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临床资料收集2011-01—2012-12我院神经外科所有手术病例共1 169台次,结合感染办报表,依照卫生部《医院感染管理规范》,确诊医院感染患者59例,男26例,女33例;年龄8~73岁,平均55岁。2结果2.1医院感染率1 169例手术患者中,术后发生感染59例,59例均进行了病原学确诊,感染率5.05%。感染例次61例,例次感染率5.21%。其中鞍区9例(15.25%),桥小脑角区14例(23.73%),小脑及脑室12例(20.34%),额叶5例(8.47%),枕叶4例(6.78%),其他15例(25.43%)。2.2感染部位颅内感染31例次(50.82%),皮下感染22例次(36.07%),泌尿系感染3例次(4.92%),下呼吸道感染4例次(6.56%),腹腔感染1例次(1.63%)。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探讨颅脑损伤患者院内感染因素,为预防医院感染,制定预防性护理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应用回顾性的调查方法,对我院神经外科2004-01~2006-05收治颅脑损伤病人396例进行分析.结果 院内感染者以呼吸道、泌尿系、胃肠道为主.与意识障碍、卧床、住院时间长,各种侵入性操作及抗生素的不合理使用有密切关系.结论 规范预防院内感染的措施,加强基础护理及病房管理,重视护理人员的手部清洁消毒,严格无菌操作,合理使用抗生素,改善机体营养等预见性护理措施,对控制院内感染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颅脑损伤病人去骨瓣减压术后发生院内感染的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2月至2019年4月收治的符合上述标准的132例颅脑损伤的临床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检验术后发生院内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 132例中,术后发生院内感染15例,感染率为11.36%。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手术时间长、插管操作、未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未进行围手术期干预护理为术后发生院内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手术部位、下呼吸道是颅脑损伤病人去骨板减压术后发生院内感染的主要部位,手术时间长、有插管操作、未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未进行围手术期干预护理为术后医院感染的影响因素,针对性护理措施和管理对于有效防控院内感染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4.
颅脑损伤患者医院感染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颅脑损伤患者医院感染的易感部位、相关因素及防治措施.方法 调查我院近2年来住院颅脑损伤患者的有关临床资料,对其中81例发生医院感染且细菌学培养均为阳性的患者,进行相关因素分析.结果 颅脑损伤患者发生医院感染81例,医院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居首,其次是泌尿道、上呼吸道和胃肠道等;感染病原菌以铜绿假单胞菌占第一位,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分别居第二、三位,第四位是真菌.病情危重、侵袭性操作、住院时间长及高龄患者感染率高.结论 颅脑损伤患者接受多项侵袭性诊疗、病情危重、患者防御功能低下等是医院感染的易感因素,应加强重视,进行积极合理的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伤后机体感染病原菌的细菌学分布,分析致病菌的变迁及致病菌的耐药趋势。方法 综合分析2007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267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送检的呼吸道、血液、颅腔引流物等不同部位481份标本,分析感染致病菌的检出率、病原菌种类、变化趋势以及致病菌耐药现状。结果 所有标本共检出致病菌336株,革兰氏阴性菌占72.0%(242/336);革兰氏阳性菌占27.9%(94/336),其中以凝固酶阴性葡球菌、金黄色葡球菌及肠球菌为主。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伤后混合性感染发生率高达46.1%(123/267)。不同部位来源,标本致病菌检出率和构成比有明显差异,随时间变迁,致病菌构成比也有明显差异。所有检出菌对青酶素耐药。结论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伤后感染致病菌仍然主要为革兰氏阴性杆菌为主,近年来致病菌耐药情况日益严重,如何针对性选用敏感的抗菌药物仍是难题。  相似文献   

6.
重型颅脑损伤术后院内感染临床分析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重型颅脑损伤是急诊常见的危重症,在手术治疗的患者中死亡率比较高,且其中部分病人系因院内感染导致病情恶化而死亡。为此,现将我院1996至1999年97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手术后院内感染情况作一分析。  相似文献   

7.
96例住院精神病人院内感染的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医院感染不仅给病人增添了新的痛苦,而且影响了病床的周转率和疾病的治愈率,降低了医疗质量,特别是精神病人因受精神症状的影响,不能客观地反映继发感染症状,易造成误诊、漏诊甚至危及生命,更应引起重视。作者通过初步分析我院96例院内感染者资料,以探讨住院精神...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神经外科重症监护病房(NICU)患者院内感染发病率、危险因素、病原菌等,寻求有效的防治措施。方法对2006年1月至2008年12月我院收治的NICU患者,发生院内感染的环境、感染部位、侵入性操作和病原菌之间的差异进行回顾分析。结果NICU院内感染发生率为22.8%,环境检测合格率为61.96%,进行侵入性操作比未进行侵入性操作的患者院内感染的发生率明显增高(P0.01)。感染部位呼吸道占61.74%。病原微生物中铜绿假单胞菌占40.87%。结论接受多项侵入治疗、免疫功能低下和不合理抗生素的应用等是NICU患者院内感染的危险因素,应采取有效措施控制和减少其发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肢体瘫痪住院病人中发生院内感染与其他疾病住院病人有无明显的差异,以及肢体瘫痪病人发生院内感染的相关因素。方法对178例肢体瘫痪病人资料进行整理并作回顾性调查分析。结果178例肢体瘫痪病人,34例发生院内感染,感染率为19.1%。>60岁的患者感染率最高,为62.25%;住院时间>30d的患者感染率最高,为42.8%;院内感染部位以上呼吸道为主,占总感染人数的35.2%;侵入性操作、广谱抗生素的使用都与院内感染有关,基础疾病引起的肢体瘫痪与院内感染无关。结论肢体瘫痪患者院内感染率明显高于其他疾病的院内感染率,其发生与医院内某些危险因素有关,并严重影响肢体瘫痪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重症肌无力(MG)患者院内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和保护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28例MG住院患者的资料,分析发生院内肺部感染的相关因素。结果 MG患者院内肺部感染的发生率为15.8%。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与院内肺部感染相关的因素包括年龄(OR:1.609)、起病年龄(OR:1.648)、临床分型(OR:2.023)、吞咽困难(OR:3.064)、咳嗽无力(OR:9.000)、肌无力危象(OR:4.020)、糖皮质激素(简称"激素")用量(OR:2.180)、阿托品用量(OR:1.701)、新斯的明用量(OR:1.552)和辅助通气(气管切开或气管插管)(OR:1.716)等,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与院内肺部感染相关的因素包括起病年龄(OR:1.754)、咳嗽无力(OR:7.979)、激素用量(OR:2.334)、激素疗程(OR:3.031)、新斯的明用量(OR:0.407)、阿托品用量(OR:1.872)和辅助通气(OR:1.490)等。结论起病年龄大、咳嗽无力、大剂量应用激素、激素疗程长、大剂量应用阿托品及辅助通气等是MG患者发生院内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大剂量应用新斯的明为院内肺部感染的保护因素。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脑梗死患者发生院内肺部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74例2型糖尿病伴脑梗死患者临床资料,根据其并发院内肺部感染情况分为院内肺部感染组(A组,n=21)和非院内肺部感染组(B组,n=153)。统计2组年龄、性别、体重指数等一般情况,对具有明显差异的单因素行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记录相关危险因素。结果 174例2型糖尿病伴脑梗死患者中21例确诊为院内肺部感染,发生率12.1%;年龄、烟酒史、糖尿病史、脑梗死程度、昏迷、侵袭性操作等因素均为2型糖尿病伴脑梗死患者发生院内肺部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约12.1%的2型糖尿病伴脑梗死患者治疗后发生院内肺部感染,年龄65岁、入院后昏迷、糖尿病程10a、存在长期烟酒史且治疗中涉及侵袭性操作的中重度脑梗死患者为院内肺部感染高发群体,应引起临床重视,并予以相关防预措施以降低发病风险。  相似文献   

12.
颅脑外伤后神经症综合征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用数学统计方法评估颅脑损伤后神经症综合征的相关因素。方法 对236例门诊患者的年龄、性别、文化程度、职业、伤情、社会因素、药物依赖、心理状况等进行分析,所得资料均进行单因素分析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 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性别、文化程度、伤情、社会因素、心理因素与本症有关。多因素分析,则显示伤情、社会因素和心理因素有显著意义(P<0 .05)。结论 颅脑损伤后神经症综合征患者,病初存在病理生理障碍,而后期则以社会心理因素为促发因素,其中心理因素在发病率中有增高趋势,因此应采取干预对策。  相似文献   

13.
目的调查神经外科肿瘤切除术后院内感染病原菌的分布特点及耐药情况。方法选择本院神经外科行肿瘤切除术后,并发生细菌感染的患者,对其感染病原菌的种类及耐药情况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结果送检标本分离出病原菌86株,其中革兰阴性(G-)杆菌占54.5%,革兰阳性(G+)球菌占41.9%,真菌占3.6%;G-杆菌主要为铜绿假单胞菌,G+球菌主要为表皮葡萄球菌,真菌为酵母菌;表皮葡萄球菌对利福平、利奈唑胺、万古霉素未检出耐药菌株,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产气肠杆菌、大肠埃希菌及阴沟肠杆菌对阿卡米星未检出耐药菌株;易发生感染的部位主要为手术切口部位(52.3%)、颅内(25.6%)。结论神经外科术后院内细菌感染率较高,要采取多种防范措施降低感染率,监测病原菌的分布特点及耐药情况,有助于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老年痴呆患者发生院内感染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依据其危险因素制定相应的应对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03—2016-03驻马店市中心医院收治的老年痴呆患者68例,按照是否发生院内感染分为实验组(感染)和对照组(未感染),通过对比2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发生院内感染的影响因素。结果发生院内感染的34例老年痴呆患者中以下呼吸道感染(38.2%)最多,其次为泌尿道感染(26.5%)、上呼吸道感染(17.7%)。通过对比2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发现,性别、病程等与院内感染的发生率无相关性,而年龄、住院时间、抗生素使用、侵袭性操作、免疫抑制剂及激素的使用均为老年痴呆患者并发院内感染的危险因素。结论住院时间、年龄、抗生素使用、侵袭性操作、免疫抑制剂及激素的使用均是导致老年痴呆患者发生院内感染的主要因素,对危险因素进行相应的预防措施以降低其院内感染的发生概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颅脑肿瘤手术后并发远隔部位急性硬膜外血肿的相关风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科近5年14例颅脑肿瘤术后远隔部位硬膜外血肿发生的特点,按1:4随机选取未发生远隔部位硬膜外血肿的颅脑肿瘤手术病例作为对照,对性别、年龄、肿瘤部位、肿瘤大小、有无脑积水、有无脑萎缩、术前血糖水平、有无高血压、手术体位、病理分型、甘露醇应用及手术时间等12个相关指标进行单因素分析,对有意义的指标再行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 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肿瘤大小、有无脑积水、有无脑萎缩、手术体位和使用甘露醇等6个指标与颅脑肿瘤术后并发远隔部位急性硬膜外血肿具有相关性(P<0.05),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年龄、肿瘤大小、有无脑积水、有无脑萎缩可能为导致颅脑肿瘤术后并发远隔部位急性硬膜外血肿的独立因素(P<0.05).结论 颅脑肿瘤术后远隔部位急性硬膜外血肿形成机制为多种原因导致的颅内压及脑脊液动力学改变致硬脑膜与颅骨剥离,但临床工作中更应注意肿瘤大小、有无脑积水、有无脑萎缩这几个因素.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影响患者颅脑外伤开颅术后颅内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并对其进行分析。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比较分析了我科439例颅脑外伤病人术后出现颅内感染和术后未出现颅内感染组间的相关差异因素。结果 439例患者中,发生颅内感染65例,颅内感染率为14.81%。颅脑外伤术后颅内感染与开放性颅脑损伤、GCS评分、术后放置外引流管有关,而与性别、年龄、手术持续时间等因素无关。结论对具有上述危险因素的颅脑外伤的病人应给予更密切的关注和预防性的处理。  相似文献   

17.
重型颅脑损伤合并肺部感染相关因素分析与防治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若临床上处理不当,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常出现肺部感染。这是一种医院获得性肺炎(nosocomialpneumonia,NP),可严重影响患者的预后[1]。本文就我科1993年7月至2003年7月住院的168例重型颅脑损伤(GCS评分<8分)患者中引起并发肺部感染的相关因素及防治措施进行探讨。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男95例,女73例;年龄12~85岁,其中60岁以上45例。本组中肺部感染35例。1.2诊断标准本组资料采用1997年9月中华医院感染管理学会审定下呼吸道感染临床诊断标准。1.3肺部感染部位单侧肺感染22例;双下肺感染11例;双肺弥漫性感染2例。1.4受伤程度与肺部感染GCS评…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脑室外引流术后感染的相关因素.方法 对32例脑室外引流术后引流管进行细菌培养,研究培养阳性结果与患者的年龄、性别、手术方式和引流管留置时间的关系.结果 本组32例培养阳性结果4例(12.5%),其中表皮葡萄球菌2例,鲍氏不动杆菌1例,阴沟肠杆菌1例.阳性结果与患者的年龄、性别、手术方式无明显相关性(P>0.0...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早期气管切开术后肺部感染的相关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156例伤后早期行气管切开术的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资料。根据气管切开术后3周内根据临床表现、X线检查、支气管肺灌洗液或痰液培养确定肺部感染。结果 156例中,发生肺部感染46例,发生率为29.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合并伤、气管导管留置时间长、入院时GCS评分低、体质指数高是重型颅脑损伤早期气管切开术后发生肺部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重型颅脑损伤发生肺部感染与气管导管留置时间长、术前体质指数高、入院时GCS评分低、有合并伤等具有较高相关性,建议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以减少肺部感染,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不同消毒时机对颅脑创伤患者院内感染的影响。方法选取颅脑创伤患者196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A组65例,B组65例,C组66例,3组均给予抗休克、清创止血、缝合包扎、输液、注射破伤风抗毒素、必要时及时手术处理等对症治疗,分别选择患者入院后2h、4h、6h内给予抗感染无菌消毒处理措施,出院时观察3组院内感染发生率、发生时间、生活质量评分、抗生素使用时间、住院时间、有效率、病死率等指标。结果 3组院内感染发生率分别为29.2%、53.8%、56.1%,与B组和C组比较,A组发生各种院内感染率及混合感染率均为最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院内感染发生时间晚于B组和C组,抗生素使用时间和住院时间均少于B组和C组,生活质量量表总分低于B组和C组,有效率和病死率均优于B组和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选择入院后2h内对颅脑创患者实施抗感染消毒处理,可降低其院内感染发生率和病死率,疗效肯定,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