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李洪琴  周雪华  虞蓉 《妇幼护理》2022,2(13):3082-3085
目的 探讨护理对改善老年胃肠道肿瘤患者营养风险的效果。方法 选取 2021 年 3 月至 2022 年 3 月期间本院收治的老年 胃肠道肿瘤患者 61 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30 例)和观察组(31 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 照组基础上采用营养干预。分析比较两组患者营养状况、营养指标以及免疫功能。结果 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营养风险筛查 2002(NRS2002)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微型营养评估简表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 观察组患者的血清白蛋白(ALB)水平、前白蛋白(PA)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 CD4+、CD4+/CD8+ 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 CD8+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老年胃肠道肿瘤患者的临床护理期间, 实施针对性的营养干预,能改善患者的营养状态和免疫功能,降低营养风险。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中风通脉汤联合康复训练对急性脑梗死患者免疫功能及NGF、BDNF、sVCAM-1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5月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86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中风通脉汤联合康复训练治疗,两组治疗14 d。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BI评分,CD4+、CD8+、CD4+/CD8+水平,血清神经生长因子(NGF)、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sVCAM-1)水平。结果: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两组NIHSS评分、血清sVCAM-1水平均降低,且观察组治疗后NIHSS评分、血清sVCAM-1水平低于对照组;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两组BI评分、外周血CD4+与CD4+/CD8+水平,血清NGF与BDNF水平均升高,且治疗后观察组BI评分,外周血CD4+、CD4+/CD8+水平,血清NGF、BDNF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风通脉汤联合康复训练可有效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免疫功能,抑制炎症反应,减轻神经功能损伤,提高生活自理能力。  相似文献   

3.
杨慧敏 《妇幼护理》2023,3(8):1982-1985
目的 探讨炎症性肠病患者强化心理护理联合饮食干预的效果。方法 选择选取 2022 年 1 月至 2023 年 2 月期间医院收治 的炎症性肠病患者 100 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抽取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 50 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 干预,观察组落实强化心理护理及饮食干预。比较两组的心理状态,生活质量,免疫功能。结果 观察组 CD-RISC 评分显著高 于对照组。观察组 SAS、SDS 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生理机能、躯体疼痛、社会功能、情感职能评分显著高 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 CD3+、CD4+、CD8+、CD4+/CD8+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炎症性肠病患者落实强化 心理护理联合饮食干预,可有效疏解负面情绪,调节免疫功能,通过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
武娇  赫鑫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2,12(6):1333-1334
目的 观察免疫营养护理干预改善胃癌根治术后患者外周血细胞免疫指标状况.方法 连续选择近期在万科接受胃癌根治术患者71例,分为免疫营养护理组(36例)与对照组(35例).免疫营养护理组应用瑞能肠内免疫营养制剂,对照组应用瑞素常规营养制剂.两组患者干预前后接受了外周血辅助性T细胞检测.结果 两组患者干预前外周血CD3+、CD4+及CD4+/CD+浓度分布无明显区别(P均>0.05).干预后,两组外周血CD+、CD4+及CD4+/CD8+浓度均明显高于治疗前,同时,免疫营养护理组上述各项指标也明显优于对照组(P均<0.05~0.01).结论 营养护理干预可以改善胃癌根治术后患者外周血辅助性T细胞表达,提高细胞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5.
目的:替罗非班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损伤及炎症介质、免疫功能的影响研究。方法:将2019年1月~2020年12月进行急性脑梗死住院治疗的76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8例。对照组使用阿司匹林+氢氯吡格雷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使用替罗非班治疗。比较两组炎症介质、神经功能、免疫功能。结果:观察组肿瘤坏死因子-α、白介素-6、C反应蛋白低于对照组;观察组神经功能评分低于对照组;观察组CD4+、CD4+/CD8+水平高于对照组,C3、C4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替罗非班能够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神经功能,降低炎症介质水平,提高机体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早期康复护理在老年脑梗死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2015年3月~2017年6月收治的86例老年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行早期康复护理。比较两组康复效果,干预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肢体运动功能评分及心理状态评分。结果:观察组康复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心理状态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肢体运动功能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早期康复护理干预老年脑梗死患者可改善患者肢体运动功能,减轻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有助于缓解患者不良情绪。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六位一体护理合作模式对脑梗死恢复期患者功能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1月—2022年5月在粤北人民医院治疗的脑梗死伴有肢体功能障碍的住院患者100例,按组间基线资料匹配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以护理主导的康复医生、康复治疗师、心理医生、护士、患者、家属六位一体护理合作模式。比较两组患者的肢体运动能力、平衡能力、日常自理能力以及心理状态。结果 干预前,两组患者的肢体运动能力、平衡能力以及日常自理能力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干预后的肢体运动功能评分、平衡功能评分以及日常自理能力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干预后的心理状态各项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六位一体护理合作模式在脑梗死恢复期患者功能康复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可改善患者肢体运动功能、平衡功能及心里状态,提升患者日常生活自理能力。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创新扩散理论指导下循证护理对老年急性脑梗死后偏瘫患者负面情绪、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11月至2022年12月我院收治的114例老年急性脑梗死后偏瘫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7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创新扩散理论指导下循证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负面情绪、神经功能、生活质量。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I-74)中的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物质生活、社会功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老年急性脑梗死后偏瘫患者中应用创新扩散理论指导下循证护理,能够有效改善患者抑郁、焦虑情绪,提升神经功能,有助于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以创新扩散理论为基础的循证护理模式对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的影响。方法:将2019年1月1日~2020年1月1日收治的120例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以创新扩散理论为基础的循证护理模式;比较两组干预前后负性情绪[采用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日常生活能力(Barthel指数)、运动功能[采用肢体运动功能量表(FMA)]、疾病相关知识掌握程度、住院时间、护理满意度[采用纽卡斯尔护理服务满意度量表(NSNS)]。结果:干预后,观察组HAMD、HAMA评分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FMA、Barthel指数评分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疾病相关知识掌握程度、住院时间及护理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采用以创新扩散理论为基础的循证护理模式干预,能有效提升患者疾病相关知识掌握程度,减轻负性情绪,提高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缩短住院时间,从而提高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循证病例分析为指导的流程化护理在脑梗死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1日~2021年11月30日收治的83例脑梗死患者,根据简单随机化法分为对照组41例和观察组4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循证病例分析为指导的流程化护理;比较两组干预前后神经功能[采用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IHSS)]、认知功能[采用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肢体功能[采用Fugl-Meyer运动评分量表(FMA)]、日常生活能力[采用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DL)]及生活质量[采用脑卒中影响量表(SIS)]。结果:干预后,两组MMSE、FMA、ADL、SIS评分均高于干预前(P<0.05)、NIHSS评分低于干预前(P<0.05),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循证病例分析为指导的流程化护理可促进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提高患者认知水平,促进患者肢体康复,帮助患者生活自理,从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术前护理干预对宫颈癌患者心理状态和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90例宫颈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术前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术前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心理状态和相关免疫功能指标的变化。结果: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均显著低于干预前和对照组干预后(P0.05)。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CD3+、CD4+和CD4+/CD8+较干预前和对照组干预后明显增加(P0.05);CD8+较干预前和对照组干预后明显减少(P0.05)。结论:术前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改善宫颈癌患者的心理状态,提高其机体免疫力,改善患者预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丁璐璐 《妇幼护理》2023,3(11):2740-2742
目的 分析对脑外伤昏迷患者护理过程中应用早期肠内营养护理干预对患者的影响。方法 选取 2021 年 1 月至 2022 年 1 月期间我院收治的因脑外伤昏迷的患者 50 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信封法将患者分成对照组(n=25)和观察组(n=25)。对 照组接受肠外营养护理干预;观察组接受早期肠内营养护理干预。分析对比两组的营养指标[血浆前白蛋白(PA)、血红蛋白(Hb)、 血浆白蛋白(Alb)]、免疫功能指标[免疫球蛋白 G(IgG)、免疫球蛋白 A(IgA)、CD4+、CD4+/CD8+]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干预前,两组的各项营养指标均无明显差异(P>0.05)。干预后,观察组的各项营养指标均比对照组显著提高(P<0.05)。干预 前,两组的各项免疫功能指标均无明显差异(P>0.05)。干预后,观察组各项免疫功能指标均比对照组显著提高(P<0.05)。观 察组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脑外伤昏迷患者实施早期肠内营养护理,能改善患者营养水平以及免疫 功能,提高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参芪扶正注射液辅助GP方案(顺铂+吉西他滨)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免疫功能及生活质量评分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6月~2020年4月收治的96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给予GP方案治疗,观察组给予参芪扶正注射液+GP方案治疗。对比两组疗效、免疫功能(CD4+/CD8+、CD4+、CD3+)、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糖类抗原199、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癌胚抗原、细胞角蛋白19片段)、生活质量评分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66.67%(32/48)明显高于对照组43.75%(21/48)(P<0.05);治疗后,观察组CD4+/CD8+、CD4+、CD3+水平与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血清糖类抗原199、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癌胚抗原、细胞角蛋白19片段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参芪扶正注射液辅助GP方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可有效提高疗效,改善免疫功能及生活质量,提升抗肿瘤能力,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14.
陈庆华 《妇幼护理》2023,3(19):4740-4742
目的 探究脑梗死患者实施基于健康信念模式的护理干预辅助早期强化康复护理的效果。方法 我院 2020 年 6 月至 2023 年 4 月收治的 140 例脑梗死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 70 例。对照组开展早期强化康复护理,观察组 实施基于健康信念模式的护理。比较两组的健康信念、神经功能、肢体运动功能。结果 观察组的健康信念量表中个人健康信 念评分、感到有实施能力评分、感到有控制力评分、感到有资源利用评分、感到有威胁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 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 Fugl-Meyer 运动功能评估量表(FMA)中上肢功 能评分、下肢功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脑梗死患者实施基于健康信念模式辅助早期强化康复护理,能够增强健 康信念,改善神经及肢体运动功能。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早期适时肠内营养干预对重症胰腺炎患者机体营养状况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20年1月—2021年1月医院收治的重症胰腺炎患者60例,按照组间基本特征具有可比性的原则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予以延迟肠内营养干预,观察组予以早期适时肠内营养干预,护理干预14 d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机体营养状况、免疫功能、肠黏膜功能及康复指标。结果观察组干预后的机体血红蛋白(Hb)、前白蛋白(PA)、白蛋白(ALB)、转铁蛋白(TRF)及总蛋白(TP)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血清CD3+、CD4+、免疫球蛋白A(IgA)及免疫球蛋白G(IgG)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D-乳酸(DLA)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干预后腹胀、腹痛、发热症状消失时间及肠鸣音、尿淀粉酶、血淀粉酶恢复至正常水平的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适时肠内营养干预用于重症胰腺炎患者效果显著,有助于改善机体营养状况及免疫功能,促进肠黏膜功能恢复,提升康复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围手术期整体护理干预对急性胆囊炎患者术后康复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回顾分析2016年1月至2017年6月武威市民勤县人民医院收治的196例急性胆囊炎患者临床资料,其中94例围手术期采用一般常规护理措施(对照组),102例实施整体护理干预(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术后住院时间以及术后免疫因子水平的变化。结果 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下床活动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从术前到术后7 d,两组血清IgA、IgG及CD4+、CD8+水平呈现先降后升趋势,其中观察组在术后24 h、72 h及7 d的IgA水平及术后7 d的IgG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围手术期整体护理干预较一般性常规护理对减低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缩短术后下床活动时间及住院时间有效,并可能提高患者免疫功能,有利患者术后恢复。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基于莱温守恒模式的护理干预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及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医院2021年3月—2022年6月收治的13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按照组间基线资料可比的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9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模式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基于莱温守恒模式的护理干预,干预6周。比较两组护理满意度、自我管理能力、神经功能[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表(NIHSS)]、肢体运动功能[运动功能评分量表(Fugl-Meyer)]及心理状态[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结果 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率为92.75%,与对照组的79.71%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前,两组自我管理能力、神经功能、肢体运动功能及心理状态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后,观察组自我管理能力各维度评分、肢体运动功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观察组患者神经功能评价量表各项评分、SAS评分、SDS评分则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基于莱温守恒模式的护理干预对急性脑横死...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对开腹子宫切除术患者负性情绪、免疫功能、术后睡眠质量和术后并发症影响。方法选取开腹子宫切除术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循证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负面情绪、免疫功能、术后睡眠质量和术后并发症。结果术后观察组SAS及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术后观察组第2天、第3天、第5天SRS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对照组CD3+低于术前以及观察组(均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下床活动时间、肛门通气时间以及平均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对开腹子宫切除术患者实施循证护理,可以缓解其负性情绪,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缩短术后恢复时间,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维持患者的免疫功能水平。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肿瘤化疗患者免疫功能及负面情绪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肿瘤中心2017年1—12月收治的100例肿瘤化疗患者,将其随机等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单纯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分别对比两组患者在接受不同护理干预前后免疫功能及负面情绪。结果两组患者干预前焦虑、抑郁情绪评分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干预后两组患者焦虑、抑郁评分较干预前相比有所下降(P0.05),观察组干预后焦虑、抑郁评分下降程度更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干预前CD3~+,CD4~+,CD8~+及CD4~+/CD8~+经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观察组患者干预后CD3~+,CD4~+,CD8~+及CD4~+/CD8~+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干预后(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患者焦虑、抑郁情绪,进而减少由于负面情绪影响临床治疗的依从性,高度配合医务人员临床治疗,提升患者临床护理效果。  相似文献   

20.
王辉 《国际护理学杂志》2011,30(12):1782-1783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老年急性脑梗死外周血淋巴细胞膜CD29、CD18的含量与ADL的评分变化的影响.方法 选择老年脑梗死65例,随机分为两组,按护理设定的干预计划对护理干预组和对照组采用流式细胞仪测定干预前后外周血中淋巴细胞膜CD29、CD18含量,采用ADL评分对干预后生活质量进行评估.结果 护理干预组干预后外周血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