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应用荧光光谱、红外振动光谱和差热分析等研究了Eu^3+离子在不同氧化物玻璃基质中的发光行为。结果表明:不同氧化物玻璃基质对Eu^3+离子的激发谱和发光谱的峰化影响很小,发光强度按硅酸盐、硼酸盐、钡磷酸盐、铝磷酸盐玻璃顺序递增。玻璃中Eu^3+激活离子与最邻近配位体之间共价键因素引起的近距离作用对无辐射跃迁过程影响比多声子驰豫更强烈,讨论了氧化物玻璃配位体对Eu^3+离子的极化作用与发光强度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磷酸盐玻璃中Tb^3+离子的敏化发光与能量传递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了磷酸盐玻璃中Tb^+离子的敏化发光。结果表明;磷酸盐玻璃中Dy^3+,Ce^3+和Tb^3+产生敏化发光。确立了双掺Tb^3+和Dy^3+玻璃中Dy^3+-Tb^3+敏发化光的声子支助共振能量转移模型,双掺Tb^3+和Ce^3+玻璃中Ce^3+的激光发能通过无辐射能量共振转移每化发光,计算出Ce^3=-Tb^3+的有量传递效率,为确定最佳稀土离子掺加量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3.
颜色玻璃(三):离子着色玻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颜色玻璃(三)──离子着色玻璃袁怡松(中国轻工总会玻璃搪瓷研究所200052)5.铁在玻璃中的着色铁一般以Fe2+和Fe3+离子状态存在于玻璃之中。Fe3+有6配位和4配位,而Fe2+通常只有6配位,但在磷酸盐玻璃中发现有4配位。Fe2+吸收红外线,...  相似文献   

4.
应用荧光光谱、红外振动光谱和差热分析等研究了Eu3+离子在不同氧化物玻璃基质中的发光行为。结果表明:不同氧化物玻璃基质对Eu3+离子的激发谱和发光谱的峰位影响很小,发光强度按硅酸盐、硼酸盐、钡磷酸盐、铝磷酸盐玻璃顺序递增。玻璃中Eu3+激活离子与最邻近配位体之间共价键因素引起的近距离作用对无辐射跃迁过程影响比多声子驰豫更强烈,讨论了氧化物玻璃配位体对Eu3+离子的极化作用与发光强度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锡在碱土焦磷酸盐中发光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合成了Sr2P2O7∶Sn,(Sr1-xCax)2P2O7∶Sn和(Sr0.9Ca0.1)2P2O7∶Sn三个体系系列样品,研究了它们的发光光谱,详细地讨论了Sn2+含量对Sr2P2O7∶Sn和(Sr0.9Ca0.1)2P2O7∶Sn以及Ca2+含量对(Sr1-xCax)P2O7∶Sn发光特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一种较高灵敏度测定锰的方法,该方法用于TA(粗对苯二甲酸)工厂混合催化剂四水醋酸钴、四水醋酸锰及四溴乙烷中Mn ̄(2+)的测定。本方法采用萃取光度法,使用8-羟基喹啉作Mn ̄(2+)的显色剂 ̄[1],使用四乙撑五胺的水溶液作掩蔽剂,研究了在大量Co ̄(2+)离子共存下对Mn ̄(2+)离子测定的影响。在本方法条件下,干扰高子Co ̄(2+)在被恻溶液中的最大允许量为150μg/25mL,Mn ̄(2+)离子在0~80μg/25mL完全符合比耳定律,其表观摩尔吸光系数ε为1.09×10 ̄4L/(mol·cm),桑德尔灵敏度s为5.04×10 ̄(-3)μg/cm ̄2。  相似文献   

7.
以聚酯(PET)生产中的残渣R-1为原料,以Co^2+,Mn^2+,Ca^2+等为催化剂,在温度为270-290℃,压力为0.08MPa,热解回收了以DMT为主的有用成份“粗DMT”。  相似文献   

8.
金属离子对1.6二磷酸果糖合成代谢流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首次建立了1,6-二磷酸果糖(FDP)合成代谢途径流量模型,并应用该模型求解FDP合成过程中代谢流量分配。研究了NH^+4、K^+、Mg^2+对1,6-二磷酸果糖合成代谢途径流量的分配的影响,结果发现NH^+4、K^+、Mg^2+对代谢途径流量分配均有一定的影响:尤其是在这三者共存的情况下,代谢流量分配发生了重大改变,1,6-二磷酸果糖的累积流量达到41.9,为化学调节1,6-二磷酸果糖的超量  相似文献   

9.
Ca8M(SiO4)4Cl2(M=Mg,Zn)中Ce^3+的发光性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林海  许武亮 《硅酸盐学报》1997,25(4):494-498
报道了氯硅酸镁钙Ca8Mg(SiO4)4Cl2及氯硅酸锌钙Ca8Zn(SiO4)4Cl2中Ce^3+的发光特性,研究并分析了Ce^3+在这两种材料中的激发光谱,发射光谱及荧光衰减特性,在UV辐射激发下,Ce^3+发射出强的蓝紫光。室温下Ce^3+在两种材料中的荧光寿命分别为61ns和44ns。  相似文献   

10.
以甲基紫精(MV^2+)作电子受体进行了纳米CdS光生电荷转移的ESR研究。实验表明,纳米CdS悬浮在1.1×10^-smol/LMV^2+的乙醇溶液中,光照时,MV^2+的光还原速率恒定;还原六物MV^+二聚的速率服从二级反应动力学公式,乙醇溶液中的溶解氧和纳米CdS表面的离子及附氧对MV^2+的还原过程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1.
对半分批反应器中等温进行的二级不可逆反应A+B→P进行了分析,在限制性反应物A一次投料,反应物B连续恒速流加情况下,导出了非线性物料衡算微分方程的渐近解,即MA=(Vo/k)(1+βt)^s/(V0/kMA0+N/Σn=0f^(n)(0)/(kcb0)^(n+1)exp(KCbo^t)-NΣn-0f^(n)(t)/(KCb0)^(n+1)本文将渐近解的结果与数值解的结果进行了比较,二者极为吻合。渐  相似文献   

12.
用新的玻璃形成区探索方法研究了La2O3的质量分数分别为1%,5%,10%时含Nb2O5,La2O3系统玻璃的形成区(玻璃生成体分别为P2O5,SiO2,B2O3,TeO2+GeO2,修饰体为BaO,ZnO),这些系统可作为激光激活离子Nd^3+,Yb^3+,Ho^3+,Tm^3+,Er^3+等掺杂的理想基质。  相似文献   

13.
本文利用氯化铜(CuCl2)对聚酰胺6(PA6)纤维浸渍掺杂,再将其作为母体置于苯胺(An)和盐酸的气相中进行An在PA6纤维表面的气相聚合制得PA6/PAn复合导电纤维,其电导率达10^-1(Ω.cm)^-1;用光学显微镜和红外光谱(IR)分别确认了该复合纤维的皮层结构和生成的聚苯胺的组成;该复合纤维的电导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导电机理主要是电子导电的贡献。  相似文献   

14.
朱雪梅  贺玲 《化工时刊》1998,12(12):16-18
在强碱条件下,MnCl2和Mg(MnO4)2反应,选用Ni^2+作模板剂,通过水热合成法制备新型催化材料锰氧化物八面体分子筛Ni-OMS-1,用RXD、BET、FT-IR等分析手段对所得样品进行表征。  相似文献   

15.
液膜法分离富集,测定水中微量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状液膜体系对锶进行分离富集,该体系包括协同流动载体(PMBP、TBP)、表面活性剂(SPAN80)、增强剂(丙三醇)、溶剂(正己烷)和内相(1.2mol/L的盐酸溶液)。实验表明,在适宜的条件下,锶的富集效率可达99.5%以上,而在此条件下许多共存离子,如Fe^3+、Al^3+、Ca^2/、Mg^2^+、Cr^3+、Co^2+、Ni^2+、Zr^4+、Cu^2+、Zn^2+、Pb^2+和RE^3  相似文献   

16.
液膜分离富集汞与测量痕量汞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有D2EHPA,TOA,兰13A和煤油乳状液膜体系,研究了Hg^2+的迁移富行为,适宜条件下,Hg^2+,的迁移率达99.7%以上,在此条件下,许多共存离子如Cu^2+,Pb^2+,Zn^2+,Sn^4+,Co^2+,Ni^2+,Cd^2+,∑RE^3+,Ca^2+,Mg^2+,Al^3+,Fe^3+和Mn^2+等都不被迁移,只有Hg^2+能与这些离子得到很好的分离。已成功地应用于测定水和工业废水  相似文献   

17.
使用RAMAN光谱和DTA方法研究了含少量Na+和Ti4+的CaO-Al2O3-SiO2系玻璃,发现在纯CAS系玻璃(Ca/Al≥1/2,Al/Si≤1)中,Al3+仅有一部分进入玻璃网络,少量Na+的引入,有助于Al3+进一步进入玻璃网络中,Na+起了间接补强玻璃网络的作用,Na+和Ca2+离子对Al3+进入玻璃网络结构程度的影响可认为是Na+和Ca2+离子分别以[AlO4]Na和[AlO4]Ca[AlO4]基团的形式进入玻璃网络中,由于结合几率和体积效应,使[AlO4]Na较[AlO4]Ca[AlO4]更易进入玻璃网络中。Ti4+以[TiO4]的形式进入玻璃网络,它对Al3+是否能进入玻璃网络无明显影响。Na+和Ti4+的单独引入,均能使玻璃网络的聚合程度增强,析晶活化能提高;而当Na+和Ti4+同时引入时,玻璃网络聚合程度和纯CAS系玻璃相差不大,析晶活化能有所降低。少量Na+的引入,不会影响析出主晶相的种类和数量,而Ti4+的引入,则会影响到所析出主晶相的种类和数量。  相似文献   

18.
本文在Li2O-La2O3-Ta2O5-SiO2系统电极玻璃中注入50keV,剂量分别为5×10^6,1×10^17,2×10^17ions/cm^2的Ta^+离子,测定了注入前后电导率Tk-100的变化,计算了活化能,结果表明,Ta离子注放后,随剂量的增加,电导率和Tk-100增加,活化能降低,并探讨了注入后电导率和Tk-100变化的机理。  相似文献   

19.
本文旨在运用鼓泡法,测定一定PH值和温度条件下,Mn^2+的还原能力,为工业回收Mn(Ac)2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碱式纤维素基磁性聚偕肟树脂(BMAO)吸附Co^2+,Ni^2+,Zn^2+,Cd^2+和Cu2+,Hg^2+,Pb^2+二介重金属离子的起始速度和平衡吸附容量有很大的差别,认为是与离子结构及配位活性有关,吸附速度同受粒内扩散过程所控制。Cu^2+,Hg^2+和Pb^2+上吸附符合Freundilich等式和Langmuir等温吸附方程,吸附结果与可能是生成1:1配合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