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韦靖  何静  梁芳 《全科护理》2020,18(18):2295-2297
[目的]探讨微信互动式延续护理对心脏瓣膜置换术后病人自我管理能力的影响。[方法]按随机数字表法将93例心脏瓣膜置换术病人分为对照组47例和观察组4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出院指导及随访,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予微信互动式延续护理。比较两组病人出院后1个月、3个月自我管理能力评分。[结果]观察组病人出院后1个月自我管理能力各维度评分、总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病人出院后3个月自我管理能力中药物管理、心理和社会管理、症状管理维度得分及总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微信互动式延续护理可有效提高心脏瓣膜置换术后病人的自我管理能力。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基于微信平台的延续性护理对中青年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及再入院率的影响。方法:将治疗出院的100例中青年CHF患者按照住院号的奇偶数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延续性护理(出院指导+电话随访),观察组在常规延续性护理基础上利用微信平台进行延续性护理,为期6个月;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于出院后1、3、6个月的自我管理能力,并统计6个月内的再入院率。结果:出院后1、3、6个月,观察组心力衰竭自我管理量表各维度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 0. 05);两组患者6个月内再入院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1)。结论:基于微信平台的延续性护理可明显提高中青年CHF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降低再入院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基于微信平台的延续护理在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心脏康复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科收治的100例拟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微信延续护理,连续干预12个月。比较两组入院时及出院后12个月冠心病康复知识及二级预防行为评分、冠心病危险因素控制情况及心脏事件发生率。结果出院后12个月,观察组冠心病康复知识及二级预防行为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冠心病危险因素控制达标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心脏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微信平台开展延续护理,可有助于提高PCI术后患者健康知识水平和自我管理能力,降低心脏事件发生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微信随访对脑卒中出院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的影响。方法:将92例脑卒中患者按入院时间分为对照组45例和观察组47例,对照组采取常规电话随访,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微信随访,比较两组出院前及出院后6个月改良Rankin评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和自我管理能力。结果:出院后6个月,观察组和对照组Rankin评分及ADL均优于出院前(P0.05,P0.01);且观察组改良Rankin评分、ADL及自我管理能力均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微信随访能提高脑卒中出院患者ADL和自我管理能力,降低机体功能障碍程度。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微信群护理干预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院外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8月1日~2019年8月1日收治的82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入院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1例。对照组实施常规院外电话随访,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微信群护理干预。比较两组出院时、出院后1个月、3个月的服药依从性(采用Morisky服药依从性量表)、自我管理能力(采用慢性病研究中心制定的慢性病自我管理行为量表)及生活质量[采用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74)]。结果:出院后1、3个月,观察组服药依从性、自我管理能力、GQOL-74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微信群护理干预可提高患者服药依从性、自我管理能力及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索微信平台在留置尿管患者延续护理中自我管理执行力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留置尿管带管居家护理患者9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各45人。观察组利用微信平台实施延续护理,对照组给予传统出院指导,2个月后比较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并对患者及照顾者干预前后自我管理能力进行评价。结果两组护理后自我管理能力都有所提高,但观察组干预后自我管理能力得分高于对照组和干预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信平台在留置尿管患者延续护理中显著提高患者及照顾者自我管理能力,有效预防患者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院外康复。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微信平台干预对双J管留置患者院外自我管理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1月~9月我院留置双J管患者203例,随机分为实验组101例和对照组102例。对照组在住院期间、出院时由医护人员向患者及家属讲解置管意义、目的及注意事项等。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建立微信平台实施干预。两组出院后1个月返院取管时进行自我管理能力及并发症评价。结果实验组干预后自我管理能力(除自我管理环境外)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除腰痛、膀胱刺激征外)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通过建立微信平台实施干预能显著提高双J管留置患者出院后自我管理能力,减少并发症,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微信教育对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自我管理能力的影响效果。方法采用随机双盲法将70例MHD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利用微信平台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及管理,干预时间为8个月,比较2组患者干预后疾病相关知识认知度和自我管理能力情况。结果应用微信教育后,观察组患者的疾病相关知识认知度、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利用微信式健康教育可提高MHD患者血液透析相关知识认知度,增强其自我管理能力,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微信延续性护理对子宫内膜癌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5月1日~2020年5月1日收治的145例子宫内膜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计算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73例和观察组72例。对照组出院后采用电话随访,观察组出院后采用微信延续性护理措施进行随访指导。出院后6个月,比较两组生活质量[采用生活质量评定问卷量表(QLQ-C30)]、自我管理能力[采用自我护理能力实施量表(ESCA)]、负性情绪[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和依从性。结果:出院后6个月,观察组QLQ-C30评分、ESCA评分、依从性高于对照组(P0.01),SAS评分、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对子宫内膜癌患者出院后采用微信延续性护理,可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改善生活质量,提高依从性,缓解抑郁和焦虑情绪。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基于微信平台的中医延续性护理对COPD稳定期患者肺功能、自我管理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3—9月在苏州市中医医院呼吸科住院治疗的COPD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组间基本资料均衡可比的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延续性护理措施,观察组则加用基于微信平台的中医延续性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出院1个月、3个月和6个月后FVC、FEV1、FEV1/FVC水平以及6个月后自我管理依从率。结果 出院1个月、3个月和6个月后,观察组FVC、FEV1、FEV1/FVC与对照组比较,组间、不同时间点、组间与不同时间点交互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肺康复依从率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基于微信平台的中医延续性护理可改善患者肺功能,且干预效果随干预时间延长而增加,另外,还可提升患者的肺康复依从性,有助于患者的病情控制。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应用互联网热门工具—微信来提高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出院后延续性护理的质量.方法选取我院肝病科诊断明确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80例,随机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所有患者登记相关信息,实名制验证后建立微信群,配备3名专科护士、1名主治医师.通过微信平台,定期发布乙肝相关健康教育内容并提供生活指导、服药指导、病情咨询及复诊时间安排等.对照组按照常规方法,出院时给予相关延续性护理指导,电话随访等.两组分别在出院后第1、2、4、8个月时,以服药依从性量表、自我管理行为量表及慢性乙型肝炎门诊复诊登记表为延续性护理实施效果考核标准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出院后1个月开始,服药依从性、疾病定期复查人数及自我管理行为优于对照组,且产生的良好效果维持时间较长.结论微信群聊可以提高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出院后延续性护理的实施质量,对患者疾病的治疗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2.
敖梅  谢春燕  阮舒华   《护理与康复》2017,16(3):221-224
目的探讨家庭自我管理监测表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家庭康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5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按随机数字表分为观察组75例和对照组75例,两组患者在院期间均接受早期心脏康复,对照组出院前进行常规健康教育,出院后通过电话、微信随访;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利用家庭自我管理监测表对患者的家庭康复进行干预。干预半年后,比较两组患者的6 min步行距离、家庭康复依从性与自我护理能力。结果出院时两组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后半年,观察组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与家庭康复依从性高于对照组,6 min步行距离长于对照组,均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家庭自我管理监测表的使用有利于促进慢性心力衰竭居家患者的心脏康复。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微信互动式延续性护理在冠心病搭桥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7年1月1日~2019年12月31日收治的100例冠心病搭桥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采用微信互动式延续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后并发症发生情况、自我管理能力、不同时间健康生活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自我管理能力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出院后3个月,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对冠心病搭桥术后患者实施延续性护理,可以更方便快捷地对患者进行护理指导,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微信端教育在中青年糖尿病患者院外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4年9月~2015年3月出院的120例中青年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所有患者均采用胰岛素或胰岛素联合口服药治疗,对照组按照传统方法电话回访,观察组在电话回访的基础上增加微信端教育;干预3、6个月后,观察两组糖化血红蛋白(Hb A1c)及自我管理能力。结果:观察组Hb A1c低于对照组(P0.05),自我管理能力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中青年糖尿病患者实施微信端教育可提高患者自我管理能力,有助于控制血糖,预防并发症,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护理干预在永久肠造口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在知情同意的基础上,将符合纳入、排除标准的72例患者纳入研究。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将72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实施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护理干预。在出院时和出院后3个月测量两组的自我管理效能感。结果 (1)出院时,两组的造口患者自我效能量表总得分较低,均为低效能,且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出院后3个月,两组得分均较出院时提高,且干预组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两组出院后三个月内造口相关非计划入院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健康教育可以提高造口患者的自我管理效能感,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基于微信平台为核心的同伴支持教育对H型高血压患者自我管理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12月我院心内科住院治疗的H型高血压患者112例,随机等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住院期间及出院后的规范健康教育内容及形式相同,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基于微信平台为核心的同伴支持教育,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高血压自我管理量表问卷得分情况、血压控制情况、Hcy指标水平。结果:护理干预6个月后,观察组患者自我管理能力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血压、Hcy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基于微信平台为核心的同伴支持教育能有效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知,解决健康信息需求,对患者的心理、疾病预后及生活质量有积极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微信平台信息支持对帕金森病出院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影响。方法将252例帕金森病患者,按出院先后顺序随机配对分为观察组126例和对照组126例,对照组予常规出院指导,观察组出院时将患者加入帕金森病微信管理平台,定期向患者或其主要照护者推送信息,提醒患者按时服药,介绍疾病相关知识,告知并发症的预防方法和随访时间等,并通过互动交流助其解决实际问题。比较两组患者出院后1、3、6个月和1年后的服药依从性优良率及出院1年后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和日常生活能力改善情况。结果出院1个月时两组患者服药依从性优良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3个月、6个月和1年时观察组患者服药依从性优良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出院1年后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ADL评分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对帕金森病出院患者采用微信平台信息支持的方式,能提高患者服药依从性,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生活自理能力。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微信平台在青年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6月-2015年2月的青年AMI患者60例为对照组,2015年3-12月的青年AMI患者60例为观察组。对照组进行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除进行常规健康教育外借助微信平台进行健康教育,建立微信群及远程视频,与患者进行互动并给予专业性督导,同时通过微信平台进行心理干预。两组患者出院后跟踪随访12个月。观察两组患者的疾病相关知识合格率、患者满意度、遵医行为依从性及急性心脏事件发生率。结果出院1周,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疾病相关知识合格率及患者满意度比较,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出院12个月,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遵医行为依从性比较,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急性心脏事件发生率的比较,观察组低于对照组,观察组为3.33%,对照组为15.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微信平台对青年AMI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可以弥补传统健康教育的缺陷,有效提高患者对疾病相关知识的认知和患者满意度,提升健康教育的效果,提高患者遵医行为依从性,减少急性心脏事件的发生率,从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微信教育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患者自我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2年1月~2013年2月我院收治的80例COPD患者随机等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只在出院时给予常规教育,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离院后微信教育,6个月后对两组患者进行自我管理能力的问卷调查。结果:观察组的患者在症状管理、日常生活管理、情绪管理、信息管理、自我效能方面的管理能力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信教育有利于COPD患者提高疾病的相关知识和技能,提高了患者自我管理的能力。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微信平台在冠心病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患者随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按照是否自愿加入本科微信平台将88例冠心病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患者分为对照组32例和观察组56例。对照组患者出院时接受常规的出院指导和康复指导;观察组由专职护士通过微信平台定期发送相关医学知识做实时随访和康复指导,并及时解答患者的相关疑惑。分别在患者出院后1个月、6个月、12个月时随访评价生活质量、心血管危险因素发生率、定期复诊依从性、服药依从性、饮食依从性等指标。结果两组患者出院1个月内在生活质量评价,血管危险因素发生率、定期复诊依从性、服药依从性、饮食依从性等指标上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出院后6个月、12个月,两组上述观察指标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微信平台应用于冠心病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患者随访过程,能提高患者随访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