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介绍一种新型的恒通量的微滤膜-ISOFLUX^R膜,该种膜的膜通量衰减比通常的微滤膜要小得多,对ISOFLUX^R膜的原理和数学模型进行了推导,并给出了对牛奶进行冷杀菌过滤的结果。  相似文献   

2.
利用图像分析方法对微滤膜和超滤膜的电镜照片进行了分析,定量确定了膜孔相关的形态结构参数,并将膜孔参数与膜通量相关联.结果表明,由于微滤膜的交错立体分层结构,使得膜通量在过滤过程中随膜层厚度急剧下降.截留分子量相同或相近的超滤膜,膜孔形态参数差别很大.  相似文献   

3.
采用Al2O3多孔陶瓷为载体,使用浸浆法以TiO2陶瓷纤维制备微米级膜厚的微滤膜,借助气体泡压、渗透性能、环境扫描电镜、失重差热分析和X射线粉末衍射等手段对膜的微结构性能进行表征,讨论了影响膜层性能的因素--烧结温度对成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以TiO2陶瓷纤维制备的微滤膜适宜于低温烧结,晶型转变温度区间为800~1 000℃.500℃下制得的微滤膜平均孔径为1.5 μm,孔径分布较窄.与相对应的以陶瓷粒子烧结成的微滤膜相比,具有更大的气体通量.  相似文献   

4.
选取经辐射接枝的PVDF(聚偏氯乙烯)-g-PVP(聚乙烯基吡咯烷酮)接枝物粉体及相同PVP含量的PVDF/PVP共混物粉体,利用浸没-沉淀相转化法制备微滤膜,并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FT-IR)、热重分析(TG)、差示扫描量热(DSC)、扫描电镜(SEM)对PVDF膜、PVDF-g-PVP及PVDF/PVP微滤膜的结构和性能进行表征,同时对膜的接触角和水通量进行测试.实验结果表明,PVDF-g-PVP及PVDF/PVP微滤膜的亲水性随PVP含量的增加而增强,但二者的热稳定性与PVDF膜相比略有降低.由于PVDF/PVP微滤膜中的PVP在成膜过程中主要作致孔剂,大部分会流失,因此与PVDF-g-PVP微滤膜相比,相同PVP含量的铸膜液在成膜后PVDF/PVP膜中的N含量较低,膜表面孔数较多,水通量较大,但亲水性略低.  相似文献   

5.
超滤-微滤膜过滤传质理论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探讨了超滤-微滤膜过滤传质理论的研究状况,重点介绍了超滤-微滤膜过理论模型、非牛顿液体膜堵塞过滤以及动态过滤等常规过滤理论的研究进展,评述了超滤-微滤膜过滤传质机理的动态,指出了超滤-微滤膜过滤基本理论模型需进一步研究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总结了国内外关于超/微滤膜完整性检测方法的最新研究进展,通过对近几年膜完整性检测方法的原理、应用及适用范围的分类和比较,并结合相关专利技术的应用情况,对未来超/微滤膜完整性检测技术的发展趋势和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7.
微纳米纤维由于比表面积高、长径比高和孔隙率高等优点在制备空气净化滤膜方面极具应用潜力,但始终面临高的过滤效率和低过滤阻力之间的矛盾。文中首先介绍了不同材料制备的微纳米纤维膜的过滤性能,并对不同材料的特性和过滤效果进行了分析;其次总结了典型的微纳米纤维膜结构,包括纤维形貌、纤维膜内结构和层间结构;最后对高效低阻微纳米空气滤膜今后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8.
金属—高分子复合导电微滤膜的研制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报道了用化学镀制备银与纤维素复合导电微滤膜。测量了导电微滤膜的结构。研究表明,这种膜不仅具有高分子微孔膜的特性,还有良好的导电性质。当导电徽滤膜应用于过滤时,由于电的作用,可以截留带电胶体微粒。  相似文献   

9.
针对微生物法生产丙烯酰胺,采用聚偏氟乙烯中空纤维超微滤膜技术对其进行分离,即利用中空纤维微滤膜对菌体进行浓缩和洗涤,利用中空纤维超滤膜对丙烯酰胺水合液进行分离.实验表明,与离心分离相比,采用微滤膜后,菌体的浓缩倍数提高了近一倍,达到9倍,且菌体100%被膜截留.清洗试验表明:利用氢氧化钠水溶液可100%恢复膜的纯水通量.在对丙烯酰胺水合液进行分离时,与原来的离心分离相比,采用超滤膜后,不仅过滤速度达到150 L/h,且过滤精度大大提高,电导值小于350μS/cm.除此之外,考察了水合液温度和跨膜压差对超滤膜过滤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水合液温度越高,跨膜压差越大,过滤速度越快,且两者近似呈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10.
α—Al2O3微滤膜的烧结过程动力学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用悬浮粒子烧结法在管状α-Al2O多孔支撑体上制备α-Al2O3微滤膜,研究了不同烧结制度对α-Al2O3微波膜性能的影响,得到了获得高质量α-Al2O3膜的烧结条件,运用烧结理论模型探讨了微滤膜的烧结机理,计算了膜烧结过程的反应速率常数箐表现活化能。  相似文献   

11.
采用平均粒径为300nm的Al_2O_3粉体,通过超声分散配制成稳定的制膜液,基于Hagen-Poiseuille和Darcy方程的理论计算,选择在平均孔径为1μm的载体上进行浸浆涂膜,经一次涂覆制备出无粗孔缺陷的Al_2O_3微滤膜.研究表明,制膜液的固含量、黏度、浸浆时间对膜厚有重要影响.当超声时间在20 min以上,膜层厚度大于40μm,烧结温度为1 050℃,制备的微滤膜平均孔径为100nm,最大孔径为300nm左右,孔径分布窄,渗透率在4 000L/(m~2·h·MPa)左右.进一步以该微滤膜作为底膜,制备出了小孔径氧化铝(Al_2O_3)超滤膜和氧化锆(ZrO_2)纳滤膜.平均孔径为1μm的支撑体大大简化了纳滤膜的制备工艺流程,降低了能耗,提高了陶瓷纳滤膜的实际应用价值.该工作为非对称管式纳滤膜的制备及产业化提供了简单高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膜生物反应器(MBR)出水水质优良,可直接回用.然而,长期运行过程中存在的膜污染问题依然是阻碍其进一步发展及商业化应用的主要因素.电场是缓解膜污染、提高出水水质的有效且清洁的途径之一.微生物燃料电池(MFC)中的微生物通过新陈代谢作用可将污水中蕴含的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用于膜污染防治.利用MBR自生电场缓解膜污染的关键是导电微滤膜的制备.综述了电场控制膜污染的基本原理和研究进展、导电微滤膜制备技术及其应用的研究进展,并指出导电微滤膜的规模化生产及实际应用将是MBR膜污染机制研究的重要方向.  相似文献   

13.
陶瓷湿膜形成机理及增厚动力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讨论了在用浸浆法制备非对称α-Al2O3微滤膜过程中陶瓷湿膜在多孔支撑体上的形成机理,建立了湿膜增厚动力学模型.根据该模型,可以定量地预计在不同浸涂时间内湿膜的厚度,从而为膜厚的有效控制提供了理论根据.由模型计算的结果与α-Al2O3微滤膜的实验数据符合得很好.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由静电纺丝技术制备的纳米纤维多孔膜,因具有纤维纤度细、表面积大、孔隙率高等形态特点,以及兼具良好的机械强度、低密度和易功能化而在过滤基膜分离领域的应用研究倍受各国研究者的关注。现有的高分子材质微滤膜多采用溶液相转化法,然而用该方法所制备的微滤膜孔隙率较低,并且所形成的微孔部分为闭孔结构;而静电纺纳米纤维多孔膜的孔隙率高且为相互贯通的开孔结构,能够显著改善流通性,是非常好的微孔滤膜。综述了近几年来纳米纤维作为过滤材质以及过滤用支撑材质在膜分离技术领域的研究成果,主要从纳米纤维微孔滤膜以及纳米纤维基复合滤膜用于水净化及脱盐淡化等几个方面进行概述,并对纳米纤维基滤膜的应用研究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5.
湿化学法制备氧化锆超滤膜及其表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湿化学法制备的纳米氧化锆晶粒悬浮液为原料,在管式陶瓷微滤膜上制备了ZrO2超滤膜,用TEM考察了ZrO2晶粒悬浮液的性质,用N2吸附-脱附法和SEM对膜的结构、形貌与孔径分布进行了表征,考察了氧化锆悬浮液的浓度对膜的完整性的影响,并用不同分子量的葡聚糖对膜的截留性能进行了考察.实验表明:用该方法制备出的ZrO2膜完整无缺陷,孔径在16 nm左右,对葡聚糖的截留分子量为42 000 Da.  相似文献   

16.
超声波处理对微滤膜损伤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40kHz超声波处理对0.45μm的聚醚砜膜(PES)、混纤膜(CN-CA)、尼龙膜(N6)等几种微滤膜的影响.采用微滤膜的水通量和浓度为4g/L的大豆分离蛋白溶液截留率的变化以及SEM的观察评价超声波处理对其结构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超声波处理有时会对膜造成损伤,其受损程度与膜材质、超声波强度、超声波处理时间和膜组件的外壳材质有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蛋白质对膜的污染是限制微滤效率的关键因素之一。迄今为止虽然已就膜污染的机理进行了广泛研究,但是,还没有一种比较完善的方法直接对污染的微滤膜上的蛋白质进行定量。文章建立了一种简便的测定微滤膜上污染的蛋白质量的方法。被蛋白污染的膜首先用氨基黑10B染色,再在脱色液中脱色,最后用洗脱液洗脱结合到膜上的染料。在620nm处测定洗脱液的吸光度。根据吸光度计算膜上蛋白的量。并就3种膜(纤维素膜,Druapore GVWP膜和核孔膜)和4种蛋白质(牛血清白蛋白,牛血红蛋白,溶菌酶和卵清蛋白)进行实验,测定了点样、堆积和吸附3种条件下洗脱液吸光度和膜上蛋白量的关系,均呈较好线性。但不同蛋白质之间存在一定差异。  相似文献   

18.
茶叶深加工中污染微滤膜高效清洗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微滤澄清技术在茶叶深加工中的推广应用为目标,在中试规模的基础上,以茶叶深加工工业化生产中的浸提方法和微滤澄清方法制备污染微滤膜,研究了NaClO、HNO3、NaOH或其组合等多种清洗剂对污染微滤膜清洗效果的影响,并实现了较优清洗剂下的清洗时间、膜面压力、清洗温度的筛选.结果表明,在各种清洗剂的清洗效果上,由好到差的清洗剂依次为0.6%NaClO、0.6%NaOH 0.6%NaClO、0.6%NaOH、0.6%NaClO洗后 pH=2的HNO3洗p、H=2的HNO3.采用0.6%NaClO作为清洗剂,在温度为50℃、无压力条件下清洗45 min,污染微滤膜的膜通量恢复率达99.40%,此方法可作为应用于茶叶深加工中的高效、简便、快速的污染微滤膜再生方法.  相似文献   

19.
有机氟材料功能膜的研制是含氟聚合物的重要用途之一。本文从应用角度介绍各类已商品化的膜。 (一)微过滤膜 1.聚四氟乙烯与聚偏氟乙烯制成的微过滤膜,在美国、联邦德国、日本早已商品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介绍了由低分子量注塑级尼龙66所制支撑尼龙66微滤膜的纯水流率、抗张强度、耐热、耐溶剂、耐酸碱、耐辐射、彤态和孔径分布等性能以及该膜褶筒型滤芯在纯水制备上的初步应用。这些结果显示该膜不失为优良的微滤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