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7 毫秒
1.
IEC61850规约测试技术研究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IEC61850规约在变电站层的实现结构为客户端/服务器端模式,文章在IEC61850标准的信息分层、面向对象的数据对象统一建模、数据自描述和抽象通信服务映射等概念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符合IEC61850标准的变电站内通信系统的测试框架模型。通过模拟应用层调用IEC61850的抽象通信服务接口(ACSI库),设计了测试系统的架构,实现了集成测试和系统测试,测试了IEC61850服务到MMS的映射(SCSM)以及IEC61850对象空间的创建和操作。同时,遵循面向对象建模和抽象服务映射的思想,对变电站内测试软件系统的实现方法以及应注意的相关问题进行了讨论,为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的互操作性、可扩展性和高可靠性要求的实现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2.
IEC61850规约在变电站层的实现结构为客户端/服务器端模式,文章在IEC61850标准的信息分层、面向对象的数据对象统一建模、数据自描述和抽象通信服务映射等概念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符合IEC61850标准的变电站内通信系统的测试框架模型.通过模拟应用层调用IEC61850的抽象通信服务接口(ACSI库),设计了测试系统的架构,实现了集成测试和系统测试,测试了IEC61850服务到MMS的映射(SCSM)以及IEC61850对象空间的创建和操作.同时,遵循面向对象建模和抽象服务映射的思想,对变电站内测试软件系统的实现方法以及应注意的相关问题进行了讨论,为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的互操作性、可扩展性和高可靠性要求的实现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3.
以变电站通信网络和系统中IEC 61850网关的研究为背景,首先介绍了制造报文规范(manufacturing message specification,MMS)在IEC 61850中的应用,分析了网关实现的关键技术——抽象通信服务接口(abstract communication service interface,ACSI)对象模型到MMS的映射,并给出了典型的映射实例。对象模型和服务的研究为实现变电站通信系统的互操作性和可扩展性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4.
采用IEC 61850的变电站间隔层IED软件设计方案   总被引:27,自引:16,他引:11  
IEC 61850的特点是建立分层的体系结构、统一对象模型和抽象通信服务接口(ACSI)等,实现智能电子设备(IED)之间的互操作性,降低整个系统设计、集成、运行、维护等费用。以研究IEC 61850下间隔层IED的软件设计方案为目标,分析IED的功能模型,设计其软件内部模块的组成,阐述了软件设计所涉及的统一建模语言(UML)设计、可扩展标记语言(XML)、通用的面向对象的变电站事件(GOOSE)、采样值传输(SAV)、通用变电站状态事件(GSSE)等报文的通信模式和多任务运行等关键技术的工作原理及设计方法,为遵循IEC 61850的变电站间隔层IED产品研发提供了一定的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5.
IEC 61850标准是当前变电站自动化系统通信的研究热点。研究了IEC 61850信息建模技术和避雷器监测IED建模步骤,分析了其所必要的通信服务。在研究IEC 61850信息模型内涵的基础上,并针对避雷器在线监测的特点,研究扩展和使用了IEC 61850标准中的逻辑节点和数据,对实际避雷器监测IED进行了建模,探究了IEC 61850标准的抽象通信服务接口、特定通信服务映射等通信关键技术。简单介绍了用于装置自我描述的变电站配置语言(SCL),通过SCL对监测模型进行了描述,实现了其工程化的配置。  相似文献   

6.
基于MMS的ACSI基本信息模型获取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IEC 61850标准的主要目标是实现不同厂商设备之间的互操作性,IEC 61850基本信息模型的获取是进行IEC 61850深层次互操作试验的前提。分析了抽象通信服务接口(ACSI)提供的应用关联、目录、数据定义以及制造报文规范(MMS)提供的初始化与变量列表等服务,给出了ACSI与MMS获取服务之间的映射规则,提出了基于MMS的ACSI基本信息模型获取的实现方法。基于上述方法设计了由ACSI管理器、特定通信服务映射(SCSM)管理器、MMS协议机、ASN.1编/解码器与ACSI/MMS应用软件所构成的原型系统,通过了互操作与功能测试。  相似文献   

7.
新型开放式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IEC 61850标准的颁布实行和基于该标准的产品逐步投入使用,变电站自动化系统必将采用基于IEC 61850标准的产品和非基于该标准的产品并存的模式。在此前提下,本文分析了IEC 61850标准的特点,提出了一种新型开放式变电站自动化系统,建立了IED的数据抽象模型和抽象通信服务接口的映射模型。为建设新型开放式变电站自动化系统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8.
IEC61850-7-2定义了独立于实现网络的IEC61850抽象通信服务接口(ACSI),IEC61850-8-1制定了由ACSI到制造报文规范(MMS)的特定通信服务映射规范(SCSM)。该文在分析了IEC61850-8-1所应用到的MMS协议体系中的一些MMS对象及其与IEC61850数据对象之间的映射的基础上,详细阐述了实现IEC61850系统时MMS对象在系统数据库中的应用及基于MMS对象的系统数据库的实现及存储方案。  相似文献   

9.
为研究智能化真空断路器在线监测平台,根据真空断路器的特点,研究了智能真空断路器在线监测系统信息模型的构建方法,利用IED配置工具实现了变电站配置语言(SCL)对模型的描述;在此基础之上,介绍了IEC 61850中抽象通信服务接口(ACSI)通过特殊通信服务映射(SCSM)到制造报文规范(MMS)的规则;最后构建了在线监测IED系统,实现了状态量的采集到GOOSE报文的发送。  相似文献   

10.
基于IEC 61850标准的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研究   总被引:120,自引:31,他引:120  
吴在军  胡敏强 《电网技术》2003,27(10):61-65
变电站自动化系统在实现控制、监视和保护功能的同时,为了实现不同厂家的设备达到信息共享,使变电站自动化系统成为开放系统,还应具有互操作性。为此,国际电工委员会(IEC)制定了变电站内通信网络和系统标准体系——IEC61850。文章在分析IEC61850标准的信息分层、面向对象的数据对象统一建模、数据自描述和抽象通信服务映射等概念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符合IEC61850标准的变电站内通信系统的框架模型。同时,遵循面向对象建模和抽象服务映射的思想,对变电站内智能电子设备(IED)统一硬件平台设计和软件系统的实现方法以及应该注意的相关问题进行了详细讨论。为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的互操作性、可扩展性和高可靠性要求的实现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1.
变电站环境监测智能电子设备(IED)的信息模型是实现环境监测IEC 61850通信的核心。分析了变电站环境监测的功能和重要性,提出了状态监测IED的数据模型和通信服务模型的建模方法,建立了环境监测IED的信息模型,并运用变电站配置描述语言对模型进行配置,创建了基于XML Schema的SCL文件,给工程技术人员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2.
基于IEC61850的变电站新型IED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与我国现有变电站自动化系统间隔层设备比较的角度出发,研究了变电站新型通信网络和系统协议IEC61850中的智能电子设备IED的模型,分析了IED在IEC61850体系结构中的作用与逻辑模型、数据对象模型、通信网络的性能和通信模式等工作机制,围绕变压器差动保护IED进行了功能模型、信息流、类等方面的设计,说明了新型IED的先进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13.
变电站状态监测IED的IEC 61850信息建模与实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IEC 61850信息模型的状态监测智能电子设备(IED)是变电站中智能一次设备的核心组成部分。分析了变电站状态监测系统的功能需求,依据最新IEC 61850第2版,采用电气设备、状态监测、传感器逻辑节点,建立了变电站状态监测IED的功能与设备模型。提出了状态监测IED之间的通信方法,将非缓存报告控制块、缓存报告控...  相似文献   

14.
变电站自动化信息交换安全认证体系   总被引:3,自引:12,他引:3  
分析了基于IEC61850体系的变电站自动化信息交换体系结构,基于数字证书和代理多重签名体制,提出一种实用与发展并重的变电站自动化信息交换安全认证体系。在变电站智能电子设备(IED)或变电站通信控制器中集成密码计算模块,采用普通的或代理的数字签名模式,实现信息交换过程中控制中心与变电站IED身份和信息完整性的认证。该安全认证体系符合IEC61850标准体系,密码计算采用国家密码管理委员会办公室指定的密码技术。  相似文献   

15.
首先,分析了智能变电站在线监测系统的网络架构、在线监测智能电子设备(intelligent electronic device,IED)的软硬件设计以及面向对象建模技术的内容;然后,以避雷器在线监测IED为例,阐述了信息建模的步骤和方法,以及实现IEC61850通信的操作流程;最后,将所建立的信息模型应用于实际工程中,成功实现了避雷器在线监测IED与监控中心的IEC61850通信,站端监控中心专家软件上的监测数据展示说明了在线监测系统通信状况良好。  相似文献   

16.
基于CAN总线和ARM的变电站在线监测装置的研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设计了一个分层分布式的变电站在线监测系统。该监测系统在各个不同间隔内的智能电子装置(IED)采用CAN总线和ARM处理器为核心,实现对本间隔内一次设备的实时监测和控制。装置内部各功能板通过CAN总线通信,装置和上位机通过以太网通信,提高了装置的实时性和可操作性。装置的抗干扰能力强,具有灵活的扩展能力。  相似文献   

17.
一种基于IEC61850的变电站智能电子设备的模型设计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变电站新型通信网络和系统协议IEC61850的基础上,研究智能电子设备IED(Intelligent E lectron icDevice)的模型,以变压器差动保护为例,分析了IED在IEC61850中的体系结构、逻辑模型、信息流,设计了该IED的数据对象模型,阐述了采样测量数据基于发布/订阅方式的传输原理,给出了仿真试验说明该IED设计的先进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18.
受智能设备数据模型配置技术的限制,数字化变电站智能电子设备互换性还未能实现.在不改变 IEC61850 通信标准体系的前提下,提出了资源定义机制和基于需求激励的资源匹配机制,将 IED 的资源分为需求资源对象和生产资源对象.该定义机制在考虑 IED 拓扑关系的基础上,实现了变电站智能设备数据模型的自动配置,通过生产资源...  相似文献   

19.
孙毅  李世豪  李彬  李德智 《电力建设》2016,37(2):118-124
可靠性、实时性、双向性是智能配电网通信系统必须满足的要求。在当前智能配电网通信系统分析的基础上,基于最新的IEC 61850标准,对智能配电网业务流量以及通信需求进行建模。在开源的多协议网络仿真软件 OMNeT++平台上建立了智能配电网通信网络仿真模型。仿真研究了在加入大量的分布式能源以及电动汽车等数据流量业务的背景下,过程层IED和站控层配电子站之间的通信交互过程,对比分析了在不同带宽、不同业务流量背景下IED和配电子站进行信息交互过程的传输时延。  相似文献   

20.
随着智能变电站的提出,变电站各类一次设备运行信息均需要遵循IEC61850协议上传至信息一体化平台。设计了一种应用于变电站高压开关柜中的智能电子设备(IED)。开关柜IED适应开关柜内各种不同的监测单元,符合IEC61850协议和智能开关柜的要求,便于监控中心远程处理数据。它把多种通信方式整合到一起,实现各个监测单元与IED之间的数据通信和控制。IED采用DSP+ARM双CPU结构,具有保护、测量、处理、通信等功能,功能集成度高,满足智能开关柜通信实时性和高速性的需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