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磁导航指导下心房颤动(简称房颤)导管消融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对22例房颤患者穿刺房间隔后,采用盐水灌注磁消融导管行左房建模和左右肺静脉电位隔离,永久性房颤加房顶线和/或峡部线消融。消融温度前壁和后壁均设定为48℃,前壁消融能量40~45 W,后壁消融能量30~35 W,每点消融时间30~60 s或电位幅度下降80%,盐水灌注流量消融和未消融状态下分别为17 ml/min和2 ml/min。肺静脉电位隔离结束后,采用"牛眼图"确认,同时观察和记录手术操作时间、X线暴露时间、X线暴露量和手术相关并发症。结果 22例房颤患者均成功实现肺静脉电位隔离,手术操作时间(153.4±22.8)min,其中建模及肺静脉电位隔离时间(111.3±15.3)min,消融时间(33.1±5.6)min,X线暴露时间(18.2±7.7)min,X线暴露量(665.4±506.7)mGy,未发生心包压塞和栓塞等严重并发症。结论应用磁导航可成功对房颤患者进行标测和消融,且安全可行,学习曲线短。  相似文献   

2.
患者女性,51岁,因室性早搏行射频消融术,术中室性早搏不能持续稳定出现,应用磁导航技术结合CARTO三维标测系统,在窦性心律下构建右室流出道,起搏标测结合激动标测定位室性早搏起源于右室流出道间隔侧左下部,成功消融,手术顺利。术后随访无临床室性早搏发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 比较磁导航指导下心房颤动(房颤)导管消融与床旁操作消融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2012年11月至2013年11月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无锡市人民医院心内科住院的78例房颤患者,分为磁导航指导下消融组(MNS组,28例)和床旁操作消融对照组(CON组,50例).MNS组穿刺房间隔后采用盐水灌注磁消融导管行左心房建模和左右肺静脉前庭电隔离,隔离后采用牛眼图确认;CON组在电解到标测(Carto)系统指导下采用常规床旁操作消融方法.记录并分析两组的手术操作时间、X线曝光时间、X线曝光量和手术相关并发症.术后3~6个月内每月随访1次动态心电图.结果 78例房颤患者均成功实施消融治疗.MNS组和CON组的手术操作时间分别为110.0~ 210.0(152.7±24.0) min和90.0~ 180.0(145.5±18.2) min(P>0.05);MNS组和CON组X线曝光时间分别为7.5~35.0(17.2±7.3)min和15.1~61.0(30.8± 14.2) min(P<0.05);MNS组和CON组X线曝光量为165.0~1 988.0(603.0±496.6) mGy和321.5~2 512.6(850.6±624.3) mGy(P<0.05),而MNS组28例患者中前14例和后14例的手术X线曝光量分别为250.0~1 988.0 (810.3±583.3) mGy和165.0~715.0(396.3±159.4) mGy(P<0.01).MNS组除1例血胸外,无其他手术相关并发症,CON组出现1例心脏压塞、1例肺静脉狭窄、1例新发腔隙性脑梗死、1例血胸和3例血肿.随访3~6个月,两组手术成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磁导航可安全有效地应用于房颤患者的导管消融.与床旁操作消融相比,手术成功率相似,但具有明显减少医患X线曝光量、缩短医生房颤导管消融学习曲线和可能降低患者手术并发症等优点.  相似文献   

4.
自2002年Faddis等[1]首次报道磁导航(magnetic navigation system,MNS)可用于指导心内膜标测和导管消融以来,MNS指导下的手术因具有成功率高、并发症低及减少医生和患者X射线曝光时间等优点,广泛应用于心律失常的导管消融治疗.但对复杂心律失常尤其是心房颤动(房颤)的消融治疗报道较少,故本文主要分析MNS指导下房颤导管消融的发展和现状,并介绍MNS的组成、工作原理和初步应用经验.  相似文献   

5.
磁导航是目前世界上唯一以磁力导航为基础的心脏介入诊断和治疗工具,彻底改变了心血管疾病介入治疗的方法学,国外已广泛应用于心律失常和冠心病的介入治疗,而国内应用极少。在介绍磁导航的组成、工作原理和操作方法基础上,现主要对磁导航指导下心律失常的导管消融,包括室上性、室性和先天性心脏病等所致的心律失常导管消融治疗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持续性心房颤动(简称房颤)患者环肺静脉电隔离(CPVI)术后再次行心房高密度基质标测,存在低电压区和/或疤痕区域的患者进一步行相关基质改良的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5月至2015年5月在本中心首次接受三维标测系统指导下CPVI术及术后行心房高密度基质标测的129例持续性房颤患者。35例经高密度基质标测证实左房无低电压区和/或疤痕区,作为A组。94例患者左房存在低电压区和/或疤痕区,选取其中29例不进行相关基质改良,作为B组;选取34例针对低电压区和/或疤痕区再次进行基质改良,作为C组;另31例仅针对房顶及二尖瓣峡部进一步行线性消融,作为D组。比较各组射频消融手术成功率的差异性。结果 A、B、C、D组患者随访1年的单次手术成功率分别为65.7%、31%、64.7%、58.1%,4组患者单次手术成功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A、C、D组的成功率明显高于B组(P0.01或0.05)。结论以心房高密度标测为指导的基质改良有可能进一步提高持续性房颤射频消融的手术成功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报道小剂量伊布利特辅助下进行持续性心房颤动(房颤)导管消融治疗的初步结果。方法前瞻性入选2011年11月至2013年4月连续102例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心内科接受导管消融治疗的持续性房颤患者,其中男68例,女34例,平均年龄(62±11)岁。首先行环肺静脉电隔离术( CPVI),然后静脉给予0.25 mg的伊布利特,观察30 min。如房颤转复为窦性心律( SR)则不予进一步的心房基质改良;如房颤转为房性心动过速( AT)则仅消融AT;如仍为房颤,则行心房碎裂电位( CFAE )消融,直至 SR 恢复或 CFAE 已被消除或 CFAE 消融时间已达30 min。结果41例(40.2%)患者经CPVI±小剂量伊布利特后房颤被终止(SR或者AT)为组1。其余61例(59.8%)患者进一步接受了平均时间为(14.0±5.6) min 的CFAE消融,其中25例(41.0%)患者房颤被终止为组2;36例患者经电复律恢复SR为组3。平均随访(501±224) d,单次消融成功率为69.6%(71例)。组1和组2的成功率(分别为82.9%和76.0%)显著高于组3(50.0%,P值均〈0.01)。结论小剂量伊布利特辅助的持续性房颤导管消融术疗效可以接受,并在实时评估房颤维持基质及减少无效CFAE消融等方面具有潜在优势。  相似文献   

8.
目的报道心房颤动(简称房颤)导管消融过程中使用可调弯韒(Agilis NxT鞘)的经验。方法 15例房颤患者采用Agilis NxT鞘进行导管消融。阵发性房颤11例,持续性房颤4例。穿刺房间隔,双侧肺静脉造影后,在EnSite VelocityTMv.3.0指导下构建左房几何模型,先行双侧肺静脉电学隔离,持续性房颤或阵发性房颤合并典型心房扑动患者继行三尖瓣峡部线性消融,而后持续性房颤患者电复律,在窦性心律下行左房高密度标测,若有低电压区或碎裂电位,继续行基质改良。结果 15例均完成4根肺静脉电学隔离。持续性房颤中,4例完成三尖瓣峡部线性消融;复律后在窦性心律下行左房高密度标测2例后壁有低电压区,遂完成两侧消融圈后壁线消融;2例右下肺静脉前庭双电位与碎裂电位,行基质改良。阵发性房颤患者中,2例合并典型心房扑动行三尖瓣峡部线性消融,1例合并冠状窦口房性心动过速消融。右、左肺静脉隔离时间分别为(20.9±5.7)min、(19.2±7.1)min。没有1例出现严重并发症。随访(5.2±1.6)个月,1(6.7%)例3月后有房颤发作。结论在房颤导管消融过程中,使用Agilis NxT鞘,能便利消融且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评估递进式消融终止持续性心房颤动(房颤)的长期预后以及左心房线性消融的重要性。方法2008年7月至2010年2月共214例持续性房颤患者在武汉亚洲心脏病医院心内科接受射频消融治疗。其中192例持续性房颤患者采取递进式消融术式,按以下顺序进行消融:环肺静脉前庭消融,心房碎裂电位消融,左心房线性消融(顶部线、二尖瓣峡部线或左心房前部线消融)。手术终点为通过单纯消融终止房颤。结果124例患者在首次消融术中采取递进式消融术转复窦性心律。按转复窦性心律前行左心房线性消融的情况分为3组:A组37例,未行左心房线性消融即转为窦性心律;B组48例,转复前行左心房线性消融,但至少有1条消融线未达双向阻滞;C组39例,行左心房线性消融,且所有消融线均达双向阻滞。 A组患者房颤持续时间明显短于B、C组,3组在其余各项临床基线指标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平均随访(36.4±8.7)个月,C组单次消融术成功率(82.1%)显著高于A组(51.4%)和B组(52.1%,P=0.012)。经随访结果证实,消融终止房颤的患者最终行左心房线性消融的比例占84.7%(105/124)。结论在递进式消融终止房颤的患者中,为了长期保持窦性心律,大部分需要行左心房线性消融,且消融线需要达双向阻滞。  相似文献   

11.
导管消融治疗持续性心房颤动(简称房颤)中,房颤终止和转复窦性心律是理想的手术终点。但并非所有持续性房颤导管消融均能终止房颤,术前优化入选持续性房颤患者导管消融十分重要。目前对房颤导管消融术中终止的预测因素包括术前和术中指标,其中,房颤持续时间、左房大小、通过体表心电图测量的房颤周长及超声测量的左心耳收缩速度属于术前预测指标,可为术前评估提供参考;心腔内测量房颤周长属于术中预测指标,可为术中的消融策略及消融程度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磁导航(MNS)指导下心房颤动(房颤)导管消融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方法纳入2012年10月至2021年3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无锡人民医院心内科住院的成功实施了MNS指导下导管消融的433例房颤患者(磁导航组),穿刺房间隔后,MNS指导下,盐水灌注MNS消融导管行左心房建模和肺静脉前庭电隔离,隔离后采用“牛眼图”软件确认。同期112例患者作为对照组(手动组)完成传统手动消融。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操作时间、X线曝光时间、X线曝光量、手术成功率和手术相关并发症等临床情况。术后12个月内每月随访一次。磁导航组根据入组时间,将最初50例患者作为学习曲线组,后续383例患者按时间分成磁导航1组(190例)和磁导航2组(193例),分析该手术的学习曲线。 结果①磁导航组和手动组患者性别、年龄、身高、体重、左心房内径和左心室射血分数等基线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手工组相比,磁导航组肺静脉前庭隔离急性成功率略低(98.8%对98.2%,P>0.05),手术操作时间略长[(152.7±27.8)min对(149.7±27.3)min,P>0.05],X线曝光时间明显短[(8.4±4.3)min对(16.8±10.9)min,P<0.05]。②学习曲线组、磁导航1组与磁导航2组间年龄、性别和体重等基线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学习曲线组比较,磁导航1组与磁导航2组X线曝光时间显著减少[(13.2±7.2)min对(8.0±3.5)min、(7.6±3.3)min,P<0.05];而磁导航1组与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围术期磁导航组有2例血胸(锁骨下静脉穿刺所致)和3例腹股沟血肿,无其他手术相关并发症。手工组出现1例心脏压塞、1例肺静脉狭窄、1例脑梗死和3例腹股沟血肿。④磁导航组阵发性房颤与非阵发性房颤1年消融成功率均略高于手工组(71.0%对68.9%,P>0.05;57.2%对55.3%,P>0.05)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与手动消融相比,MNS指导下的房颤导管消融术中X线曝光时间和手术并发症发生率显著减少,学习曲线较短,表明MNS指导下的房颤导管消融有较好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报道50例在Carto标测指导下环肺静脉线性消融治疗心房颤动(房颤)的结果和体会.方法 46例阵发性和4例持续性房颤患者采用Carto标测构建左心房三维电解剖图,行肺静脉造影了解其形态,围绕左侧和右侧肺静脉口线性消融,对肺静脉进行隔离.结果 50例患者均完成预定的线性消融.4例阵发性房颤患者术后1~2 d有房颤复发,l例自行转复,3例静脉用胺碘酮转复.术后1例患者出现少量心包积液,1例出现顽固性呃逆,3例出现颈部血肿.随访6~12(8.5 ±3.8)个月,37例患者未发生有症状的房颤,13例患者术后出现复发,1例患者发生肺静脉狭窄.结论 环肺静脉线性电隔离治疗房颤有较好的治疗效果,但也存在一定的并发症和复发可能性,仍需积累更多病例和做更长时间的观察.  相似文献   

14.
心房颤动(房颤)是常见的快速性心律失常之一,其发病率随着年龄递增,我国人口老龄化逐步凸显,房颤的发病率增加,其卒中发生风险明显升高。2014年美国心脏协会(AHA)、美国心脏病学会(ACC)、美国心律学会(HRS)房颤指南将持续性房  相似文献   

15.
磁导航系统由两块磁铁、磁消融导管和导管推送器组成,结合X线影像和三维标测构建的心脏电解剖图像,可以实现远距离摇控(控制室内)磁消融导管的走向,实现靶点消融。目前在其指导下消融缺血性心肌病室性心动过速(VT)的成功率在80%以上;非缺血性心肌病VT即刻成功率为50%或以上,无器质性心脏病VT成功率为86%~100%。明显高于手动消融VT的成功率;而复发率与手动消融相似。心脏损伤风险大大降低,也明显减少了医护人员的X线照射。  相似文献   

16.
环肺静脉隔离(PVI)是心房颤动(房颤)导管消融的基石,作为阵发性房颤的消融策略被广泛接受。对于持续性房颤,单纯PVI疗效欠佳,常需要对心房基质进行改良。目前常见的基质改良策略主要包括腔内指导的消融策略(如转子消融、碎裂电位消融)和解剖消融策略(如线性消融)等。目前尚无临床证据表明任何一种基质改良策略能够在PVI的基础...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CARTO系统指导下三尖瓣环峡部(CTI)的解剖学特点及其对线性消融的影响。方法接受CTI线性消融的患者,其中典型心房扑动5例、阵发性心房颤动(简称房颤)10例及持续性房颤40例。利用CARTO系统对三尖瓣峡部长度、跨度及最深深度进行测量并根据深度分为囊袋型、凹陷型和平坦型。根据CTI长度将患者分为两组,长组≥35 mm,短组<35 mm。记录CTI消融成功所需时间,同时收集相关临床资料。结果不同类型峡部的长度、跨度、深度及消融所需时间分别为:囊袋型23例(45.5±7.5 mm,38.0±7.4 mm,-9.5±2.8 mm,1707±615 s),凹陷型10例(42.7±9.0 mm,37.2±6.7 mm,-4.2±0.8 mm,1 327±832 s),平坦型22例(36.1±8.9 mm,34.3±8.0 mm,-1.0±3.1 mm,927±404 s)。囊袋型CTI长度、消融时间长于平坦型,囊袋型CTI深度均较平坦型和囊袋型为深(P<0.05)。消融时间与深度正相关(r=0.505,P<0.001)。长组较短组所需消融时间长(1485±681 s vs 803±305 s,P<0.001)。长组以囊袋型为主(48.8%),短组以平坦型为主(78.6%)。结论 CTI线性消融时间与其最深深度相关,峡部越深则消融越费时,囊袋型消融所需时间最多。若CTI长度≥35 mm(更常见于囊袋型CTI),其消融时间则显著延长。  相似文献   

18.
老年心房颤动(简称房颤)的导管消融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存在争议。最近研究表明在经验丰富的医学中心,老年房颤患者导管消融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与年轻患者相似,导管消融治疗逐渐成为老年房颤治疗的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持续性心房颤动(简称房颤)患者导管射频消融肺静脉电隔离前后的抗凝治疗。方法2004年7月到2006年1月连续收治行射频消融治疗的持续性房颤64例,导管射频消融前需华法林抗凝治疗的阵发性房颤患者84例。所有患者术前华法林抗凝治疗使国际标准比率2.0~3.0维持至少3周。术中完成房间隔穿刺后,静脉给予肝素5000~8000U或75~100U/kg,以后每小时追加1000U或12U/kg。术后华法林抗凝治疗至少3个月。结果持续性房颤患者中1例术中心腔内超声发现消融时消融导管顶端血栓形成,术后无血栓栓塞表现,3例术后出现血栓栓塞表现,血栓栓塞发生率4.7%。阵发性房颤患者中未见血栓形成和栓塞表现。两组病例血栓形成和栓塞比较有显著差异(4/64vs0/84,P=0.033)。结论持续性房颤患者行导管射频消融肺静脉电隔离术易血栓形成和栓塞,应加强术中及术后肝素抗凝治疗。  相似文献   

20.
实验研究表明冷冻消融直接隔离肺静脉以及从左房组织隔离肺静脉,安全有效,不会出现肺静脉狭窄及血栓形成。临床研究亦表明,冷冻消融可减少潜在血栓形成的发生率,隔离肺静脉对控制大多数阵发性心房颤动是有效的,但该手术操作时间长,术后心房颤动发生率较高。冷冻球囊导管可能克服此缺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