但仍有部分患者的病理损害呈进展性,最终进入终末期肾衰竭。血尿形成的机制尚未完全阐明,目前认为与免疫炎症反应导致肾小球基底膜受损有关,因此西医常采用免疫抑制剂、清除感染病灶、或对症治疗等方法,疗效并不令人十分满意。而中医药对肾小球肾炎血尿的疗效较好,积累了一些经验,综述如下。1病因病机的认识肾小球肾炎血尿在中医古典医籍的记载中属尿血、溲血范畴,认为其发生由“热移膀胱”、“热在下焦”所致。皮持衡[1]认为肾小球肾炎血尿有急、慢性之分,急性肾小球肾炎血尿可从“热、瘀”论治;慢性肾小球肾炎血尿当从“虚、热、瘀”论治,但有虚实之分,实者多属热伤肾络,迫血妄行,虚者多是阴虚火旺,迫血妄行或气不摄血,精血下泄。郑平东[2]认为血尿的病因不外乎外邪侵袭、火热内蕴、气虚失摄。风邪外袭是本病的诱发因素,气阴不复、瘀血阻络是导致本病迁延难愈的根源,气阴不足易引起外感,外感又进一步损耗气阴,故...  相似文献   

4.
狼疮性肾炎是系统性红斑狼疮引发的严重并发症,对患者的肾脏产生损害,与患者的免疫异常具有密切关联[1-2].狼疮性肾炎患者临床上主要表现为血尿、蛋白尿、肾功能不全等[3-4].针对狼疮性肾炎的治疗多以西医为主,但西医治疗有疗效欠佳,副作用多等缺点.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儿童肺炎支原体相关性肾炎的临床特点。方法收集2005年10月—2009年10月住院的所有急性肾小球肾炎病例,并分成支原体感染后、链球菌感染后、其他原因所致的感染后肾炎3组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儿童肺炎支原体相关性肾炎占同期住院急性肾小球肾炎患儿的28%,临床表现为急性肾炎综合征。潜伏期、水肿的消退时间、血清C3及血尿和蛋白尿恢复至正常的时间,在3组间比较有差异性差异。结论儿童肺炎支原体相关性肾炎是目前本地区儿童急性肾小球肾炎的主要病因之一,其潜伏期较链球菌感染后肾小球肾炎短,病情恢复较快,可出现多种多样的病理损害。  相似文献   

6.
张晓荣  赵兴国 《中医药研究》2010,(12):1509-1510
病毒性心肌炎(VMC)是由柯萨奇病毒B3(CVB3)感染引起的一种心肌局灶性或弥漫性病变为主的疾病,小儿常见,近年来发病率有增高趋势.黄芪对心肌细胞感染CVB3病毒后大鼠具有明显抗病毒、降低心肌细胞内病毒滴度及保护心肌等作用[1],黄芪皂苷能抑制感染CVB3病毒的心肌细胞释放乳酸脱氢酶(LDH),并使培养液中病毒滴度下降[2].我科采用黄芪注射液治疗小儿VMl,取得明显疗效,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中医药治疗乙肝相关性肾炎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燕萍 《辽宁中医杂志》2004,31(10):834-835
乙肝相关性肾炎 (HBV -GN ) ,是乙肝病毒(HBV)感染后的一种主要肝外病变[1] 。常是乙肝病毒作为抗原 ,刺激机体产生抗体 ,抗原抗体形成免疫复合物沉积在肾小球引起免疫性炎症。目前国内外学者认为 ,HBV感染可与多种病理类型的肾小球肾炎相关 ,除原发性肾小球肾炎中的膜型肾病(M  相似文献   

8.
肾性血尿的中西医结合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血尿为泌尿系统常见的临床表现 ,尤其是肾性血尿往往提示肾脏实质病变。这对临床医师来说是颇为难治的疾患 ,笔者经过多年临床实践体会到 ,有机地运用中医对血尿的辨证论治与西医辨病相结合 ,使中西医并重 ,从而起到协同作用 ,并能缩短疗程及减少复发 ,提高疗效均有着重要作用。肾小球性血尿表现为肉眼血尿或镜下血尿 ,或伴有蛋白尿、浮肿等 ,常见于急、慢性肾小球肾炎、隐匿性肾炎、狼疮性肾炎、紫癜性肾炎等 ,下面分别叙述。1 急性肾小球肾炎急性肾小球肾炎为链球菌感染后或非链球菌感染后所致的一种免疫损伤性肾炎。其特点起病急 ,几乎…  相似文献   

9.
1慢性肾小球肾炎的临床分型1.1普通型:有肾炎的各种症状,但无突出的表现。尿蛋白定量在1.0~3.5g/24h。定性( ~ ),可有镜下血尿(红细胞>10个/高倍视野)、管型尿。可有轻度高血压及轻度肾功能损害。1.2高血压型:除一般肾炎症状外,以持续高血压为主要表现,对一般的降压药不甚敏感,一般水肿不明显,容易导致肾功能衰竭。1.3肾病型:有大量蛋白尿,尿蛋白每24h超过3.sg,伴有低蛋白血症及水肿,伴有高血压、血尿或肾功能不全、贫血,肾病的表现可以不典型。尿FDP及C3值往往超过正常范围,尿蛋白测定为非选择性(如大分…  相似文献   

10.
肾炎清片"是选用十种中草药自行拟定的处方,具有益气活血、清热利湿、通便利尿的作用.临床用于治疗以腰痛、尿少、水肿为表现的急、慢性肾小球肾炎[1].经多年观察,该药能有效降低急、慢性肾小球肾炎,隐匿性肾炎,紫癜性肾炎等所致的血尿,疗效显著[2].  相似文献   

11.
陈豪 《浙江中医杂志》2012,47(7):512-512
近年来,笔者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儿童过敏性紫癜性肾炎26例,并与单纯西药治疗的26例作对照观察,获效良好,现介绍如下. 1 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2009年1月至2011年6月儿童过敏性紫癜性肾炎(HSPN)病例中,表现为单纯性血尿和(或)蛋白尿者52例(0.5g<24小时尿蛋白定量<1.5g),诊断符合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肾脏病学组制定的过敏性紫癜性肾炎诊断标准[1].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26例,男性15例,女性11例;年龄最大12岁,最小5岁,平均8.2岁;病程最长2个月,最短3天,平均10天.其中单纯性血尿13例,单纯性蛋白尿8例,血尿伴蛋白尿5例;对照组26例,男性17例,女性9例;年龄最大13岁,最小5岁,平均8.6岁;病程最长1.5个月,最短3天,平均8天.其中单纯性血尿11例,单纯性蛋白尿9例,血尿伴蛋白尿6例.两组在年龄、性别、病程、病情等方面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相似文献   

12.
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可引起多种多样的肝外病变,肾小球肾炎即是一种常见的发生于HBV感染后的疾病,其临床表现以肾病综合征、无症状性蛋白尿或单纯血尿为主.  相似文献   

13.
乙肝病毒相关抗原性肾病是指乙肝病毒感染引起的肾小球肾炎,是常见的继发性肾脏疾病,临床主要表现为疲乏无力,或食欲不振,水肿,严重时可出现腹水等肾病综合征表现,或非肾病综合征性蛋白尿.现代医学虽然在抗病毒治疗、抑制病毒复制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但在控制蛋白尿、改善患者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及延缓肾功能损害等方面,中医、中药仍存在一定的优势.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4.
小儿急性肾小球肾炎为儿科常见病,多与链球菌感染有关,一般称为链球菌感染后肾炎,多见于年长儿,以浮肿、血尿、高血压为主要症状,轻症病例总体预后良好,重症可并发心力衰竭、高血压脑病、急性肾功能衰竭,后果严重.笔者近年来应用清热解毒活血化瘀法治疗小儿急性肾炎39例,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5.
中西医结合治疗肾小球肾炎蛋白尿伴血尿38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一般资料 38例中男性18例,女性20例,年龄14~56岁,平均35岁.病程15d~5年.隐匿性肾小球肾炎25例,慢性肾小球肾炎13例,伴血压高13例.曾服用过激素、雷公藤多甙、ACEI和潘生丁及中药治疗13例.肾活检诊为"IgA肾病"5例,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2例.纳入标准:隐匿性肾小球肾炎或慢性肾小球肾炎症状轻微,肾功能正常,蛋白尿伴血尿.尿蛋白定量0.2g~3.0g/24h,血尿RBC3~50个以上/HP,BLD( )~( ).排除标准:急性肾小球肾炎,过敏性紫癜性肾炎;正应用激素、雷公藤多甙、环磷酰胺等免疫抑制剂的患者;肾功能受损(GFR≤90ml/min)的肾小球肾炎.  相似文献   

16.
感染后咳嗽(postin-fectious cough,PIC)是指急性呼吸道感染后咳嗽迁延不愈,一般持续3~8周,X线检查未见异常表现的病症[1].PIC表现为刺激性干咳,或少量白色黏痰,多伴有咽痒、咽痛,夜间或清晨明显.11%~25%的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可继发PIC,PIC占儿童慢性咳嗽的21.73%[2].机制尚未...  相似文献   

17.
甄晓慧 《河北中医》2012,34(6):892-893
扩张型心肌病系一综合征,以一侧或双侧心室扩大及收缩功能受损为特征,扩张型心肌病的发病率约为每年每10万人中有5~8例,且这一数字尚在不断增加,病因尚未阐明,可能的基本机制是家族性及遗传性因素,病毒性心肌炎及其他细胞毒损害,以及免疫学异常[1].其临床表现以进行性心力衰竭、心律失常、血栓栓塞或猝死为基本特征.一般在发病早期不易发现,待出现心力衰竭症状而就诊时已到晚期,5年内死亡率高.  相似文献   

18.
何威  王中男 《中华中医药学刊》2006,24(10):1881-1882
病毒性心肌炎(viral myocarditis,VMC)为内科常见病之一,是由病毒(主要是柯萨奇B3病毒CVB3)侵犯心肌引起的以心肌细胞变性坏死和周围间质细胞浸润为主要病理变化的一种疾病.其确切的发病机理至今还不十分清楚,目前认为一方面是由病毒侵袭引起心肌损伤,另一方面是细胞介导的免疫反应引起的心肌细胞的损伤[1].其中,细胞介导的自身免疫反应已经被认为在VMC发病心肌细胞损伤过程中起主要作用[2].而在病毒诱发的炎症至感染后自身免疫反应的产生和进展中,细胞因子被认为具有重要作用[3].目前,利用中药调节细胞因子治疗VMC的相关报道很多,现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9.
急性肾小球肾炎(acute glomemlonephritis,AGN)是一种急性起病,以血尿、蛋白尿、高血压、水肿,或伴有暂时性肾小球滤过率降低为临床特征的肾小球疾病。病初伴有血清补体C,下降,病理表现为毛细血管内增生性肾小球肾炎。多见于A组β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后,也可见于其他细菌、病毒和原虫感染。该病多能自发痊愈,但重症患者可出现心力衰竭、脑病、急性肾衰竭等并发症。任何年龄均可发病  相似文献   

20.
儿童单纯性血尿是指临床仅表现为持续性或反复性镜下血尿,伴或不伴有发作性肉眼血尿,不伴水肿、高血压、肾功能减退等其他症状,常于体检时无意中被发现[1]。儿童单纯性血尿常见病因为薄基底膜肾病、IgA肾病、系膜增生性肾炎、局灶节段性增生性肾炎、遗传性肾炎、轻微病变、乙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