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目的对PTEN、C-erbB-2蛋白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及病例进行分析。方法收集子宫内膜癌患者100例,子宫内膜增生和正常子宫内膜组织各50例,利用免疫组化对PTEN,C-erbB-2蛋白在子宫内膜中的表达。结果子宫内膜癌中PTEN蛋白表达率较正常子宫组织和子宫内膜增生组织表达率明显降低(P <0.05),PTEN跟子宫内膜癌分级无关(P <0.05);C-erbB-2蛋白表达率显著高于正常组织子宫组织和子宫内膜增生组织,C-erbB高表达跟子宫内膜癌分期,淋巴转移呈正相关(P <0.05)。结论 PTEN,C-erbB-2基因可能具有抑制子宫内膜发生癌变的作用,另外通过对PTEN和C-erbB-2蛋白联合进行检测可以更好的筛选出存在复发和转移的高危人群。  相似文献   

2.
张峥嵘 《现代医药卫生》2006,22(12):1763-1764
目的:研究C-erbB-2蛋白在子宫内膜癌中表达的规律及其在子宫内膜癌的发生、预后评估的临床价值。方法:用免疫组化法(S-P)检测正常子宫内膜15例作为对照组,子宫内膜癌高、中、低分化各15例为实验组,观察C-erbB-2蛋白住正常子宫内膜及不同内膜癌中的阳性表达。结果:C-erbB-2蛋白在子宫内膜癌中的阳性表达明显升高,有统计学意义(P〈0.05);C-erbB-2蛋白阳性表达率与临床分期(P〈0.05)、组织分化程度(P〈0.05)有关。结论:C-erbB-2蛋白与子官内膜瘴的发生密切相关,C-erbB-2蛋白表达增加提示子宫内膜癌恶性程度高,且提示子宫内膜癌患者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雌激素受体(ER)、C-erbB-2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通过应用免疫组化技术对47例子宫内膜癌组织中ER和C-erbB-2的表达水平进行检测分析,探讨其意义.结果 显示ER在正常子宫内膜组织中的表达率为100%,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5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临床分期、组织学分级的子宫内膜癌患者ER阳性表达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erbB-2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51.1%,与正常子宫内膜组织中的12.0%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临床分期、组织学分级的子宫内膜癌患者C-erbB-2阳性表达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R与C-erbB-2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的表达有相关性(P<0.05).结论 ER、C-erbB-2二者在子宫内膜癌的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联合检测ER与C-erbB-2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对子宫内膜癌的诊断、预后判断以及治疗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雌激素受体(ER)、C-erbB-2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通过应用免疫组化技术对47例子宫内膜癌组织中ER和C-erbB-2的表达水平进行检测分析,探讨其意义。结果显示ER在正常子宫内膜组织中的表达率为100%,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5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临床分期、组织学分级的子宫内膜癌患者ER阳性表达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erbB-2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51.1%,与正常子宫内膜组织中的12.0%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临床分期、组织学分级的子宫内膜癌患者C-erbB-2阳性表达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R与C-erbB-2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的表达有相关性(P<0.05)。结论 ER、C-erbB-2二者在子宫内膜癌的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联合检测ER与C-erbB-2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对子宫内膜癌的诊断、预后判断以及治疗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C-erbB-2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S-P法,检测46例子宫内膜癌及30例非典型增生子宫内膜组织石蜡切片中C-erbB-2的表达情况,比较C-erbB-2蛋白表达与临床病理指标的关系及其意义。结果30例非典型增生子宫内膜阳性表达18例,在46例子宫内膜癌患者中,C-erbB-2表达情况与子宫内膜癌FIGO分期Ⅰ期-Ⅱ期与Ⅳ期间、病理学分级:Ⅰ级与Ⅲ级间,淋巴结有无转移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C-erbB-2在子宫内膜癌中表达情况与年龄、肌层浸深度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FIGO分期晚、病理分级高,有淋巴结转移者C-erbB-2表达率高,C-erbB-2与子宫内膜癌预后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C-erbB-2、nm23、bcl-2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30例子宫内膜癌中C-erbB-2、nm23、bcl-2的表达情况,并以15例癌旁正常内膜组织作对照。结果C-erbB-2、nm23、bcl-2在子宫内膜癌均有过度表达,nm23阳性表达率随临床分期及病理分级的增高而减低,即在有浸润、转移和低分化癌中无表达。bcl-2与病理分级有关,即在高分化癌中有较高的表达92.7%。结论nm23基因可能在抑制子宫内膜癌发生转移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bcl-2基因的激活和失控可能在子宫内膜癌发生中具有重要的作用,bcl-2蛋白的检测有助于子宫内膜癌的诊断。  相似文献   

7.
抑癌基因PTEN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大菊  张新宇 《中国医药》2008,3(5):299-301
目的探讨抑癌基因PTEN在子宫内膜癌发生、发展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分析抑癌基因PTEN在子宫内膜癌中与某些临床病理学参数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链霉抗生物素蛋白一过氧化物酶免疫组织化学法分别检测抑癌基因PTEN蛋白在15例正常子宫内膜、15例子宫内膜癌前病变、40例原发性子宫内膜癌各组织标本中的表达情况。结果①抑癌基因PTEN在正常子宫内膜组织中的表达率最高,为93.3%(14/15);在癌前病变组织中表达率有所下降,为66.7%(10/15);而在癌组织中表达率最低,为45.0%(18/40),3者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抑癌基因PTEN表达与子宫内膜癌的组织学类型有关,腺癌表达率(37.1%)明显低于其他类型子宫内膜癌的表达率(100%),2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抑癌基因PTEN表达与临床分期、肌层浸润深度、病理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无关(P〉0.05)。④本研究对40例子宫内膜癌患者术后情况进行了随访,抑癌基因PTEN阳性表达者的病死率(5.6%)明显低于阴性表达者(40.9%),2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5年以上18例,比较抑癌基因PTEN阳性与阴性表达者的5年生存率,阳性表达者5年生存率(100%)明显高于阴性表达者(50.0%)(P〈0.05)。结论抑癌基因PTEN在子宫内膜癌发生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抑癌基因PTEN失表达与肿瘤的组织学类型有关。抑癌基因PTEN表达与临床分期、肌层浸润深度、病理学分级、淋巴结转移等临床病理学参数之间无明显相关性。抑癌基因PTEN表达与子宫内膜癌患者的预后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子宫内膜癌的发生及发展与癌基因C-erbB-2表达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法测定了58例子宫内膜癌组织中癌基因C-erbB-2的表达。结果 58例中阳性表达26例(44.8%)C-erbB-2阳性表达与组织学分级密切相关,而与分期,病理类型,肌层浸润无关。结论 C-erbB-2与子宫内膜癌的发生,发展及分化密切相关,可以作为评估其恶性生物学行为的指标。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KAI1蛋白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50例子宫内膜癌、20例不典型增生子宫内膜、10例正常增生期子宫内膜组织中KAI1蛋白的表达,并分析其与子宫内膜癌的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结果KAI1蛋白在正常子宫内膜、子宫内膜非典型增生、子宫内膜癌中的阳性表达率逐渐降低,子宫内膜癌中KAI1蛋白的阳性表达率明显低于非典型增生组及正常子宫内膜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6)。子宫内膜癌中KAI1蛋白的表达与临床分期、组织学分级、肌层浸润深度和淋巴结转移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KAI1蛋白在子宫内膜癌的恶性进展过程中表达逐渐下降,其可能成为估计子宫内膜癌恶性程度的生物学指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癌中P-21蛋白和环氧化酶-2(Cyclooxygenase-2,COX-2)的表达和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中的SP法对对照组中20例正常的子宫内膜组织患者、非典型增生组中的7例子宫内膜出现非典型增生组织患者以及子宫内膜癌组中的55例子宫内膜癌组织患者中P-21蛋白及COX-2的表达情况进行检测。结果与非典型增生组和子宫内膜癌组相比,对照组中患者P-21蛋白的阳性表达率显著较高(P<0.05),而对照组中Cox-2的阳性表达率显著较非典型增生组和子宫内膜癌组低(P<0.05);在手术-病理分期和分化程度,以及淋巴结出现转移等宫内膜癌组织的相关方面,P-21蛋白的阳性率具有明显差异(P<0.05);Cox-2阳性率在子宫内膜癌组织的手术-病理分期、分化程度、肌层浸润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子宫内膜癌组织P-21蛋白阳性表达率与Cox-2阳性呈负相关(r=-0.498,P=0.000)。结论 P-21蛋白和Cox-2异常表达可能在子宫内膜癌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子宫内膜腺癌中PTEN和Bcl-2的表达及其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刘琴  冯一中  李海  王萍  朱培英  钱铭智 《江苏医药》2004,30(11):809-811,i002
目的 探讨PTEN和Bcl 2在子宫内膜腺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S P法检测PTEN和Bcl 2在 10例正常增生期子宫内膜 ,10例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 ,5 8例子宫内膜腺癌中的表达 ,并分析它们与子宫内膜癌临床病理的关系。结果  (1)PTEN和Bcl 2在正常增生期子宫内膜、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和子宫内膜腺癌中的阳性表达逐渐降低 ,均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P <0 0 0 5 )。 (2 )在子宫内膜癌中PTEN的表达与临床分期、组织分化、肌层浸润、淋巴结转移无关 (P >0 0 5 ) ;而Bcl 2均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P <0 0 5 ,P <0 0 1,P <0 0 5 )。 (3)单因素分析PTEN和Bcl 2与子宫内膜腺癌患者预后没有明显的关系 ,多因素分析筛选出患者的年龄、手术分期是独立的预后影响因素。结论 PTEN和Bcl 2的检测对子宫内膜腺癌的早期诊断、恶性程度的判定和治疗提供了依据 ,与预后的关系尚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程序性细胞死亡因子5(PDCD5)的表达与子宫内膜癌发生的相关性。方法收集行手术治疗的60例子宫内膜癌组织、40例正常增生期子宫内膜组织及28例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组织,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PDCD5 mRNA的表达,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蛋白的表达。结果在正常增生期子宫内膜、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子宫内膜癌组织中,PDCD5 mRNA的相对定量依次降低[(1.21±0.16)、(0.83±0.07)、(0.42±0.02),F=5.637,P<0.05];PDCD5蛋白的阳性表达率依次降低(82.5%、64.3%、45.0%,χ2=27.663,P<0.05);PDCD5的表达水平与子宫内膜癌患者的临床分期、组织学分级、肌层浸润以及淋巴结转移有关(χ2=20.875、11.915、9.409、11.148,均P<0.05),而与年龄无关(χ2=0.287,P>0.05)。结论PDCD5的表达下调与子宫内膜癌的发生、发展有关,有可能成为一种潜在的早期预测子宫内膜癌的标志物。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胰岛素/Ras/MAPK通路中主要调节蛋白生长因子受体结合蛋白2 (growth factor receptor binding protein 2,Grb-2)、Ras、P-ERK、细胞周期素D1(CyclinDl,CD-1)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48例正常子宫内膜,10例不典型增生子宫内膜,51例子宫内膜癌组织中Grb-2、Ras、P-ERK及CD-1的表达情况,放免法检测内膜癌患者空腹血清胰岛素水平;结果:Grb-2、Ras、P-ERK、CD-1在正常子宫内膜组织、不典型增生子宫内膜、子宫内膜癌组织中阳性表达率依次升高,其中Grb2、P-ERK、CD-1差别有统计学意义。Grb-2、P-ERK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与肿瘤的手术-病理分期呈正相关(P<0.05),子宫内膜癌中Grb-2与Ras、Grb-2与P-ERK表达呈正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Grb-2与淋巴结转移呈正相关(P<0.05)。循环胰岛素水平与Grb-2、P-ERK表达呈正相关(P<0.05) 结论:胰岛素/ Ras / MAPK信号传导通路在子宫内膜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可能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C-erbB-2在乳腺癌中的表达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春阳  胡建功  邵雪斋  金小萍 《河北医药》2009,31(11):1307-1308
目的探讨C-erbB-2在乳腺癌中的表达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161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C-erbB-2的表达。结果C-erbB-2在〈50岁与≥50岁年龄组表达率分别为27.43%和31.2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浸润性导管癌Ⅰ、Ⅱ、Ⅲ级中表达率分别为19.05%、24.21%、42.22%,在Ⅰ、Ⅱ级中明显低于Ⅲ级中(P〈0.05);在淋巴结无转移组、低转移组表达率分别为20.43%、29.41%,明显低于高转移组44.0%(P〈0.05)。结论C-erbB-2的表达与乳腺癌的组织学分级高,淋巴结高转移率密切相关。C-erbB-2的检测可作为乳腺癌预后判断的重要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BAG-1、Bcl-2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情况。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链霉菌抗生素蛋白-过氧化物酶连接法检测正常子宫内膜组、子宫内膜增生过长组、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组和子宫内膜癌组组织中BAG.1和Bcl.2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BAG-1在子宫内膜癌中呈高表达,其阳性率为64.0%,明显高于正常子宫内膜组、子宫内膜增生过长组和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组(9.5%、26.7%和30.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cl-2在子宫内膜癌中表达阳性率(46.0%)明显低于子宫内膜增生过长组(7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BAG-1在子宫内膜癌的发生、发展及转移中起重要作用。BAG-1表达越高,子宫内膜癌的组织学分化程度越低,临床分期越晚,癌组织越容易浸润,提示其恶性程度越高.患者预后不良。Bcl-2的表达参与子宫内膜癌的发生、发展过程并且与肌层浸润相关,但是与组织学分化无相关性。因此缺乏预测预后的证据。  相似文献   

16.
陈晶晶  陈柯  王晓秋 《安徽医药》2008,12(10):912-914
目的探讨正常子宫内膜、子宫内膜增殖症及内膜癌组织中FHIT(脆性组氨酸三联体)及增殖抗原Ki-67的表达,以及子宫内膜癌发生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30例正常子宫内膜组织、32例单纯型增生过长、31例复杂型增生过长、36例不典型增生、65例子宫内膜癌组织中FHIT及Ki67的表达。结果FHIT蛋白在正常子宫内膜、单纯性增生过长、复杂型增生、不典型增生、子宫内膜腺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依次递减,而Ki-67的阳性表达率依次递增,子宫内膜样腺癌和不典型性增生中FHIT阳性表达率明显低于正常增生期子宫内膜和单纯性增生(P〈0.01),而Ki-67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正常增生期子宫内膜和单纯性增生过长(P〈0.01),FHIT阳性表达缺失与组织学分级有关(P〈0.01)、与子宫肌层浸润程度和淋巴结转移无关;而Ki-67阳性表达与组织学分级、临床分期及淋巴结转移有关(P〈0.01,P〈0.05,P〈0.01),与子宫肌层浸润程度无关,FHIT蛋白表达与Ki67呈负相关(t=-0.450,P〈0.000)。结论FHIT蛋白与Ki-67的异常表达与子宫内膜癌的发生相关,有可能成为子宫内膜组织早期癌变的有用标记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