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经内镜鼻胆管引流治疗术后胆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兵  曾志武  熊群 《中国内镜杂志》2006,12(11):1188-1189,1192
目的探讨ERCP及内镜鼻胆管引流在术后胆漏的诊治作用。方法对该组12例术后胆漏患者及早行ERCP检查并ENBD治疗。结果12例患者均作ERCP检查确诊胆漏,立即行ENDB治疗,其中1例联合腹腔穿刺,所有患者均治愈。结论ERCP可明确胆漏的性质范围,对胆漏诊断敏感性和特异性高,并可同时作内镜鼻胆管引流。目前大多数情况可取代手术治疗,应作为胆漏的首选诊治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经内镜鼻胆管引流术(ENBD)治疗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后发生胆漏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6例LC术后胆漏行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术(ERCP)检查,经内镜鼻胆管引流术(ENBD)。结果26例ERCP检查,全部确定胆漏的性质,19例单纯性ENBD,7例行ENBD及彩超引导下放置经皮腹腔穿刺引流管,均治愈出院。结论ENBD可作为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胆漏非手术治疗的选择。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胆囊术后胆漏发生的原因,探讨内镜治疗的效果。方法应用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十二指肠乳头切开术(EST)、内镜鼻胆管引流术(ENBD)或胆道内支架植入术治疗18例胆囊术后胆漏患者。结果内镜治疗前与治疗后第2天比较,无论在体外胆汁引流量[治疗前(238±54)ml/d,治疗后(78±21)mL/d];总胆红素数值变化[治疗前(76.4±25.7)μmol/L,治疗后(25.6±5.8)μmol/L]以及体温超过38.5℃发热患者例数(治疗前6例,治疗后1例),差异有显著性(P<0.01);18例患者全部治愈,治疗时间为1~6周,平均住院日22d,随访时间1~26个月。结论内镜治疗是胆囊术后胆漏患者的有效治疗方案,具有创伤小,治疗时间短,安全可靠的特点。  相似文献   

4.
内镜下鼻胆管引流治疗术后胆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总结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术和鼻胆管引流术诊断治疗术后胆漏的经验。方法:对10例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和鼻胆管引流治疗的胆漏病人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10例术后胆漏病人全部愈合,愈合时间为5-20d,平均13d。结论:内镜下鼻胆管引流术是治疗术后胆漏的安全有效的非手术疗法。  相似文献   

5.
胆漏是胆道手术较为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尽管多数病例病情并不严重,可以通过非手术方法治愈,但严重病例如果处理失当仍可导致死亡。我们收集1998—2006年我科收治胆道手术后出现胆漏患者的临床资料20例,比较经内镜鼻胆管引流术(endoscopic nasobiliary drainage,ENBD)和单纯腹腔引流治疗胆道术后胆漏,发现经内镜鼻胆管引流术治疗胆道术后胆漏,临床疗效满意、确切,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经内镜鼻胆管引流(ENBD)对于防治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术后胆管炎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依据6项病例筛选标准,将2003年3月~2008年8月804例行ERCP术的患者随机分成A、B两组,A组(n=421)于术后均行ENBD,B组(n=383)均未行ENBD,比较两组ERCP术后胆管炎的情况.结果 A、B两组患者ERCP术后胆管炎的例数分别为5例(1.2%)、24例(6.3%).A组中单纯性胆管炎4例,均经非手术治疗痊愈;重症胆管炎(ACST)1例(0.2%),行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PTCD)后仍因并发多器官功能衰竭(MOF)而死亡.B组中单纯性胆管炎15例,ACST 9例(2.3%),行手术治疗13例,4例(1.0%)出现ACST后并发MOF而死亡.A、B两组间ERCP术后胆管炎发生率比较(χ2=14.878,P<0.01)及ACST发生率比较(X2=5.667,P=0.017)差异有显著性,死亡率比较(χ2=1.009,P=0.315)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ENBD能有效防治ERCP术后胆管炎,对于存在ERCP术后胆管炎危险因素及年老体弱者尤为必要.  相似文献   

7.
目的 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胆漏的原因进行分析,探讨防治该手术并发症的方法 .方法 回顾1999年1月-2007年10月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发生胆漏的10例患者并进行分析.结果 3例单纯引流,2例再次腹腔镜处理,5例开腹处理.患者经治疗均痊愈.结论 术中一定要清楚辨认胆囊管及胆总管,选择性在肝下间隙放王引流管,注意保持引流通畅.怀疑术后发生胆漏者.及时行腹部B超检查,术中见胆囊管短粗、胆囊内为多发细小结石、胆总管增粗(直径>8mm)者,行术中胆道造影.  相似文献   

8.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迟发性胆漏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腹腔镜胆囊切除(LC)术后迟发性胆漏,又称继发性胆漏,是微创手术后的一种特异损伤,其发生率不高,由于其发生原因及特点不同,应引起外科医师的重视.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后并发胆漏的原因及其治疗及预防方法。方法:1994年6月—2012年6月收治的4860例LC的患者中,20例患者术后并发胆漏,回顾分析20例并发胆漏的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20例中10例于LC术中预防性放置腹腔引流管,8例引流畅通,引流3~21 d后痊愈;2例引流不畅。引流不畅的2例患者以及未预防性放置腹腔引流管的10例患者(共12例),均于再次手术后痊愈。随访2年,所有患者均无后遗症发生。结论:LC并发胆漏较为常见,应重视胆漏的预防。胆漏一旦发生,术中置有腹腔引流管的患者只要保持引流畅通多能痊愈;无腹腔引流或引流不畅的患者如确诊为局限性或弥漫性胆汁性腹膜炎,应立即再次手术,也可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0.
鼻胆管引流预防治疗性ERCP术后胰腺炎及高淀粉酶血症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目的 探讨内镜鼻胆管引流术预防治疗性ERCP术后胰腺炎及高淀粉酶血症的效果。方法  14 0例治疗性ERCP术后有胰腺炎及高淀粉酶血症可能的病人。 5 4例高危病人术后置鼻胆管引流 ,与 86例非引流病人对照 ,观察术后 2h \2 4h血清淀粉酶值、高淀粉酶血症和急性胰腺炎发生率。结果 两组病人术后 2h血清淀粉酶值分别为 (170 .6 8± 116 .4 5 )和 (2 75 .84± 333.11) (P <0 .0 5 ) ,高淀粉酶血症分别为 9.2 6 %和2 6 .74 % (P <0 .0 5 ) ,急性胰腺炎发生率分别为 0与 6 .98% (P <0 .0 5 ) ,均具有显著差异 ;术后 2 4h血清淀粉酶值分别为 (2 34.4 7± 4 37.0 8)和 (349.4 9± 5 0 4 .5 2 ) (P >0 .0 5 ) ,胰管显影率分别为 39%和 34% (P >0 .0 5 ) ,均无显著差异。结论 内镜鼻胆管引流能有效预防治疗性ERCP术后胰腺炎及高淀粉酶血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在胆囊切除术后残留胆总管结石诊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胆囊切除术后腹痛、发热、黄疸或肝功能异常而经B超、CT或磁共振胰胆管造影(MRCP)证实或怀疑残留胆总管结石的患者进行ERCP检查,对发现胆总管结石的患者行EST或EPBD后取石。结果:ERCP检查的成功率为96.4%(108/112)。85例证实胆总管结石的患者行EST或EPBD后取石,79例(92.9%)取石治疗成功;6例因合并肝内胆管多发结石而行外科手术治疗。并发症发生率为4.5%,其中消化道出血2例,急性胰腺炎3例。结论;对于胆囊切除术后残留胆总管结石的患者,ERCP是理想的诊断方法,而且还可以同时进行治疗。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ERCP检查及治疗技术在胆囊切除术后胆漏的治疗过程中的作用。方法 对单纯胆囊切除术后发生的68例胆漏病人诊治过程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有无ERCP检查或治疗时,胆漏病例的治疗方案。结果 31例ERcP检查病例中,全部明确胆漏性质,12例仍需手术处理胆漏。37例未经ERCP检查病例中,20例手术治疗处理胆漏,其中5例术前PTC明确胆漏性质,其它病例于术中探查判断胆漏部位,2例探查误诊误治,6例单纯T管外引流术。结论 ERCP检查可明确胆漏的性质,提高手术治疗的准确性,并为部分病例提供有效治疗,降低手术治疗比例。ERCP对胆囊切除术后胆漏治疗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腹腔镜处理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胆漏的原因及防治方法。方法对12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胆漏患者的临床资料诊治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例患者经非手术治疗痊愈;8例经再次行腹腔镜探查术,其中胆囊管残端钛夹脱落或夹闭不全4例,经重新结扎胆囊管并置腹腔引流后治愈;肝外胆管撕裂伤2例,经腹腔镜下缝合修补置腹腔引流治愈;迷走胆管损伤致胆漏者1例,采用钛夹夹闭治愈;胆囊切除加胆总管切开取石胆总管一期缝合针眼渗漏胆汁l例,拆除胆总管缝线置“T”管引流,一个月后拔除“T”管治愈。结论胆囊管残端钛夹脱落或夹闭不全、肝外胆管或迷走胆管损伤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胆漏的主要原因,若腹腔引流通畅,无腹膜炎体征,引流胆汁每日不超过200ml并逐日减少可经非手术治疗治愈,其他可再次行腹腔镜探查予以处理,但关键还在于预防。  相似文献   

14.
ENBD在再次胆道手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ENBD在再次胆道手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2006年6月到2007年6月院在再次胆道手术之前行ENBD的60例病例,统计术中及术后并发症.结果:再次胆道手术前行ENBD的60例患者术中均未发生胆道损伤、肝动脉、门静脉损伤和十二指肠损伤.其中29例保留ENBD,胆总管一期缝合,无术后并发症.结论:再次胆道手术前行ENBD有利于术前的引流、减黄;术中在ENBD引流管引导下,易于找到胆管,减少副损伤的发生;在保证没有胆道狭窄、无残石的复发胆道结石患者可利用其术后引流,行一期胆道缝合,而避免留置T管,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5.
佘周军  杨丽 《医学临床研究》2012,(11):2083-2084
【目的】探讨鼻胆管引流术在内镜下乳头气囊扩张术后的应用价值。【方法】将93例行内镜下乳头气囊扩张术(EPBD)治疗后的胆总管结石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43例EPBD术后放置鼻胆引流管,对照组50例EPBD术后未放置鼻胆引流管,比较两组术后并发症的情况。【结果】93例无出血及穿孔等并发症,治疗组并发急性胰腺炎2例(4.7%),无一例胆道感染,对照组并发胆道感染6例(12%),并发急性胰腺炎4例(8%),两组对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鼻胆引流术能显著减少EPBD后胆道感染及急性胰腺炎的发生率,宜术后常规放置。  相似文献   

16.
戈欣  柴红  裴大军 《护理学报》2013,(19):40-42
目的探讨三通管冲管法在内镜下鼻胆管引流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100例行内镜下鼻胆管引流的患者,按置管时间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鼻胆管末端连接三通管,而将三通管另外2个接口分别与一次性引流袋、输液器连接。通过三通管,夹闭引流袋,使抗菌药物溶液通过输液器冲入管内,然后关闭输液器,再次调节三通管,打开引流袋,充分引流胆汁;对照组鼻胆管末端连接注射器,用冲管液抽吸式冲管,观察两组患者的冲管时间、腋温、白细胞计数、血清淀粉酶及冲管时的腹痛程度。结果冲管时间、腹痛程度比较上,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腋温、白细胞计数、血清淀粉酶的比较,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通管冲管法在冲管时间、腹痛程度上优于传统冲管法,在疗效上可达到传统式冲管法所产生的预期效果。  相似文献   

17.
18.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