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3 毫秒
1.
利用SH/T1541-2006方法描述了聚丙烯塑料颗粒外观试验,其操作过程繁琐,时间长,误差大,给检测过程带来了不便。用颗粒检查台分析聚丙烯颗粒外观质量有检测速度快、操作简便、误差小,测量数据准确的优点,对聚丙烯产品出厂外观的检测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针对采用传统法生产64%磷酸二铵产品存在的颗粒均匀度差、结晶感不足、发干、发闷,色差等外观质量问题,结合云南三环中化化肥有限公司磷铵装置生产经验,从原料品质、生产操作、工艺指标等方面进行分析研究。通过优化工艺控制参数和技术革新,2套60万t/a磷铵装置实现连续化、规模化生产,磷酸二铵产品的外观质量得到提高,该技术革新具有良好的应用效果和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3.
颗粒,也叫粒子或渣子、表面残渣,是造成粉末涂装缺陷的原因之一,它的出现不仅影响涂层外观,而且当颗粒有利于外部水、气、腐蚀性物质接触到底材时,还会造成局部腐蚀,影响产品的耐蚀性。国内有人曾对涂装产品的表面颗粒进行了分析,但都不是很详细、很系统。从降低产品成本、提高外观质量方面考虑,有必要对颗粒产生的原因进行深人详细地分析,  相似文献   

4.
电泳涂装质量分涂层内在特性指标和外观质量。外观质量直接体现涂装线的管理水平,而涂层表面颗粒的多少是涂膜质量的重要评价因素,也体现了整条线的综合水平。本文结合三一车身有限公司电泳涂装线实际情况,对驾驶室产品进行了颗粒缺陷采样分析,重点分析涂装颗粒的产生原因和采取的相应措施,缺陷发生率下降75%,改善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5.
尿素产品的质量含内在质量与外在质量两部分。内在质量指产品的总氮、缩二脲、水分等主要成分及铁、硫酸盐等杂质的含量。外观质量则主要指尿素颗粒的粒度和成品的馐情况,一般讲,工艺成就的生产装置,只要按设计条件操作。产品的内在质量指标是完全可以达到标准的,在此不作讨论,本文主要讨论尿素的粒度和强度问题。  相似文献   

6.
筛分工序是否合理有效直接影响颗粒磷酸二铵产品外观质量,尤其是三级筛分属于精细筛分,产品外观质量往往取决于三级筛的筛分效果。通过颗粒磷酸二铵生产装置所采用的各种筛分设备对产品外观质量影响的对比分析,平面回转筛分设备在磷酸二铵生产装置中用于终极筛分工序有着更大的优势,不仅产品取出率高,不合格颗粒含量相对较小,有利于提高产品均匀度及圆润度,而且与其他类型的筛分设备相比,其运行周期长,修理费用较低。  相似文献   

7.
水下切粒装置作为混炼挤压造粒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PP或PE颗粒制品的终端产成设备,也是工艺流程中影响切粒外观质量的关键一环。切粒装置结构复杂、功能操作繁琐,切刀、模板、压力、温度、安装精度等均是影响颗粒外观质量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8.
某公司生产的湿法磷酸呈黑色,而黑色的磷酸会影响磷铵产品的外观质量,为解决这一问题,采用絮凝+沉淀复配脱色的方法进行湿法磷酸脱色试验。结果表明:试验期间,磷酸脱色装置运行持续稳定,湿法磷酸颜色明显变浅,且由脱色后湿法磷酸制成的磷酸二铵产品外观明显改善,验证了复配脱色方法用于工业化装置的可行性,为后续工业化应用提供了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9.
前言随着人民生活的不断改善,民用品尤其众多家用电器的需求量日趋增加,对其外观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在这些产品的外装件中,喷漆的表面积占据了较大的比例,因而对产品外观质量起重要作用.也直接影响产品市场竞争能力.喷漆表面质量除取决于油漆中颜料颗粒大小外,还与喷漆排风含尘状况有关.含尘量越多或颗粒越大时,喷漆表面麻点疵病则越多,其光洁度越差,外观质量也就越劣.然而,排  相似文献   

10.
铝件黑色缎面阳极氧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前言  铝件阳极氧化后再涂漆是沿用多年的产品表面处理工艺。在光学仪器如望远镜、显微镜 ,照相机等外装件上尤其偏重于铝件表面的黑色处理 ,即阳极氧化表面涂装黑漆。由于黑漆中的填料粒度和黑度很难满足产品外观要求 ,加上漆膜不够坚硬 ,无金属感 ,在运转过程中容易产生划痕、碰伤和掉漆等现象。需对上述工艺进行改进。铝件黑色缎面阳级氧化是在原有工艺基础上去掉喷漆工序 ,增加喷砂和化学抛光工艺形成的。这种工艺得到的零件表面光亮、乌黑、耐磨 ,具有黑色绸缎状外观 ,能大大地提高光学产品外观装饰性能。2 工艺介绍工艺流程如下…  相似文献   

11.
综述了近几年高抗冲聚苯乙烯(HIPS)在阻燃方面的研究,从广泛应用的含卤素阻燃剂系列到有机磷系列、聚苯醚系列、无机物系列阻燃剂,最后到新发展的纳米级蒙托土的阻燃改性。分析了各种改性方法的优缺点,阻燃机理,并对阻燃剂的发展方向作了一些简要预测。  相似文献   

12.
含有纳米蒙脱土的HIPS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究含纳米蒙脱土的高抗冲聚苯乙烯(HIPS)的制备工艺,测试了试样的冲击强度和拉伸强度等力学性能,观察了试样冲击断面的结构形态。结果表明,在PS中加入少量蒙脱土和橡胶弹性体制备的HIPS冲击强度为16.2kJ/m^2,拉伸强度为46.6MPa,断裂伸长率为1.62%,已接近或达到工程塑料的使用要求。原因是纳米蒙脱土粒子在橡胶微粒界面上富集,使两者产生了协同改性效应。  相似文献   

13.
孙晓辉  蔡永洪 《广东化工》2009,36(8):78-80,77
文章阐述了典型家电用塑料HIPS的回收料进行功能化设计和高强改性的技术路线,探讨了HIPS废旧料再生成为家电产品专用料的关键技术,即回收料的分选回收和再生料的配方设计,并对当前国内外最新的研究进展进行了介绍。再生型HIPS家电专用料不仅极大地缓解了环境污染的压力,还能变废为宝,成为市场需求量大、附加值高的材料。  相似文献   

14.
段春霞 《河北化工》2009,32(4):13-15
分别以SBS和POE为增韧剂,研究了它们对阻燃HIPS物理机械性能和阻燃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以SBS为增韧剂所得复合材料的综合性能优于以POE为增韧剂所得复合材料的综合性能;复合材料的冲击强度随SBS用量的增大而增大,当SBS用量为12%时,其冲击强度达到8kJ/m^2左右,较未经增韧改性复合材料的冲击强度增加了6kJ/m^2左右,并且SBS的加入不会对复合材料的阻燃性能产生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15.
针对复合稳定剂1010/168、GX2921、KY526对高抗冲聚苯乙烯熔体加工稳定化技术的研究。实验结果表明:选用合适的稳定体系,在260℃高温加工高抗冲聚苯乙烯,该材料的悬臂梁冲击性能保持率85%以上,色差(△E)维持1.1以内。  相似文献   

16.
朱金兵 《广东化工》2011,38(4):197-198,207
中石化安庆分公司220 Mt/a蜡油加氢装置2009年10月投产成功,在其安装阶段水压试验时及对高压系统进行气密过程中,发现Incoloy 825高压空冷器A6101管箱丝堵泄漏。文章介绍了其处理过程,并从设计、制造、材质、结构等方面上分析其产生问题的原因,并提出一些解决方法和改进措施,为以后类似问题的处理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7.
探讨低熔点有机晶体对高抗冲聚苯乙烯(HIPS)/炭黑(CB)复合材料室温电阻率及温度-电阻率曲线的影响,并采用SEM、XRP、DSC等测试手段对含有低熔点有机晶体的HIPS/CB复合材料的结构进行分析。实验结果表明,加入有机晶体后,HIPS/CB复合材料的室温电阻率明显降低,同时随晶体含量的变化呈不同强度的正温度系数PTC(Positive Temperature Coefficient)效应,且强度明显要高于未填充有机晶体的HIPS/CB材料,含有有机晶体的复合材料FFC转变温度在晶体熔点附近,可设想通过添加不同熔点的有机晶体达到控制复合材料FFC转变温度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张秀斌  魏朋丽  靳佳 《塑料工业》2007,35(9):29-31,43
研究了原料配比、增容剂品种及用量、混炼方式等对PVC/HIPS/增容剂三元共混体系力学性能的影响;并对合金的流变性能及阻燃性进行了考察。结果表明:接枝共聚物HIPS-g—PMMA对PVC/HIPS合金具有增容作用,且增容效果随支链PMMA摩尔质量的增加而增加;PVC/HIPS/HIPS-g-PMMA合金仍为假塑性流体,表观黏度比纯PVC低,加工性能显著改善;PVC/HIPS/HIPS-g—PMMA合金具有较好的阻燃性。  相似文献   

19.
Recycled high-impact polystyrene nanocomposites with organoclay were prepared. Clay of the smectite group (montmorillonite) with two types of intercalated compounds was used (Viscogel S4 and Viscogel S7). The polymer nanocomposites were prepared by melt intercalation, applying two shear intensities in a twin screw extruder. The nanostructured materials obtained were characterized by NMR relaxometry, X-ray diffraction, thermogravimetric analysis, melt flow index and mechanical analyse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nanostructured materials presented a mixed intercalated/exfoliated morphology. The organophilic clay, Viscogel S7, generated polymer nanocomposites with better dispersion and distribution (at low concentrations) than those produced with the Viscogel S4. The shear rate was effective for dispersion of the nanoparticles. The materials processed at 600 rpm showed better dispersion than those processed at 450 rpm. The characterization techniques chosen were effective. They were complementary and permitted comparison among the polymer nanocomposites. The use of low-field NMR relaxometry allowed measurement of the spin–lattice relaxation time of hydrogen (T1H), which provided more precise information on the mobility of the materials, thus complementing and explaining the results obtained by X-ray diffraction.  相似文献   

20.
本文采用机械共混的方法,对国内外不同种类的抗静电剂进行了性能对比,筛选出了适用于HIPS电冰箱材的抗静电剂,板材的各种性能满足厂家的使用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