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海军陆战部队军事训练皮肤病调查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了解海军陆战部队官兵在不同季节、不同环境条件下军事训练时皮肤病患病情况。方法:采用统一调查表对海军陆战部队某部官兵,分别在春季、夏季和野外军事训练时,进行3次皮肤病流行病学调查。结果:3次调查共检出皮肤病53种,其中常见皮肤病21种;3次皮肤病发生率分别为26.2%、31.5%和43.1%。3次发生率比较,差异非常显著(P〈0.01);其中心身性皮肤病和外因性皮肤病比较,差异均非常显著(P〈0.01);感染性皮肤病比较,差异显著(P〈0.05);先天性及其他皮肤病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海军陆战部队皮肤病患病情况与气候、环境、训练项目和强度有关。应采取提高医务人员诊治水平、普及皮肤病防治常识、改进作训穿着装备和研制适宜药物等预防措施,降低皮肤病发生率。  相似文献   

2.
驻高原官兵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汪瑞  陶雨 《人民军医》2005,48(1):5-7
目的:了解高原官兵心理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以便更有效地开展心理疏导及心理咨询工作。方法:采用自拟个人情况量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Beck抑郁问卷(BDI),对驻守海拔3770~5390m的465名官兵进行调查。结果:高原组SCL-90测评结果,其躯体化、焦虑、恐怖等因子得分高于军人常模,两组差异显著(P<0.05);除人际关系外,其余各因子得分均高于中国青年常模,两组差异非常显著(P<0.01)。军官对下属的态度、人际交往、父母文化程度、军龄、部队管理方式、连续守防时间、身体健康状况等对心理有显著影响,决定系数R^2=0.139,重度抑郁者29.7%,中度抑郁者24.0%,轻度抑郁者35.1%。军龄、军官对下属的态度、人际交往、对高原环境适应程度、部队管理方式等对抑郁程度有显著影响,决定系数R^2=0.177。结论:密切官兵关系,加强团结、交流和科学管理等对保障官兵心理健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孟宏涛  刘凯  段炜  于泳  陈向阳 《武警医学》2010,21(12):1029-1030,1034
目的分析某部队高原驻训期间的发病情况,并指导部队搞好卫生防病工作。方法以各级单位卫勤日报表、救护所门诊登记、外出保障登记、巡诊登记为依据,进行分类统计。结果高原驻训期间各级医疗机构接诊、留观、住院官兵人次分别占总人次的49.5%、11.7%、4.2%;其中干部占27.8%,战士占72.2%。昼夜发病率3.18‰。单种疾病前5位依次为:上呼吸道感染(16.51%),高原适应不全症(12.75%),植物神经功能紊乱(8.90%),急性胃肠炎(7.58%),口腔溃疡(5.52%)。结论因地制宜地采取有效措施,积极进行适应性训练可以有效地控制各类疾病的发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4.
杨永岐 《人民军医》2010,(3):166-166
吉林通化65368部队卫生队王春玉、戴晓飞,解放军206医院外一科李艳丽来稿:基层部队官兵不合理用药分析及对策。文章说,他们对2008年在卫生队就诊的893例官兵用药情况进行了调查分析:(1)调查结果。每次患病就诊次数〉1次者504例(56.4%);每次患病平均就诊次数1.8次,每次患病平均找医师为1.5次;每次患病找不同医师开药者172例(19.3%),  相似文献   

5.
作者在1997年7月—1997年9月对参加高原(2800m~5231m之间)某光缆工程施工的3640名官兵的发病情况采取现场座谈了解,查阅登记等方法进行调查,结果显示官兵总发病率为80.19%,急性高原适应不全症发病率为40.28%,上呼吸道感染发病...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高原作训对进驻高原军人作业能力的影响,评估进驻高原部队战斗力真实情况,为进驻高原部队战斗力的有效提高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依据标准,对进驻高原部队(2个月)、常驻高原部队(1年)和常驻平原部队3种类型部队军人的高原习服程度、体力作业能力(最大摄氧量、PWC170)和脑力作业能力(数字广度、数字译码、目标追踪、视觉反应时)进行测量评价。结果进驻高原部队高原习服程度达基本习服程度;3类部队的有氧能力均在标准规定的中等水平,平原部队的最大摄氧量大于常驻高原部队(P<0.01),常驻高原部队的大于进驻高原部队的(P<0.01);与平原部队比较,进驻高原部队最大摄氧量下降25.7%,PWC170下降27.7%。与平原部队比较,进驻高原部队和常驻高原部队的数字广度、数字译码和目标追踪均属正常,没有明显降低;但进驻高原部队的视觉反应时延长(P<0.01),常驻高原部队的目标追踪成绩较进驻高原部队降低(P<0.05)。结论促习服措施和高原作训虽然可促进驻部队高原习服形成,但不能克服高原低氧对体能的客观不利影响,2个月的高原作训措施没有起到提升部队体能的功效。为此,应特别重视进驻高原部队在高原环境下体能训练科学性、有效性的研究。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乌灵胶囊改善高原部队官兵心理健康状况的疗效。方法:利用症状自评量表(the self-report symptom inventory ,symptom checklist 90 ,SCL-90)对驻高原不同海拔地区部队官兵分别服用安慰剂、黛力新、乌灵胶囊前后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自评检测。结果: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空白组SCL-90量表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对照组和治疗组各因子得分均降低,其中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焦虑因子较治疗前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乌灵胶囊对改善高原部队官兵心理健康状况有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8.
空军雷达部队官兵心理健康状况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空军雷达部队官兵心理健康状况,以便更好地开展心理卫生工作。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168名雷达部队官兵进行心理测试,并与军人常模和地方常模比较。结果:躯体化、焦虑、偏执、精神病性等因子分值高于军人常模,有1个项目具有阳性意义的人数达到总调查人数的41.6%。结论:空军雷达部队官兵心理健康状况有其自身特点,应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  相似文献   

9.
高原部队耐寒锻炼预防手冻疮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高原部队建立耐寒锻炼预防手冻疮的方法。方法:将首次进入高原的新兵11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54例)和对照组(60例),参照有关手部耐寒锻炼方法,连续锻炼4周,观察两组2个月军事训练中手冻疮的发病率。结果:观察组手冻疮的发病率(20.4%),低于对照组(46.7%),两组比较差异非常显著(P〈0.01);观察组手冻疮的严重程度(11.1%)明显低于对照组(31.7%),两组比较差异非常显著(P〈0.01)。结论:耐寒锻炼预防高原部队手冻疮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0.
杨永岐 《人民军医》2010,(3):168-168
西藏林芝解放军115医院吕国志、王福利、罗勇、李国凯、郭禹来稿:加强高原边防部队巡诊的做法。文章说,他们医院近年来加大了对边防部队巡诊的力度,为增强官兵适应高原环境和部队战斗力作出了贡献。他们的具体做法:(1)制定边防巡诊计划。根据边防部队的实际情况,每年都制定巡诊时间、巡诊路线、医疗队组成以及医疗器械、药品和车辆准备等详细计划。  相似文献   

11.
目的:调查基层部队男性生殖健康情况,探讨有效的预防和治疗措施。方法:采用男性生殖健康调查表,对基层部队官兵4686例进行病史询问,检查外生殖器、前列腺液、尿常规和精液。结果:男性生殖疾病发生率居前3位的依次为包皮过长(16.0%),前列腺炎(14.5%)和精索静脉曲张(9.9%)。农村组男性官兵生殖系统疾病发生率显著高于城市组(P〈0.01)。结论:基层部队男性官兵生殖系统疾病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12.
高原气候对人体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原地区一般是指海拔3000米以上的高地和山地,在我国多集中于西藏、青海、新疆、云南、贵州、四川等省或自治区境内。其气候特点为:寒冷,风大,干燥,昼夜温差大;气压低,氧分压低;日光辐射强。高原气候对人体生理功能会产生很多不利影响,其中影响最大的因素是低气压、低氧分压。常年驻守在高原地区的部队官兵以及当地的居民,由于长期生活在低气压的环境中,身体的各个器官已适应了这种气候条件。而初上高原的人在海拔3000米以下高度时,多数不会出现明显的缺氧症状,只有少数因体质较差,可出现缺氧症状;在海拔3000米…  相似文献   

13.
目的调查对比驻高原与驻平原空军官兵口腔健康状况,为驻高原空军官兵口腔疾病防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驻高原(平均海拔3900m)空军某部官兵990人(高原组)和驻平原(平均海拔500m)空军某部官兵910人(平原组)进行口腔健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龋病、牙结石、牙龈炎和牙周炎发病情况。结果高原组官兵较平原组官兵口腔疾病发生率高,且驻高原时间越长,口腔患病率越高;高原组患龋病率、牙结石检出率、牙龈炎和牙周炎患病率均高于平原组(Ρ<0.05)。结论驻高原空军官兵口腔疾病患病率较平原官兵高,加强对高原官兵口腔卫生宣传教育,改善高原医疗卫生条件和环境对降低高原官兵口腔疾病发生,提高部队战斗力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刘容  郭从涛 《人民军医》2012,(6):488-489
目的:观察高原环境对驻训官兵急性结膜炎发病情况的影响。方法:选择官兵3500例,其中高原野营驻训官兵组2500例,沿海驻地留守官兵组1000例。所有人组官兵均在相同医疗保障条件下,按照相同的训练计划组织施训。比较两组受紫外线辐射强度、时长,以及急性结膜炎发病情况。结果:高原野营驻训官兵组受紫外线辐射强度指数非常显著高于沿海驻地留守官兵组(P〈O.01),受紫外线辐射时长显著长于沿海驻地留守官兵组(P〈0.05),急性结膜炎发病率非常显著高于沿海驻地留守官兵组(P〈0.01)。所有罹患急性结膜炎官兵均散发于各个单位,未发现其周围官兵有类似疫情传播、暴发情况。结论:高原野营驻训官兵受紫外线辐射强度较高且持续时间较长,容易发生急性结膜炎,应加强对其野营驻训时的紫外线防护。  相似文献   

15.
海军陆战部队官兵心理健康与应对方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陆战部队官兵心理健康状况及其与应对方式的关系。方法:采用症状白评量表(SCL-90)和应对方式问卷对海军某陆战部队官兵284例进行心理评估,并与军人常模进行比较。结果:陆战部队官兵SCL-90各因子得分均显著高于军人常模(P〈0.01),并多采取积极、成熟的应对方式解决问题。结论:特殊作业环境对陆战部队官兵心理健康状况造成一定影响。应采取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素质训练等措施,提高官兵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6.
高原地区与平原地区新入伍战士尿生化指标的对比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高原缺氧对初上高原人员健康的损害情况。方法:对北京地区(海拔31.2m)和青海省西宁西川地区(海拔2260m)及海南州(海拔2800m)共300名入伍28天 ̄30天的新战士,进行尿生化十项检测。结果:北京地区(A组)总阴性率为7%,高原地区(B组)为42%。两组相比有非常显著的差异(P〈0.01)。主要阳性项目,PRO(尿蛋白)、BLD(尿潜血)和URO(尿胆红素)在B组分别占高原地区总  相似文献   

17.
王毅  李江  吴迁  吴拾音  龙冬梅 《西南国防医药》2007,17(5):636-639,F0004
“基层部队实用型高原军事医学数据库”是针对高原基层部队设计开发的实用性数据库,旨在帮助高原基层部队了解在高原特殊环境下作战、训练、劳动和生活所面临的军事医学问题,使高原官兵在面临上述问题时,能有一个较为正确的认识,同时能采取正确的处置措施,最大限度的减少因对高原特殊环境的不适应所造成的部队战斗力削弱。该数据库开发的第一步,是要解决需求分析和系统框架的设计问题,本文对此方面所涉及的问题及解决方法提出讨论意见,仅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索登岛作战官兵心理疾病的防治方法。方法:以陆军某部参演部队两个团(甲团1236例、乙团1352例)的2588例官兵为研究对象。甲团为观察组,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等;乙团为对照组。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评估参演官兵的一般心理卫生状况;中国心身健康量表(CPHS)评估参演官兵心身疾病状况;自编《演习部队心理疾病筛查表》作为心理疾病调查的辅助手段。结果:观察组演习前、后SCL-90测定,躯体化、人际敏感两个因子分演习后高于演习前(P〈0.05);CPHS测定,演习后的皮肤、骨骼肌肉两个因子分较演习前增加(P〈0.01)。演习期间观察组和对照组心理疾病发生率分别为8.90‰和14.05%,差异非常显著(P〈0.01)。结论:运用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咨询和药物干预等综合措施,对登岛演习部队官兵心理疾病的预防有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不同海拔高度对驻守官兵的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以及担负不同任务的高原官兵心理健康状况的差异。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不同海拔高度且担负不同任务的336名高原官兵进行心理测量。结果海拔越高,高原官兵的SCL-90得分越高;高原驻守部队官兵SCL-90得分高于高原后勤勤务保障部队官兵。结论高海拔地区官兵的心理健康状况比低海拔地区官兵心理健康状况低,高原驻守官兵的心理健康状况比高原后勤保障官兵心理健康状况低;加强高海拔驻守官兵的心理保健,定期开展健康教育、心理疏导,对提高部队的战斗力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吴世良  迟万胜  张毅 《人民军医》2003,46(8):441-442
目的:了解部队高原适应性训练期间皮肤病发病情况,制定防病措施,保障官兵健康。方法:结合临床诊断,巡诊登记及问卷调查,最后归类总结。结果:发现高原地区日光性皮炎、真菌性皮肤病及维生素缺乏病等发病率较高,分别为47.0%,32.1%,18.7%。结论:高原适应性训练期间应加强健康教育,科学合理安排训练,改善居住环境及营养条件,加大皮肤病防治药材配备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