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从20 年我国社会学理论研究的发展看, 由于“对象” 问题研究严重滞后于社会学“中层”理论的研究, 导致“中层”理论的研究中明显地存在着分析思想, 概念框架、解释逻辑缺乏社会学特色, 理论的可操作性较差等问题。我国社会学可以把“社会行为与制度文化的相互关系”作为学科的 “研究对象”。循着这个“对象”进行的研究, 可以更准确地把握人类社会生活的社会学机理, 也为构建我国社会学的范畴体系和理论体系提供了明确的内在逻辑, 同时, 也有利于我国社会学理论的发展在科学化、本土化的基础上, 逐步实现国际化。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我国社会建设理论研究的走向主要呈现出从一般性走向具体性、从译介性转向研究性、从单一性趋向综合性等三大特征.同时,为拓展社会建设理论研究的新视野,就要深入挖掘马克思关于社会建设理论的思想资源,重点关注马克思关于现代社会的理论探讨和自觉加强对现实社会建设进程的研究.尤为重要的是,要注重马克思社会建设思想研究中一般与具体的辩证统一.  相似文献   

3.
涂尔干把社会学看做一种道德科学,并试图为现代社会的社会秩序问题提供一种解决的路径。这种重建社会的方案是一种社会工程思路。从涂尔干的理论核心(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及其道德重建思想等方面,可以分析他的社会学理论中所包含的社会工程思想,而进一步的社会工程研究应该更多地转向社会理论的挖掘工作。  相似文献   

4.
潘西华 《东岳论丛》2008,1(2):119-122
马克思的社会有机体理论是历史唯物主义的重要原理之一,是研究社会发展问题的基础。社会建设是一个具体的、历史的过程,是一个世界性的社会发展问题。如果从"社会"这个分析视角来审视二者,马克思的社会有机体理论蕴含着社会建设的思想,为社会建设提供理论基础;反之,社会建设是马克思的社会有机体理论在现实生活中的具体体现与展开。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的社会革命思想最早起源于两个转变时期,它开启了批判资本主义现代性的先河.从起源看,社会革命思想构成了现代性批判理论的渊源.这一思想的产生,一方面是马克思自身思想发展的内在需要,另一方面是对当时社会外在环境的理论回应.从内容看,社会革命思想实现了对资本主义现代性的扬弃,具体包括:严格区分政治革命和社会革命、解释社会革命的本质是实现人的解放、揭示社会变革的主体力量是无产阶级、阐明革命阶级与革命思想之间的辩证关系.归根到底,马克思的社会革命思想中蕴含的现代性批判理念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有益的理论指导.这些思想为当代中国跨越资本主义现代性陷阱,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相似文献   

6.
"社会互构论"以现代性之全球化与本土社会转型为背景性视域,着力理解和阐释多元社会行动主体间的相互型塑、同构共生关系."社会互构论"认为,"社会互构"体现了现时代社会现象及过程中蕴涵的根本性和实质性的关系机制,"我们身处于社会互构的时代".通过个人与社会的关系这一主题,"社会互构论"展开了广泛而深入的探索,对当代中国个人与社会的关系给予了具体思考."社会互构论"主张,社会学理论具有内在的实践性和价值性,真正的社会学必是且只能是实践的社会学.当代中国社会实践领域发生的结构性巨变,为中国社会学理论提供了宽阔视野、重大题材和现实养料.这也决定了"社会互构论"是一个仍在继续发展和丰富的社会学理论.  相似文献   

7.
从科学技术哲学研究的视角,观照当代科技的社会研究理论的新发展,能展现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学思想的当代价值,特别当代中国社会实践为创新构筑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学的历史地位提供了机遇。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与方法论建立在社会关系分析基础上,在理解科技力量与社会发展的矛盾关系方面,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学比社会学、政治学理论更具有针对性。从交叉学科的角度理解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学的思想内涵,有助于从历史与地域等大尺度背景中统摄马克思科技思想研究,对丰富和发展科学社会学理论有重要的理论意义。概括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学研究范式的学术影响力,对阐释不同制度下当代科技与社会发展中的具体问题,深化认识科学技术的社会功能,是一种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8.
新社会服务体系,是新时期推进社会管理和社会建设的现实话题,也是谋划民政工作发展的重大议题.文章从社会学的视角分析了“新社会服务体系”的内涵;通过对上海、深圳两地政府购买社会服务之模式的比较,在经验反思的基础上,揭示了政府、民间社会服务组织在新社会服务体系建构中的地位与相互关系,建构出了新社会服务体系的路径.科学选择和正确把握新社会服务体系建构的内容,从而更好地为该项政策向全国推广提供理论准备与参照样本,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与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9.
现代性是社会学的本质,但现代与传统之间并不完全断裂。中国社会思想史力图沟通传统与现代,揭示传统与现代之间的连续性,建立现代与传统之间的同一性,进而发现当下社会的特质。历代思想家的思想主张和政治家的行动实践背后,都有强烈的秩序诉求,重在发掘传统思想现代生命力的中国社会思想史就与以秩序为中心的社会学形成同构。凭藉社会学理论和视角呈现出来的中国社会思想,由此就确立了独特的社会学品格,中国社会思想史研究也因此具备了社会学理论视野。  相似文献   

10.
从20世纪70年代末期开始,一种不同于金融资本、物资资本、人力资本的新资本形式受到部分学者的关注,这种新资本形式就是社会资本.虽然社会资本作为一个概念和术语出现于近现代的研究文献中,但社会资本理论中所蕴涵的思想却是早而有之,它所表达的观点可以追溯到政治社会学研究的悠久历史.当代政治哲学复兴之后兴起的社群主义、新共和主义、协商民主、第三条道路理论与参与式民主理论等也为社会资本理论在政治社会学领域的拓展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从社会资本的概念中,政治社会学也找到了一条走向"善治"的理由,因而就社会资本理论在政治社会学领域的引入与成长而言,其意义与影响是非常深远的.  相似文献   

11.
政治、经济因素导致了中国城乡"二元社会"的现状,也因此分立了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文章通过分析这种状况的深层原因,强调社会分层与保障对城镇社会稳定的重要性,为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健康运行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社会结构的本质是历史时间,社会结构变迁乃是历史时间的流动。在历史时间中不存在永恒不变的历史单元。从社会结构变迁的视角来看,“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这一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在具体的历史发展阶段中有着具体而丰富的表现形态,作为历史主体的“人民群众”具体化地表现为对历史前进承担着不同角色的社会成员。在当代中国社会结构变迁急剧发生的时代,这个主体被分化为不同的社会阶层。抽象的社会基本矛盾并不能引导发展具体问题的解决,对处于特定历史发展阶段的社会而言,社会基本矛盾往往表现为现存经济体制中错综复杂的矛盾形态,在中国现阶段则表现为体制转型的具体运作。  相似文献   

13.
社会转型与社会工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专业化的社会工作起源于古代的慈善思想和慈善事业,产生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西方工业社会。近一个世纪以来,它在不断回应社会需要的过程中成长。中国社会自20世纪80年代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处在转型之中,社会转型呼唤社会工作,社会工作在解决社会问题,帮助和支持弱势社会群体,服务社区建设,促进社会稳定和协调发展方面正在发挥日益重要的作用。在现代社会中社会工作有广阔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4.
论社会保障对社会公平的保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已经成为全社会的共同理想,和谐社会的重要体现就是社会公平,也是社会保障追求的目标。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社会保障体系虽然得到不断完善和发展,但仍存在着一些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不仅要树立社会公平的价值理念和政策取向,要弥补社会保障制度的漏洞和缺陷。逐步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而且还要完善社会救助制度,发展慈善事业。只有这样,才能保障社会公平的进一步实现,也才能最终实现和谐社会的目标。  相似文献   

15.
论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矛盾运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孟庆仁 《东岳论丛》2002,23(6):61-65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 ,是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 ,是通过它们之间的矛盾运动展开的。它们之间既对立又统一 ,由此推动人类社会历史不断向前发展。从总体上看 ,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过程 ,就是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矛盾运动  相似文献   

16.
论社会生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孙显元 《江淮论坛》2006,46(2):5-10
社会生活是社会形态的一个基本要素。各种社会形态的演进,都表现为社会生活的提升。社会生活包括总体社会生活和主体社会生活。人们的生产和生活都是人的对象化活动,因而都是人的本质的现实展现。和谐生活是和谐社会的基础和前提,要建设和谐社会,首先要建设好和谐生活,让全体人民共享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的成果。生产、生活和生态是相互联系和彼此制约的,生态既是生产资料,又是生活资料,它们共同构成了社会生活的内容。在处理三者关系时,我们应该特别关注生态对社会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元宇宙作为时下新兴概念,引起各界的广泛关注,为社会各个方面注入新动能,但同时也带来新风险。对于这一概念,互联网巨头公司和科研专家分别给出了不同的定义,分析各种定义间的异同,可给出一个元宇宙概念的综合定义:元宇宙是融合多种科技手段创造的虚实结合的广义网络空间,具有用户主导的特点,能够促进学科融合和空间融合,推动社会形态的转变。与之前的互联网时代相比,元宇宙的发展推进了科学技术融合进步,推动了数字经济发展,促进了社会文化繁荣,具有一定的进步性;同时又带来了信息泄露、金融诈骗升级、虚拟人格界定不明等问题,具有一定的风险性。对元宇宙进行社会治理具有必要性和紧迫性。在互联网的发展过程中,多个国家和地区针对网络空间的治理已经形成了较为成熟的法律治理体系和行业自治方案,涵盖网络安全、个人隐私保护、数字经济等方面,可以作为元宇宙社会治理的参考。在元宇宙发展过程中,一些国家和地区也根据本地发展状况和元宇宙发展趋势制定了相应的政策,以维护健康的元宇宙社会环境并追求利益最大化。根据先前经验和现有针对性政策,可以推出元宇宙治理的未来路径。在推动元宇宙进步的同时,确保其健康有序发展,为社会各个方面带来更多的机遇和福祉。  相似文献   

18.
社会道德是社会保障制度建立的重要前提,支持了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和实施。社会保障制度道德支持的主要原则是公开原则和行善原则。社会保障制度对社会道德的促进作用,主要体现为促进了公平道德、行善道德以及责任道德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社会公正六题——防止中国社会天平的倾斜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吴忠民 《东岳论丛》2004,25(2):72-79
社会需要公正 ,处在转型时期的中国社会更加需要公正。中国社会的一些主要群体如工人阶层和农民阶层呈现出一种明显的弱势化趋向 ;一些精英群体之间开始出现利益结盟的迹象。这些 ,已经对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全局形成了挑战 ,严重地影响了中国社会的安全运行和健康发展 ,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警惕。一个社会只有提倡“增富减贫” ,才能走出“劫富济贫”和“劫贫济富”的困境 ;一个社会只有做到“增富减贫” ,才能实现富裕群体利益增益与弱势群体处境改善的同步化。另外 ,正确理顺公共投入的优先次序 ,以民生的基本问题为公共投入的重点 ,对于实现中国社会的安全运行 ,对于促成中国社会持续而健康的发展 ,对于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均有着不可替代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科技社团作为一类重要的非政府组织在当前的科技事业管理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主要应该承担起如下方面的社会职能:学术交流、科学普及、中介服务、科技认证、科技评价和政策咨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