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前,市县气象局应用的地面气象测报软件AHDM程序为DOS版本,没有自动传输报文功能。在报文生成后,还需要把报文输入发报程序窗口内,并经过多次校对,确认输入报文正确后,然后再联网上传。这既费时繁琐,又容易出现漏组  相似文献   

2.
地面气象测报数据处理软件 AHDM4.1没有自动传报功能 ,但留有自动传报程序接口。根据宝鸡站的实际情况 ,编写了一个自动传报程序。该程序可拷贝到 C:\AH子目录下 ,在“数据采集、编报”功能模块中选择调用。自动传报主程序采用Quick BASIC编程 ,采用结构化、模块化设计 ,便于维护 ;运行过程中随时给以中文提示 ,操作界面清晰、友好 ,简便易学。该程序适用于上星发报或采用分组数据交换网发报的台站。1 自动传报程序的功能对用 AHDM4.1编出的各类气象报自动转换成上星和分组交换网需要的格式发出 ,并留底。根据我省的实际情况 ,在分…  相似文献   

3.
L波段雷达发报程序的设计与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从业务实际应用出发,通过分析汕头探空站发报程序的设计,从程序设计思路、报文传输流程、程序设计流程、程序框架设计等方面,以及在发报程序中集成备份发报措施,简述了探空站L波段雷达发报程序设计的方法.应用程序在本站探空业务中使用,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4.
AHDM4.1程序在地面测报工作中广泛运用。由于它本身未解决转报和传报问题 ,但留下“AHZDCB.EXE”接口 ,现对自动转传报程序“AHZDCB”的编写进行探讨。1 发报报文向通信标准格式转换1 .1 编报报文向通信报文格式转换转换过程只需打开 AHDM4.1程序生成的报文文件 (如 OBS.ER、OBS.WS等 )读入到一个字符串里 ,并将字符串里的“X”转换成通信报文的“/”,然后再打开一个标准传输文件名 ,将通信的简式报头加在原报文字符串前 ,并在字符串最后一组加“=”,另起一行加“NNNN”,再注上转报时间写入标准通信文件即可完成转报。1 .…  相似文献   

5.
陈杰呼  杨超  梁国锋 《广东气象》2002,(1):42-42,48
根据省局《关于下发 <广东省台风、暴雨、寒冷预警信号发布办法 (试行 )的通知》 (粤气业字[2 0 0 0 ]40号 )文件要求 ,各单位在发布、变更、解除预警信号时 ,都要同时用规定的电码形式通过分组网上报省局。为此 ,省局业务处委托我局开发《预警信号编报上网程序》(简称程序 ) ,对各台站预警信号编报上网操作进行程序化和规范化。目前程序已向全省各台站推广使用。1 程序主要功能1 1 上网文件名和报文的编写预警信号文件和报文共包含了发报站名、发报时间、发布时间、信号、颜色等要素 ,程序提供了这五种要素的输入控件。其中 ,发报站名以…  相似文献   

6.
地面测报软件AHDM4.1给发报站留有自动发报接口,本接口程序解决的是与CIMS相联测站通过VSAT路由实现自动发报的问题。程序通过测试、实际应用表明是稳定可靠的。  相似文献   

7.
杨宏宇  钟静  郭啸 《贵州气象》2009,(Z1):95-96
台站报文自动检测下载程序具备定时提醒、自动检测下载、检测无报文自动报警、自动记录报文传输时间等功能,能够在异常情况下告知基层台站业务值班人员并记录报文的传输情况,摆脱原有手工MS-DOS和报文服务器的核查方式。基于该程序能够组建区域报文检测和提醒网络,达到最快发现区域内其他台站报文传输异常情况的目的,有效降低报文缺报率。  相似文献   

8.
李兵 《青海气象》2005,(3):50-51
本文通过分析格尔木市气象台的探空发报程序设计,从发报程序设计的思路、报文传输流程、传输报文的简单安全验证、程序设计流程、程序框架设计等方面,简述了业务发报程序设计的一般方法。  相似文献   

9.
地面气象测报软件《AHDM4.1》在地面测报工作中基本满足了各方面的需要 ,但从各台站实际工作需要出发 ,增设了“自编程序”设计。如何应用此项功能 ,有多种方法。如在 DOS环境下 ,用 BASIC语言设计的一种简易方法 ,可供参考。1在 DOS版本中 ,检查有无QBASIC.EXE程序行 :C:\DOS>DIRQBASIC[回车 ]。2 如有 ,在 C盘根目录下键入 :CD AH(进入 AH地面程序目录 )。3 键入 QBASIC ZP[回车 ](ZP为自编文件名 )。4 进入 ZP.BAS程序设计画面后 ,根据本站工作需要或个人爱好 ,自编 BASIC语言程序。程序设计完成后 ,按 F5…  相似文献   

10.
1999年初 ,我站开始使用“5 9- 70 1微机数据处理程序”进行探空测风数据处理。在使用中 ,根据该程序的特点和工作的需要 ,进行了一些改进 ,以使探空和测风工作更加方便。1 发报中自动更名及探空报文的传输  “5 9- 70 1微机数据处理程序”所发报文的命名格式是 :UPddzzff.ccc,其中 UP:固定不变 ;dd:二位数日期 ;zz:发报时次世界时小时 ;ff:报文报类代码 ;ccc:站名代码后 3位 ,汉中是 FHZ。向省局所发报文的要求格式是 :HZttddzz.msg,其中 tt:报文报类名称 ;dd:日期 ;zz:小时 ;HZ和 msg固定不变。而且该程序发报只设置了A:盘和 S:…  相似文献   

11.
1引言2005年1月黑龙江省地面测报业务更换业务软件,OSSMO2004取代了原来的AHDM4.0,由于OSSMO2004发报的流程和黑龙江省的发报流程不同,同时编发的航危报报文和黑龙江省规定的格式不一致,航危报还要用AHDM4.0来编发,给业务人员带来了  相似文献   

12.
1 加密报观测与发报中应注意的问题1 .1 由于三次观测站与基本站存在夜间不守班的差异 ,观测与发报也有差异 ,按规定三次站在使用 AHDM4.1编发报时 ,应注意报文校改的问题。例如 :三次站前一日 2 0时后至次日 0 8时前 ,测站出现降水 ,但 0 8时观测时现在天气现象 ww报 0 0 (没有出现规定要编报 ww的各种天气现象 ) ,而过去天气现象 W1W2 按一般理解报××( 0 8时 ) ,同时按规定 7ww W1W2 组应省略不报 ,相应配合 7ww W1W2 组的 ix报 2 ,但在加密报中如果 7ww W1W2 组省略不输 ,则程序提示 :“有降水而没有天气现象与之配合”,认为不…  相似文献   

13.
介绍为确保05时报文准时发报的报文自动检测发报系统.  相似文献   

14.
目前旗县局站大都使用《AH地面测报》软件进行编报和制作报表 ,使用分组交换网传输报文。编报使用的是北京时 ,而在发报时使用的是世界时。这就需要观测员在输入观测数据前 ,把系统时间修改成北京时。在编好报文后发报前再把系统时间修改成世界时 ,然后传输报文。这样频繁地调改系统时间比较繁琐 ,费时费力 ,而且稍有疏忽 ,极易造成差错。本人通过分析 ,使用 C语言编了自动修改系统时间的程序 ,建立一个批处理文件解决了这个问题 ,并应用了一年多 ,效果很好。现将该程序介绍如下 :1 解决冲突的办法用 edit建立一个批处理文件 ,通过这个文…  相似文献   

15.
董亚龙 《陕西气象》2001,1(1):36-36
AHDM4.1测报软件是在AHDM3.0、AHDM4.0基础上进行优化、修改、增加新功能形成的一套气象观测数据处理软件,它适用于各类气象台站,是中国气象局向全国推广使用的地面测报软件。其中三次站02时记录的输入方法有三种。1 输入法一  由YCZE程序完成。在AHDOS主控界面上选择1,出现数据采集、编报主菜单,选择观测编报菜单项,启动本程序,出现二级子菜单,指定了本程序所能完成的功能,选择其中的定时观测项,屏幕出现输入提示:风向、风速、干球、湿球、气压等几个要素,其中风向风速输入02时自记10min记录;干球输入订正后的02时温度自记值,…  相似文献   

16.
AHDM4.11程序投入业务使用以来,对地面气象测报工作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业务质量得到了稳步提高,是一个不可多得的好软件.但是,AHDM4.11程序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如夜间不守班的3次观测站,在特殊情况下容易挑错日最低地面温度.规范规定3次观测站02时地面温度由前一日20时地面温度和当日最低地面温度平均而得;同时还规定用加权平均法求得的定时温度值不参加日极值的挑取.  相似文献   

17.
AHDM4.1审核程序使用近半年了,此程序比AHDM3.0程序操作简单、易学,又增加了审核功能,使用起来比以前更准确、方便、快捷,提高了气表审核质量.但在运用此程序时总会出现文件首部基本参数与台站参数库不符的问题,在此介绍一下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18.
AHDM4.1程序是一个比较完善的测报应用软件,在平时的运行使用中一般不会出现系统错误,只要熟悉程序的工作流程,熟悉软件中一些主要程序的作用,并做好备份和维护工作,就完全可以应付日常出现的问题。首先在程序安装成功后我们进行各项参数的设置。把本站的一些参数设置好,才能正确的使用。每一项的输入都要认真与本站的具体情形进行核对,确保准确无误,避免以后因为在一些参数数据输入上的错误造成程序执行的错误。参数设置完成后,我们要做的工作就是要把参数文件保存起来(保存最好在硬盘和软盘上),方便以后如果程序重新安装…  相似文献   

19.
史洪艳  衣庆飞 《气象》2006,32(3):118-120
利用FTP控件,开发报文传输系统,实现了报文的编辑、发送、索要回执及打印回执等功能,减少了发报人员的手工操作,提高了发报的效率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20.
谢永德 《黑龙江气象》2002,(2):29-29,31
气象电报在上传北京气象中心的过程中,经省级网络中心服务器接收到报文后,自动生成带有发报站发送上行报时间、站号、报类、时次等信息的文件.该文件存放在IBM主机上,是确认发报成功的唯一依据.台站用FTP客户端软件上传电报到省气象网络中心后,时常会出现报文不明、丢失等收不到回执.其主要原因是省气象网络中心的收报服务器上的报文存放目录给发报用户较高的权限,用户登录到该服务器之后,可以人为对报文文件进行更名或删除.因此,上传报文的安全得不到根本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