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L-色氨酸(L-trp)和1,2-二(4-吡啶基)乙烯(bpe)为配体与钴离子反应,通过水热法合成了一种具有二维手性层面结构的手性金属-有机骨架(MOFs)材料{[Co(L-trp)(bpe)(H2O)]·H2O· NO3}n;利用X射线粉末衍射(XRD)分析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材料的结构和形貌进行了表征.将该MOFs材料用作固定相,制备了液相色谱手性柱,在正己烷/异丙醇的流动相体系下,考察了该手性柱对一系列手性化合物的拆分性能.实验结果表明,该手性柱对3种苯系物的位置异构体和11种外消旋化合物表现出较好的拆分性能.在正相色谱条件下,该手性柱表现出良好的重现性和稳定性.  相似文献   

2.
手性金属-有机骨架材料(MOFs)作为一种新型多孔材料,由于具有比表面积大、结构多样、孔尺寸可调和化学稳定性良好等特点,而备受色谱分离领域的关注。该文以(1R,2R)-1,2-环己烷二甲酸(H2L)和4,4'-联吡啶(bpy)为配体与铜离子反应,通过溶剂热法合成了一种具有二维手性网状结构的手性MOF[Cu_3(HL)_2(L)_2(bpy)_3]·4H_2O。将该手性MOF作为手性固定相制备了高效液相色谱柱。为了考察MOF[Cu_3(HL)_2(L)_2(bpy)_3]·4H_2O的手性识别能力,在正相色谱(流动相:正己烷-异丙醇)条件下,对一系列外消旋化合物在手性MOF柱上进行了拆分。该手性MOF柱对醇类、酮类、酸类、环氧化合物和醚类等10种手性化合物表现出较好的拆分效果。对该手性MOF柱的重现性、稳定性作了评价,考察了进样量对分离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该手性MOF柱具有较好的重现性和稳定性。  相似文献   

3.
共价有机骨架材料(COFs)作为一种新型的晶体多孔材料,在手性分离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关注。本文以1,3,5-三醛基间苯三酚(Tp)和(+)-二乙酰基-L-酒石酸酐反应合成的CTp作为手性有机单体和2,5-二甲基-1,4-苯二胺(Pa-2)发生席夫碱反应,制备了一种手性共价有机骨架材料CTpPa-2。将该手性COF材料CTpPa-2与C_(18)硅胶混合均匀作为固定相,成功制备了高效液相色谱手性柱。以正己烷/异丙醇作为流动相,在一定的色谱条件下,考察了该手性柱对一系列外消旋化合物的拆分性能。实验结果表明,基于手性COF材料CTpPa-2的新型高效液相色谱固定相对13种手性化合物具有较好的对映选择分离能力。将该手性柱与之前我们课题组报道的手性MOF[Ni(L)(bpe)_2(H_2O)_2]H_2O柱和商品AD柱进行比较,该手性柱表现出较好的手性拆分互补作用。  相似文献   

4.
以S-苹果酸(S-mal)和4,4'-联吡啶(bpy)为配体与铜离子反应,通过水热法合成了一种具有二维手性网络拓扑结构的金属有机骨架(MOFs)材料{Cu(mal)(bpy)·2H_2O}。并使用X射线衍射(XRD)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其结构和形貌进行了表征。将该MOFs材料用作毛细管手性气相色谱柱,研究其对烷烃、芳香异构体和外消旋体的分离性能。实验结果表明,该固定相对直链烷烃、甲酚、苯二酚和硝基甲苯等位置异构体有很好的分离效果,在所测试的几种外消旋体中只对外消旋α-蒎烯分离效果显著。芳香异构体在固定相上的吸附过程为放热过程,同时受焓和熵的控制。  相似文献   

5.
胡聪  李丽  杨娜  张紫恒  谢生明  袁黎明 《化学学报》2016,74(10):819-824
手性金属-有机骨架材料作为一种新型的多孔材料,在手性分离领域备受关注.以S-苹果酸和4,4'-联吡啶为配体与醋酸铜反应,通过溶剂热法合成了一种具有三维手性网状结构的手性金属-有机骨架材料[Cu(S-mal)(bpy)]n.将其用作固定相制成高效液相色谱手性柱,采用不同比例的正己烷/异丙醇作为流动相对一系列外消旋化合物进行手性拆分.结果显示,该手性柱对醇类、酮类、黄酮、酚类、胺类等17种外消旋化合物表现了较好的手性拆分能力.将该手性柱与之前我们报道的3种手性MOFs柱相比较,其表现出了更好的手性选择性,具有较好的手性拆分互补作用.最后还对该手性柱的重现性和稳定性做了评价,结果表明该手性柱表现出较好的重现性和稳定性.  相似文献   

6.
以六水合氯化锰,二苯甲醚二羧酸(Hoba)和吡嗪[2,3-f]邻菲咯啉(L)为原料合成了一种新型化合物[二水合(二苯甲醚二羧酸)(吡嗪[2,3-f]邻菲咯啉)水合锰][Mn(oba)(L)(H2O)].2H2O(1),该化合物为链状结构,吡嗪[2,3-f]邻菲咯啉(L)配体间的π-π相互作用将化合物连接成二维超分子结构.  相似文献   

7.
采用溶剂热法合成了三种M(HBTC)(4,4’-bipy)·3DMF (M = Ni, Co, Zn, HBTC = 1,3,5-均苯三甲酸, 4,4’-bipy = 4,4′-联吡啶)结构的支柱层金属有机骨架材料(MOFs). 首次采用溶剂热和微波法合成了Zn(HBTC)(4,4’-bipy)·3DMF, 并采用多种物理化学方法对其进行了表征. M(HBTC)(4,4’-bipy)·3DMF中包含有M2+离子的蜂窝网格层和BTC单元, BTC单元与4,4’-联吡啶柱进一步交联形成三维多孔骨架材料. 在采用烷基铵卤化物作为助催化剂和无溶剂的条件下, 所有MOFs材料均对催化固定CO2与环氧化合物环加成制备环状碳酸酯反应表现出非常好的协同催化性能, 其催化活性高低顺序为: Zn > Co >Ni, 这可通过酸-碱双功能特性进行解释. 采用微波法合成的Zn(HBTC)(4,4’-bipy)·3DMF材料表现出与常规催化剂相似的物理化学性质和催化性能. 考察了不同制备参数的影响和材料的重复使用性能, 并提出了该反应的可能机理.  相似文献   

8.
采用溶剂热法合成了三种M(HBTC)(4,4’-bipy)·3DMF(M=Ni,Co,Zn,HBTC=1,3,5-均苯三甲酸,4,4’-bipy=4,4′-联吡啶)结构的支柱层金属有机骨架材料(MOFs).首次采用溶剂热和微波法合成了Zn(HBTC)(4,4’-bipy)·3DMF,并采用多种物理化学方法对其进行了表征.M(HBTC)(4,4’-bipy)·3DMF中包含有M2+离子的蜂窝网格层和BTC单元,BTC单元与4,4’-联吡啶柱进一步交联形成三维多孔骨架材料.在采用烷基铵卤化物作为助催化剂和无溶剂的条件下,所有MOFs材料均对催化固定CO_2与环氧化合物环加成制备环状碳酸酯反应表现出非常好的协同催化性能,其催化活性高低顺序为:ZnCoNi,这可通过酸-碱双功能特性进行解释.采用微波法合成的Zn(HBTC)(4,4’-bipy)·3DMF材料表现出与常规催化剂相似的物理化学性质和催化性能.考察了不同制备参数的影响和材料的重复使用性能,并提出了该反应的可能机理  相似文献   

9.
利用常规水溶液方法合成了一种有机-无机杂化的包含银的Keggin型锗钼酸盐[NH_4]_2[Ag(H_2O)(H_2PDCA)]_2[α-GeMo_(12)O_(40)]·12H_2O(1),并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和单晶X射线衍射等对其进行了表征.X射线晶体学研究表明化合物1的分子结构由1个典型的Keggin结构[α-GeMo12O40]~(4-)聚阴离子、2个[Ag(H_2O)(H_2PDCA)]~+配离子、2个NH+4离子和12个结晶水分子构成.值得注意的是在[α-GeMo_(12)O_(40)]~(4-)单元中,锗原子呈现出立方体几何配位构型,这归结于与锗原子相连的每个氧原子都无序地排列在两个位置.有趣的是,每个[α-GeMo_(12)O_(40)]~(4-)多阴离子通过4个[Ag(H_2O)(H_2PDCA)]~+桥配离子与4个[α-GeMo_(12)O_(40)]~(4-)多阴离子相连构筑了二维层状结构.此外,我们还在室温下研究了化合物1的电化学性质.  相似文献   

10.
分别将具有二维手性螺旋层面的金属-有机骨架化合物(MOF)[Cd(LTP)2]n(LTP=L-thioproline,MOF 1)、较大手性孔道(1.7 nm)的[(C48H80O40)(KOH)2(H2O)2]n(MOF 2)以及相对较小手性孔洞(0.5 nm)的[Zn2(bdc)(L-lac)(dmf)]·DMF(bdc=p-benzenedicarboxylic acid,L-lac=L-H2lac,MOF 3)用于高效液相色谱(HPLC)固定相进行研究.实验结果显示,三种不同结构类型的手性MOFs对部分外消旋化合物具有一定的手性识别能力.其中MOF 1、MOF 2和MOF 3分别对1种、1种和3种外消旋体化合物实现了不同程度的分离.实验研究表明,手性MOFs的组成和结构不同,其手性识别能力也不同.该研究为各手性MOFs的开发应用以及HPLC手性固定相的发展研究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1.
用硫酸钴、4,4'-联吡啶和2-磺酸基乙基膦酸合成了一个新颖的钴化合物:[Co_2(H_2O)_8(C_(10)H_8N_2)_2]·(HO_3PCH_2CH_2SO_3)(SO_4)(H_2O)_4,并对其进行了红外.元素分析、热重测试,通过单晶衍射仪测定了其晶体结构.结果表明,配合物属单斜晶系C2/c空间群,分子式为C_(22)H_(45)Co_2N_4O_(22)PS_2,分子量为930.57,晶胞参数为a=19.8456(18),b=11.2957(10),c=34.719(3)(A),β=106.095(3)°,晶胞体积为7477.9(12)(A)~3,Z=8,Dc=1.653 g/cm~3,F(000)=3856,μ=1.131 mm~(-1),最终残差因子R_1=0.0726,wR_2= 0.1719(相对于5612个I>2σ(I)的可观测衍射点).在这个化合物中,二齿配体4,4'-联吡啶把Co(II)桥连成[Co(4,4'-bipy)]~(2+)链.化合物中的[Co(4,4'-bipy)]~(2+)链有三个不同的朝向.2-磺酸基乙基膦酸没有参与配位而是做为一个有机模板剂填充在[Co(4,4'-bipy)]~(2+)链形成的空隙中.  相似文献   

12.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在自制的纤维素-三(3,5-二甲基苯基氨基甲酸酯)(ATEO-OD)、纤维素-三(4-甲基苯基氨基甲酸酯)(ATEO-OG)和纤维素-三(4-甲基苯基甲酸酯)(ATEO-OJ)3种手性柱上对16种不同结构的手性化合物进行了拆分和比较.试验结果表明:16个手性样品在这3种手性固定相上分别获得了不同程度的拆分,A TEO-OD对所分析样品具有更好的手性识别能力,ATEO-OG和ATEO-OJ的手性识别能力相当.  相似文献   

13.
借助水热合成技术获得了一种新的有机-无机复合的硼钒酸盐[H_2en]_4[V_6B_(20)O_(50)H_8(H_2O)]·en·8H_2O(1)(en=乙二胺),并对其进行了红外光谱、热重分析和单晶X射线衍射等表征.化合物1的分子结构包含1个[V_6B_(20)O_(50)H_8(H_2O)]8-多酸阴离子、4个质子化的[H_2en]~(2+)阳离子、1个游离的乙二胺分子和8个结晶水分子.化合物1最有趣的结构特点体现在:夹心型的[V_6B_(20)O_(50)H_8(H_2O)]8-多酸阴离子是由2个呈交错排列的三角形{B_(10)O_(26)}簇和1个六边形的{V_6O_(18)}簇通过12个三重桥氧原子连接而成的,其中两个三角形{B_(10)O_(26)}簇相互旋转的角度为45°.  相似文献   

14.
在水热条件下,制备出3个配位聚合物,即{[Zn(ca)(iimb)]·0.75H_2O}_n(1),{[Cd(ca)(iimb)(H_2O)]·0.75H_2O}_n(2)和{[Zn(ca)(bpe)_(0.5)(H_2O)]·H_2O}_n(3)(H_2ca=柠康酸,iimb=1-(1-咪唑基)-4-(咪唑基-1′-甲基)苯,bpe=1,2-二(4-吡啶基)乙烯),并通过单晶X射线衍射、红外光谱和元素分析进行结构表征。配合物1是含有一维金属羧酸链的二维网状层。2是具有羧酸桥连双核的一维准梯形链状结构。3是二维波浪层。其中2和3的三维超分子结构由丰富的氢键相互作用形成;而1的三维超分子结构通过范德华力堆积而成。研究了3个配合物的热重分析(TGA),粉末X射线衍射(PXRD)和荧光性质。固态荧光光谱表明3个配合物的发射光谱与相应的辅助配体相似。此外,配合物3在紫外光照射下,在H_2O_2存在时对亚甲基蓝(MB)的降解表现出良好的光催化活性。  相似文献   

15.
对化合物[Na_2(H_2O)_(10)][Cu_4(H_2O)_(12)(H_2W_(12)O_(42))]·15H_2O(简称Na_2Cu_4W_(12))进行了体外抗肿瘤活性研究.应用四甲基偶氮唑盐(3-[4,5-dimethylthiazo-2-y]-2,5-diphenyltetrazolium bromide,MTT)比色法分析Na_2Cu_4W_(12)对人肝癌细胞(Hep G2)、人神经母细胞瘤细胞(SHY5Y)增殖抑制活性.采用光学显微镜观察肿瘤细胞的凋亡形态变化,用流式细胞术分析细胞周期和细胞凋亡,计算各期细胞比例及细胞凋亡率.结果表明,Na_2Cu_4W_(12)对Hep G2和SHY5Y 2种肿瘤细胞增殖半数抑制浓度IC_(50)值分别为5.3和10.2μmol·L~(-1),且呈剂量依赖性.光学显微镜下处理组细胞出现皱缩、变圆、缩小等形态变化,不同浓度Na_2Cu_4W_(12)处理12h早期凋亡细胞所占的百分比显著增加且呈剂量依赖性.综上所述,Na_2Cu_4W_(12)能够抑制胞瘤细胞增殖,诱导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16.
以合成的1,3,5-三甲酰基间苯三酚(Tp)与(+)-二乙酰基-L-酒石酸酐反应形成的手性有机单体CTp作为手性源,与对苯二胺(Pa-1)反应合成了一种二维重叠层状结构的手性共价有机骨架材料(COFs)CTpPa-1,并采用X射线粉末衍射、红外光谱、扫描电镜和氮气吸附等手段对该材料进行表征。将CTpPa-1与C_(18)硅胶混合用作固定相制成了高效液相色谱(HPLC)手性柱,在不同比例的正己烷-异丙醇为流动相的色谱条件下,考察了手性柱对不同类型手性化合物的拆分能力。结果显示,该手性柱对醇类、酮类、酚类、有机酸类、胺类等18种外消旋化合物表现出较好的拆分能力,有5个手性化合物达到基线分离,7种手性化合物接近基线分离,其中最大分离度达3.65。该手性柱对一些位置异构体(硝基苯酚、溴苯胺、二硝基苯)也具有一定的分离能力。此外,1-(4-氯苯基)乙醇在手性柱上进样50、100、150、200、250次后,其保留时间与峰面积的相对标准偏差(RSD)分别为0.86%和1.1%,表明该手性柱具有较好的重现性和稳定性。  相似文献   

17.
发展了由CeCl_3·7H_2O催化"一锅法"Groebke-Blackburn-Bienayme(GBB)反应合成咪唑稠杂环化合物的一种简单、高效和环境友好的合成方法.该反应以醛、氨基吖嗪、异腈三组分为原料,CeCl_3·7H_2O为催化剂,乙醇作为反应介质、60℃反应温度下可高收率合成相应咪唑稠杂环化合物.该方法具有底物范围广,反应时间短,纯化方法简单的优势.通过CeCl_3·7H_2O和高效催化剂LaCl_3·7H_2O的对比研究发现,CeCl3·7H_2O具有同样高的催化效率,为咪唑稠杂环化合物的合成提供了一种新的便利方法.  相似文献   

18.
在保持原有"层-柱"MOF,[Zn_4(bpta)_2(dipytz)2(H_2O)_2]·4DMF·H_2O(1)(H4bpta=2,2′,6,6′-联苯四羧酸,dipytz=3,6-二(4-吡啶基)-1,2,4,5-四嗪)主体结构不变的情况下,通过dipytz配体中四嗪环的原位水解反应将极性的二芳酰基联氨基团引入框架,成功构筑出配合物[Zn_4(bpta)_2(dipytzhydr)_2(H_2O)_2]·solvent(2)(dipytzhydr=1,2-二异烟酰基肼)。对配合物2的系统表征和气体吸附性质研究结果证实了功能化目标的实现:配合物2相比于配合物1展现出更高的二氧化碳吸附热(由28.8 k J·mol-1升高至30.3 k J·mol-1)和CO_2/CH_4吸附选择性。以上结果表明基于配体中四嗪基团的原位水解后修饰能够有效提高相关MOFs材料的CO_2吸附性能。  相似文献   

19.
王君  张向东  贾卫国  李慧芳  领小 《化学学报》2002,60(8):1452-1458
报道了稀土金属Ho~(III)离子氨基多羧酸(nta=氨基三乙酸,cdta=反式-1, 2-环乙二氨四乙酸)配合物的合成及分子结构和晶体结构的测定。具体结果如下: (a)分子式K_3[Ho(nta)_2(H_2O)]·5H_2O,单斜晶系,C2/c空间群,a = 1.5364 (8) nm, b = 1.2881(7) nm,c = 2.6163(13) nm, β = 96.140(9)°, V = 5. 416(5) nm~3,Z = 8,D_c = 1.932 g/cm~3, μ = 3.635 nm~(-1)和F(000) = 2944。其R和R_w值分别为0.0310和0.0675(对4509个独立的衍射点),R和R_w值分 别为0.0442和0.0707(对所有10336个衍射点)。K_3[Ho(nta)_2(H_2O)]·5H_2O配 合物中,Ho~(III)N_2O_7部分是一个九配位单帽四方反棱柱体结构。(b)分子式 NH_4[Ho(cdta)(H_2O)_2]·4.5H_2O,三斜晶系,P1,空间群,a = 0.8636(3) nm, b = 1.0072(3) nm, c = 1.4457(5) nm, α = 88.382(5)°, β = 75.275(5)°, γ = 88.382(5)°, V = 1.2154(7) nm~3, Z = 2, D_c = 1.657 g/cm~3, μ = 3.315 nm~(-1)和F(000) = 606。其R和R_w值分别为0.0283和0.0708(对4203个独 立的衍射点),R和R_w值分别为0.0325和0.0730(对所有4595个衍射点)。NH_4 [Ho(cdta)(H_2O)_2]·4.5H_2O配合物中Ho~(III)N_2O_6部分是一个八配位四方反 棱柱体结构。  相似文献   

20.
在水-乙醇混合体系中,以2-羰基丙酸水杨酰腙(C_(10)H_(10)N_2O_4)、2,2-联吡啶(C_(10)H_8N_2,简写bipy)与Eu(NO_3)_3·4H_2O反应,首次培养出黄色单晶[Eu(C_(10)H_9N_2O_4)(C_(10)H_8N_2O_4)(H_2O)_3]·0.5bipy·3H_2O.该晶体属三斜晶系,空间群为P-1,晶胞参数a=0.93392(16)nm,b=1.3100(2)nm,c=1.3895(2)nm,α=97.205(3)°,β=105.411(2)°,γ=106.364(2)°,V=15.35(2)nm~3,Z=2,μ=2.118mm~(-1),Dc=1.686Mg/m~3,F(000)=786,R=0.0116,wR=0.0507,GOF=0.995.晶体测试结果表明,该单晶结构为铕的9配位配合物,两个2-羰基丙酸水杨酰腙分别以负一价和负二价酮式和三个水分子同时参与配位;每个2-羰基丙酸水杨酰腙中的羧基氧、酰胺基中的羰基氧和C=N中的氮与Eu~(3+)配位,形成两个共边的稳定五元环,另三个配位原子则分别来自三个水分子中的氧原子,该配合物在空间呈扭曲的单帽四方反棱柱,而在不对称单位中还有游离的一个2,2-联吡啶分子和三个水分子,这些游离分子与配位分子之间存在大量分子内和分子间氢键,整个分子在空间呈三维网状结构.发光性能测试表明该配合物具有很好的荧光性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