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语言具有承载与构建文化以及标记国家与民族的社会文化的功能,因此语言战略对国家十分重要。语言战略主要由语言规划、语言政策以及语言教育等方面构成。本文分析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我国外语教育政策的变化发展以及美国、澳大利亚、法国外语教育的现状,通过对比分析,指出了目前我国外语教育中存在的不足之处,且给出了相应的建议,期望对我国的外语教育政策和规划的制定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2.
刘涛 《中外书摘》2000,(3):52-53
加拿大是一个移民国家,欧洲移民及其后裔占加拿大总人口的72%以上,因此饮良习惯上保留了欧洲人的传统。日常饮食以西餐为主。普通居民对快餐情有独钟,也喜欢异国风味的食品。  相似文献   

3.
目前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对文化政策的制订主要源自两大不同的文化理念,一是源自以美国为代表的文化政策保守派,其基本立场是资本主义的保守主义思想,即充分尊重个人的自由发展,认为发展文化主要是民间的职责,政府不应过多参与。所以到目前为止,美国还没有一个像文化部之类的政府文化管理机构。二是源自以法国为代表的文化政策自由派,认为在社会中,特别是现代社会中,文化艺术应当属于大多数人,而不应由少数的社会精英所独享,文化艺术是改变社会层次、促进社会进步的  相似文献   

4.
汪玲 《现代妇女》2014,(10):227-227
美国是一个十分重视爱国主义教育的国家。爱国主义教育已经成为美国公民教育中必不可少的一个部分。本文主要探讨了美国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容、途径以及我们应该如何学习和借鉴美国爱国主义教育的成功经验。  相似文献   

5.
江孝东 《职业时空》2008,4(2):14-15
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应该坚持什么样的基本教育理念?经过多年的学习探索和实践,笔者认为应坚持“以人为本,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当我们将“以人为本,因材施教”作为高职教育的价值选择时,高职教育便具有了创造人的价值的意义。“以人为本,因材施教”的教育要以充分开发个体潜能为己任,通过因材施教,走进千差万别的人的世界,针对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和特长进行教育,为每一个学生提供发展的多元途径。高职教育的目的在于使每一个人成为他自己,高职教育的责任在于开发学生的潜能。  相似文献   

6.
李国成 《职业》2012,(21):23
正课程建设与改革是专业建设的核心,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举措,"建立突出职业能力培养的课程标准"是高职教育课程建设与改革系统工程中的一个重要课题。课程标准不仅是教学过程配置教学资源、组织教学、进行教学评价和教学管理的主要依据,也是完整体现高职教育理念的形式。因此,明确课程标准的制订原则,分析在实践中课程标准制订的有效途径,将有助于课程建设与改革的顺利进行,有助于高职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的不断提高。本文在实践研究的基础上,阐述了课程标准的制订原则以及在实践中制订课程标准的有效途径。一、制订课程标准的基本原则高职教育是高等教育的一个类型,它既有一般教育的共性,也有自身显著的特殊性。为制订出符合高职教育教  相似文献   

7.
几千年前,孔子主张“富而教之”。惠民政策的发展,其最终是要兴办教育,全面提升国民素质,稳固国家强盛的素质根基。目前,国家经济实力大增,兴办教育,强国塑民,已具备基础条件。为此,国家必须对教育实行全面的经济支持,以降低国民的就学成本,全面提升国民素质,这既是我国的战略机遇、也是一个国家永久不败的战略选择。  相似文献   

8.
一个国家名称的演变通常是历史学家们喜欢探讨的课题,因为这有助于人们了解这个国家的文化渊源和历史变迁。在中世纪,阿拉伯国家分为马什里克国家(该词在阿拉伯语中意为“东方”)和马格里布(意为“西方”)国家。前者是指位于亚洲西部的阿拉伯国家;后者则指位于北非和安达卢西亚(西班牙南部)的阿拉伯国家。摩洛哥位于马格里布的最西端,因此摩洛哥最早的国名称为“最远的马格里布”。但欧洲人叫起来很困难,因而将“马格里布”简化为“摩洛哥”。摆脱了欧洲人的殖民统治后,摩洛哥人用“马格里布”作为国名。欧洲人仍读作“摩洛哥”。  相似文献   

9.
王芳 《当代青年》2021,(4):110-116
教育政策的主要目标是实现教育对个体和社会发展的促进功能.受某些政治因素影响,教育与人和社会的发展关系可能失调或出现局部的负向功能.由于美国由两党轮番执政,两党在政治理念上具有左右摇摆的特点,造成政府的教育政策具有极大的不稳定性和不连续性,从而导致教育的负向功能相当明显,使教育在特定政治环境下未能促进青少年的个体化发展和...  相似文献   

10.
当今世界网络技术快速发展,已经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将网络技术特有的优势与学校心理教育相结合,势必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提供新思路、新途径。由上海大学生在线为上海高校学生提供的互动社区功能的E-class深受学生喜欢,在全国推广。这种实名登记、匿名发帖的高校网络社区的出现,为高校开展网络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更大的助推力,因此,如何有效利用网络平台对高校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是一个紧迫的任务。本文拟对高校运用网络平台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行分析,总结网络平台上的心理健康教育的优势,并提出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11.
李燕 《职业》2011,(23):110-111
随着国家教育政策的改革,中等职业技术教育得到迅速的发展,许多初中生毕业会考后分流进入中等职业学校学习。由于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大部分是独生子女,又因为他们的身心发展正处在一个转折期,随着由普通教育向职业教育的转变以及就业压力的日益加大,学生在自我意识、人际交往、就职择业及成长和学习生活等方面,都会产生各种各样的心理困惑。  相似文献   

12.
生活的尊严     
一位刚从美国学习回来的朋友说:在夏威夷期间,发现那里几乎每一个人的工作和生活都很快乐。印象最深的是一老者导游,他对待每一位游客都很和善,服务非常周到,如同照顾自己的家人。见到中国游客,他用蹩脚的中文不断地说:“你好,中国”“你好,北京”。所做的一切,让人感觉舒坦,看得出,他发自内心地喜欢自己的工作。  相似文献   

13.
美国人崇尚个性自由独立,欣赏那些敢于向传统挑战并书写自己独特的美国梦的人。美国布鲁金斯学会的公众政策研究人员高尔斯顿说:“美国选民支持具体表现美国梦的领袖。美国人喜欢成功的故事。”  相似文献   

14.
福利国家及其社会政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为福利国家福利国家是国家形成发展这一漫长过程中的产物,在21世纪初,首先是法国、德国、尼德兰国家(荷兰、比利时) 以及北欧国家,达到其最高阶段。此外, 美国以及日本、澳大利亚等也被算作福利国家,不过这些国家对社会政策的热心度却远远不及欧洲的核心福利国家。他们在社会政策上的投入较少,比如美国在社会政策上的投入约占其国内生产总值的16%,而瑞士则拿出两倍的投入用于公共财政资助的社会保障项目。衡量一个国家是否属于福利国家的指标主要如下:  相似文献   

15.
昨晚的同学聚会持续到深夜,席间,我和每一个人推杯换盏,扯着嗓子谈论彼此的新闻以及当年校园里的陈年八卦。在大家眼里,我是一个外向的人,开朗、豪爽且精力充沛。  相似文献   

16.
刘明金 《现代交际》2010,(9):134-135
青春期是人的一生中最关键的时期,是教育的最佳时期,也是“危险期”。针对青春期学生品德发展特点进行教育,帮助他们树立远大理想,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是每一个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是全社会都应来关心的一项系统工程。  相似文献   

17.
蒋光宇 《当代老年》2007,(12):30-31
美国现任总统小布什,对其前任总统克林顿颇为嫉妒。其中的缘由,除了老百姓更喜欢克林顿之外,还因为小布什的父亲——老布什夫妇也非常喜欢克林顿。弄得小布什只得自我解嘲:“我父母现在最喜欢两个人,一个是我,另一个是克林顿。”  相似文献   

18.
教育公平是人发展起点的公平,从整个社会而言,在过去,教育公平更偏重指确保人人都享有平等的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的“机会平等”;进入21世纪,西方学术界便提出了教育公平并不是指名义上机会平等,而是要肯定每一个人都能受到适当的教育,即“因材施教,最大程度发挥受教育者潜质”这样的目标。作为教师,确保教育公平最关键的在于要善于关心爱护学生、善于尊重信任学生、善于理解宽容学生、善于关爱每一个学生。这样才能有的放矢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保证学生受到适合自己的教育从而发挥学生的潜质,才能促进教育公平的实现。  相似文献   

19.
有悠久历史的阿拉伯人民在中世纪创造了灿烂的阿拉伯伊斯兰文化,对世界文化做出了伟大的贡献.现在全世界约有2亿阿拉伯人.他们所处的中东地区,不但幅员广阔,而且石油资源丰富,战略地位十分重要,是国际斗争的一个热点.伊斯兰法系涉及到6亿多穆斯林的生活,仍是当代世界上一个比较大的法系.阿拉伯国家有许多共同特征,同属阿拉伯民族,有共同的语言,共同的传统文化和宗教信仰.除伊斯兰法(沙里阿)之外,这些国家的民法和商法基本上都是依据欧洲大陆法系制订的.因此,在研究该地区的法律时,将这些共同的特征联系起来,对了解和掌握该地区的法律制度会更全面.但阿拉伯国家没有统一的法律,在某些情况下,即使是同一国家的法律,其体系也不尽相同.鉴于每一个阿拉伯国家都是独立的全权国家,我们在中东地区从事工、商、贸活动时,必须根据各国的具体情况来制订计划和措施.限于篇幅,本文只重点介绍伊斯兰法对海湾国家立法的作用和影响,希望能引起人们对伊斯兰法律制度的关注和研究.  相似文献   

20.
凡达  诺斯 《职业》2014,(10):29
亚洲人压力普遍大于欧洲人我在亚洲旅游的时候,发现亚洲人承受的压力远远大于欧洲人,其主要原因是欧洲人更习惯于找方法去释放压力,于是我就想办法帮助亚洲人做一个小小的练习,改善心理压力。我在学生时代就接触到了太极。中国是太极之乡,但当我询问很多亚洲人是否练过太极时,他们大都遗憾地摇头。因此我慢慢想到要融合太极与所学过的心理学知识,帮助大家走出心理上的困境。中国人对数字"8"非常喜欢,于是我和同事将其命名为"八分钟练习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