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南海超大型组块浮托安装总体设计与关键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南海荔湾项目超大型组块浮托安装的研究与设计,探索了在南中国海进行水深为190m左右、浮托重量逾3.2万吨组块浮托安装总体设计与关键技术措施,对浮托安装技术由浅水向深水发展,以及浮托重量由万吨级向几万吨级发展有重要意义,可为大型浮托安装设计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
以超百米水深海域的某油气田开发项目中万吨级组块整体海上浮托安装为例,对组块浮托安装施工原理、施工方案和实际应用效果进行阐述,总结组块浮托安装环境监控、船舶调载、锚泊定位、缓冲对接技术,为后续国内外海上平台组块等结构物的设计和施工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3.
针对我国渤海地区某些油田区域水深极浅、大型浮吊无法进入、疏浚又受到环保限制、具有超大型组块的导管架平台很难按照吊装方案进行设计的问题,以锦州9-3油田为例设计了一种适用于极浅水域大型组块浮托安装的新型导管架型式,即大型组块在2个小导管架间进行浮托作业。实践证明,这种新型导管架型式不仅满足了浮托安装所需的大跨度通道,而且满足了大型综合平台的支撑强度要求,从而为浅水区油田提供了一种新的开发方式。  相似文献   

4.
赵东油田极浅海平台的海上安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海上固定平台上部组块常规的安装方法有浮吊吊装安装和驳船调载浮托安装两种方法,这两种安装技术都比较成熟。但赵东油田海上钻井平台(ODB平台)上部组块重约39640kN,而国内最大的浮吊"蓝疆"号的最大吊装能力为38000kN,所以浮吊吊装法不可用。并且由于平台位于渤海湾滩海区域,平均海图水深仅2.4m,水深极浅,调载难度极大,无法采用驳船调载浮托安装法。鉴于此,经过综合考虑,平台组块的海上安装采用了海上拉索千斤顶提升结合浮托的安装方法、插腿式结构设计等特殊技术,同时充分利用潮汐的变化,最终成功安装。文章介绍了拉索千斤顶提升结合浮托的安装过程及该方法的优缺点。  相似文献   

5.
为提升浮托效率效益,以渤海湾和南海海域的平台组块浮托为例,统筹考虑诸多项目的特点及共性,对浮托关键技术创新和施工效率效益提升等进行较详尽的介绍。结果表明,所研制的斜拉筋快速下放装置、新设计的较深水锚泊方案、浮托监测可视化技术和驳船就位定位技术等可大幅提高浮托施工效率效益,标准化护舷设计方法使同一艘驳船可随时在不同海域的浮托项目间进行自由转换。技术成果在工程项目实践中得到实施应用,降本增效效果明显,对今后同类工程项目施工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
以某滩浅海域的大型浮托组块为例,进行组块装船设计研究。使用结构计算软件SACS建立上部组块装船分析模型,对组块结构在装船设计载荷的作用下进行强度校核。采用有限元软件Abaqus对滑靴进行受力分析,确保滑靴强度满足要求。使用海上浮体设计软件MOSES校核装载船舶的稳性,说明该装船方案能有效满足组块浮托法安装的要求。研究结果可为后续国内外海洋平台大型组块等结构物的浅水区域装船设计提供技术支持与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7.
海洋平台万吨级上部组块安装是海洋油气资源开发中极具挑战性的工作,单船浮托由于受到驳船吃水等因素的限制,已无法满足上部组块重量逐渐增大的需求,探讨并分析双船浮托安装的可行性,对海洋平台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本文以“海洋石油225”号和“海洋石油226”号双船的物理模型为研究对象,对横浪作用下双船浮托安装进行了试验模拟,研究...  相似文献   

8.
针对南海陆丰7-2油田所处的海域海水较深、海况条件恶劣的实际情况,提出利用低位浮托技术安装导管架平台上部组块,为此研究了上部组块腿与导管架腿对接技术、上部组块低位浮托载荷转移技术、组块提升和载荷平衡技术、上部组块陆地试提技术等多项关键技术,并在该油田导管架平台上部组块浮托安装作业过程中得到了成功应用,为油田顺利投产创造了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9.
以重约12 500 t的海洋平台上部组块为例,对冬季渤海海域应用浮托安装法进行平台海上安装过程中的风、浪、流和潮等环境条件和驳船运动等进行监测和较详细的结果分析。结果表明,现场环境因素和驳船运动等满足设计要求,监测结果为指挥人员高效地获取现场实时数据提供支持,并给出适合作业时间窗口期及指导现场作业安全有效进行。可为今后同类工程施工提供参考,使大型平台浮托安装得到更安全有效的实施。  相似文献   

10.
针对南中国海平台组块海上安装实际情况,开创性地提出了大型组块低位浮托结合牵引提升就位的安装设计方法。综合考虑组块重量、南中国海域环境特征、安装船舶特性等因素,对海上牵引提升的方式及被动式低位浮托技术进行了深入分析。同时,从经济性和安全性等方面,系统地阐述了组块低位浮托安装的适应性和海上牵引提升的可操作性。该方法丰富了南中国海大型组块安装设计技术,其理论分析和海上安装的顺利实施对同型平台的海上施工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对南海某大型半潜式生产平台的浮托法合龙进行研究,从安装设计准则、浮托驳船的选取原则、核心设备的选取、浮托时域分析方法等方面进行探讨,对半潜式平台浮托法合龙进行设计,制定基本的安装流程,并对关键工况进行数值计算和分析,论证半潜平台浮托法合龙在中国的可行性。目前半潜式平台浮托法合龙技术还不成熟,尚未有工程案例,研究半潜式平台上部组块浮托法合龙设计十分必要,对中国大型半潜式生产平台的建造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2.
该文针对锦州9-3油田CEPD平台导管架和组块的工程设计,进行了冰激振动分析,包括平台自振特性、平台冰激振动响应及结构强度,并根据不同的甲板位置进行了人员舒适度检验。分析结果可为我国渤海浅水重冰区类似平台结构的冰激振动分析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3.
5月23同15时18分,浮托重量达3.2万吨的荔湾3-1中心平台组块载衙平稳落在导管架上,世界最具挑战性的海t浮托安装项目完成。这是我国首次在南海进行组块浮托安装作业,开创了中国海上浮托安装的新纪元。荔湾3—1中心平台是中国海油第一个深水气田中心平台,从设计、建造到安装均由中国海油自主完成。  相似文献   

14.
《海洋石油》2013,(2):27
<正>5月23日,浮托重量达3.2×104t吨的荔湾3-1中心平台组块载荷平稳落在导管架上,世界最具挑战性的海上浮托安装项目完成。这是我国首次在南海进行组块浮托安装作业,开创了中国海上浮托安装的新纪元。荔湾3-1中心平台是中国海油第一个深水气田中心平台,从设计、建造到安装均由中国海油自主完成。就位后的荔湾3-1中心平台组块为我国最大、世界第二大组块,最高点距海床300 m,相当于100层楼高。  相似文献   

15.
渤海湾海洋平台大型组块浮托安装时,按船舶进船方向可分为纵向浮托和横向浮托两种,不同的浮托方向对平台的设计、建造、安装影响较大。对两种浮托方法在渤海湾平台项目中的实际应用进行了统计分析,并从总体布置、滑靴设计及支点反力、单位面积用钢量和面积拓展以及拖航稳性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比较,得出纵向浮托法具有支点反力小、单位面积用钢量小、面积拓展大等优势;而横向浮托法具有泵体布置方便、结构刚度大、主腿规格小、拖航运动较小等优势。综合比较,纵向浮托法在渤海湾平台建设中具有更明显的优势。该分析可为大型浮托组块可行性研究和设计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6.
浅水海域井口平台按上部组块吊装套井口的方式进行安装的项目仍较多。为降低油气开发成本,平台的井口间距变得越来越小,增加了海上吊装施工风险。组块吊装套井口技术成为影响海上安装施工效率的关键技术。依托涠洲12-2/11-4N油田二期开发工程项目,对组块套井口从安装设计到海上安装施工进行了具体分析。主要借助Inventor软件建立模型,计算组块套井口作业净间距,从海上施工资源、环境荷载对船舶及结构物稳性的影响、锚系布置等方面进行了分析论证。结合分析结果采取了必要措施,在海上顺利完成了组块套井口施工作业。  相似文献   

17.
拉力千斤顶浮装法在海洋平台安装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赵东油田ODA和OPA平台的海上安装工程中。采用了一种新型的拉力千斤顶浮装技术。这种新的浮动安装方法大大缩小了安装驳船的尺寸,降低了对水域水深的要求,为海上平台安装提供了一种更加安全、简便的方法。文章介绍了拉力千斤顶浮装法的优势、系统组成和主要安装步骤。  相似文献   

18.
2022年8月1日,中国海油公布,亚洲最重、设备最多的海上石油生产平台——恩平15-1中心平台上部组块在南海东部海域完成整体浮托安装。  相似文献   

19.
结合渤中BZ34-2/4海上油田的浮托安装中心平台,介绍了浮托安装平台的安装特点及过程,对海上浮托安装中心平台的总体布置设计包括的位置与方位、轴线尺寸、底层甲板高度、井口布置、甲板布置等方面分别进行了论述。其中对轴线尺寸、底层甲板高度计算方法进行了说明,对平台的位置与方位、井口布置、甲板布置中应注意的问题逐一进行分析,并对平台总体布置设计中可能影响浮托安装的因素进行了详细的解释。为海上浮托安装平台的总体布置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浮托法安装的发展及其关键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许鑫  杨建民  李欣 《中国海洋平台》2012,27(1):44-49,53
浮托法是一种新型的大型组块海上安装的方法,它具有成本低、作业时间短、起重能力大、适用范围广、操作方便安全等特点。本文系统介绍了浮托法安装的历史与发展现状、作业施工的一般流程、相关的核心技术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等,并与其他海上安装方法进行比较,列出浮托法显著的优点。浮托法关键技术包括:驳船的设计与选型、定位与缓冲技术、荷载转移技术、模拟预报技术等,其中预报方法有数值模拟方法、模型试验方法和现场实测预报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