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通过测量移动CT与普通CT扫描所致受检者敏感器官(眼晶体、甲状腺、胸腺、乳腺、小肠、性腺)体表皮肤入射处空气比释动能及辐射场分布情况,了解移动CT和普通CT扫描各自剂量特点,为合理应用及采取防护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用热释光剂量计(TLD)测量CT受检者六个敏感器官体表剂量和周围环境剂量。结果 移动CT扫描致受检者剂量具有新特点,头部扫描眼晶体体表剂量平均为66.6mGy,转换为脑部吸收剂量约为61.62mGy,是普通CT的2.8倍,也高于头部CT扫描的医疗照射指导水平50mGy;邻近投照部位的甲状腺和胸腺处剂量高于普通CT,而乳腺、小肠、性腺和周围环境的剂量低于普通CT。加防护后,相应部位的剂量明显降低。结论 应按照移动CT的特性及功能,合理应用,并注重受检者非投照部位的防护。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制定山东省CT头部扫描参考剂量水平,促进CT扫描的合理化应用。方法 测量CT剂量指数,将两次剂量检测结果分别平均分成30组,每组取其均值为组中值,然后将剂量从低到高依次排序,取其75%分位剂量值为参考剂量水平。结果 两次检测75%分位值剂量分别达到38.37 mGy和51.77 mGy,绝对差值为13.4 mGy,其中第二轮检测,其值已超过我国CT卫生防护标准规定的参考剂量水平50 mGy,但低于ICRP 87号出版物给出的参考剂量60 mGy。结论 随着大量螺旋CT的的广泛应用,有必要进行修订,制定新的CT检查参考剂量水平,CT诊断检查参考剂量水平的确立具有明显的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3.
闵楠  刘伟  张琳  牛菲 《中国辐射卫生》2016,25(6):730-732
目的 通过仿真人体模型实验,针对现在所使用的腹部扫描条件,对患者的受照情况进行全面了解。方法 选择常规扫描参数和低剂量扫描参数,利用仿真人体模型,在相应体表位置和预定孔中插入剂量计,测量体表剂量和器官或组织的吸收剂量,并计算有效剂量。结果 常规剂量组和低剂量组的器官或组织的受照剂量范围分别为0.014~96.7 mGy,0.00148~5.56 mGy,有效剂量结果分别为14.5 mSv和1.52 mSv。结论 合理减少CT检查所致受检者剂量,需要建立科学实用的放射诊断的医疗照射参考(指导)水平。  相似文献   

4.
目的 采用仿真人体模型及热释光剂量计(TLD)测量五种头颅CT扫描方式下受检者眼晶体的受照剂量并进行比较。方法 将TLD放置于仿真人体头部模型眼晶体预留孔,在8台CT上分别采用五种头颅CT扫描方式对头模进行扫描,每次扫描结束后,取下TLD并编号记录,以备测量。结果 五种头颅CT扫描方式下,眼晶体受照剂量分别为颅脑(17.78±10.03)mGy,眼眶(17.45±7.92)mGy,鼻骨(14.65±3.80)mGy,鼻窦(9.93±6.25)mGy,颞骨(7.94±5.18)mGy。结论 头颅CT扫描时受检者眼晶体的受照剂量总体水平为(13.55±7.89)mGy,不同CT及不同颅脑扫描方式下,眼晶体的受照剂量存在明显差别。  相似文献   

5.
目的 调查牙科和乳腺X射线摄影所致受检者体表剂量及乳房压缩厚度、腺体平均剂量分布情况。方法 用热释光剂量计在仿真人头模中模拟测量牙科摄影时体表剂量;抽样测量乳腺摄影时受检者乳房压缩厚度和乳腺平均剂量。结果 牙科口内片摄影入射体表剂量在0.49~15.2 mGy。全景摄影的体表中心平均积分剂量在0.078~1.64 mGy。乳房压缩厚度平均值及标准差为(4.46±0.11)cm;乳腺平均的平均值及标准差为(1.37±0.09)mGy。结论 牙口内片摄影照射野中心剂量和全景摄影中的磨牙处峰值剂量可以作为牙科摄影所致受检者剂量的约束值。乳房压缩厚度及乳腺平均剂量水平的调查显示,目前在我国可等效采用IBSS的有关规定。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眼眶部外伤后低剂量CT扫描的最优化。方法 对336例眼眶部外伤患者行眼眶部低剂量CT扫描,并对每例患者行晶状体视神经层面常规剂量CT扫描,对比该层面二者的图像质量与患者的辐射剂量。结果 眼眶部低剂量CT扫描与常规剂量CT扫描,对显示眶内结构及眶壁骨质,2种扫描方法图像质量差异无显著性。低剂量单次扫描的CT剂量加权指数(CTDIw)为7.4 mGy,常规剂量的CTDIw为24.6 mGy。结论 眼眶部低剂量CT扫描可获得与常规剂量几乎相同的影像信息和图像质量,且单层扫描CT剂量加权指数(CTDIw)减少了17.2 mGy。  相似文献   

7.
目的 了解儿童CT检查有效剂量水平,为儿童CT扫描辐射危险评价提供依据。方法 通过测量CT剂量指数,计算得到剂量长度乘积(DLP),利用DLP与有效剂量E之间的相关性、线性关系及儿童相对于成人的归一化系数,估算儿童CT检查不同扫描部位的有效剂量。结果 儿童CT扫描有效剂量已达到年自然本底辐射水平。结论 对于儿童辐射危险度的评价,有效剂量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 用光致光测量技术检测头颅CT扫描下新生儿性腺防护衣内外辐射值以及防护器具对性腺的防护作用。方法 在CT扫描时,将光致光测量芯片贴于防护器衣内外,分别测量其辐射剂量值,并进行内外对照。结果 防护衣外剂量值为0.115 mGy,防护衣内剂量值为0.041 mGy。内外对照,新生儿性腺部位辐射剂量减低64%,经统计分析,辐射剂量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新生儿性腺部位不接受辅助防护的CT辐射剂量值有可能导致发生学的异常,辅助防护器具在相同条件下可以有效降低辐射剂量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 调查乳腺摄影受检者受照剂量情况。方法 采用LiF(Mg,Cu,P)热释光粉末探测器监测乳腺摄影受检者乳房压缩厚度和乳腺平均受照剂量。结果 随机抽测46例受检者,乳房平均压缩厚度为4.61 cm,受检者平均入射体表剂量CC位7.14 mGy。MLO位6.78 mGy。受检者平均透射线剂量CC位0.18 mGy,MOL位0.17 mGy。结论 本次调查结果显示乳腺X射线摄影所致患者的入射体表剂量比普通胸透高2.4倍,是胸部正位摄片剂量的19.8倍,应引起广大医务人员的重视。  相似文献   

10.
耳部低剂量CT扫描的辐射防护及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通过耳部低剂量CT扫描,合理选择剂量,探讨耳部低剂量扫描的辐射防护及诊断价值。方法 60例受检者分为三组,分别为10 mA,50 mA和100 mA组,每组20人,进行低剂量扫描。其他参数不变,改用200mA对三组受检者进行常规剂量扫描,作为标准对照组。比较单层CT剂量加权指数(CTDIVOI)和图像质量的不同。结果 三组不同毫安组单层CT剂量加权指数分别为2.15 mGy,10.77 mGy,21.54 mGy,常规剂量(200 mA)组为43.08 mGy。10mA组图像质量与其它组比较,差别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其他三组差别不显著。结论 耳部低剂量CT扫描能够降低病人辐射剂量,图像质量满足临床诊断的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