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目的:分析高血压人群遵医服药和生活方式依从性水平,并探讨其影响因素及护理干预。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高血压患者服药和生活方式依从性及其影响因素的调查问卷,将100例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均采用口服降压药物治疗,干预组进行社区护理干预,对照组不进行社区护理干预。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遵医依从性及血压控制效果。结果:干预组总遵医率为92%,对照组为48%,干预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血压稳定率为82%,对照组为64%,干预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高血压人群遵医服药和生活方式依从性较低,实施社区护理干预能提高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的遵医依从性,有利于控制血压。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家庭访视护理在社区高血压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0例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100例和对照组100例。对照组按常规宣教内容和模式进行健康教育,观察组按照家庭访视护理模式进行一对一个性护理和追踪干预,分别于健康教育前、后对两组患者的高血压疾病知识知晓率,服药依从性及血压值进行比较评价。结果观察组高血压知识知晓率和服药依从性及血压值显著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应用家庭访视护理模式对社区高血压患者实施健康教育,可显著提高健康教育效果,对指导合理用药,科学有效地控制血压,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促进居民的健康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连续健康教育对高血压患者服药依从性和血压的影响。方法2015年2月至2015年12月,采用便利抽样方法选取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住院治疗好转出院的256例高血压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28例,对照组患者出院后遵医嘱服药,定期到医院复诊;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连续健康教育护理干预。干预3个月后评价两组患者服药依从性和血压控制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服药依从性和血压控制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连续健康教育护理干预,可使提高患者服药依从性,使患者的血压得到较好控制。  相似文献   

4.
孙敏  王慧勤  沈燕 《安徽医学》2015,36(6):752-754
目的:探讨强化护理干预对社区高血压患者护理效果的影响。方法120例社区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社区护理干预,干预组采用强化护理干预措施。结果干预组患者的健康知识知晓率、健康生活行为方式、遵医依从性、血压值变化等相比,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强化护理干预能提高社区高血压患者健康知识知晓率、健康生活行为方式、遵医依从性,并有效地控制了血压。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社区对高血压患者进行健康教育的干预效果。方法:选取我社区自2010年8月至2012年7月共收治300例高血压患者,所有患者按是否进行健康教育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对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高血压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包括疾病知识宣传、良好饮食和生活习惯的建立,适量运动,遵医嘱服药及自测血压情况的健康教育活动。并采取问卷调查方式进行调查。结果:观察组治疗后治疗依从性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血压控制优为52.8%,差仅为2.8%;对照组血压控制优为36.7%,差为23.3%。差异具有显著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社区健康教育能帮助高血压患者有效降低血压,改变不良生活习惯,加强体育锻炼,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提高高血压患者依从性的社区护理干预方法。方法随机选取本社区服务中心2014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高血压疾病患者60例,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对观察组患者给予为期6个月社区护理干预;对照组患者不采取其他出院后护理措施。对两组患者出院后的高血压健康知识知晓率、依从性等结果进行分析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对高血压知识的知晓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同时,观察组患者在饮食控制、运动控制、服药等方面的依从性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同样显著(P0.05)。结论高血压患者出院之后给予社区护理干预有利于高血压患者健康知识掌握程度、治疗依从性的提高,降低患者的血压,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
叶燕平 《吉林医学》2013,(28):5903-5904
目的:分析健康教育在高血压患者中的护理效果。方法:将300例高血压患者分为两组,一组进行健康教育,一组常规护理,并且运用调查问卷的方式,对于宣教前后的护理效果进行了分析。结果:干预组患者经过护理后,疾病认知度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出院3个月后患者的血压控制达标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的遵医行为对比,干预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高血压患者行健康教育护理,有效提高了患者对疾病的认知,提高患者遵医行为,使血压得到了有效的控制。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紧密型医联体模式下基于微信平台健康教育提高社区门诊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认知效果观察.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0年12月治疗和跟踪管理的80例高血压患者作为实验组,同时选取2018年1月~2018年12月治疗和管理的80例高血压患者作为对照组进行回顾性分析,实验组给予紧密型医联体模式下基于微信平台的健康教育,对照组给予传统健康教育,比较两组健康教育前后血压、疾病知识知晓率及治疗依从性.结果:健康教育前两组患者24 h、白昼、夜间平均BP水平无显著性差异(P>0.05),健康教育后实验组患者24 h、白昼、夜间平均BP水平下降幅度较对照组患者更显著(P<0.05);健康教育前两组患者高血压相关知识知晓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健康教育后实验组患者高血压相关知识知晓率提高较对照组更显著(P<0.05);健康教育前两组患者治疗依从性(遵医服药行为、不良服药行为、日常活动管理行为、烟酒嗜好)评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健康教育后实验组患者治疗依从性评分提高幅度较对照组更显著(P<0.05).结论:紧密型医联体模式下基于微信平台的健康教育可以有效控制社区门诊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提高患者疾病认知及管理、治疗的依从性,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在上消化道出血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共125例,上述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实施常规上消化道出血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常规干预基础上实施健康教育。观察两组患者住院时间、疾病知识掌握情况和遵医行为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中健康知识掌握60例,未掌握3例;对照组患者中健康知识掌握44例,未掌握18例;观察组患者健康知识掌握所致比例(95.2%)高于对照组(7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遵医行为配合治疗患者59例,不配合治疗4例;对照组患者遵医行为配合治疗患者46例,不配合治疗16例;观察组遵医行为配合治疗所占比例(93.6%)高于对照组(7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康教育护理干预能提高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疾病知识掌握程度,利于患者遵医嘱治疗,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究健康教育与护理促进对社区妇女卫生保健的干预效果。方法收取本次研究社区妇女100例,时间为2015年10月18日至2017年12月26日,后对收取对象进行随机分组,即观察组——实施健康教育与护理;对照组——采取常规卫生保健干预,对2组护理满意度评分和遵医行为评分、健康知识知晓率进行观察和分析。结果观察组社区妇女护理满意度评分(96.65±1.02)分、遵医行为评分(97.82±1.55)分,显著优于对照组各项指标,P0.05。观察组社区妇女健康知识知晓率98.00%,高于对照组,2组间相比较,P0.05。结论健康教育与护理能够有效提高社区妇女卫生保健意识,能够显著提高其护理满意度和遵医行为,值得研究。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通过原发性高血压病知识的健康教育对提高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遵医行为及服药依从性的效果。方法:对10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在住院期间及出院后进行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活动。结果:健康教育前后病人时高血压特定知识的知晓率有显著差异。接受教育的病人服药依从性为98%以上。病人对高血压知识的知晓率。良好的遵医行为不随出院时间的延长而降低。结论:实施健康教育,不但能提高高血压患者对高血压及相关知识的认知,更能提高志者对治疗的依从性。提高了治疗的临床效果(高血压患者定期测量血压和坚持规律性服药即依从性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个体化社区健康教育对高血压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择社区高血压患者2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药常规社区高血压管理,观察组在常规基础上实施个体化社区健康教育。观察两组患者血压控制情况,调查两组患者的服药依从性。结果:观察组干预后的收缩压和对照组干预后的收缩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后的舒张压和对照组干预后的舒张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后服药依从性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个体化社区健康教育有助于社区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控制,提高此类患者服药依从性,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3.
张丽 《包头医学》2016,40(3):178-180
目的:总结观察健康教育对肺结核患者依从性的影响情况。方法:本研究纳入研究对象选择本院住院部在时间段2015年8月~2015年10月期间所收治肺结核患者,共200例。采取随机数字表方法进行分组,对照组、观察组中分别纳入1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之上用健康教育护理方法进行干预。以患者对肺结核疾病相关知识的知晓率以及遵医嘱依从性为评价指标,对比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在护理效果方面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接受健康教育指导后,对肺结核相关知识的知晓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用药依从性为97.00%(97/100),复诊依从性为95.00%(95/100),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肺结核患者实施健康教育可有效提高患者对肺结核相关知识的知晓率,并对改善患者依从性有积极价值,可供借鉴并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社区护理干预提高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遵医行为和高血压知晓率、控制率。方法:将16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80例,试验组80例,均建立健康档案,进行高血压知识宣教,维持原方案降压药物治疗,试验组在此基础上进行社区护理干预,包括健康教育、饮食、行为、心理、用药指导等护理干预。结果:干预6个月后,试验组患者遵医行为和血压控制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社区护理干预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在提高遵医行为和血压控制率等方面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对高血压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指导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心内科诊治的高血压患者180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90例患者按照心内科护理常规进行护理为对照组,90例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健康教育指导干预作为观察组,在干预后6个月评估两组患者的血压控制情况以及服药依从性并比较。结果:所选患者出院6个月后,观察组患者在按时服药、遵医嘱加减药量、定期复查以及发现异常及时与医生联系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的血压水平均明显下降,但观察组患者的血压下降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高血压患者实施健康教育指导,利于患者提高服药依从性,利于提高血压控制水平,。  相似文献   

16.
蔡志阳 《中国乡村医生》2010,12(21):209-210
目的:探讨社区护理干预对高血压患者的影响。方法:将160例患者分为干预组80例和观察组80例。干预组从入院至出院后10个月实施社区护理干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和讲解预防高血压的一般注意事项。结果:干预组血压控制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干预组81.25%血压控制在正常范围内,而对照组40%血压得到控制,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两组在高血压病相关知识知晓率、改变不良生活方式、服药依从性三方面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对高血压病患者实施社区护理干预,可提高患者遵医行为,有效控制患者血压。  相似文献   

17.
杨媛  ;芮海鹰 《农垦医学》2013,(5):455-457
目的:讨论研究对体检中心高血压患者进行健康教育的效果与影响。方法:将体检中心100例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常规组,各50例。其中干预组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如讲解高血压基本知识,每日需按时按量服药,定期测量血压等;常规组患者给予一般常规教育。比较两组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效果、自我管理及治疗依从性等指标。结果:不同健康教育后自我管理能力的比较显示干预组戒烟戒酒、遵囊服药以及坚持运动人数情况均显著多于常规组(P<0.05);经健康教育后干预组患者服药依从性得分显著优于常规组(P<0.05)。干预组生活质量评分显著优于常规组(P<0.05)。结论:在体检中心对高血压患者进行健康教育能够提高患者对疾病知识的认知,及时跟进患者疾病发展情况和血压控制情况。另一方面能够有效提高患者遵医囊服药、进行日常锻炼的自觉性。加快疾病康复速度。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持续质量改进在提高住院患者健康教育知晓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2016年1 008例患者设为对照组,2017年1 006例患者设为观察组,比较两组健康教育知晓率和遵医行为。结果健康教育后,观察组健康教育知晓率、遵医行为依从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持续质量改进可提高患者健康教育知晓率与遵医行为依从率,丰富患者住院期间的生活,同时提高护士专科水平,增强工作责任心,使护理管理工作更加规范化、合理化、系统化,为解决护理管理方面的问题提供新思路与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通过对高血压病人实施健康教育 ,观察病人知晓率、服药率及对维持血压稳定的影响。方法 :将高血压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 5 0例 ,对照组常规治疗及护理 ,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及护理基础上加健康教育。结果 :观察组对高血压基本知识的知晓率、服药率、血压控制例数及健康生活方式均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 .0 1)。结论 :通过对高血压病人实施健康教育 ,对提高治疗效果 ,维持血压稳定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20.
谢新华  周惠尔  王珍  吴华 《安徽医学》2017,38(5):630-633
目的 探讨对高血压患者实施社区管理的意义及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深圳市海华社区门诊收治的450例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22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社区健康管理.干预后6个月,分别对两组患者进行随访,比较两组患者的血压控制情况、服药依从性、健康知识知晓率、生活质量评分,并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健康行为评分、焦虑评分.结果 观察组的血压控制总有效率(96.00%)与对照组(89.78%)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后的血压降低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服药依从性、健康知识知晓率、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的健康行为评分、焦虑评分改善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高血压患者实施社区健康管理,可有效提高患者的健康认知和服药依从性,养成良好的健康行为方式,从而有效控制血压,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