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探讨全身麻醉下患者术中知晓的发生情况并分析其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接受单纯全身麻醉的564例择期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术中知晓发生与患者的年龄、性别、体质量、ASA分级、既往手术史、术中是否出现血压波动等指标的关系,采用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术中知晓的高危因素。结果 564例患者发生术中知晓13例,术中知晓率为2.3%。女性、ASA评分、既往手术史及术中出现血压波动是患者发生术中知晓的高危因素(P<0.05)。结论在多种择期手术中术中知晓呈散发状态,女性、ASA分级水平、既往手术史、术中血压波动是其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全身麻醉患者术中知晓情况发生率的探讨,并分析影响因素。方法选取1652例择期手术的患者均为全身麻醉.对其术中的知晓情况进行详细记录,影响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法。结果共有1.5%的患者发生术中知晓情况。不同手术方式的术中知晓情况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因素为患者的性别、应用术前药物、气道管理方式、应用挥发性麻醉剂、术中血压波动。结论多种择期手术的术中知晓情况均有可能发生,患者如果出现术中知晓情况可能会发生术后后遗症。  相似文献   

3.
全身麻醉患者术中知晓情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蒋迅 《吉林医学》2010,31(18):2873-2873
目的:探讨目前全身麻醉方法行择期手术,术中知晓的发生率并分析可能引起术中知晓的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全身麻醉的1 800例择期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均采用硫喷妥钠、恩氟烷静吸复合全身麻醉。采用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调查可能与术中知晓有关的因素进行分析。结果:1 800例患者中,发生肯定术中知晓的13例(0.72%)。结论:术中知晓可在多种择期手术中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调查全身麻醉下行择期或限期手术病人的术中知晓发生率,分析可能引起术中知晓的原因。方法随机选择接受全身麻醉的择期或限期手术病人500例,于术后1d及4d对病人是否存在术中知晓行问卷调查,对存在术中知晓的病人记录感知觉,采用多元回归分析可能影响术中知晓的因素。结果共10例(2.0%)病人存在术中知晓,其中1例病人对手术过程有明确的描述,另9例患者仅述及手术期间做梦,无痛觉及其他感知觉。而病人的性别、年龄、体重、ASA分级、麻醉前用药、麻醉方法、手术时间、手术类型、术中循环状态对术中知晓的发生无显著影响。结论术中知晓在多种类型手术中均有发生,无确切的因素可影响术中知晓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全身麻醉患者术中知晓的发生率及可能原因.方法行全身麻醉的择期手术病人1 000例,男女各半,年龄18~65岁.术后第1天及第4天随访患者,调查术中知晓发生率.结果 1 000例患者中,发生术中知晓的有12例(1.2%),其中女性8例(66.7%)和男性4例(33.3%),包括有胸科手术患者5例、腹腔镜手术患者4例、颅内肿瘤手术患者2例、妇科手术患者1例.结论 术中知晓与性别、手术种类和ASA分级水平相关.  相似文献   

6.
任子生 《医学综述》2010,16(14):2206-2208
全身麻醉术中出现的术中知晓,是一项严重全麻并发症。出现术中知晓的因素和机制很多。近年来,麻醉学家采取了各种措施预防和处理术中知晓,取得了一些进展。现就术中知晓产生机制、形成的相关因素、降低术中知晓发生率、监测及预防、如何开展对术中知晓的研究等作简要概述。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究减少术中知晓发生率的途径,调查全麻术中知晓的发生率,并分析相关危险因素.方法:收集2 300例行全身麻醉的外科手术患者围手术期一般资料和麻醉药物用法用量,术后2次用标准化询问方式调查术中知晓的发生情况.所有患者分为3组:无知晓、可疑知晓和术中知晓.结果:肯定术中知晓的有21例(0.91%),术中可疑知晓的患者...  相似文献   

8.
全麻的广泛应用,使得麻醉可控性大大提高。然而术中知晓未能完全避免,可能导致患者创伤后应激性精神障碍(PTSD)。本研究收集北京大学第一医院500例全身麻醉患者术中知晓发生情况,以期为术中知晓的防范提供资料。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全身麻醉手术中知晓的发生情况进行调查与分析。方法选择2010年1月-2011年12月来我院择期予以手术的1856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均予以全身麻醉,记录术中知晓发生的详细情况,对其影响因素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本组1856例患者共15例发生术中知晓,发生率为0.81%。术中知晓发生时期以维持期最多。占86.67%。不同科室中以妇科术中知晓发生率最高为2.03%,其次为耳鼻咽喉科为0.63%,再次为泌尿外科为0.54%。性别、年龄、是否使用阿片类镇痛剂、是否气管插管方式是影响术中知晓发生的危险因素,是否术前用药则是其保护因素。结论术中知晓好发于维持期,在多种择期手术者散发。为降低术巾知晓的发生率应注意女性患者,术前应充分用药,避免使用阿片类镇痛剂、行气管捕管。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全身麻醉患者发生术中知晓的发生率、高危因素及特征,探讨其防治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5年-2010年全身麻醉患者中发生术中知晓的28例病例。结果:全身麻醉患者术中知晓的发生率为0.07%;该组病例特征为:①男性的发生率大于女性;②多见于麻醉手术时间小于1h的"短小手术";③麻醉方式主要表现在静脉复合麻醉中,但均未使用苯二氮卓类药;④长期口服"安眠药"和长期饮酒的患者发生率高,且术中未实施脑功能监测;⑤术后一定时间内存在较严重的心理和精神障碍,但治疗效果明显。结论:全身麻醉期间发生术中知晓可对患者造成严重的心理和精神障碍;应加强术前评估和预防,特别是男性、短小手术和长期使用安眠类药物等高危患者尤其应预防性地使用苯二氮卓类药+以吸入麻醉为主的复合麻醉,术中应实施BIS等监测;重视术后回访和及时的心理和药物治疗。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全身麻醉下的知晓发生率,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筛选,确定保护因素与危险因素.[方法]选择自2008年5月到2010年12月间在不同科室接受治疗的1 504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行单纯性全身麻醉.记录患者手术过程中的各类影响因素情况,分别为性别、年龄、体重、是否使用阿片类镇痛剂、是否使用挥发性麻醉剂、是否气管插管方式、是否术前用药、手术过程中血压变化、麻醉时间和ASA分级.按照不同的科室分为骨科、普通外科、心胸外科、神经外科、整形外科、泌尿外科及其他科室,对知晓情况进行调查.[结果]不同科室中知晓发生率最高的科室为心胸外科,为1.00%,其次为普通外科和神经外科,知晓发生率均为0.08%.多因素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示,有影响的因素为性别、年龄、是否使用阿片类镇痛剂、是否气管插管方式和是否术前用药,其中危险因素为性别、年龄、是否使用阿片类镇痛剂及是否气管插管方式,保护因素为是否术前用药.[结论]全身麻醉下知晓发生率较低,但应注意高年龄段女性人群的危险性,并充分术前用药,避免使用阿片类镇痛剂和行气管插管,以确保手术麻醉的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异丙酚全麻对患者血浆内皮素 (ET)和降钙素基因相关肽 (CGRP)的含量的影响。方法 选择 4 0例病人随机分两组 ,每组 2 0例 ,Ⅰ组为气管内全身麻醉组 ;Ⅱ组为腰硬联合麻醉组。分别于麻醉前、麻醉后 10min、手术后 2h各抽取静脉血 4ml,采用放射免疫方法测定ET和CGRP值。结果 在麻醉前 ,麻醉后 10min两组血浆ET和CGRP水平无显著差异 ;手术后 2h(T3 )Ⅰ组ET水平明显低于Ⅱ组 (P <0 .0 5 )。结论 异丙酚对ET有明显的拮抗效应 ,并能提高体内CGRP水平 ,可减轻围手术期的心血管应激反应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不同全麻维持方式对胃肠外科手术患者苏醒期躁动的影响。方法:择期胃肠外科手术患者160例,相同麻醉方案诱导后,分为4组(每组40例),A组全凭静脉麻醉;B1和B2组静吸复合麻醉,B1组手术结束前停止吸入麻药时间≤25min,B2组手术结束前停止吸入麻药时间>25min;C组全凭吸入麻醉(术毕间断吸除机械无效腔气体)。记录手术时间、麻醉维持时间和苏醒期躁动发生率。结果:4组手术时间和麻醉维持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F=0.498和0.870,P>0.05)。4组躁动发生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8.824,P<0.001),其中B1组躁动发生率高于其他3组(P<0.008)。结论:全凭静脉麻醉,全凭吸入麻醉及静吸复合麻醉、停止吸入麻药到手术结束时间>25min者躁动发生率低,麻醉医师可根据患者情况选择适合的麻醉维持方式。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镇静剂量咪唑安定用于预防全凭静脉麻醉术中知晓及对术后恢复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90例择期手术的全麻患者,ASAⅠ-Ⅱ级,随机分成2组:咪唑安定组(Ⅰ组)、对照组(Ⅱ组)。Ⅰ组诱导时给予咪唑安定0.05mg/kg、芬太尼0.004mg/kg、异丙酚1.5mg/kg及维库溴铵0.1mg/kg;Ⅱ组诱导时未用咪唑安定,其余诱导用药与Ⅰ组相同。术中2组均静脉泵注瑞芬太尼及丙泊酚维持麻醉。结果Ⅱ组患者术中知晓的病例数显著多于Ⅰ组(P〈0.05)。Ⅰ组和Ⅱ组患者的呼吸恢复时间、呼之睁眼时间、拔除气管导管时间及拔出后即刻警觉/镇静(OAA/S)评分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全麻诱导时应用镇静剂量咪唑安定能抑制术中患者外显性记忆功能,有效预防全凭静脉麻醉的术中知晓,同时不影响全麻后苏醒时间及麻醉后恢复质量。  相似文献   

15.
小剂量丙泊酚复合芬太尼在全身麻醉拔管时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观察小剂量丙泊酚复合芬太尼抑制全身麻醉拔管反应的效果。方法40例ASAⅠ~Ⅱ级的妇科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2组患者应用相同的麻醉药物实施全身麻醉,手术结束,待患者清醒达到拔管条件时,观察组于拔管前3 m in静脉注射丙泊酚0.8 mg.kg-1、芬太尼0.5μg.kg-1;对照组不予用药,直接拔管。观察拔管前后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及躁动、呼吸抑制、呕吐、误吸、苏醒延迟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和补液量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MAP、HR在T1时高于T0、T2、T3、T4各时点(P<0.05),T0、T2、T3、T4各时点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对照组MAP、HR在T2、T3时高于T0、T1、和T4(P<0.05),T1时高于T0、T4时(P<0.05);观察组患者MAP、HR在T2、T3时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2组其他时间点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躁动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2组患者各时点均无SpO2<90%、PETCO2<4.67 kPa或>6.0 kPa的情况发生;2组均无呼吸抑制、呕吐、误吸、苏醒延迟等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小剂量丙泊酚复合芬太尼可有效地抑制拔管反应。  相似文献   

16.
全身麻醉在剖宫产手术中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仕彬 《四川医学》2010,31(7):948-949
目的总结41例全身麻醉下剖宫产手术的麻醉,为临床麻醉提供经验。方法选择41例ASAⅠ~Ⅲ级行剖宫产手术的孕妇,用氯胺酮和丙泊酚快速诱导,剪开子宫前静脉注射司可林行气管插管。剖出新生儿后加用瑞芬太尼维持麻醉,术毕产妇清醒后拔管送回病房或者带管送入ICU。结果 41例剖宫产手术均顺利完成,母婴安全。结论全身麻醉用于剖宫产手术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全凭静脉麻醉下应用脑电双频谱指数(BIS)监测术中知晓的发生情况,评价BIS监测对术中知晓的预防作用.方法:丙泊酚全凭静脉麻醉下行择期手术患者300例,随机分成A、B两组(n=150).两组患者均进行BIS监测,A组根据BIS值调控麻醉深度,确保麻醉期间BIS值<60;B组术中遮蔽BIS值,根据经验调控麻醉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