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分别采用燃烧法、显微镜法、溶解法、红外光谱分析法和热重分析法对菠萝叶纤维进行测试分析,结果表明,菠萝叶纤维的燃烧特征、溶解性能、红外光谱图与常见麻纤维相似,耐热性能较好,但其纤维结构形态与常见麻纤维有明显差异,因此可结合显微镜法与热重分析法对菠萝叶纤维进行鉴别。  相似文献   

2.
对混纺物中同时存在多种复合纤维进行定性研究。在传统的燃烧法、显微镜观察法、溶解法基础上,引入红外光谱分析法和热分析技术(差示扫描量热法、熔点法)对同时含有聚乙烯/聚丙烯复合纤维(PE/PP)、聚乙烯/聚酯复合纤维(PE/PET)的织物进行各种定性测试。结果表明,两种复合纤维均为皮芯结构,其燃烧特征、溶解特征均体现了PE、PP、PET 3种纤维的复合特征,红外光谱及热分析可观察到两种复合纤维的皮层与PE单组份纤维的特征、芯层分别与PP、PET单组份的特性基本相同,该方法可准确鉴别聚乙烯/聚丙烯复合纤维和聚乙烯/聚酯复合纤维混纺的纺织品。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显微镜法、燃烧法、溶解法、红外光谱法以及热重分析、热裂解方法对Sophista纤维进行了系统研究,根据Sophista纤维的燃烧现象、独特的横纵向形态以及有别于其他纤维的化学溶解性能,可以对其进行初步定性分析。随后,通过测试该复合纤维的红外谱图并与聚酯纤维、聚乙烯纤维和聚乙烯醇纤维的红外光谱进行比较,进一步验证了其组成成分。与此同时,通过微分热重曲线形状以及纤维的热重特征温度并结合热裂解特征产物,最终可以确定Sophista复合纤维。  相似文献   

4.
以黄麻和红麻为原料生产的麻黏胶纤维即麻赛尔纤维是一种新型绿色环保纤维。采用手感目测法、燃烧法、显色法、显微镜法、溶解法、红外光谱法、热重热差分析法,对其与常规黏胶纤维进行对比测试分析。结果表明,通过手感目测法鉴别,普通黏胶纤维手感柔软,白度较好,而麻赛尔纤维手感挺爽,白度较差;通过显色法鉴别,普通黏胶纤维呈现深蓝色,而麻赛尔纤维呈现带蓝光的棕色;另外,通过显微镜法和热重热差分析法也可鉴别出这两种纤维的差别。但燃烧法、溶解法和红外光谱法无法鉴别出这两种纤维,只能作为纤维测试的辅助手段。同时表明,此系列鉴别方法可推广应用到麻类再生纤维素纤维的鉴别中。  相似文献   

5.
采用拉伸实验、燃烧鉴别法、显微镜观察法、化学溶解法、红外吸收光谱法和差示扫描量热法(DSC)对常见的聚烯烃类纤维乙纶、丙纶、聚乙烯/聚丙烯复合纤维和聚烯烃弹性纤维进行了测试分析。结果表明这4种纤维属于同类纤维,其物理、化学特征比较接近,用单一的传统鉴别方法对其准确定性鉴别比较困难,需要多种方法结合进行系统鉴别。差示扫描量热分析法能有效、直观地表征纤维的热性能,是一种准确、可靠的鉴别方法。  相似文献   

6.
为了找出定性鉴别葡萄糖仿生纤维的方法,选取手感目测、燃烧、显微镜观察、化学溶解、熔点法和红外光谱6种纤维定性鉴别方法,根据每种方法的特点选取4种纤维进行对比分析,尝试找出鉴别葡萄糖仿生纤维的简便方法。通过试验分析得出:葡萄糖仿生纤维的鉴别需要结合色泽、纤维特殊燃烧现象、熔点差异和显微镜观察,可以将化学性能相近的聚乳酸纤维排除,选用二氯甲烷试剂或红外光谱法进行辅助确认,几种方法相互验证可以准确定性鉴别葡萄糖仿生纤维。  相似文献   

7.
为准确鉴别铜氨纤维与莱赛尔纤维,分别采用燃烧法、显微镜法、溶解法、湿膨胀性能分析法和近红外光谱分析法对铜氨纤维、莱赛尔纤维进行了测试分析。结果表明两者的形态特征、燃烧特征、湿膨胀性能相似,但根据其湿膨胀性能差异可进行纤维的初步判别,再结合用近红外光谱分析法就能进行准确鉴别。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对Sunburner纤维进行燃烧性能试验、显微镜外观形态试验、溶解性能试验、纤维回潮率试验、红外光谱试验和热失重试验等,总结得出Sunburner纤维的燃烧性能、纤维形态、化学溶解性能、回潮率、红外光谱图和热失重曲线等,最终提出Sunburner纤维完整的定性鉴别方法。  相似文献   

9.
采用燃烧法、显微镜观察法、溶解法、红外光谱法以及差式扫描量热法测试聚酰胺/聚丙烯(PA/PP)复合纤维的各项性能,并对比了其与聚酰胺纤维(锦纶)、聚丙烯纤维(丙纶)单组份纤维各项性能的差异。结果表明:聚酰胺/聚丙烯(PA/PP)复合纤维的燃烧状态、溶解性能、红外谱图、DSC谱图均体现为锦纶、丙纶单组份纤维的复合特征。采用20%HCl去除复合纤维的聚酰胺组分,可得到另一组分的完整红外谱图信息,使得定性鉴别更为简单。以上方法结合使用,可准确鉴别PA/PP复合纤维。  相似文献   

10.
采用燃烧法、显微镜观察法、溶解法、红外光谱法以及差示扫描量热法(DSC)等检测手段对聚乙烯/聚酰胺复合纤维的各项性能进行测试。试验结果表明:聚乙烯/聚酰胺复合纤维为皮芯结构;其燃烧特征、溶解特征体现为乙纶和锦纶的复合特征;在红外光谱测试和DSC测试中,聚乙烯/聚酰胺复合纤维均与单组分乙纶、锦纶有明显区别,且复合了两种单组分纤维红外特性和热性能特征。综合以上方法,可实现对聚乙烯/聚酰胺复合纤维的准确鉴别。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聚芳酯纤维进行燃烧试验、微观形貌观察、化学性能测试、熔点试验、红外光谱测试、热失重试验等,总结聚芳酯纤维的燃烧特点、纤维横截面和纵向形态以及化学溶解性能、红外吸收光谱、热失重曲线特征和熔点,并根据其综合性能确定出聚芳酯纤维的定性鉴别方法。  相似文献   

12.
针对在产业用纺织材料领域有较好应用前景的聚醚醚酮(PEEK)纤维的定性鉴别方法进行研究,采用常用的纤维鉴别方法,包括感官法、燃烧法、显微镜观察法、溶解法、着色反应法、荧光反应法、红外光谱分析法、热分析法、密度法、双折射法等,通过系统测试和分析,总结出对该类型纤维进行定性鉴别分析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通过显微镜观察、燃烧法、溶解法、红外光谱分析法研究了芳香族聚酰胺纤维外观形态及各项物理、化学特征,得出简单快速的芳香族聚酰胺纤维定性鉴别方法。  相似文献   

14.
分别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热重分析法(TG)、差示扫描量热法(DSC)、红外光谱分析法(FT-IR)4种技术手段对凉爽纤维进行表征,从纤维形态、耐热性能、熔融温度与玻璃化温度、化学结构等方面综合分析了凉爽纤维的特征。  相似文献   

15.
由于莱赛尔纤维与铜氨纤维均属于再生纤维素纤维,且显微镜下纤维形态、燃烧现象、基本化学溶解性能、红外光谱特征基本一致,通过常规的定性鉴别方法难以对二者进行准确区分。文章通过分析莱赛尔纤维和铜氨纤维在理化性能方面的细微差异,综合利用铜氨溶液溶解测试、锡拉着色剂显色试验、铜丝火焰呈色反应测试展开对比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准确地对莱赛尔纤维与铜氨纤维进行定性鉴别分析。  相似文献   

16.
刘贵  李玲  赖祥辉 《福建轻纺》2017,(12):33-36
本文通过应用FZ/T 01057系列标准中纺织纤维鉴别试验常用的方法,分别研究了聚芳砜酰胺纤维的燃烧特征、外观形态、溶解性能、熔点、红外光谱特性等,同时结合热重分析技术探讨了其热稳定性,根据该纤维的各项特征最终综合确立了聚芳砜酰胺纤维定性鉴别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本文对聚苯并咪唑纤维进行常规的微观形貌观察、燃烧状态测试、化学溶解测试、红外光谱测试和热失重试验等,经一系列试验总结了该纤维的微观形貌特点、燃烧特征、各品类化学溶解性能、热失重曲线、红外吸收光谱特征及其熔点等等,并根据其综合性能总结出聚苯并咪唑纤维的定性鉴别方法,从而弥补了面料成分检验中相关纤维的方法空白。  相似文献   

18.
本文主要介绍通过显微镜法、燃烧法、溶解法对芳纶纤维进行定性分析,区别芳纶纤维与其他纤维的明显特征,再通过大量试验对芳纶纤维在酸、碱和有机溶剂中的溶解性能分析,得出芳纶纤维在各种溶剂中的溶解系数,确定芳纶纤维与其他纤维混纺时定性定量中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朱洪亮  杨萌  李波  张琦 《中国纤检》2014,(3):116-117
对三聚氰胺纤维及其应用现状进行了介绍;另外通过显微镜法、燃烧法、溶解法、红外光谱法对三聚氰胺纤维的特性进行了研究,发现通过观察三聚氰胺纤维的横截面、纵面形态,结合考察纤维的溶解性能、燃烧特性、红外光谱特征峰,可以对三聚氰胺纤维进行定性,该研充为三聚氰胺纤维定性标准的建立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20.
对三聚氰胺纤维及其应用现状进行了介绍;另外通过显微镜法、燃烧法、溶解法、红外光谱法对三聚氰胺纤维的特性进行了研究,发现通过观察三聚氰胺纤维的横截面、纵面形态,结合考察纤维的溶解性能、燃烧特性、红外光谱特征峰,可以对三聚氰胺纤维进行定性,该研究为三聚氰胺纤维定性标准的建立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