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正>随着护理学科自身的迅速发展和人类健康需求领域的不断扩大,护理学科的重要性和独立性日益得到更广泛的认同。2011年3月,国务院学位办颁布了新的学科目录设置,认定护理学为一级学科,这一举措为护理学科提供了新的发展契机,同时也带来了新的挑战。由于护理学硕士研究生培养长期从属于临床医学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模式,因此未能充分体现护理专业的本质内涵与特色。在学科定位调整之后,如何建立与  相似文献   

2.
两年制护理学硕士研究生教育的研究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3  
介绍了中山大学2年制护理学硕士研究生的培养过程与特色,主要体会包括缩短培养周期,同时保持培养质量;导师负责制和指导小组集体培养相结合的培养方式;加强个性化的培养过程.对我国护理学研究生培养提出几点建议:明确护理学的学科定位;提高本科教学质量,为护理学专业提供合格人才和研究生教育合格生源;重视研究生培养质量;加强对毕业生的就业指导;重视临床专科护理人才的培养.  相似文献   

3.
护理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十年来.我国护理教育事业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的新时期.以中专教育为主体的局面逐渐萎缩,大专、本科教育稳步增长,研究生教育也已初露端倪。全国先后已有十几所院校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国家教委批准成立护理硕士授予点。培养出的研究生虽然屈指可数,但她们在护理教育、科研、管理和临床等领域锐意进取、勇于开拓.显示了举足轻重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4.
该文回顾分析了中山大学护理学硕士研究生的培养现状,并总结了护理学硕士培养过程中的创新措施:建设一流师资队伍,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提升科学研究水平,实现关键环节突破,构建社会参与机制,推进国际交流合作。  相似文献   

5.
根据我国医学事业发展对护理专门人才的迫切需求,2010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27次会议审议通过增设护理硕士专业学位(MNS),并在审议通过的《护理硕士专业学位设置方案》中明确MNS的总体培养目标[1].针对应用性和实践性较强的护理学,以专科护理为导向的专业学位硕士教育,是当前培养高级护理专门人才的重要途径.本文将主要介绍国内外MNS教育的培养现状,由美国护理硕士培养的发展较为完善,国外部分将主要介绍美国的MNS相关发展情况,旨在为我国MNS培养走向成熟化和国际化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6.
我国护理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的现状与发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徐娟 《家庭护士》2007,5(8):11-13
阐述了我国护理硕士研究生教育的发展、招生与入学、培养目标、教学计划、课程设置,总结了其现存的问题,指出我国护理硕士研究生教育需要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7.
目的调查学生对护理学ICU硕士专业学位培养模式的满意度,为确定培养模式提供依据。方法 2011级采用原培养模式,2012级采用新培养模式,采用自设问卷,对15名ICU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进行满意度和支持度的调查。结果 2011级学生对原培养模式的满意度为62.5%;对于新培养模式,2011级和2012级学生的支持率均为100%,其中非常支持的学生分别为87.5%和42.9%;学生对培养模式最不满意的前3位因素分别是实习缺乏自主学习时间(46.7%)、毕业论文压力大(13.3%)、带教教师缺乏带教技巧(13.3%)。结论学生对培养模式总体满意,尤其支持新培养模式。ICU专业学位培养应保证足够的临床实践训练时间,要重实践但不轻科研,并强调临床师资培训对保证培养质量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建立急诊护理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方法采用德尔菲专家函询法,由30名专家对构建的培养模式进行2轮函询,对各级指标的重要性进行评价,初步构建急诊护理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结果通过2轮专家函询,最终形成3个一级指标、15个二级指标、76个三级指标,专家对各项指标意见趋于一致。结论该培养模式的构建具有专科化的特点,可为急诊护理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的制订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从政府、高校、医院三个层面,阐述我国护理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政策、培养方案、临床实践教育等现状;总结分析我国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的相关研究及实践探索;借鉴国外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的发展经验,提出对我国护理硕士专业学位发展的思考,以期为我国专科化护理人才的培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的设置能够满足医学事业对护理人才的需求,有利于完善我国护理人才培养体系。该文介绍了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的产生背景、发展历程、办学基本条件、设置方案、指导性培养方案以及特色课程建设,为各院校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的建设和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手术室专业学位护理研究生课程体系.方法 采用德尔菲法对27名专家进行两轮函询.结果 形成由3个一级指标、8个二级指标、34个三级指标组成的课程体系,其中三级指标包括课程的学分数、授课方法及评价方式.结论 专家积极性和权威程度高,意见协调程度好,形成的课程体系注重对专业学位手术室护理硕士专科实践能力的培养,具有一定的可操作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12.
我国护理学硕士研究生培养目标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适合目前我国国情的护理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目标。方法采用Delphi技术。结果在具体分解的57项培养目标选择率在70%以上者,“科研型”和“临床型”硕士研究生分别有24和19项被专家认为应作为硕士教育的最基本目标;选择率在50%~70%的培养目标中,“科研型”和“临床型”硕士研究生分别有13和20项目标被认为是重要的培养目标。结论根据目前我国现状,不同类型护理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目标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13.
中美护理学硕士专业研究方向设置比较及启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通过分析比较中美护理学硕士专业研究方向,为构建合理的护理学学科体系提供一定参考。方法通过网络检索,收集2011年度美国排名前65名的护理学院和中国内地65所护理院校的护理学硕士专业研究方向的设置资料,经统计分析后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中美护理硕士专业研究方向主要在命名规范性、涵盖范围、设置导向三方面存在差异。结论中国在护理硕士专业方向设置中应注意突出职业特征,以职业胜任力作为研究生培养指导框架,以培养出能胜任多样化的卫生保健工作的高级护理专业人才。  相似文献   

14.
根据护理学科发展的需要,在分析护理学研究生人才培养要求和质性研究特点的基础上,阐述了护理学研究生质性研究能力培养的必要性,并提出在护理学研究生教育阶段,开设质性研究课程的构想.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调查护理学在职研究生学习动机和学习满意度的现状,并分析二者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教育参与量表和学习满意度量表,对190名护理学在职研究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满意度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护理学在职研究生的学习动机总均分为(3.14±0.39)分;学习满意度总均分为(3.60±0.50)分;在职研究生学习动机和学习满意度呈正相关(r=0.292,P〈0.01)。结论 护理学在职研究生的学习动机处于中等水平,学习满意度处于中等偏上水平,学习满意度与学习动机呈低度正相关。可通过提高学习动机提高其学习满意度。  相似文献   

16.
目的调查全日制护理硕士在读研究生职业认同现状,并分析其相关因素。方法采用护士职业认同量表,对7家医学院共96名全日制护理硕士在读研究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全日制护理硕士研究生职业认同总分为(35.95±5.40),7个维度平均得分为4.33~5.69分,其中把握度得分最高(5.69±0.11),组织影响感得分最低(4.33±0.16)。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工作经验、入学前职称是职业认同的影响因素。54.17%的护理硕士研究生选择去学校工作,35.42%选择去医院从事临床护理工作。结论全日制护理硕士在读研究生的职业认同处于中等水平,年龄和工作经验是其相关因素。多数护理硕士研究生倾向于去学校工作,应加强对其就业指导,引导他们根据护理学科的发展趋势调整就业定位。  相似文献   

17.
护理学研究生教育设置专业学位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目的调查医院护理管理者及本科护士对设置护理学研究生专业学位的态度和需求。方法采用问卷调查结合访谈法,对北京大学12家附属及教学医院的20名护理部主任和(或)副主任、32名副主任护师及371名具有本科学历的护士进行调查。结果90%以上的护理部主任和(或)副主任、副主任护师及80%的本科护士认为有必要开设专业学位护理研究生教育。他们认为应优先设置的专业为重症监护、急救护理、糖尿病护理、肿瘤护理等,认为应该培养的能力是科研能力、专科知识和技能、教学能力和管理能力,认为临床导师有待提高科研能力、教学能力和专科知识与技能。结论在我国有必要开设专业学位护理研究生教育,需要充分利用学院导师与临床导师相结合的优势,共同培养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学员对专科护理课程的评价及其学习困难度,为制订专业学位硕士培养方案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利用专科护理课程调查表,对参加专科护士培训的80名学员进行调查。结果全部学员认为设置专科护理理论课程是必要的,课程内容能体现专科特色,学员普遍对课程设置、课堂教学、临床教学及课程管理表示满意。课程难易度适中,有专科临床经验的学员学习困难相对较小。结论专科护理课程的设置及教学成效总体是满意的。建议护理硕士专业学位课程中应设置相应的专科护理课程,保证充足的学时数、足够的临床专科训练时间,并在学习专科护理课程前到相应临床专科轮科,采取学院导师与医院副导师(专科护士)集体指导的方式培养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  相似文献   

19.
我国本科护理教育社会人文课程设置现状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目的探讨中国本科护理教育社会人文课程设置的现状及发展趋势。方法采用文献调查法比较本科护理教育1998年和2006年社会入文课程设置的情况。结果1998年19所护理本科院校设置社会人文课程的科目和学科范围狭窄,只有14门必修课,无任意选修课;政治、英语以外所有社会人文课程的学时之和仅占总理论学时的4.08%。2006年47所院校设置社会人文课程数量达到了70余门,有76.6%的学校开设了任意选修课,涉及文学、艺术、历史、地理、东西方哲学与文化等多类课程;政治、英语以外所有社会人文课程的学时之和占总理论学时的7.37%。结论2006年本科护理教育社会入文课程设置的状况较1998年发生了较大变化,必修课和选修课的科目范围和学时比例都有所增加。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初步构建适合我国国情的老年护理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临床实践模式。方法选择来自全国16个省市区30所医学院校及三级甲等医院的34名护理专家,采用Delphi法对我国老年护理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临床实践模式指标进行两轮函询。结果初步构建了老年护理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临床实践模式指标,包括6项一级指标、45项二级指标、64项三级指标。结论通过Delphi法构建的老年护理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临床实践模式指标体系,各指标专家意见集中、科学、可靠,为完善我国老年护理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临床实践模式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