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社会重构下的温泉旅游地兴衰研究——以从化温泉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历史文献分析、实地考察与深度访谈相结合的定性研究方法,对从化温泉这一典型案例地进行深入研究。研究发现,旅游需求重构对于温泉旅游地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旅游重构过程因为改变了温泉水的使用方式及其产出效应,而温泉水使用量又成为判断温泉地是否进入成熟期的饱和标准,因此,旅游需求重构的过程对于温泉旅游地进入生命周期的后半阶段划分起到了延缓作用。  相似文献   

2.
温泉旅游地特性及空间竞争分析--以从化新旧温泉为例   总被引:25,自引:1,他引:25  
温泉是一种异类资源替代性弱而同类资源替代性强的旅游资源,因而温泉旅游地开发的模式易呈现同质化的趋势,旅游地空间竞争异常剧烈。文章主要从温泉旅游地的特性研究出发,通过对邻近温泉旅游地的空间竞争的特征分析,探讨温泉旅游地在不同层面资源竞争的一般规律,以促进温泉旅游地空间竞争的良性循环。  相似文献   

3.
结合旅游资源可持续发展理念和温泉旅游资源特点,制定出温泉旅游可持续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并在此基础上运用模糊判断方法和系统聚类方法,对龙门县温泉资源进行实证研究;通过对2种评价方法的结果分析与修正,将龙门县温泉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水平分为高、一般、低3类.  相似文献   

4.
温泉旅游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研究——以广东龙门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旅游资源可持续发展理念和温泉旅游资源特点,制定出温泉旅游可持续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并在此基础上运用模糊判断方法和系统聚类方法,对龙门县温泉资源进行实证研究;通过对2种评价方法的结果分析与修正,将龙门县温泉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水平分为高、一般、低3类.  相似文献   

5.
广东省温泉旅游开发模式分析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温泉旅游开发是目前国内旅游开发的热点问题之一。通过对广东省温泉旅游开发的实地调查和对比研究表明,广东省温泉旅游开发经历了温泉疗养院、温泉旅馆集合体和露天温泉旅游度假区阶段,现阶段根据温泉地区位、旅游功能和露天温泉风格的差异性表现为不同的旅游开发模式,清新温矿泉模式和珠海御温泉模式是目前具代表性的两类温泉旅游开发模式。  相似文献   

6.
海南温泉旅游开发模式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温泉旅游开发是目前国内旅游开发的热点现象之一,通过对海南省温泉旅游开发的实地调查研究,对影响海南温泉品质因素进行了深入的分析,指出目前海南温泉旅游开发中,普遍存在着功能单一,缺乏温泉文化品味,开发利用水平低等问题.并据此提出海南温泉旅游应该根据区位条件选择适当的开发模式,在开发中要挖掘温泉医疗的保健价值;要注重温泉旅游设施的配套和建立完善的温泉检验检疫体制.  相似文献   

7.
甘青藏旅游资源的联动开发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在青藏铁路即将开通的机遇条件下,从旅游资源形成的自然、社会、历史背景上分析了甘青藏3个省旅游联动开发的现势性和必要性,旅游资源类型结构和空间结构,提出了在3个省开展旅游资源点一轴式开发的设想,并提出了3个省旅游资源联动开发的战略措施和具体步骤。  相似文献   

8.
在借鉴温泉旅游开发理论和实践经验的基础上,通过实地调查和资料分析,并采用案例归纳研究方法,分析了山东省案例。研究表明:(1)山东温泉成因属隆起断裂型,分布既广泛而又集中,以中高温和中温温泉为主,多数温泉化学成分丰富,所处环境地貌类型多样;(2)山东温泉旅游发展迅速,按开发区位可分为都市近郊及小城镇周边两种类型,按温泉功能可分为休疗保健式、观光娱乐式和综合式3种开发模式,但目前开发利用程度较低,法律规范不健全,环境与资源管理有待加强。基于温泉资源和开发利用现状分析,提出构建"二心五区十二景"山东温泉旅游开发布局地域系统的设想。  相似文献   

9.
在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风险识别的基础上,通过模糊评价法建立多级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对天津传统表演艺术、工艺美术和民俗三类主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风险进行评价。天津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风险整体处于较低水平,适宜旅游开发;不同类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风险不同,民俗类旅游开发风险最高,工艺美术类次之,传统表演艺术类最低;三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的客体风险都很高,环境风险相对较低,主体风险最低。在开发过程中应对不同类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各类风险予以不同程度的关注。  相似文献   

10.
典型少数民族文化旅游地开发与保护——以喀什地区为例   总被引:7,自引:3,他引:7  
少数民族文化旅游资源主要表现形式为语言、宗教、历史、文化、艺术、生活习俗等,对国内外旅游者具有很大的吸引力,但也很容易受以外来文化冲击,失去本民族特色,从而失去旅游价值,对这种类型的旅游资源开发应遵循民族性、神秘性、艺术性、特殊性、传统性原则。喀什地区内部旅游开发应注重以老城区为核心的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城市-旅游一体化建设和维吾尔音乐舞蹈等艺术产业化建设;以喀什为基地对外延伸至周边中西亚国家,共同开发和建设中西亚贸易旅游区,并进一步促进商贸旅游区域网络体系的形成和发展。  相似文献   

11.
一、资源概况随着城市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特别是近几年来,城市居民外出旅游与休闲娱乐度假已成为人们生活中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和城市居民的一种消费时尚。因此,在城市郊区开发建设集健身、娱乐、休闲为一体的旅游度假区,也就成为我国旅游开发的方向之一。热水口位于福建永安市市区西南面,洪田镇北部,205国道由南向北经过此区,永安市主要河流文川溪则由此往北汇入沙溪。热水口旅游开发的主要资源是有温泉,其出水量大,水温高,这是建设温泉、健身、娱乐、旅游度假区的理想场所。此外,…  相似文献   

12.
基于旅游产业集群理论的洱源县温泉旅游开发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中国旅游业从观光旅游向休闲度假旅游转化,加之人们对健康性资源的需求日益增加,温泉旅游开发迅速升温。洱源县是云南省地热资源最丰富的地区之一,具有良好的区位条件和交通优势,其温泉资源的空间分布相对集中,组合状况良好。这决定了洱源县温泉旅游的开发方向应该是打造"温泉产业聚集区"。洱源县要按照温泉产业综合体、斑廊基缘生态空间和大区小镇的三大开发模式,坚持生态保护与旅游开发并重、错位开发与多元投资并举、创新发展与品牌建设同步、文旅融合与惠民强镇同行,努力实现洱源温泉旅游的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13.
古村落旅游地居民旅游感知分析——以黟县西递为例   总被引:85,自引:2,他引:85  
该文通过对黟县西递古村落旅游地的实地问卷、访谈调查以及运用SPSS软件进行数理统计,从旅游的经济、社会-文化、环境影响等角度分析了古村落旅游地居民的旅游感知及其差异,并探讨有关居民旅游感知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4.
张国忠 《中国沙漠》2006,26(1):126-130
以新疆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喀什地区、阿克苏地区、和田地区等四地州旅游发展战略规划为例,研究生态脆弱地区旅游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的辩证关系,着重分析旅游开发会带来的不良的环境影响,从规划、建设、管理等层面提出一系列的解决对策,以期能为我国西部生态脆弱地区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一些解决思路。  相似文献   

15.
旅游开发提高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自我生存能力,使其摆脱濒危的困境,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的重要方式。本文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旅游开发研究进行梳理,在此基础上,构建了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旅游开发价值评价指标体系,即由资源禀赋条件、可展示与体验性、遗产地旅游发展条件3个方面的要素组成,并以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富集的苏州为例,对省级以上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了评价,共评出三级旅游资源3项、二级旅游资源16项、一级旅游资源29项。主要结论为:产品衍生性、展示适宜性、是否具备可观赏性、遗产保护情况决定了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是否能够成为旅游资源;可展示与体验性决定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资源的旅游开发价值水平高低。手工艺类、民俗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较高的旅游开发价值,民间文学、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和传统医药的旅游可开发性较差。本文构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价值评价体系可为旅游地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筛选和旅游开发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6.
区域旅游开发定位研究——以徐州市为例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运用营销宵的定位理论,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徐州市为例证,对区域旅游开发中的产业、产品、市场和形象四大定位问题进行了探讨,提出区域旅游开发应该注重并利用产业政策的积极性、旅游产品的独特性、市场空间的拓展性,感知形象的鲜明性等观点。  相似文献   

17.
旅游资源开发与旅游产品整合研究——以云南省为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旅游资源开发是旅游业发展的基础,是旅游产品的核心构成物.云南省旅游资源丰富,分析了云南省旅游资源开发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云南省旅游产品整合是对旅游产品的类型结构、空间结构以及要素结构进行合理配置,探讨了云南省旅游资源开发与旅游产品整合的模式以及旅游资源开发与旅游产品整合的对策:以政府为主导,统筹区域旅游资源开发与旅游产品;整合共拓市场,建立"区域旅游利益分享机制";联合营销,构建整体旅游形象等.  相似文献   

18.
陈浩  陆林  郑嬗婷 《地理学报》2011,66(2):257-266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逐步推进,城市群逐渐成为旅游发展赖以依存的区域主体,也必将 成为一种特殊尺度类型的旅游目的地。文章基于相关文献的分析,界定了城市群旅游地的概 念。在对珠三角旅行社区内线路、区内长途客运、国内(省外) 旅行社赴珠三角及港澳游客实 际到达情况分析的基础上,运用网络理论和方法对珠三角城市群网络结构进行了定量研究。 结果表明,广州的到达中心性、接近性、中间度数值均较高,也是国内(省外) 游客到珠三角 的集散地,在网络中处于中心地位;深圳、珠海由于毗邻香港和澳门,是珠三角城市群区域 重要的目的地,同时也是港澳游客进入内地特别是珠三角的重要集散地。其他城市如佛山、 东莞两城市以商务旅游为主,惠州、肇庆以生态旅游为特色,而中山、江门则两者兼具的特 点。最后构建了珠三角城市群旅游地空间网络结构模式,形成“三级旅游基地、三类旅游区 域、三条主要旅游轴线”的空间模式。  相似文献   

19.
刘沛林  于海波 《地理科学》2012,(11):1304-1310
古村落乡村性传承是存续地方本土文化的关键问题之一,乡村性传承是古村落旅游开发的重要问题。考虑古村落旅游影响、乡村性特征随社会发展的必要性等趋势,构建古村落乡村性传承评价层次分析模型,评价因素包括乡村建筑、乡村文化、农业经济、乡村社会和乡村环境5个方面。案例分析以爨底下村为例,评价其在旅游开发背景下的乡村性传承情况,评价结果显示爨底下古村落的建筑、环境、乡村文化与乡村社会等方面的乡村性传承良好,但传统乡村经济特征传承较弱。  相似文献   

20.
滑雪度假旅游成为欧美山地旅游开发的主要形式。近十几年来,山地滑雪旅游在中国迅速发展,并成为东北一些地方旅游产品的主打品牌。本文从滑雪旅游开发布局影响因素研究出发,通过对中国滑雪旅游市场的需求与供给这对矛盾的全面分析,对照发达国家的滑雪旅游开展状况,总结出中国目前比较缺乏中高端的旅游滑雪场所。据此,作者提出内蒙古应以发展中高端滑雪旅游作为切入点,以阿尔山国际滑雪场为主,建立山地型滑雪网络和滑雪天堂的旅游形象。这些重要结论,对内蒙古发展冰雪旅游业、突破冬季无旅游、延长旅游季节性等方面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