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中药是我国宝贵的民族财富,中药资源具有相当的商业开发和利用价值,具有转换为商业利益的潜力,可以成为开发某种新药的材料或者给予开发某种新药以技术启示。一些发达国家依靠专利制度,利用我国的中药资源获得可供专利保护的客体,我们却承担着由此带来的代价。2008年新修订的《专利法》中增加了对利用遗传资源完成的发明创造申请专利的相关规定,但目前我国《专利法》中无法对上述情形进行相应的规制。本文对专利制度与我国中药资源保护如何衔接进行了探讨,从专利制度的视野对中药资源的保护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2.
印度新《专利法》及其对制药产业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发展中国家的印度,制药产业特别发达,尤其是仿制药的研发水平令全球瞩目,这与印度的专利制度密不可分。2005年,为了与国际接轨,实现其对世界贸易组织作出的承诺,印度对专利制度进行了修改。印度新《专利法》的出台对制药产业产生了重大的影响。该文对印度的《专利法》等相关情况进行综合分析,以期对我国制药产业的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
专利制度从形成迄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相继制订了自已的专利法,我国也于1984年正式公布了专利法,专利制度对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人类的文明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有关药物的新技术、新工艺、新品种、新剂型、新产品、新设计不断涌现。这些新发明都在不同的国家申请,并公开详细的说明,经过审查批准等程序而获得专利权。这些专利都具备技术上的新颖性、先进性和实用性。因此,有关大部分的药物技术  相似文献   

4.
编者推荐     
目前,由于新药开发的困难和成本的上升,很多国家的研发机构以及跨国公司将目标关注到了我国的中药,同时利用其本国专利制度从中药资源中获得可供专利保护的客体。2008年新修订的《专利法》中增加了对利用遗传资源完成的发明创造申请专利的相关规定,但目前我国《专利法》中无法对上述  相似文献   

5.
自2005年1月1日起,印度要过渡到产品专利制度。这迫使生产盗版药物的印度公司重新考虑他们的战略。但新的法律也为他们提供了一个重大的益处,由于国内制药业的竭力游说,该新专利法只承认1995年1月1日及以后申请的专利。  相似文献   

6.
通过研究美国、日本和印度三个具有代表性的国家的药品专利政策,分析了药品专利政策对制药业的影响,分别阐述了近期美国的专利法改革及其他药品相关法案中药品专利政策对制药业的影响,对运用专利战略非常成功的日本专利制度改革进行了分析,比较了印度旧专利法和新专利法中药品相关专利政策对印度生物制药业的影响.最后分析了典型国家专利政策...  相似文献   

7.
我国实行专利法已经七年.1993年1月1日起,将实行修改后的专利法.修改专利法的出发点,一是向国际惯例靠拢,二是通过了七年实践,进一步完善.修改比较大的内容是药品,食品,饮料、调味品,以及农用化学物质  相似文献   

8.
专利制度是在技术发明成为商品的历史条件下产生和发展起来的.我国第一部专利法于1985年4月1日正式施行,从此开始了用法律的形式保障技术发明创造者的权益,进一步调动广大科技工作者搞发明创造的积极性.专利早已成为国际上通用的用来保护新产品、新方法的手段.通过专利保护,正确处理国家、集体和个人的利益,这在国际间也是共同理解的.为了便于调动药品检验技术人员发明创造的积极性,搞活科技、促进新技术的推广应用,笔者在此介绍一些专利申请的有关问题.  相似文献   

9.
专利作为保护市场的强有力的法律手段之一,在医药经济中的作用日益凸显。国外的成功经验和做法,可为我国制订并实施药品专利战略提供参考。为此,笔者拟以介绍日本的药品专利战略为出发点,探讨其对我国制订和实施药品专利战略的启示,旨在促进我国药品专利工作的发展,增强医药行业的竞争力。日本药品专利保护制度简介日本于1885年正式建立专利制度,其现行的“专利法”是1959年颁布的“特许法”,同年还颁布了“使用新型法”。日本对药品的专利保护始于1976年,而在此之前,其仅对药品的制造方法给予保护。日本的药品专利保护,包括对化学物质、化…  相似文献   

10.
自从世界上出现第一部专利法(1624年英国颁布“垄断法规”)至今已三百余年。目前据统计已有一百六十多个国家和地区实行了专利制度,世界各国颁发的有效专利已达三百六十万件以上。每年公布的新发明约达三十万项,公开发表的发明说明书(包括已批准为专利的专利说明书和申请专利时提交的申请说明书)有一百万件左右,迄今累计已达二千多万  相似文献   

11.
史记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中国药师》2015,(4):14-15
《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颁布的旨在保护和鼓励专利权的一部法律。该法律最初颁布于1984年3月12日,并于1985年4月1日开始施行。其后于1992年9月4日、2000年8月25日、2008年12月27日三次修正,最后一次修正自2009年10月1日起施行。1978年7月,为适应中国改革开放的需要,党中央作出了建立专利制度的重大决策。当时,中央在一份报告中指出,"中国应建立专利制度"。根据这一指示,1979  相似文献   

12.
《上海医药》2010,(2):93-94
《国务院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实施细则〉的决定》于近日正式向公众发布,修改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实施细则》(下简称《实施细则》)将于2010年2月1日起正式实施。  相似文献   

13.
专利是指对发明创造享有的专有权,包括发明专利、实用新型、外观设计三种.专利具有独占性、时效性、地域性等特点.《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从1985年4月1日起实施,对制药行业来说,当时只对药品的生产方法予以保护,对药品和用化学方法获得的物质不予保护,直到1993年1月1日起实施修改后的《专利法》,才对药品和用化学方法获得的物质也予以保护.2001年7月1日起实施的第二次修正,使我国专利法与TRIPS(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议)的标准相一致.中国加入WTO以后,对医药行业既是机遇也是挑战,专利对药品保护的意义重大,尤其对我国医药行业的新产品开发有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14.
随着我国对外开放和国际知识产权保护意识的加强,我国在1984年颁布的《专利法》基础上,不久将修改完善专利法,药品由生产方法专利改为药品专利,并于1993年元旦起开始执行“中美知识产权谅解备忘录”中有关药品专利方面的条款.因此作为药政干部和药品生  相似文献   

15.
袁中博  邵蓉 《上海医药》2008,29(4):168-170
目的:促进我国医药工业界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新专利法.方法:对专利法第三次修改可能涉及药品的四个问题进行分析,并结合我国实际情况进行讨论.结果和结论:即将出台的新专利法将更有利于我国的药品创新和医药工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董增贺  赵巍 《辽宁医药》2005,20(2):26-28
印度专利法最早实施于1970年,法中规定对食品、药品、农用化学品只授予方法专利,而不授予产品专利,这一点同1993年中国专利法修改前的规定一样。1999年和2002年,在欧美等国的强烈要求和WTO的监督下,印度两次调整专利法。目前正在进行专利法的第三次修改,依据国情,新专利法仍带有许多附加措施,如强制许可、  相似文献   

17.
根据我国专利法第22条规定:授予专利权的发明和实用新型,应当具备新颖性、创造性和实用性。第23条规定:授予专利权的外观设计,应当同申请日以前在国内外出版物上公开发表过或者国内公开使用过的外观设计不相同或者不相近似。另外,对在我国不能授予专利权也有明确规定。专利法第5条规定:对违反国家法律、社会公德或者妨害公共利益的发明创造,不授予专利权。专利法第25条规定:对下列各项,不授予专利权:(1)科学发现;(2)智力活动的规则和方法;(3)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法;(4)动物和植物品种;(5)用原子核变换方法获得的物质。但对第(4)款项所列产品…  相似文献   

18.
为了加速改革开放,完善我国知识产权的保护体系,恢复我国在关贸总协定缔约国地位,我国与美国于1992年1月17日签订了“中美保护知识产权谅解“备忘录”在药品和化学物品专利保护方面作出了四项承诺,决定1993年1月1日起实行药品专利制度,国外具有新性的药品专利都可来中国申请专利,如获中国专利批准从其申请日算起20年内,在中国将禁止他人侵权仿制,实行药品专利保护将给我国医药工业带来挑战与机遇。“复关”可促进国外跨国公司来华投资,生产,销售新的专利产品,促进对外经济,技术合作与交流,到1992年共兴办合资企业《Ic家,引进…  相似文献   

19.
印度议会上、下议院都通过了2005年专利法第三次修订案,使该国1970年的专利法符合世界贸易组织有关知识产权贸易方面的协议。  相似文献   

20.
概念 专利保护的客体 ,是指专利保护的对象 ,也就是可以取得专利保护的发明创造。各国对专利保护的客体的规定不尽相同。我国专利法规定以专利保护的有发明、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发明1 概念 我国专利法实施细则第二条对发明作了如下定义 :“专利法所称发明 ,是指对产品、方法或者其改进所提出的新的技术方案。”2 发明的类别 发明因其最终的物质表现形式不同 ,分成不同的种类。各国专利法对发明种类的划分不尽相同 ,但归纳起来可分为 2个基本类别 :产品发明和方法发明。产品发明 ,是指经过人工制造的各种新制品 ,包括有一定形状和结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