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下一代电信网络(NGN)一直是业内人士的热点话题,有些人士是从技术方面探讨下一代网络;也有很多人从性能方面探讨这个问题。UT斯达康认为下一代网络(NGN)是业务驱动型网络。由于基于IP的基础设施支持业务与网络承载的分离,作为在IP基础设施上提供电信业务的关键,软交换技术将在下一代网络中起着核心的作用。一、网络与应用紧密结合 UT斯达康通过对行业和用户市场的深入分析后认为:首先,作为电信的用户,更多的是关心运营商能够提供什么样的服务;其次,作为拥有商业化网络的电信运营商,必须要考虑用有限的资源满足大量用户…  相似文献   

2.
杨景  黄小庆 《世界电信》2003,16(1):46-48
最初的软交换技术在电信领域的商业化应用为VoIP长途电话业务,即C4替代。接着,C5替代和应用使能软交换系统受到关注。前者由于承载和业务开放性方面的限制、业务集成困难和端到端QoS的困难而停滞不前;相比之下,后者却受到了许多中小企业的欢迎。在应用使能软交换的基础上,UT斯达康公司倡导业务使能交换技术,其核心为电信业务网络技术,适用于基于IP的下一代宽带固定多媒体网络和第三代移动多媒体网络。  相似文献   

3.
杨景  黄晓庆 《通信世界》2003,(26):50-50
IP技术、软交换技术和电信业务体系结构的进步,极大地推动了电信业的发展。特别是应用使能的IP多媒体域软交换应用,已经展示了软交换巨大的业务潜力。但是,这些软交换技术都是以面向特定应用的产品形式出现的。从电信运营商业务开发的生命周期来看,需要一个动态的、不断发展的业务驱动的软交换平台来支持业务的定义、协议的选择、接入/互联的控制、业务控制、应用控制和网络控制以及对业务和网络能力进行管理。本介绍了UT斯达康公司对软交换在下一代网络中作用的理解,通过可对申信市场的演变和软交换发展历史的分  相似文献   

4.
最初的软交换技术在电信领域的商业化应用为VoIP长途电话业务,即C4替代.接着,C5替代和应用使能软交换系统受到关注.前者由于承载和业务开放性方面的限制、业务集成困难和端到端QoS的困难而停滞不前;相比之下,后者却受到了许多中小企业的欢迎.在应用使能软交换的基础上,UT斯达康公司倡导业务使能交换技术,其核心为电信业务网络技术,适用于基于IP的下一代宽带固定多媒体网络和第三代移动多媒体网络.  相似文献   

5.
最初的软交换技术在电信领域的商业化应用为VoIP长途电话业务,即C4替代。接着,C5替代和应用使能软交换系统受到关注。前者由于承载和业务开放性方面的限制、业务集成困难和端到端QoS的困难而停滞不前;相比之下,后者却受到了许多中小企业的欢迎。在应用使能软交换的基础上,UT斯达康公司倡导业务使能交换技术,其核心为电信业务网络技术,适用于基于IP的下一代宽带固定多媒体网络和第三代移动多媒体网络。  相似文献   

6.
通信网络在Internet技术的推动下向支持动态的个性化电信业务的多业务电信网络发展,电信市场的开放要求电信运营商提供适应市场需要的可运营的电信业务,本文对基于IP基础设施的下一代电信网络的业务控制体系结构进行了研究,分析了对下一代电信网络控制结构的需求,描述了下一代电信业务的业务平面,提出了下一代电信业务交易平台的结构特征和功能特征,并对当前软交换技术的各种进展进行了对比,介绍了我们建立的基于下一代业务体系结构的软交换交易平台解决方案(STSB),提出了我们对今后网络业务控制体系结构研究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通信网络在Internet技术的推动下向支持动态的个性化电信业务的多业务电信网络发展,电信市场的开放要求电信运营商提供适应市场需要的可运营的电信业务,本文对基于IP基础设施的下一代电信网络的业务控制体系结构进行了研究,分析了对下一代电信网络控制结构的需求,描述了下一代电信业务的业务平面,提出了下一代电信业务交易平台的结构特征和功能特征,并对当前软交换技术的各种进展进行了对比,介绍了我们建立的基于下一代业务体系结构的软交换交易平台解决方案(STSB),提出了对今后网络业务控制体系结构研究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杨景  黄晓庆 《通信世界》2003,(28):44-44
业务驱动软交换平台是建立在IP基础设施之上的自我管理的分布式开放网络计算环境。它是向下一代电信业务演进的重要基础设施。业务驱动软交换平台的结构是组件式的。支持组件之间通信的软交换硬件平台、软交换操作系统和软交换消息总线将这些软硬件组件构成一个业务整体。同时,业务驱动的软交换具备业务开发的支持工具以实现对业务的开发。这个软交换平台同时也具备对自身的管理功能。图3描述了业务驱动软交换平台上的组件和它们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许新 《通信管理与技术》2005,(5):I0001-I0002
1 UT斯达康综合业务解决方案 下一代电信网必然是业务驱动的多网络融合环境。UT斯达康也一直致力于通过开放的业务平台(mService)提供富有特色的NGN业务。但仅有Killer Application这样的“上层建筑”是不够的,业务的真正成功离不开强大,灵活的底层业务交换平台的支撑,这不仅是传统智能业务网络发展的经验,也是建设下一代电信业务网络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0.
杨宏捷 《通讯世界》2002,8(6):89-90
软交换技术是下一代网络的核心。软交换呼叫服务器将传统交换机中的呼叫控制与承载部分分开;应用服务器将业务与呼叫控制分离。软交换的体系架构主要由呼叫服务器、媒体/中继网关、信令网关和应用服务器组成。它建立在宽带分组网络基础设施上,系统单元间采用标准接口。其开放性体系结构(图1)降低了网络运营和业务开发成本,改变了传统电路交换机“黑盒子”模式。系统组成UT斯达康的软交换系统mSwitch采用了开放的平台和标准的接口,集合语音、数据、多媒体等多种业务,实现了PSTN/ISDN、PLMN、IN和CATV等网络的融合,大大拓宽…  相似文献   

11.
国内资讯     
《通信世界》2004,(7):45-46
思科与UT斯达康共建下一代核心网络日前,思科与UT斯达康签署合作协议,就基于IP的下一代网络的发展,双方将充分整合各自领域的领先优势,将合作拓展到更加广阔的领域。据悉,利用双方技术优势的3G实验网络将在近期投入实际的测试阶段。思科中国公司与UT斯达康的合作形成了精确的优势互补:思科公司在全球通过全面的网络基础设备提供强大的底层IP路由交换传输系统,构建一个高品质、可量化、易管理的IP基础网络,而UT斯达康则可以在这个高品质的网络基础上,凭借敏锐的市场触觉开发更加贴近市场需求的电信解决方案。如今,基于IP的电信网络,不…  相似文献   

12.
《世界电信》2000,13(10):47-47
UT斯达康曾在通信界率先提出“网络即交换”的理念,在即将开幕的2000年中国国际通信设备技术展览会上,UT斯达康将推出面向宽带的IP多业务解决方案。WACOS系列可构造下一代宽带IP业务网络平台,完成边缘网关、骨干交换、智能业务与运营管理;DWDM传输设备可完成骨干传输,具备IP Over DWDM能力;Netcore  相似文献   

13.
展会期间,UT斯达康以真实的案例演示今天的服务提供商和企业如何利用下一代技术提高生产率和利润率。其中重点介绍三方面的内容:其一是核心层mSwitch解决方案;其二是传输层MSTP解决方案;其三是接入层基于IP-DSLAM宽带解决方案。UT斯达康特别推出下一代网络的核心部分UT斯达康mSwitch软交换系统,其PAS/iPAS小灵通无线市话增值服务也在展会同期推出,并展出了多款样式新颖、功能强大的小灵通手机终端和多种多媒体信息服务。UT斯达康强势出席上海国际信息通信展  相似文献   

14.
《电信技术》2008,(4):108
UT斯达康与Jersey电信签署了一项协议,双方将建立和部署一个全新的端到端IP固网语音网络,以代替Jersey电信目前使用的PSTN。UT斯达康将把其全套的以IP为基础的下一代网络解决方案集成到一个单独的网络构架中,从而为Jersey电信提供一个公共的管理平台,该平台包括一个核心网络、独立的服务接入和语音邮件解决方案等。  相似文献   

15.
苏军 《通信管理与技术》2005,(1):i007-i008,i010
1 UT斯达康3G系统概况。UT斯达康1997年开始了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的研究和开发,3G系统采用具有前瞻性的设计理念,采用基于IP内核,软交换架构,以及自主开发的高集成硬件,保证了系统的高度集成和未来演进的需求,可以保护运营商投资以及用户不断增长的需求,具备丰富的业务提供能力。  相似文献   

16.
以小灵通创始者而闻名的UT斯达康正加速向综合通信设备供应商的角色转型,近期其在NGN、综合接入和光网络方面频频出击,显示了其日益增强的综合实力。日前,UT斯达康(中国)有限公司与信息产业部电信研究院通信标准研究所启动对下一代网络技术的长期战略合作,并在京签署NGN领域的技术合作协议。据悉,此项合作内容包括在NGN业务网关、家庭网络和无源光接入网等通信领域先进技术的合作与研究,以及定期的学术和技术交流。这将使UT斯达康全面成为制定并建设中国下一代核心网络标准与产业的推动者和建设者。在IP综合接入方面,UT斯达康也实力…  相似文献   

17.
《电信网技术》2009,(6):63-65
EPON/GEPON是将以太网(Ethernet)与无源光网络(PON)结合在一起形成的,能很好地适应IP数据业务的接入方式。EPON/GEPON可以实现在用户接入网中传输以太帧,非常适合IP业务的传送。此外,基于以太网技术的元器件结构简单,性价比高,使得EPON/GEPON相比其它PON技术更容易大规模商用;而基于IP的各种业务的高速发展以及下一代网络IP融合的趋势使得EPON/GEPON适用广泛并且符合未来网络的发展趋势,成为最重要的FTTH技术。UT斯达康(中国)有限公司《打造电信运营级EPON网络》一文介绍了UT斯达康领先的EPON解决方案OpticalXpress。OpticalXpress具有运营级的功能特性、卓越的产品性能和电信级一体化的管理,是运营商接入网的理想选择。  相似文献   

18.
从新兴运营商对下一代网络的需求出发,引出了通过软交换在新兴运营商实现多业务融合与应用的必要性,同时阐述了UT斯达康mSwitch针对新兴运营商提供的解决方案与应用。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下一代网络的体系结构和软交换技术在下一代网络中的应用,以及下一代网络中增值业务的两种实现方法,与智能网互通提供增值业务及利用应用服务器提供增值业务,下一代网络中可实现的增值业务包括:基于IP的多媒体业务,利用API开发的增值业务,IP呼叫中心及E-COntent业务等。  相似文献   

20.
刘艳 《通信世界》2003,(38):34-35
下一代网络是集话音、数据和多媒体业务于一体的全新网络。它基于软交换技术和IP技术构建出分层开放的体系架构。运营商可以在业务的驱动下得用这个开放的体系架构灵活实现自己的网络解决方案,并通过业务和网络的不断提高企业的竞争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