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综述了各种纳米粒子如金属纳米粒子、金属化合物纳米粒子、无机非金属纳米粒子,有机纳米粒子等通过表面修饰引发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而得到各种功能聚合物材料,并对这些杂化材料在生物医学中的应用进行了总结和展望.  相似文献   

2.
挤出过程中,了解聚合物粒子的运动轨迹对于研究黏性剪切、混炼等理论具有重要作用。将机器视觉应用于动态全程可视化挤出过程,采集彩色聚合物示踪粒子图像,利用LabVIEW软件进行图像分析处理获得粒子在挤出输送段的运动轨迹和速率。较传统研究方法具有优越性。  相似文献   

3.
王德禧 《塑料》2006,35(4):104
金纳米粒子释放出NO 目前美国North Carolina大学的化学家制备出一种可以定量释放NO的金纳米粒子.这种纳米粒子被证实在诸如促进伤口愈合和扩张皮下血管软膏等生物医学和制药学上有很好的用途.这种能产生NO的纳米粒子是由外面包裹一层烷基硫醇配体保护层的金原子纳米粒子簇组成.化学家将一些配体的链端用溴取代,然后溴原子转化为氨基.这种二铵鎓二醇盐NO授体是通过将这些含有氨基的粒子暴露于高压NO气体下制备得到的.在生理环境下,从这种含二元胺纳米粒子上释放出的NO量随二元胺配体浓度和二元胺配体两个氮原子之间烷基链长度的增加而增加.  相似文献   

4.
炭黑粒子的表面形貌及其聚集体的纳米力学属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庄清平 《橡胶工业》2006,53(4):216-222
介绍炭黑粒子的表面形貌及其聚集体的纳米力学属性,综述聚合物/炭黑复合材料的纳米断裂行为。炭黑原生粒子表面由细小的石墨状晶体无规排列构成,并存在富勒结构碳,呈凹凸不平的原子台阶形貌。快速拉伸时纳米炭黑粒子链发生弹性变形,慢速拉伸时发生塑性变形。单一纳米炭黑粒子链的拉伸强度为(4.5±2.5)MPa,杨氏模量为3.0~8.8 MPa。纳米炭黑粒子链与聚合物之间的界面强度大于粒子链之间及聚合物之间的强度。橡胶/炭黑复合材料受力变形时,纳米炭黑粒子链与结合橡胶分子复合的团聚体在传递应力的同时发生屈服变形,延缓材料破坏。  相似文献   

5.
科技动态     
IBM开发提高数据密度的纳米新材料据报道,IBM公司的研究人员已经制备了一类新的磁性材料,能使计算机硬盘贮存的数据比目前增加100多倍。这是一种纳米粒子,直径只有4nm,是铁和铂的混合物,自成型为非常有序的阵列。每一个粒子与它相邻的粒子以相同的预置距离分开。纳米粒子的大小和分开的距离二者都可以控制,这是增加数据密度的一个重要因素。纳米粒子是由羰基铁和乙酰丙酮铂在加热的溶液中结合而成。在反应过程中,铁和铂原子从它们的有机部分分离出来,结合成球状的铁-铂合金的纳米粒子。每一个粒子含有几千个原子,铁原子和铂原子…  相似文献   

6.
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方法 (ATRP)被广泛的应用在接枝改性无机纳米粒子上等领域。本文介绍了在纳米二氧化钛、二氧化硅等无机纳米粒子上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方法主要的应用,主要可以提高无机纳米粒子的相容性和抗老化性能等特性。但是,最重要的应用是通过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方可以控制接枝物的链的长度及分子量大小,当接枝产物与材料共混时可以更好的改善材料的力学等性能,从而控制并扩大材料的应用范围,同时也使无机纳米的应用领域得到更广泛的应用。本文主要综述了几种原子转移聚合方法对无机粒子的改性应用研究现状。  相似文献   

7.
综述了近几年来特殊形貌纳米铂的制备及其在燃料电池中的应用的研究进展,具体包括:球状及多面体铂单晶纳米粒子的合成及其催化性能,线状、枝状、花状纳米粒子的合成及其催化性能,基于特殊形貌纳米粒子的核壳结构催化剂研究进展,亚纳米粒子及原子族的制备及研究的相关工作,并展望了该领域未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8.
纳米复合材料是一类新复合材料,它是由粒子填充聚合物组成的,聚合物中的分散粒子至少有一维在纳米范围内。可根据分散有几维处于纳米范围内来区分3种不同的纳米复合材料。如果三维在纳米范围内,则认为是同维纳米粒子,如由溶胶一凝胶方法得到的球形二氧化硅粒子,而且也包括半导体纳米束和其他的纳米材料。如果分散粒子二维在纳米范围内,且第三维较大,形成一个伸长的结构,称为纳米管和晶须,如碳纳米管和Cel晶须,这些纳米材料可以作为增强纳米填料使材料具有许多特性。第三种纳米复合材料只有一维在纳米范围内。在这种情况下,填料以一到几纳米厚、上百或上千纳米长的片状形态存在。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ATRP)在纳米粒子改性方面的研究进展,综述了基于 ATRP 的多种不同催化体系的衍生技术在纳米粒子表面改性方面的应用,其中主要包括反向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RATRP)和电子转移活化再生催化剂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AGET ATRP),并对其特点进行了概述,对纳米粒子表面引发ATRP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0.
甲醇氧化是直接甲醇燃料电池(DMFC)的阳极反应,开发高效、稳定的甲醇氧化催化剂对提高DMFC的性能至关重要.本研究采用非均相微乳液法,室温下一步还原合成了PtNi催化剂.结果表明,Ni原子随机进入Pt原子晶格中,形成PtNi纳米合金纳米粒子,粒子分散均匀大小均一.PtNi纳米合金催化剂显著提高了Pt催化剂的甲醇氧化活...  相似文献   

11.
氧化物纳米微粒的制备与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THEPREPERATIONANDAPPLICATIONOFOXIDENANOPARTICLES1引言所谓纳米材料有两个含义,一是指单个的纳米尺度的超微粒子;另一是指由纳米微粒聚集而成的二维或三维固体。纳米材料与传统的固态材料不同,具有许多特殊的性质。从1961年胶体化学这(〕科学诞生时起,人们就开始了对直径为Inm~100urn的粒子体系的系统研究。1959年,著名物理学家费困曼曾设想“如果有一天能按人的意志安排一个个的原子和分子将会产生什么样的奇迹?”提出逐级地缩小生产装置,直到最后直接由人类按需排布原子,制造产品。但这在当时只是一个美…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了硅烷表面处理的二氧化钛纳米粒子对丙烯酸墙面涂料自清洁性能的影响。本研究采用原硅酸四乙酯(TEOS)作为二氧化钛的表面处理剂,用傅里叶转换红外光谱法、比表面积测定法、孔径分布、实密度测定法对硅原子接枝到二氧化硅纳米粒子上的过程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3.
以聚乙烯吡咯烷酮(PVP)为保护剂在水溶液中合成了铂(Pt)纳米粒子,利用吸附在Pt纳米粒子表面上的氢还原适量AgNO_3,得到表面修饰了Ag原子的纳米Pt催化剂,并利用苯甲醛的催化加氢反应,考察了Ag原子的修饰量对纳米Pt催化剂的活性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随着Ag原子在Pt纳米粒子表面沉积数量的增加,苯甲醛的转化率先升高后降低,当n(Ag):n(Pt)为0.005时,纳米Pt催化剂的催化活性最高。  相似文献   

14.
通过聚氨酯发泡膨胀法制备了石墨烯,采用化学镀工艺方法在其片层表面进行纳米铜粒子的可控修饰,基于铜原子的d空轨道与苯胺分子中氮原子的孤电子对之间的配位关系,将对苯二胺分子自组装在石墨烯表面。采用透射电子显微镜、红外光谱、拉曼光谱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研究了纳米铜粒子/胺/石墨烯的表面形貌和表面性能。结果表明,纳米铜粒子均匀地沉积在石墨烯片层表面,对苯二胺分子与石墨烯表面金属铜实现了自组装,对苯二胺/纳米铜/石墨烯能够均匀地分散在环氧树脂体系中。  相似文献   

15.
本文采用一步细乳液聚合法,将一种疏水性的红色荧光染料甲基丙烯酸尼罗红酯(NRME)引入聚合物纳米粒子中,成功制备了新型水分散性红色荧光聚合物纳米粒子。光谱研究表明NRME已经成功结合进入纳米粒子。通过控制NRME在纳米粒子中的含量,可以获得不同荧光强度的聚合物纳米粒子。这类新型荧光纳米粒子在生物医学等领域有着潜在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本论文采用氧化沉淀法制备纳米Fe3O4粒子,将正硅酸乙酯处理磁粒子,获得Fe3O4@SiO2纳米粒子,然后用3-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APTES)对纳米复合粒子进行改性,获得表面带有-NH2的磁性纳米粒子,然后将氧化石墨烯(GO)涂覆在经过改性的纳米复合磁粒子上,获得修饰有不同有机分子的复合纳米磁粒子.最后运用了傅立叶红...  相似文献   

17.
采用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ATRP)法在纳米二氧化硅(Si02)粒子表面接枝聚丙烯酸丁酯(PBA),产物为纳米siO2-g-PBA,采用透射电镜(TEM)、偏光电子显微镜(PLM)等手段研究了纳米SiO2及纳米SiO2-g-PBA复合粒子的添加对聚甲醛(POM)结晶性能及热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ATRP法有少量的PBA接枝了:纳米SiO2表面,且该粒子在POM中分散均匀;纳米SiO2及纳米SiO2-g-PBA复合粒子的添加不改变POM的晶型,但POM的晶粒尺寸变小.a纳米SiO2-g-PBA复合粒于的异相成核作用较纳米SiO2明显;纳米SiO02及纳米Si2-g-PBA复合粒子使POM的结晶温度升高,熔点升高,结晶度升高.纳米SiO2及纳米SiO2-g-PBA复合粒子的添加使得POM的热稳定性得到了提高.且纳米SiO2-g-PBA复合粒子的作用更明显.  相似文献   

18.
基于超分子有机凝胶的纳米复合材料是集有机和纳米材料优异性能于一体的新型智能材料, 已成为近年来功能复合材料的研究热点之一。本文综述了该类复合材料的研究现状, 包括超分子有机凝胶分别与无机纳米粒子、金属纳米粒子以及碳纳米管等材料的复合, 分别从其模板效应、制备方法等方面进行介绍。纳米复合材料丰富的结构受控于超分子丰富的簇集体形貌, 这种模板效应主要依赖于超分子有机凝胶特有的三维网络结构, 其为纳米粒子成核、生长、排列等提供了优良的载体环境, 可以有效避免纳米粒子的团聚, 从而提高纳米粒子的稳定性, 并展望了该类材料在催化、传感、生物以及医学等领域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9.
《工业催化》2012,(7):5-5
芬兰Aalto大学研究人员开发出一种能降低燃料电池制造成本的新方法,该方法采用原子层沉淀(ALD)法制取纳米粒子催化剂,使得燃料电池的阳  相似文献   

20.
采用乳液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法,成功制备出了聚合物乳胶纳米粒子。用光子相关光谱(PCS)和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对聚合物乳胶粒子的形貌、粒径和粒径分布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聚合物乳胶粒子的粒径小于100nm。研究了乳化剂的用量对乳胶粒子粒径大小的影响,研究发现:聚合物乳胶粒子的粒径随乳化剂用量的增大而减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