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马良请 《轮胎工业》2005,25(6):372-379
1胎冠损坏轿车子午线轮胎胎冠断面如图1所示。图1轿车子午线轮胎胎冠断面1.1制造中质量问题导致的损坏(1)胎冠脱层·带束层间脱层轮胎使用早期带束层间脱层主要表现为胎冠部位两层带束层间大面积脱层,脱层界面光滑,露钢丝处有磨损痕迹,爆破处钢丝端点冗长,没有被机械切割的痕迹,胎体帘布沿径向整齐撕开,如图2和3所示;带束层脱层钢丝散乱现象如图4所示。上述现象不同于缺气碾压、机械撞击和切割后的损伤。其产生原因主要是生产过程中部件间没有压实(有水和汽油等)及带束层之间粘合力不够,轮胎在高速行驶状态下受剪切力的作用,脱层面沿旋转方…  相似文献   

2.
马良清 《轮胎工业》2004,24(9):572-574
(1)气压不足的影响 轿车轮胎气压不足时,屈挠变形增大,导致轮胎内部温度升高,胎体材料强度下降,进而可能引起胎面胶或胎体帘布层脱层甚至爆破,轮胎屈挠变形过大还易产生花纹沟和胎侧等处的龟裂及帘线断裂;会导致轮胎跳动增大,造成胎圈与轮辋间的异常摩擦,引起胎圈部位的损伤甚至爆破;容易  相似文献   

3.
马良清 《轮胎工业》2007,27(2):111-116
介绍质量法对轮胎产品标识的要求、轮胎销售服务以及全钢载重和轿车子午线轮胎使用中的主要问题.轮胎产品标识必须真实、完整,不允许割标轮胎的销售.轮胎销售服务不仅重视售后,而且应重视售前对产品性能和适用环境的了解以及对产品使用中信息的收集.全钢载重子午线轮胎主要质量问题包括胎圈设计不合理、轮辋不标准和带束层脱层等.轿车子午线轮胎使用中出现的问题包括胎冠脱层,内衬层与胎体间脱层,肩/侧凸起和缺气碾压;试验中出现的主要问题是高速试验冠部脱层、掉块,三角胶、反包脱层,欠硫、帘线周向断裂和胎面胶与0°冠带层间脱层.  相似文献   

4.
马良清 《轮胎工业》2005,25(5):308-314
(1)胎圈表面周向凸起内部脱层 胎圈表面周向凸起内部脱层主要表现为在轮胎使用早期,胎圈反包部位出现周向脱层,用手指按压有明显的气泡感,如图75所示。其产生原因主要是生产过程中部件间未压实而产生气泡,或部件间有隔离介质,或反包高度设计不合理。  相似文献   

5.
徐静  单体强  程斌  黄红卫 《轮胎工业》2008,28(9):562-562
目前,我公司全钢载重子午线轮胎在使用中出现的主要损坏现象是胎肩脱层和胎圈裂,其中产生胎肩脱层质量缺陷的轮胎占总退赔轮胎的10%~20%。轮胎胎肩区帘线弯曲是造成胎肩脱层的主要原因。本文对全钢载重子午线轮胎胎肩区帘线弯曲的解决措施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6.
陈志宏  葛南 《轮胎工业》2006,26(3):131-141
对近年来世界12个典型规格的载重、轻载和轿车子午线轮胎所用钢丝帘线的剖析结果进行分析。国外载重子午线轮胎胎体大多选用密集型钢丝帘线,有不用外缠丝的趋势;带束工作层大部分采用开放型高强度钢丝帘线,带束保护层多采用全渗胶型钢丝帘线;大部分公司轮胎胎圈加强层采用专门的钢丝帘线,且裁断角普遍小于40°,个别公司轮胎采用多层锦纶帘布。全钢轻载子午线轮胎胎体和带束层钢丝帘线的选择趋势与载重子午线轮胎基本相同。轿车子午线轮胎带束层主要采用开放型高强度钢丝帘线,亚洲部分公司轮胎仍采用传统结构钢丝帘线,部分公司轮胎胎圈采用钢丝帘线替代胎圈钢丝。  相似文献   

7.
马良清 《轮胎工业》2005,25(3):184-188
1胎冠损坏 全钢载重子午线轮胎胎冠断面如图1所示。  相似文献   

8.
马良清 《轮胎工业》2005,25(4):248-255
2胎肩损坏 全钢载重子午线轮胎胎肩断面如图28所示。  相似文献   

9.
洪宗跃  吴桂忠 《轮胎工业》2006,26(4):247-253
1有限元模型建立 子午线轮胎主要包括胎面、胎肩、胎侧、胎体、带束层和胎圈等部件。胎侧、胎面和三角胶等使用硬度各不相同的纯胶料;胎体、带束层、胎圈包布和钢丝圈是帘线一橡胶复合材料。以10.00R20子午线轮胎为例进行分析,其子午面和材料分布如图1所示。  相似文献   

10.
子午线轮胎用纤维骨架材料的发展概况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从子午线轮胎向高速化和环保化发展的角度 ,阐述对纤维骨架材料的性能要求 ,对比分析人造丝、聚酯、锦纶和芳纶帘线在轿车和轻载子午线轮胎中的应用前景。人造丝帘线可用于高性能原配子午线轮胎的胎体帘布层 ;聚酯帘线适用于V速度级以下的轿车和轻载子午线轮胎胎体帘布层 ;锦纶 66帘线适用于轿车和轻载子午线轮胎胎体帘布层 ,特别适用于V速度级以上的轿车子午线轮胎胎体帘布层和轿车子午线轮胎的冠带层 ;芳纶帘线用于子午线轮胎带束层取代钢丝帘线 ,并用于高速轮胎、超轻量轮胎、绿色轮胎等高性能轮胎的胎体帘布层和胎圈芯等替代子午线轮胎中所有的金属部件。  相似文献   

11.
马良清 《轮胎工业》2005,25(8):509-510
胎冠脱层主要表现为胎面胶与胎体帘布层之间脱开,严重时胎冠脱落,如图1所示。其产生原因主要有二方面。  相似文献   

12.
芳纶复合帘线及芳纶浆粕在子午线轮胎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芳纶/锦纶66复合帘线在高性能轿车子午线轮胎冠带层以及芳纶浆粕在载重子午线轮胎胎肩垫胶中的应用.结果表明,芳纶/锦纶66复合帘线应用于轿车子午线轮胎冠带层,轮胎各项性能达到国家标准要求,高速性能优异;芳纶浆粕应用于载重子午线轮胎胎肩垫胶,可降低生热,提高轮胎的耐久性能.  相似文献   

13.
张燕 《轮胎工业》2007,27(1):15-18
介绍2000年以来国(境)外轮胎剖析的骨架材料应用情况.锦纶帘线主要用于载重斜交轮胎,也用于轿车子午线轮胎的冠带层;聚酯帘线,特别是DSP帘线正逐渐替代人造丝用于轿车和轻载子午线轮胎乃至Z速度级高性能轮胎;人造丝用量正逐渐削减;芳纶纤维可代替钢丝用于高档轿车子午线轮胎的带束层和冠带层,也用于重型载重子午线轮胎胎体和工程机械斜交轮胎的缓冲层;维尼纶纤维仅在日本生产的轮胎中用于胎圈包布等小部件.  相似文献   

14.
董世春  刘华  周小波 《轮胎工业》2005,25(7):424-425
分析轿车子午线轮胎胎侧起鼓和凹陷产生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胎侧起鼓的主要原因为胎侧外伤、局部帘线稀疏、帘布覆胶不好和帘线排列不均等;胎侧凹陷的主要原因为帘布接头过大、反包端点打褶以及设计尺寸不合理等。采取相应改进措施后,大大提高了轮胎的外观合格率。  相似文献   

15.
马良请 《轮胎工业》2005,25(2):120-126
胎侧是指轮胎侧面有各种标识的部位(如图46所示),是轮胎最薄的部位。它由胎侧胶和胎体帘布构成,在整条轮胎中承受的屈挠最大。  相似文献   

16.
在半钢子午线轮胎使用中 ,最常见的早期损坏是胎侧起鼓。胎侧起鼓是指轮胎在充气和承载的情况下 ,帘线伸张不均匀而导致的轮胎胎侧局部凸起或不平。胎体帘布局部帘线排列密度过大 ,该部位帘线伸张较小 ,使用时易凸凹不平 ;胎体帘布局部帘线排列密度过小、帘线受损断裂 ,该部位帘线伸张较大 ,使用时起鼓。根据统计 ,由于胎侧起鼓造成理赔的轮胎占理赔轮胎的 30 %~ 40 %。从市场调研也可知 ,对于各种品牌的半钢子午线轮胎 ,胎侧起鼓是主要理赔项目。本文对轮胎胎侧起鼓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了预防和解决措施。1 帘线受损造成帘线受损的原因…  相似文献   

17.
宋立  秦艳分  王时豪 《轮胎工业》2020,40(6):0367-0372
研究轻型载重子午线轮胎胎肩损坏改善方法,并通过成品轮胎耐久性试验和静态压力分布试验进行验证。结果表明:通过调整胎面厚度和带束层帘线种类以改善胎面压力分布、增加冠带层缠绕层数和提高带束层间粘合力以增大带束层间的抗剪切应力、调整带束层宽度和减小三角胶长度以减小带束层端点应力以及增大基部胶厚度以降低胎肩生热和提高胎肩散热能力等方法,可以不同程度地提高轻型载重子午线轮胎胎肩的耐久性能。  相似文献   

18.
提出一种新型子午斜交轮胎结构,即将子午线轮胎胎侧部位的胎体帘线子午结构改为斜交结构,并利用有限元模型对子午斜交轮胎和子午线轮胎的特性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与子午线轮胎相比,子午斜交轮胎的径向刚度较高;胎侧应变能密度分布较连续且相对均匀,且最大应变能较低;胎面横向接地压力分布较均匀、尤其是胎肩处的应力集中区域较小,接地印痕形状近似椭圆形;带束层边缘的剪切应变峰值较小.  相似文献   

19.
林礼贵 《轮胎工业》2003,23(10):629-636
1 类型、构造及优越性1 1 类型根据带束层和胎体骨架材料的不同 ,子午线轮胎可分为全钢子午线轮胎、半钢子午线轮胎和全纤维子午线轮胎 3类。载重子午线轮胎有全钢或半钢的 ;轿车子午线轮胎有半钢的或全纤维的。活胎面全钢子午线轮胎是从子午线轮胎衍生出来的 ,由钢丝帘线呈子午线方向排列的胎体和带有钢丝帘线呈周向排列的带束层的并可卸换的胎条两部分组成。活胎面全钢子午线轮胎除兼有子午线轮胎的一些优点外 ,最大的特点是胎条磨损后可以随时更换 ,也可以根据路面或季节变化换用不同花纹的胎条。1 2 构造子午线轮胎有无内胎和有内…  相似文献   

20.
介绍航空斜交轮胎和航空子午线轮胎的发展概况。航空斜交轮胎技术的主要发展方向:降低断面高度,优化胎面形状和花纹结构,采用胎面增强结构,提高胎体强度。航空子午线轮胎普遍采用尼龙帘线作骨架材料,芳纶帘线是理想的骨架材料,聚酮帘线和复合帘线发展前景良好。航空子午线轮胎胎面、带束层、胎体、胎侧和胎圈结构必须不断优化,以适应高性能飞机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